第105章 争吵 王大娘和大黄一路往梁管事家走去, 大黄看的很稀奇,这里比他和弟弟之前在古城基地住的地方还要破旧,之前那些路窄小还挺脏, 倒是这边这条路挺干净,应该是每天都有人打扫。 “咦,这边还有小餐馆?” 前方白烟袅袅, 那是做饭食冒出来的热气。 “有,还有小卖铺,我们之前买盐买粮食都从这边买。” 经过小餐馆前,王大娘见大黄不断回头去看里面的东西,不由停下脚步:“要不要尝尝这边的食物, 味道其实还行。” 大黄正有此意, 想点头, 又犹豫道:“会不会耽误事儿?” 王大娘摆手:“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 闻言, 大黄这才走进小餐馆。 对于棚户区的小餐馆卖点什么,或者说现在的末日幸存者们大多数吃些什么,他挺好奇。 小餐馆有个平整石板, 石板上用煤炭写着菜单, 上面的菜不多,就零星几个。 “现在粉笔也越来越少,这边老板就用这种石板充当黑板,哪天有哪个菜换掉, 用水抹掉重写就行。”王大娘解释道。 大黄点头:“老板这字写的挺好看。” 老板擦着手上前, 闻言骄傲:“那是, 我上学的时候成绩不好, 但这手毛笔字可是在县里得过前三名的!客人想吃点啥?” “这里最受欢迎的是哪个?” 不等老板解释,王大娘就先说道:“黄金糊最受欢迎, 因为最便宜,吃着短时间内有饱腹感,也有营养。其实就是米糠。” 米糠也分粗糠和细糠,粗糠就是谷子最外面那层硬壳,细糠是白米和硬壳之间的一层。 末日前米糠几乎都是给猪吃,实际上米糠富含维生素,就是特别剌嗓子。这里的米糠糊里不含大米,光吃不含淀粉,营养有了,淀粉缺乏,因此饱腹感延续时间比较短。 但因其中含有营养物质不少,末日里很多基地制作的营养液中就含有不少米糠成分。 医院里的营养餐也同样。 小餐馆里除了黄金糊之外,还有豆渣饼、豆渣汤以及玉米芯糊糊、玉米芯馒头和玉米芯汤。 玉米芯在末日前的国内几乎无人食用,最多用来当柴火烧,要么一些厂家会做成饲料以及工业填充材料等等。 但在泡菜国却挺受欢迎,每年向国内进口价值几十亿的玉米芯过去做成美食,说明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大黄点了一份黄金糊,米糠要的是细糠,里面另加了大米米糊和一点甜味剂。 这一份高配版黄金糊,正常大碗程度,大约1.5积分一碗,特别便宜,大黄全程面色平静,吃完喝了好几口水,嗓子还有些难受。 王大娘低头吃的格外香甜,黄金糊性价比高,吃的人最多,高配版都只要1.5积分,看起来便宜,但一斤土豆也才二积分,大家积分买土豆都不够吃饱,哪里舍得来吃黄金糊。 吃完这顿棚户区幸存者们眼中的高配版美食,大黄呼出一口气,告诫自己,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随时都可能会因为下一场天灾而消失,这些人的今天,或许就是他的明天。不能因为自己生活在安定温饱不愁的环境里,就自认为高人一等。 这边吃饭是王大娘付的钱,因为这小馆子没有POS机,只能用现金支付。 现金积分看起来类似于末日前的货币,但没有纸钞,都是硬币。 硬币最低0.1积分,类似以前的一毛钱,最高100积分,类似以前的100元。 大黄他们来到这里后一开始就赚了不少钱,导致他们几人身上都没有现金,只能用积分卡支付。 不过这点钱王大娘还是有的,当时躲到这里,预想中可能要躲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直到伤彻底好了,那胡大也把这件事情忘得差不多的时候就离开。 因此,尽管平日里吃不饱饭,依旧不能把积分全部用来买食物,而是得攒着以防不测。 比如生病去医院,比如买炭火,买防寒衣物等等。 极寒天灾中,人们不仅仅要顾着吃饭,还得顾着保暖,顾着生命安全。 一个多月来,王大娘不说攒个几百上千,大几十还是有的。 大黄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把积分卡收起来,赶紧夺过王大娘手里的两个篮子:“这些东西重,我来我来。” 王大娘看他一眼,看来董雨晴他们没有跟大黄提起过她身体变异的事情。身体变异后的王大娘,不管是武力值还是体力值,都远超大黄。 但她也没吭声,还觉得这小伙子怪可爱。 王大娘和大黄还没走到梁管事家院门口,就见院门大敞,里面传来争吵声。 “老大,不是我说你,小徐愿意出360积分,还是自家人,有钱赚还能帮衬你二妹一家,总比把工作白白给那个外人好!” “对,听你爸的话,要不是你婶子过来说,我都不知道你还办了这种糊涂事儿,你是冤大头么你,这么喜欢帮别人,你怎么不帮帮你二妹?” 王大娘和大黄站在原地,面面相觑,听到别人家吵架说私事,这私事还跟自己有关,难免尴尬。 大黄小声问:“大娘,那咱现在还进去不?” 王大娘:“要不……等会儿?” 两人正要后退,就听一阵惊呼尖叫声。 “爸,爸你怎么了?大姐,大姐你看你把咱爸给气的,你不想帮我就不帮,做什么这么气爸!” 一个男声怒吼:“梁招娣我告诉你,要是咱爸出事,我跟你没完儿!” 梁管事的声音暴起:“ 呜呜咋咋你跟谁俩呢,跟谁俩呢啊!” “啊啊啊,梁招娣你放手,放手放手!” “大姐我错了,啊——” “我的幺儿,梁招娣你是反了不成,快放开大龙!” 原来是梁管事油盐不进把她爸给气晕了,梁管事的弟弟为此气焰嚣张的冲她怒吼,结果被梁管事给削了…… 王大娘更尴尬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正好,有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捂着耳朵从里面跑出来,这冰天雪地的耳朵都要给冻掉了,再被人没留手的拧几下,耳朵根都冒出血来,看来是真一点没留情。 梁管事冲出来,结果正好撞上不知道要不要走的王大娘二人,顿时僵在原地,被围巾包裹起来的脸后面看不出是什么表情,但看那僵硬的动作就知道,脸色不会好到哪里去。 后面一高个子大妈冲出来,手里还捏着一顶厚厚的灰色毛绒帽:“大龙,快快快,把帽子戴上,你这姐是真的凶狠,这个气温,还把你帽子给扯掉了!” “哎呀,怎么还流血了!” 一群人跟着跑出来看热闹,躺在地上的老头子全身僵硬,冻得牙齿打颤也没人管,只能骂骂咧咧哆哆嗦嗦爬起来。 “梁管事,我是小小的大姑,这次过来是有事情跟您商量一下,您看……” 王大娘把脸上的围巾往下一扯,等梁管事看清自己的脸后,才再次蒙上。 梁管事:“哦,是王大姐。来来来,赶紧进来。”梁管事的眼睛捕捉痕迹的扫过站在王大娘身后的高大男人,男人看不清模样,但身上穿的、手上套的哪一件拿出来单独去卖,都能卖至少几百积分。 但这样的人却以保护姿态站在王大娘斜后方…… 能以一个女人之身当棚户区的管事,说明她的能力不弱,脑子也不差,立刻知道这王家恐怕时来运转,蒋丹怡那活儿,估计是不会再干了。 梁管事的注意力放在大黄的衣着和跟王大娘的关系上,其余出来的人却是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大黄衣服的价值和他手上拎着的那两个篮子上。 那俩篮子不小,里面放满东西,还用黑色布料罩起来,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但看那强壮男人身上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来,这要是过来送礼,送的礼估计不会便宜到哪里去。 梁大龙的眼睛放光,远远跟在后面走进院子,还小声跟他爸妈说悄悄话:“我猜这里面肯定都是黄面!” 黄面指的是陈小麦和各种粗粮以及细糠磨出来的面粉,上好的黄面,陈小麦和后者总和的比例为1:1,差一点的后者总和的含量更多,色泽就更黄还有点发黑。 黄面根据品质劣优,价格在5积分到25积分不等。 就算是最劣质的黄面,那两篮子看起来也有个二十来斤吧,也能价值一百多积分嘞! 梁老娘跳起来就是一巴掌拍在儿子后脑勺上,恨铁不成钢:“劣质黄面值个多少钱,一百多最多二百多积分,你二妹一家子可是愿意出三百六十积分!刚那个男的看起来这么有钱,你大姐之前帮了人家这么大忙,那里面起码得是陈米或陈小麦才像话!” 大黄走在后面,耳朵尖,听到梁老娘的嘟囔声,忽然就觉得小酥给准备的礼是不是太重了? 这梁老娘连更好的礼物都不敢想,给个陈米都觉得是赚大便宜了,一时之间,刚才因为听到他们说王大娘一家的坏话而升起的气都瘪了。 有种蓄力重拳,结果还没挥出却发现对面是个只会哭着要糖吃的小孩儿般无力。 陈米的价格大黄之前听过一耳朵,那是去年的陈米,之前藏在地下仓库里保护的很好,大部分没有在极热环境中霉变掉。 这种保护良好的陈米四十积分每斤,基地实验农田里产出来的新米一千积分一斤,比很多蔬菜都要贵。 大黄在后面神游天外七想八想,那边王大娘和梁管事已经说了十几分钟的话。 热姜糖水也喝了,七拉八扯的十几分钟,这才说到正题上。 “这段时间谢谢梁管事对我们小小的帮助,我们之前失散的亲戚找过来,要接我们离开这里,所以小小的工作是真干不了了。” 梁管事心道:果然如此。 看来这王大姐家的亲戚不得了,这么清闲的工作也看不上,还要离开梁河基地,应该是有比梁河基地更适合他们的去处。 她也没问他们究竟要去什么地方,一番客套后,才将人送走。 那两个篮子自始至终都放在角落里,等梁管事送走人,关上院门回来,就见一群人围在那两个篮子周围,她老娘正插着腰站在最前面,小声嚷嚷:“都不许碰不许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5 首页 上一页 1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