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跟物资还是很稀缺,可不允许这么浪费……”领导是一顿批评教育,还当场下令,叫他赶紧停产整顿。 段建成这个憋屈,他捂着摁着,还是被发现了,其实他也不想这么做,可停工,车间那么多工人怎么办?都闲着不干活,还怎么发工资? 这事也不知道是谁捅出去的,无缘无故的调查组怎么就奔仓库去了? 段建成怀疑是魏乾,除了他,没别人会这么整自己。 其实肖厂长在任时,食品厂的效益就在下滑,后来有了酱菜车间,他就把工人分流出去一部分,又减少一些糕点饼干的产量,才及时稳住食品厂的窘况。 然后在酱菜产品带动起来的,食品厂又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段建成接任厂长之后,因为他的盲目自大,非要改良辣白菜的配方,导致口味变差,销售量大幅度下跌,酱菜厂的效益受损,车间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人。 为了挽回自己造成的局面,加上他见吉祥食品卖的那么好,也想跟风,试着加工,结果糕点是生产出来,可不知道是口味不对,还是什么毛病,卖得很不好。 段建成死要面子,不肯停止生产,所以就造成了现在的恶性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他忍了一年,才开始动手对付吉祥。 吉祥发展得太快了,抢占了本地的大半市场不说,还很迅猛的往外扩张,甚至在省城都打响了知名度。 这让段建成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暗戳戳的一心想把吉祥搞掉,他就没想到会惹火烧身,背后有依仗嘛。 张明花听完魏乾找人了解来的情况,忍不住咂咂舌根,“多大的家底能经得起段建成这么造?食品厂迟早要毁在他手上,白瞎了肖厂长费的那么多心血。” “他就是太自以为是了,一上任就开始瞎折腾,要是好好的守成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魏乾撇撇嘴,他最看不上段建成的地方,就是自不量力。 郑三斗没吱声,只是笑了笑,明花不知道,他却知道,这事是魏哥找人捅出来的。 别看魏哥不在食品厂上班,但根基还在,对那边的情况是了如指掌,加上这次投毒的事把魏哥给气狠了,出起招来就没了顾及。 现在好,段建成自顾不暇,卫生局的人不来了,吉祥也安生了。 见他这副了然的样子,魏乾跟着笑了笑,一本正经的道:“管他呢,反正咱们是本本分分的做生意。” 不过既然已经开始了,他就不会心慈手软,段建成想叫停都不行,有些事情由不得他做主。 转过年,食品厂刚整顿好,就有人举报段建成挪用公款、以次充好、作风不正等七项罪名,都有依有据。 上面很重视,再次派调查组下来深入调查,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惊呆了所有人。 还有吉祥的投毒事件居然是段建成指使人干的,证据确凿,他想抵赖都不行,李志勇跟肖卫国一直盯着他,大半年后终于发现了有价值的线索。 那人是他大舅子,原来是松榆县有名的混子,跟侯军认识,一次去歌舞厅鬼混,喝醉酒时被人套出来的。 段建成自以为做得隐蔽,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加上魏家有意推波助澜,他背靠着的大树也倒了…… 国营食品厂群龙无首,上面只能找肖厂长回来,暂时主持大局。 可乱象已生,就是肖厂长也没办法,跟相关领导研究后决定,弃车保帅,让酱菜分厂彻底独立出去,不然迟早会被食品厂拖累跟着一块倒闭。 还想请魏乾回去当厂长,不过被他拒绝了,后来只能把杨君调过来。 食品厂的生产车间五成都被关闭了,没办法,老百姓的口味变了,或者说是变挑剔了,原来卖得好的几种糕点如今却无人问津。 可即使这样也没维持上两年,食品行业日新月异,市场上的花样层出不穷,国营食品厂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只能被远远的甩在后面,最终淘汰出局。 反观吉祥,在短短的几年里迅速发展壮大,成了行业内的领头羊,每年的存利润达到了上千万,张明花跟郑三斗现在可是松榆县的首富,魏乾夫妻也不逞多让。 不过他们最近都有些头疼。 他们实在不想接手国营食品厂的烂摊子,没什么价值不说,现在只剩一堆破烂机器跟几百名嗷嗷叫着,说家里没米下锅的工人。 头发花白,本该安享晚年的肖厂长亲自找上门来。 连魏乾他老爹也打电话,苦口婆心的劝说,让他们可怜可怜那些工人,实在分流不出去了,可不能看着他们失业(现在还没有下岗一说)。 还说只要他们肯接手,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条件随便他们提。 张明花可耻的心动了。
第139章 三人一合计, 反正吉祥也需要发展,不如就成立食品公司,然后把国营食品厂收购过来, 改成第二分厂, 进一批新机器, 专门加工水饺、汤圆还有各种干面条。 吉祥水饺和汤圆是非常有名的, 这几年销售量一直不错。 干面条是明花准备推出的新产品, 尤其是荞麦面条, 玉米面条,冷面、米粉、米线还有粉丝,这些东西做出的各类美食在北方刚要兴起, 前景十分可观。 不过鉴于国营食品厂留下的是个烂摊子,不好管理,只能由魏乾出面去交涉、接收、毕竟他对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 张明花还是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和新产品研发,并督促生产, 郑三斗则负责进料送货之类的工作。 吉祥现在有自己的运输车队跟采购渠道以及产业链, 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不是别家能轻易取代的。 三人分头忙了一个多月,才将公司成立后的所有事情捋顺。 炎热的夏季再次来临,双胞胎放暑假了, 张罗着去姥姥家, 小舅舅回来了,带着小舅妈跟小表弟, 他们想去看看。 今天, 明花跟郑三斗难得都有时间, 吃过早饭,收拾收拾, 趁着太阳还不是太热,赶紧出发带孩子们回乡下。 “妈妈,小表弟能吃好吃的吗?”二宝拍拍手边的书包,他从家里带了好多吃的东西,打算跟小表弟一起分享。 明花摇摇头,“不能,你表弟才五个多月,吃不了你这些东西。” 二宝遗憾极了,“妈妈,小表弟什么时候能长大?” “明年这时候就行了,你着什么急。”明花好笑摸摸他头,这小子是个十足的吃货,走哪儿都带着好吃的,亏了家里是做食品的,不然真供不起他。 大宝就不一样,他话少,也更懂事,总是乖乖巧巧的,学习更是甩二宝一大截。 两个孩子九月份就读三年级了,二宝成绩也不差,但跟大宝比起来差远了。 而且二宝好动,小嘴巴巴的,不停的问着妈妈各种问题,明花都习惯了,自己生了个小话痨,耐心的回答着。 郑三斗在前面熟练的操控着方向盘,这车是他今年新买的,家里之前有一辆桑塔纳,现在明花用着,不过是公司给配的专属司机,他可不敢让明花自己开车上路。 “三斗哥,这路修的还挺快。”明花看着车窗外道。 吉祥去年捐钱修的柏油路,从县城到乡里,再到马家沟还有南湾村,现在都已经竣工,通车了。 “钱到位了能不快吗,再说路早修好,百姓也早得实惠。” 尤其酱菜厂独立出去之后,杨君担任厂长,他又重新跟马家沟、南湾村还有周边其他村的村民签订了蔬菜订单,路修好后,不像之前坑坑洼洼的颠簸不平,蔬菜运输上方便多了,酱菜厂的生意慢慢好转,乡亲们也富起来,生活越变越好。 吉祥也是,有钱了就回馈社会,他们不止捐钱修路,还出资建了好几所乡村小学跟养老院,正因为名声好,他们做起生意来是顺风顺水的,钱是越赚越多。 他们夫妻一向也低调。 “明花回来啦?”车一进村,就被几个眼尖的妇人发现了。 “婶儿,你们在这儿乘凉呢?”明花笑着跟她们招招手。 这两年她比较忙,平时很少回来,村里变化很大,看着再不像之前那般灰土土的,现在随处可见新盖的砖瓦房,甚至还有两层的小楼,滴滴跑的摩托车和小汽车。 张家的小卖部还开着,生意比以前还要好,尤其傍晚,村里人没事儿都喜欢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嬉笑打闹,这里俨然成了休闲娱乐的小广场。 张长贵跟陈秀珍不种地了,小卖部的收入就足够他们日常花销的。 就是张明华,现在还是经常住在娘家,她跟何文韬也就那么回事儿了,离是离不了,想恢复到从前也不太可能。 张明华对婷婷瑶瑶倒不错,母女三个就像一块长大的同龄人,很能玩到一起,他们一家昨天晚上就回来了。 明花跟她还是不亲不疏的,她们之间唯一牵扯的就是逐渐年迈的父母。 可能觉察到了明花的态度,这不见了面,除了笑笑,张明华并没有过多的举动。 明花看了她一眼,也不说话,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倒是双胞胎,下车就奔陈秀珍扑过去,“姥姥。” “哎呦,大宝二宝来了,快让姥姥看看,长个了没有。”陈秀珍非常喜欢他们,有一段时间见不着就惦记得不行。 大宝二宝嘴巴甜,会哄人,祖孙三个好一顿亲香。 “二姐,二姐夫。”明宇抱着孩子跟妻子一块迎出来,他研究生毕业两年了,现在在京城的一家科研单位工作。 明宇妻子叫林冉,比他小两岁,长得秀秀气气的,是一名中学老师,两人自由恋爱结婚,生了个男孩,才五个多月大。 林冉娘家是京城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只有兄妹俩,家境正经不错。 明宇出身不高,全靠自己,好在林家不看重门第,两人从恋爱到结婚都很顺利。 况且张家条件也不差,明宇在京城有房子,现在工资加上奖金不少,养家糊口是绰绰有余。 “这小家伙真胖。”明花进屋,洗洗手才抱过小侄子牛牛,“冉冉,你们这次回来能呆几天?” “呆不了几天,明宇单位只给了他十天假。”林冉无奈的说道。 “那你们走之前一定去二姐家住两天。”她弟弟一家难得回来,她当姐姐的总要好好招待招待。 去年她跟郑三斗带着双胞胎去的趟京城,参加明宇婚礼,顺便看看林占军还有郑三斗的几位战友,在那边过的年。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2 首页 上一页 1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