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话,林黛玉是不能说的。 林黛玉就笑道:“大舅舅有心了。” 迎春这样的,或许能招某些婆婆喜欢,也是不一定的。 就比如,余夫人就挺喜欢迎春的。 她家里有个庶子,也是到了娶亲的年纪了。迎春这样绵软的,嫁给嫡子她怕儿媳妇立不起来,让儿子太辛苦,但做庶子媳妇,就能减少许多争端,家庭和睦呢。 她跟王熙凤仔细打听了迎春的出身之后,就有些犹疑了,荣国府的孙女,即便是庶出,他们这样的人家,也是不好提出给庶子迎娶的,怕人家说自家看不上国公府邸。 王熙凤见有门,就热情的跟余夫人攀谈,仔细打听她家里的丁口。 余夫人就半推半就的说起家里现如今五子两女,老大和老二都是嫡出,已经娶妻了,老三老四老五是庶出,老四老五才十来岁的年纪,不成器,倒是老三,今年已经十八,去年才考取了秀才功名,如今正在书院攻读,只是,举业固然重要,也是到了娶亲的年纪了,她正发愁呢。 王熙凤听到是庶子的时候,心里就有些不大乐意,等听到已经中了秀才功名的时候,心里就有些动摇了。 听公公的意思,是要给迎春找个会读书的,不看门第,只看人品。 这不看门第一项,王熙凤琢磨着,或许也不论嫡庶的。 其实要王熙凤看,今日来林家的这些人家,门第都不低,若是以此来看,庶出,似乎真的不算什么。 关键得是看男人顶不顶用,以及,婆婆是不是好相处。 余夫人面上自然是慈爱和气的,说话也不重不急的,一派的官家夫人样子。 王熙凤再看看木讷讷的迎春,心下叹气,二丫头这个木头人性子,她连自己屋子里的丫头婆子都辖制不住,以后能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子,真不好说。 王熙凤带着姑娘们回家,先去回了贾母,就去了贾赦的院中,要给贾赦回话。 贾赦院子里,只有邢夫人一个人在,不见贾赦。 王熙凤跟邢夫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婆媳两个一边说话,一边等贾赦。 王熙凤看着精神头不大高的邢夫人,心下有同情,也有幸灾乐祸。 该!让她逞能,让她逼着自己去抄捡大观园!结果呢?谁的屋子里都没出事,偏她自己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出事了。这下子,邢夫人不仅被自己弄了一个好大的没脸,还被公公贾赦知道后,直接给禁了足,连门都不给出。 按照道理,今日去给林黛玉小定,应该是由邢夫人带着王熙凤等小辈们去的,结果,邢夫人礼物都收拾好了,门面也穿戴好了,临走了,贾赦却只让王熙凤自己带着姑娘们去,将邢夫人给赶了回来。 邢夫人在儿媳妇面前丢了面子,即便她以前也没有什么面子,但直接被贾赦当着儿媳妇的面剥下面子,还是不一样的。 因此,王熙凤说十句话,她也就回上一两句,也不知道是给王熙凤没脸,还是自己觉着没脸。 好在,没一会,贾赦就回来了,带着荀哥儿。 王熙凤让下人带着荀哥儿回自己家,她则是恭敬的将她今日见到的人家都给贾赦说了一遍。 她道:“......对二妹妹感兴趣的人家,有余家鸿胪寺卿家和翰林黄家两家。从家世上来看,余家要更富裕一些,但余家嫡出的大少爷和二少爷已经成亲了,现在正当龄的,只有庶出的三少爷,不过,这个三少爷,在去年已经考了秀才了,可以称一句少年英才。翰林黄家,说的倒是嫡出的三少爷,但这位三少爷,如今只在国子监读书,身上并无功名。” 贾赦思量片刻,问王熙凤:“你觉着,以你妹妹的性子,哪家会比较好一些?” 王熙凤忙笑道:“这个,让媳妇儿来看,这两家,都是很好的。余家这边,余太太见着庶子出息,就想给庶子娶个性子软和的媳妇儿,想着家和万事兴呢,这点子,二妹妹是可的。但坏就坏在这为三公子太有出息了一些,这样出息的儿郎,自己有些成算也是有的,媳妇儿就怕,二妹妹嫁过去,不得夫君喜欢,岂不是害了二妹妹?” 贾赦捋着胡须点头,并不说话。 王熙凤就继续道:“这位黄家的三少爷,眼下还看不出什么来,不过是随着父母居住罢了。黄夫人的长子,娶的就是莫夫人的义女吴妍吴小姐,如今小夫妻两个都在西北,黄夫人膝下寂寞,就想给小儿子娶个知冷知热的媳妇儿。” 其实是大儿媳妇太霸道了,黄夫人就想找个能受她拿捏的小儿媳妇。 那位吴妍吴老板,在京中,可是大大的有名,贾赦一听王熙凤的话,就对黄夫人的心思猜个不就不离十。 王熙凤继续道:“若是这样,二妹妹倒是合适的,但那位三少爷,以后不知前程,父母在的时候还好,若是父母不在了,或者以后分家了,这些都是说不好的事。而且,若是二妹妹嫁过去,在黄夫人手下讨生活,日子着实难料。” 贾赦就道:“在婆婆手下讨生活,有几个儿媳妇有好过日子的?” 王熙凤这就知道,她公公这是相中了黄家了。 她还以为,贾赦会相中余家呢,毕竟,余家少爷挺会读书的,但又想想,跟黄家结亲的是莫家,以后迎春嫁过去,跟吴妍就是妯娌了,王熙凤就理解贾赦了。 既然相中了,王熙凤就找了个日子,邀黄夫人一行人到大观园里玩了一回。 黄夫人看着安分守拙面容秀美的迎春,心下虽然不大满意她庶出的身份,但贤德妃的妹子,有这么一个身份在,配他们一个清贫翰林家,也算可以了。 黄大人心下则是有些犹豫,无他,他在朝中听的多了,对荣国府这些老牌勋贵们,都是下意识的远着些的,更何况现在竟然也跟他们结亲了? 黄夫人则是不以为意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老爷不喜欢荣国府,就不跟那边的亲家来往,贾姑娘的姑父林大人、林表妹的婆家吴老爷还不够老爷来往的?况且,我就是喜欢这姑娘柔顺的性子。” ‘柔顺’这两个字,可算是顶到黄夫人的心坎上了。 黄大人失笑,她这老妻,越老越小孩了,她这是,还在因着大儿媳妇不受管教的事不平呢。 罢了,既然老妻喜欢,就贾家姑娘吧,而且,他那小儿子他知道,是个诸事平平的,能娶个不挑三唆四的媳妇陪着过一生,也是福气呢。 就这样,黄贾两家定亲下聘迎亲一条龙走下来,也就三四个月的功夫,迎春就出嫁了。
第284章 鞑靼王庭自己也明白,长时间的混战不利于部族内部的团结,因此,在三方混战大半年之后,最终还是大王子杀死了三王子,取得了可汗之位。 要说三王子之所以这么容易的就被大王子杀死,还是莫磐在背后助其一臂之力呢。 自从柳湘莲取信三王子之后,草原这边跟内地的联络点,就由莫磐给接手了,因此,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三王子曾派人秘密绕过大周去辽东向北静王求助,就被莫松带着人马拦截下来。 莫磐一边跟庆和帝送了证据,一边让三王子等空,然后落得个被亲兄长杀死的下场。 等大王子登上可汗之位,已经到了六月份了,大王子之所以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登位,是因为一年一度的羊毛买卖将要开始了。 但是,今年莫磐以鞑靼新可汗暴戾不悌,杀死了鞑靼老可汗最看重的儿子,莫磐的好友哈拉刺为由,拒绝收取鞑靼草原上的哪怕一根羊毛。 莫磐不收取鞑靼草原上的羊毛,可没说不收取西域诸国的羊毛,都是羊毛,混在一起,莫磐知道这根羊毛是从那一头羊上头薅下来的? 因此,几乎在莫磐的口信刚放出来的下一刻,就有西域诸国的商队,甚至是大周本土的商队,都冒着一去不回的风险,带着车马浩浩荡荡的进了鞑靼草原,他们要去收鞑靼牧民的羊毛,以比去年、前年、甚至是大前年更低,低上五成、七成的价格去收鞑靼牧民的羊毛。 鞑靼牧民自然是不愿意的,这两年他们尝到了高价的甜头,这些人给的价格,就连以前的两成都不到,这跟白捡有什么区别? 但是,随着时间的拉长,到最后,这些牧民连两成的价格都卖不上了时候,他们才发现,恐怕今年的羊毛,要烂在自己的手里了。 而因为这两年有哈拉刺牵头,牧民的羊毛卖的极好,这些牧民们几乎将家中所得,都换成了牛羊,甚至连给鞑靼王庭饲养的马匹,都不是偷偷卖给了汉人,就是统统都给换成了能产上好羊绒的山羊,这一下子,汉人这边不收他们鞑靼的羊毛了,西域诸国又来趁火打劫,牧民今年的日子可要怎么过呢? 原本,他们还想着要用今年卖的羊毛的钱,买粮买盐买茶买煤球给家里改善生活呢,现在看来,他们竟然要血本无归了,这到底要怪谁呢?! 牧民们只知道自己要血本无归了,根本想不清楚这其中的道理,只是听说汉人这边是因为他们的新可汗杀了他们的三王子,汉人重情义,他们不愿意再买新可汗的羊毛,要为死去的三王子哀重,牧民们心中,难免就对新可汗生了一层埋怨。 牧民的埋怨尚且可以安抚,但鞑靼大部落首领的损失,可就太过惨重了。 他们不光损失了能支持奢侈生活的金银,还损失了大批的战马,以及可以培育优良战马的种马和母马。而这些,其实都是分派到最底层的牧民家里给喂养的,就像是关内大周的农民要缴粮税,鞑靼草原上的牧民缴的就是马税。 其实,自从莫磐开始用自己草场上培育的能产羊绒的山羊换良种马的那一刻起,鞑靼草原上的牧民们就已经被他慢慢的渗透过了,只不多,这几年大周跟鞑靼都保持着一个相对微妙的平衡状态,鞑靼的大部落首领们手中战马短时间内没有大的消耗,下头收上来的马税也没有减少,再加上这几年,哈拉刺又带来了洗羊毛的方子,别说下面的牧民了,就是这些大部落首领家里,都慢慢的将其他牲畜都换成山羊了。 也因此,现在莫磐来了拒收鞑靼羊毛这一手,这些大部落首领们这才察觉,或许他们今年不仅要大失钱财,可能就连今年的马税,都不一定能收上来了。 没有战马的持续供应,对鞑靼这种草原上的民族来说,是致命的。现在看着还没什么,但一等战事开启,他们鞑靼这边,将会受到难以挽回的灾难。 而且,今年汉人拒收羊毛,鞑靼草原上家家户户都没有进项,如何渡过寒冬?这眼看着就是灾年了,若是不打上一场的,都对不住新可汗的新汗位。 莫磐早就厉兵秣马等着鞑靼进犯了,但是,他左等又等,等来的是鞑靼跟俄罗斯先打起来的消息。 这个,还得从莫磐的羊绒制作一条龙的方子说起。鞑靼苦心多年,都没能得到汉方,其他外族人,自然也是没能得到的。突然之间,莫磐决定给鞑靼了,那么他也没有厚此薄彼,分别以不同的手段不同渠道,都给周边大国卖了一波方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16 首页 上一页 3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