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跟林烨一说,林烨也笑了:“这事我知道了,交给我吧。” 因为探春是去和亲,所以南安郡王府准备的嫁妆并不简薄,密西国那边要王妃给南安郡王敬茶了才给放人,所以婚期南安郡王府恨不得探春立刻出门,但多方因素下,婚期还是定到了明年开春后,有大半年的时间可以准备。 而黛玉的婚期比她晚半年,定在秋季。 贾宝玉是兄长,他的婚期更早。 对于林黛玉来说,这段时间好像过去的特别快,她问贾敏:“父亲近日有信送回吗?” 贾敏摇头:“他信应该还在路上。” 林如海耗在广州了。他去到后抓了不少耗子,但他的任务不仅仅只有抓耗子,还要辅助驸马操练人手出海抓逃亡的太平教教主,这就让林如海脱身不得了,而这,或许正是皇上的目的。 林家父子两个都在京城高位还是太显眼了,以这样的趋势来看,他那边的差事办完了,也会有其他事让他回不了京城,贾敏已经决定了,等把女儿的终身大事操办完,她就要去随任。 而对此,林黛玉十分不舍,因为那样的话,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母亲了,但她也说不出什么阻止的话,母亲为了她,已经和父亲分离这么久了。 探春出嫁的动静不小,南安老太妃还专门给她请封了一个县主,对此南安王妃也是愿意的,因为她的亲生女儿早就请封了,如今没的这个县主封号要急的是她的庶女,但她的庶女也没急。 凡事有对比,相比起和亲,这个封号没了就没了,要知道,纵观历史,和亲的女子长寿的可不多,能过的有声有色的就更少了,以她们的身份,再是低嫁,日子也不会难过。 崔玥对有勇气和亲的探春也别目相待,给了厚厚的添妆。 在她出门这一日,林黛玉看到了赵姨娘和贾环,赵姨娘憔悴了很多,眼睛都哭肿了,显然她对这个婚事不满意,林黛玉还知道赵姨娘曾想改变这个结果,但她不管怎么闹,都没有办法。 很多人因此对赵姨娘都有了改观,或许她依旧粗鄙,讲不通道理,但她这份爱女之心让人说不出不是来。 因着探春被封为县主,赵姨娘也成了良籍,还得了不少赏赐,但她宁愿不要这些。 在她的认知中,女儿一去和亲,就相当于没了,这是她肚子里生出来的肉,比直接挖她的肉还让她疼。贾环相比起之前也沉默了许多,看他眉眼间掩不去的郁色,林黛玉觉得探春之前没白疼这个弟弟。 赵姨娘看到黛玉,目送女儿被宝玉背出门子好像空了一块的心又疼了起来。 林家养了个好女儿,她也生了个好女儿,今日她女儿盛装出嫁,她敢说她女儿不比林家这位掌上明珠差,但可惜,自家女儿命不好,没投到好胎,没有一位疼她的父亲,自己也没本事,护不住她。 她想着想着,眼泪就流了出来,她一边擦眼泪,一边突然伸出去牢牢抓住了林黛玉的手腕:“林姑娘,我求你一件事。” 林黛玉没有在意她的冒犯:“请说。” 赵姨娘哽咽了一声:“你以后能不能多和探春写信,让她知道家里还有人惦记着她?” 女儿以后是小国的王后,她别的不知道,这小国比不得大盛是肯定的,俗话说得好,狗仗人势,自己女儿不是真的公主,但她也有县主封号,还有出息的亲戚,比如交好的林姑娘,她以后就是大盛的王妃! 有这么一个把女儿放在心上的表姐妹时常和她通信,想来那国王也不敢太忽视女儿。 林黛玉被他这么一说,就知道她的目的了,微笑道:“我们本也约定好了要经常通信。” 现在探春现在还没法确定到时候自己的信要怎么送给她,等她在密西国安稳下来就会写信告知她了,她的信只要送回了境内,就算耗时长了些,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是能准时送到自己手里的。 听到林黛玉这么说,赵姨娘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谢谢林姑娘。”说着她又哭了出来,这是大喜的日子,她不应该哭太多给女儿增加晦气的,想到这里赵姨娘努力控制着自己别哭的太厉害。 惜春在旁看着这一幕,她从记事起相处的最多的姐妹就是探春姐姐,如今一贯冷情的她也控制不住流出了一些眼泪。 而且看到赵姨娘这样,她也不免有些感伤,探春姐姐还有真心惦记她的亲人,自己有吗? 她父亲在道观里,不知多久没见过了,时常惜春会觉得他已经把自己忘了。 她还有哥哥嫂嫂,但年龄差别太大,没怎么相处,惜春也看不惯她哥哥的行事作风,她嫂嫂是个能干的,但或许是出身太低,她立不起来,对哥哥太顺从了,自己两个妹妹那样她都能视而不见,惜春和她感情也淡淡。 她那家里最要好的居然是比她年纪还大的侄媳妇可卿。 她在金陵,两人的信件也没有断过,如今探春出门了,自己的亲事也该定下了吧? 想到这里,惜春也有些惶恐。 她注意到了她兄长打量她的眼神,他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了吗?就跟探春姐姐被荣国府卖给南安郡王府一般? 想到这里,她合上了双眼,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眉宇间越发冷情。 不过没多久,她就被尤氏突然告知,她的亲事定下了。 是她侄媳妇可卿看到了合适的人家,给道观送去了一封信,道观里给了一个准字,她的终身就定下来了,没有给贾珍发挥的余地。 对方是江南人,虽然不在金陵,相隔也不远。人口简单,家风清正,家世并不如何显赫,官位也不高,少年郎父亲只是个七品县令,但这个少年郎足够出色,年纪轻轻已经中了举人,要说起来,也能说一句官宦之家。 秦可卿看中的就是他的文采和背景简单,家中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知道对方身份的时候惜春难免意外,他们两府的姑娘许配的人家身份都不低,元春姐姐不必说,进宫成了皇妃,迎春姐姐她婆家已经升了四品知府,探春姐姐被封县主成了异国王妃,这样算起来,她许配的人家出身是最低的。 这样的人家要是让她兄长贾珍做主的话是不会看入眼的,只是他看中的那些全都不是惜春想要的,和她兄长太像了,与其嫁入那样的人家,她宁愿青灯古佛。 现在这户人家就很好,她尤其看中一个家风清正。 只是她满意了,贾珍脸连着黑了许久,但他也没法说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可以写信骂死儿子,罚儿子,但妹妹的亲事他这个当兄长的已经不能再插手了。 贾惜春的亲事传开,很多人都说她低嫁可惜了,要说起来,惜春是族长这一房这一代唯一的女儿,身份比探春要高多了,探春都成了王妃,惜春不能成为王妃,嫁入公侯家并不算难。 哪怕他们本身中庸了些,但有好出身,找到合适的机会运作一番,也不是不能得个官身。 再不济,其他品级低一些的人家也可以,不至于一下子嫁给七品官之子啊。 但林烨能猜到一些原因,贾敬对这个女儿还是有些在意的,不然他也不会同意秦可卿的提议。 他当初之所以让爵、避入道观,那也是没办法,当初先太子谋逆的事宁国府涉及的有点深了,能避入道观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而现在他会同意秦可卿推荐的这个人选,一部分是投机,看好他未来的发展,另一部分多半是因为他察觉到了不妙。 太上皇很惜命,一直用心保养,但再用心保养,也有极限,他前段时间又病了,应该十分凶险,所以导致太上皇把更多的事交给了皇上,除了大事,一概不再理会,这点细心的人能从皇上的状态看出来。 贾敬之前投错了注,贾珍又投错了,等太上皇去了,宁国府的结局会走向何方? 所以还不如趁着没出事,找个门第不高、人品好的人家嫁过去。
第157章 黛玉大婚 这一日, 林府周边一大早就多了许多讨喜道贺的人,因为今日是林府的大小姐嫁入皇家的日子。 崔玥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她身为嫂子, 今日要做的事儿太多了,等她收拾妥当去小姑子那里的时候,发现自己平时这个点还在睡的儿子已经在守在他姑姑跟前了,虽然没有流出眼泪, 但眼眶红红的,紧挨在他姑姑身边不肯离开。 他知道姑姑出嫁之后大部分时间就要在她夫家住着,自己要很久才能见她一面,他们再也不能天天腻歪在一起了。 他那小模样林黛玉看了, 心中不舍达到巅峰, 差点没流出泪来, 但她已经开始上妆了, 她不能哭, 只能强忍着情绪。 崔玥看了, 连忙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我们安哥儿已经是大孩子了,姑姑这是去过好日子了,你该给你姑姑道喜才是。” 都是过来人, 她出嫁的时候也很忐忑, 骤然离开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心中不安是肯定的, 适应就好了, 她现在只能往好的方面劝, 免得场面真的不可收拾。 贾敏没说话, 她昨晚上基本没睡着, 母女两个久违的一块儿睡了, 但贾敏压根睡不着,只阖了阖眼,今日要不是用粉挡住她眼下的青黑,谁都能看到她憔悴的样子。 这是女儿的喜事,她憔悴了样子不好看,不知情的还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满呢,所以今日她的粉比以往都要厚,还专门多上了一点腮红,看上去喜庆些。 等黛玉上好妆,换好堪称艺术品的婚服,佩戴好凤冠。亲朋好友们也来了。 王熙凤人未到声先到:“今日一出门就见到了喜鹊,我就知道是应在这里。” 她一进来,看到端坐在那里的黛玉,夸张的停顿在那里,上下打量:“哟,这是哪位下凡的仙女?瞧瞧这一身的风仪,我就是可惜生为女儿身了,要是投胎成男儿,肯定要向姑妈求娶。” 这话一出,跟在后面的众人都笑了,史湘云连忙道:“二嫂子你想的可真美,就算你生为男儿,也差着年岁呢,还是我吧,要我是男儿身,我的年纪更匹配。” 王熙凤捂着肚子笑了:“好啊,原来你还想跟我争呢,林妹妹,你说你是选她,还是选我?”她走近了,先看了看黛玉头上的凤钗,目露羡慕,然后才去看她身上的嫁衣,这都是皇子妃规格的,她当初的嫁衣和头饰可比不得,王熙凤收起那点羡慕,“林妹妹,你可别当我们这是客气话,我敢打包票,等新郎官见了,他眼睛都能看呆了去。” 黛玉被她们说的脸颊飞红,手里拿着一捧如意,害羞的垂眸不语。 母亲和嫂嫂都和她说了,要是有人打趣,她不知道怎么回,就不用回,做害羞的样子就是了。 贾敏从她们进来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她很喜欢王熙凤的这张嘴巴,有她在,只要她想,气氛就冷不下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7 首页 上一页 1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