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亲戚,还有林家故交、黛玉的闺中朋友们也陆续来了,房内很热闹,之外也很热闹。 林家蒸蒸日上,林家女儿嫁入的又是皇家,就算不给林家面子,也要给皇家面子,所以就连南安郡王府都派人送了一份贺礼过来。 到了时辰,司徒铭希出了皇宫迎亲,围观者众,他骑在高头大马上,除去他的身份外,本身也引来了不少注视。 大家窃窃私语:“这就是新郎官?真是丰神俊朗!” “听说新娘是个才女,模样长得跟仙女似的,和新郎官天生一对。” “那就是郎才女貌了。” “我女婿以后要是有他一半的样貌,我睡觉都要笑醒了。” “你倒是会做梦,也不看看你女儿什么人品样貌。” 迎着路边人的羡慕和向往,司徒铭希越发意气风发。 “马上就到林家了,准备好了吗?” 新郎身后的迎亲团彼此对视一眼,都打起了精神。 想要迎娶美人归,少不得要过司徒铭希那位大舅子的关,所以崔易岭今日也出现在迎亲队伍里,他的文采是迎亲队伍里最高的,今日他肩负重任,崔易岭也不怵,成竹在胸,因为他已经偷偷提前和自己的妹夫透过气了,他不是未战先怯,只是和妹夫说明一个道理,他要是题出的太难,耽误了吉时就不好了。 其他人可不知道他们私底下的“勾当”,一个个严肃以待。 他们一到了门口,就有一个小丫鬟匆匆往内院去报信:“姑爷他们到门口了!” 这话一出,大家都来了精神。“然后呢,多跑几趟,给我们传信儿,这是给你们的辛苦费。”王熙凤一下就撒出去五个荷包,那小丫鬟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谢过了她的赏之后,又“蹬蹬蹬”的往外跑了。 接着,几个小丫鬟就轮流把外面的进度传到内院里来。 “大爷让姑爷做催妆诗呢,姑爷一口气连做了六首,第六首大爷才点头,然后又让他们对对子。” 史湘云连忙道:“他们作了什么诗。” 小丫鬟是有备而来:“都在这里写着呢。” 史湘云先接了过来,念给大家听。 她一边念,一边笑,等念完了,连忙道:“看这些诗写的多好,他们有急智,肯定是用心了的。” 用心是肯定用心了,但也可以肯定不是临场发挥的,迎亲的都会提前准备好一些催妆诗,这么多年来催妆诗写了太多,想要有点新意又出色,还真不是容易的事,这些诗也不知道是谁写的?史湘云没有从黛玉那里听过她未婚夫写过的诗作,从这就可以看出他多半在此道不太擅长,不过人各有志,对方志不在此,他画的画是很好的。 就算他什么都不会,以他的身份,只要不做多余的事,富贵一生是必然的。 想到这里,史湘云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些,她知道二哥哥对林姐姐有些不一般的情愫,但最终是自己嫁给了他,而林姐姐也有了二哥哥不可能再有妄想的婚事,等再过两年,二哥哥就会忘记那些不该存在的东西了。 所以史湘云心态极好,看到黛玉过的越好,她越开心,因为这代表他们两个没有可能。 在史湘云的笑容中,时间过得很快,又传来丫鬟的声音:“他们进门了,很快大爷就要过来背小姐出门了!” 王熙凤连忙道:“快快快,看看还有哪里不妥当的。” 史湘云打量了一阵,道:“二嫂,要不你这袖子顺一顺,别的都很完美。” 王熙凤被她弄得大笑:“我是说林妹妹呢,哎呀,也是,林妹妹一直坐着都没动,没有哪里不妥当的。” 林黛玉本来紧绷的心情被她们这么一来弄得失笑,才意识到自己手无意识用力紧握了,一放松,手才感觉有些疼痛。 她们这是特意给她放松心情来了? 她慢慢的吸了一口气,她不用那么紧张,她的夫婿她知道是什么人,或许人心易变,有朝一日他会变的不像现在的他,但那时候自己也站稳跟脚了。 自己是他奉旨明媒正娶的正室,背后还有林家,她有父母、兄长、侄儿,他们都是她的后盾,只要她不越线,就能体面又安稳的过完余生。 如果他能始终如一,那或许她也能和她父母、兄嫂一般,夫妻鹣鲽情深,成为世人艳羡的眷侣吧? 想到收到的那些信里对方吐露的心意,林黛玉脸上的红色更深了一些。 当林烨背上妹妹出门的时候,感受着背上的分量,他轻声道:“黛玉,你嫁进去后,别忘了你不单单是司徒家的儿媳,你还是你自己,不管你有了什么新的身份,你都是林家的女儿,是我的妹妹,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跟我们见外,或是想着不愿麻烦我们,故意隐瞒,被我发现了,我会生气的。” 林黛玉眼眶迅速红了,哽咽道:“哥哥,我知道,我不会惹你们生气,你们放心,我不是小孩了,我会把日子过好的。” 在把妹妹背入轿中后,林烨看着一旁快要笑成傻子的司徒铭晖,越看越不顺眼。 要不是时情如此,他绝对不会这个时候让她出嫁。 可惜,再拖下去,不说望眼欲穿的司徒铭晖,他父母都不会答应。 司徒铭晖注意到了他的眼神,立刻收敛脸上的笑容,挺直脊背,保证道:“大哥,我对黛玉的心,日月可鉴,如果我对她不好,我任你处置。” 林烨眉眼弯了弯,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皮笑肉不笑:“记住你的话。” 旁边看着这一幕的崔易岭心中不由感慨:果然风水轮流转啊! 当初自己妹妹出嫁他也看林烨不顺眼,现在轮到他了。 幸好自己父母当初没看走眼,妹妹嫁给他,日子过得不错,林家为了女儿的终身也是精挑细选,这么多年的相处,崔易岭觉得林家也没看走眼。 他这个十四舅不是那种有野心的,自幼性情纯厚,他又是个重情的,对情投意合的发妻绝对不会差到哪去,夫妻两个一人擅画,一人擅诗,夫妻合璧,日后想必又是一段佳话! 而他这话日后果然实现了。 在太上皇去世后,司徒铭晖等未册封的小皇子们被他们的皇上六哥封王搬出皇宫后,这对夫妻两个格外与众不同,常年在周边各处庄子游山玩水,乐不思蜀,他们的作品偶有流传出来的,被人争相传诵,名声大噪的同时,这对夫妻的琴瑟调和也被人津津乐道,心生向往。
第158章 太上皇崩/下场 太上皇没有熬到开春, 在自己的第十四子,也就是司徒铭晖娶亲的第三个月,刚过完年, 一场大降温带走了他,哪怕他所住的宫殿温暖如春,也没能熬过去。 他去世之后,是国丧, 京城一片白,一切有条不紊,皇宫里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当然, 有些人是不甘心的, 还想要借机表演一番, 多争取一些主动权, 不过因为没传到宫外去, 知道的人都当做自己不知情。 放在明面上的, 就是太上皇的第九子忠靖郡王因为太上皇驾崩悲伤过度,病了,皇上感念他的孝心, 又思及太上皇在世时对他的偏爱, 下旨让他病愈后去守陵一年。 大家:对对对,就是忠靖郡王孝心可嘉, 绝对不是皇上特意一竿子把人打发出去削权。 忠靖郡王能抗旨吗? 他在父皇灵前悲伤过度“晕”过去后圣旨就送到他跟前了, 根本没有他抗旨的余地。 他也没有本钱抗旨了。 他手下大半都是墙头草, 见机不妙, 早就去皇上跟前献媚了, 比如王子腾。 忠靖郡王对阳奉阴违的王子腾在心中狠狠记了一笔。 他以为他投过去老六那里就没事了?做梦吧! 老六能忍, 并不代表着他心胸开阔,都不需要自己做什么,王子腾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这个“好六哥”最会翻旧账了,王子腾左右横跳就算了,他还敢在老六的那个几个儿子里选人下注,呵呵。 忠靖郡王稍好一些就被督促着去守陵了,甄太贵妃也病了,但她病了又如何? 她做了那么多功夫,想要上位,结果到如今也只是太贵妃,名不正,言不顺,皇后理所当然的收拢宫权,还“大发善心”的提前把还没到年龄的宫女、太监们放出去了,这一放,甄太贵妃损失惨重,她在宫中多年经营的人脉损失了大半,宫中人员来了个大换血,她能保住的只有她自己贴心的几个宫人,出了自己的宫殿,乍一眼望去,都是陌生的面孔。 如果是以前,她还有时间慢慢收拢人手,但如今已经没有她的份了,要争,也是皇上的宫妃争,可恨贾元春不得用,她给了不少助力,结果依旧不得宠,不然她也不会如此被动! 以前太上皇在的时候,后宫分了东西两宫,分别给太上皇和皇上的后妃居住,现在太上皇去了,太上皇的后妃就要挪宫了,所以甄太贵妃不仅失去了众多人手,还被迫搬宫,和众多之前她看不上的小宫妃挤在一起,这些小宫妃以前怕她,但现在胆子大了,没少给她找麻烦,这里要说没有人在背后给她们撑腰,甄太贵妃能把碗吃下去,所以哪怕甄太贵妃知道自己儿子被赶去守陵,却没有能耐再帮他了。 她的手脚、眼睛被折了大半,现在自顾不暇。 皇上的后妃们这下子住的宽裕多了,同样改善了住宿条件的还有皇上所出的皇子,之前和他们一起挤的小叔叔们如今封王了,携家带口的搬出了皇宫。 这点也是让忠靖郡王大恨的,因为他这些白身的小弟弟们一下子都封了亲王,之前和他一起封了郡王的兄弟也晋升成了亲王,一众兄弟中如今只有他还是郡王! 他成了京中的笑话! 骤然间上头彻底没了掣肘的人,皇上的动作比较大,一时之间再没了之前的好耐性。 忠靖郡王被打发去守陵只是个开始,大规模的算后账活动开始了。 最先遭殃的自然是忠靖郡王的心腹,他妻子的娘家也倒了大霉,一时之间,原先站忠靖郡王和义忠郡王的人风声鹤唳,哪个秃子头上没虱子?最起码他们头上有,根本经不起细查,相应的,就是押对了注的人的春风得意了。 比如林烨,忠靖郡王岳父空出来的户部侍郎一职到了他头上。 户部尚书原先是太上皇的心腹,现在皇上没换,但他年事已高,所以林烨一来就被委以重任,等过渡好,他就会退位让贤,到时候林烨就会成为最年轻的户部尚书。 他足够知情识趣,为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儿孙,他这一退,他儿孙就能往前再进一步。 皇上兴奋,但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只是动作快了些,所以那些身处要职的,又是忠靖郡王、义忠郡王派系的,只要自身有虱子的,要么查办、要么撤职降位,换上皇上的自己人。 这也是每一次皇位更迭都少不了的戏码,因为太上皇,这一幕已经推迟了许久。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7 首页 上一页 1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