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给自己放一个大长假。很久没有悠闲生活,好好享受一段收租、数分红的日子。 至于本人是否重回大学获得文凭,再度迈入刑侦法医领域,这事必须好好地再想一想。 那可不是一份轻松的事业,猝死的滋味谁试谁知道。 今夜却发现路灯上的标记,让计划有了一点点小变化。 看来无法立刻开始悠闲假期,要把标记来源弄个清楚。 敲响罗伯特街44号的门。 佣人朱莉开门,脸上洋溢起不能更发自内心的喜悦。 “海勒小姐,欢迎您回家。” “一个月不见,过得如何?” 莫伦在接收遗产后,最先询问了朱莉的未来规划,是否想成为大管家。 如果答案是想,先签订后续的劳务合约,立刻安排朱莉进修。 对她的成绩肯定有要求。如果学得又快又好,莫伦全包学费;如果不够想,那就从她往后的薪资里分批扣除。 朱莉立刻同意了,这种天降好事很少有,更对奖励机制的安排没有异议。五十天以来,除了圣诞放假三天,其他时候都在抓紧学习。 “劳埃德太太是一位很专业的老师,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 朱莉简单汇报了学习进度。劳埃德太太是退休的资深管家,能成为她的短期学徒,也受益良多。 学以致用,不只是记住论,更要用到实际中。 朱莉在「花园街6号」的改造施工中,开始成为实习大管家,督管各方面的事务。 莫伦微微颔首,又问:“近期,罗伯特街一带有没有出现古怪的人或事?” 朱莉仔细回想,“没有异常,和以前一样,也没听邻居说起哪里不对劲。是有什么问题吗?” 莫伦:“门口的那根灯柱,底部出现了三个新增的潦草符号,你注意到了吗?” 朱莉摇头,“没有。对不起,我没观察路灯,是我做得不够仔细。” “没关系,相信你会做得更好,以后多观察。” 莫伦微笑着鼓励,又说:“明天给雷斯垂德探员送邀请帖,请他喝杯下午茶,感谢他在之前抢劫案与毒杀案里的帮助。” 这顿下午茶,原本会迟一些再喝。 莫伦计划搬到新住处后,邀请提供过帮助的雷斯垂德、原电报公司关系较近的薇薇安、乌丽卡,以及在沃尔案中出力不少的露娜一起聚会。 情况有变。 明天要咨询一下雷斯垂德,他巡街时是不是观察过伦敦帮派分子留下的不同标记含义。 朱莉取来一只纸盒,“您离开伦敦之后,一共有二十七封信件寄来。请过目。” “谢谢,放到桌上吧。” 莫伦先快速翻了翻信封,从信封看没什么特别的。 几乎都是舞会邀请,那些消息灵通人士,对谁变得有钱很敏感。还夹在了一封稿费,来自《伦敦趣谈》。 在细看信件内容之前,她又想到什么问朱莉。 “你去花园路监工,总有晚回家的时候,没有拒绝保镖的护送吧?” 莫伦离开伦敦前,请律师范恩推荐了几位保镖。 最后选定扎得与马特奥两人,一方面看护花园路的住宅,另一方面是在路途上护送朱莉。 匪徒盯上暴富家庭的佣人,从而对雇主使坏,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朱莉解自己的处境,当然没有拒绝保护。 “谢谢您的照顾,扎得与马特奥很负责,是会轮流接送我。路途中,没有出现过意外情况。” 莫伦点头,“这样就好。你去忙吧,有事我再叫你。” 随即看起了二十七封来信。 与信封呈现的信息没有差异,信的正文内容全都正常得很无聊。 这样看来,还需明天从雷斯垂德身上挖点线索。 * * 伦敦的同一片天空下。 20:00,白厅外交部办公楼灯火异常通明。 本该是下班熄灯时间,因为一条电报线炸了,让办公楼又热闹起来。 已有七位与电报相关的职员赶回办公室。 其他同事住得稍远,估计要还要过二十分钟才能到。 克莱长官板着脸看七人:“不等其他人,请诸位先配合说一说你们了解的情况。 温特,今天你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你的签出时间是17:35,有没有发现异常?” 温特肯定地摇头,“和以往一样,一切正常。” 去年九月,温特从大学毕业,考入外交部。 近小半年以来,往往是他最后一个离开办公楼。临走前负责巡查一圈,确定没有异常情况。 年资最长的亨利直接说:“这栋楼的电报系统,最年轻的线路也造了八年。线路老化,负荷量超载,某段炸开或起火是难免的。” 就是炸的时间点不太好。 不怪克莱长官脸色差,他还有四个月退休。他当然希望一切顺利,完美离任。 今天一条电报线炸了,说简单也能很复杂。 在19世纪中期的文官系统改革后,大英的公务员们属于事务官,与受到选举结果影响的政务官们是不同的系统。 原则上,事务官们保持政治中立,只负责执行政务官们推出的各种政策。 也享有法律上的身份保障,不会因为执政党发生变化就丢了工作。 现实与论总有差异。 某种程度上,铁打的文官系统,流水的执政党,事务官们的隐形权力不可小觑。 事务官们也有等级差异,不同部门的权力不同。 克莱负责管外交部的所有事务官。他退休后,这个职位也不乏竞争者。 克莱长官看向众人,淡淡地说:“你们还不知道,炸的是二楼分拣台线路。” “什么?!” 亨利没想到炸的会是那个地方。 这个地点让现场的气氛变得古怪起来。 分拣台不是一般的电报线路,这还要从如今的欧洲电报系统构成讲起。 所谓电报网,不只是通过电线以电流脉冲的方式传递信息。繁忙的线路路段,往往还附加安装了气动管道。 二十年前,伦敦股票交易所与中央电报站只有两百米远,但比其他线路都要忙碌。 经常信息量过载,白天发出的股价电报要傍晚才能收到,还不如直接找人跑腿传送口信。 股票变化无法被实时传达,还谈什么电报的优点,信息价值全都没了。 为了解决问题,工程师约西亚克拉克提出一种设想,不如在电报所与股票所的地下铺一条中空的管道。 直接把电报纸条装在小盒子里,通过蒸汽动力,将盒子从管道这一头推送到另一头。 这种传输方法把电信号传递变成了实物传递。 克拉克的构想很快得到了电报站与股票交易所的支持,1854年被付诸实践。 从最初的单向传输,发展成了双向传输。 后来,不单是传递股票信息,业务繁忙的电报公司大面积铺设气动管道,传递其他各类信息。 先是伦敦市内,接着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也开始安装。 其他国家相继引入,比如巴黎、慕尼黑、米兰、纽约等城市都加装了气动管道。 等到1870年,伦敦对气动管道有了统一标准。 圆柱形的管道直径3英寸(7.62cm),运输的小盒子一般装60片电报纸。 白厅各部门的政府办公楼也装了气动管道。 事务官们在电报线路上工作,意味着要兼顾电信号线路与气动线路两部分。 与实时收发的电讯号不同,气动线路的接收方式更灵活。 小盒子被传送到指定分拣台,默认传递的不是加急信息,可以积攒一批盒子,再一起开箱。 公务员们通常下午五点下班,而气动线路会自动运作。 等到第二天上班去分拣台,把昨天下班后传输来的盒子一一打开,汇总消息。 炸线发生在分拣台,事态就有些不对劲了。 麦考夫问出关键点:“确定原始爆炸点了吗?是蒸汽机故障?还是盒子里的东西不对?” 使用蒸汽动力推动盒子在管道内运输,因为气压压强等问题,曾经有电报公司发生过爆炸事故。 随着近年的技术革新,没再听说这种类似事故。 除此以外,气动管道还有一个隐患。传送实物,万一送来危险品怎么办? 纽约的气动管道是伦敦的几倍大,新闻报道有人运过活的猫。 以伦敦的气动管道标准尺寸,传输的盒子仅手掌大小。不可能装猫,但足以装一只活的毒蝎。 有人事先质疑过这类风险,开盒时跳出毒物伤人怎么办? 好在白厅安装气动管道十几年了,政府各部门都没遇到过类似危险。 克莱长官:“从现场痕迹看,初步判断不是蒸汽动力出错。是盒子离开管道后,等它落到分拣台的框内才炸了。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要不然就是有人潜入分拣台投放爆炸物,要不然就是炸弹通过气动管道被传送进政府办公楼。 这很可能是一场针对白厅的蓄意袭击。 克莱长官:“现在请诸位仔细回想,近期有没有听到过异常电报码,比如各种攻击威胁。 别放过任何疑点,把它写下来。福尔摩斯先生,你就先随我去分拣室。” 麦考夫被叫走,直接去了爆炸现场。 克莱长官指向分拣室的一片狼藉。 “爆炸发生后,封锁了这间房,没移动碎片。从现场的炸裂强度来看,这次袭击不严重,只把轨道末端与储物筐炸毁了,连房门也没伤到。但,谁能保证下次会怎么样。” 话到这里,转了方向。 “福尔摩斯先生,你是我亲自招进来的。三四年以来,你一直很出色。你的优秀,充分说明政府对事务官系统的改革方向正确。” 从19世纪50年代的《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白厅对以往文官制度提出批评与改革要求。 两年前,1870年下达了第二道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 概括说来,需参加统一考试通过才能成为事务官。 往后升迁以考核成绩排序对应空缺职位,而高级文官必须大学毕业。 克莱长官的语气不能更看好麦考夫。 “谢谢您的赞扬,我是为大英出一份力。” 麦考夫说得谦虚,掩盖真实想法。 他早知道不能高估同事们的水平,但没想到考核时放水还是放少了,否则能更快地实现想——调去清闲的部门,做个平平无奇的公务员,多好! 克莱长官:“你说得对,我也希望在退休前为大英再多尽一份力。确定后继有人,我更安心地离开。这次辛苦你,一定要从快从速查明爆炸真相。” 分拣室内仅有两人对谈。后继有人的“人”,暗指谁很明显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8 首页 上一页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