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BG同人
收藏  反馈 

玛蒂尔达女王

作者:华泱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4-03 10:10:24

  他的激动和热情都那样真实,但莉莎德仍不太明白,她仰起头,没有意识到她的话会给腓特烈带来怎样的冲击:“可我妈妈说,我只是她的女儿。” ,

  隔离的第三天,她开始发烧,间歇性地,她感到身体的温度被有意识地降下去,但这无助于根除高热,她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曾经的记忆拖入了沉重的梦境。

  她想起了许多事,盖亚尔城堡的月色,爱尔兰的泥土,拉罗谢尔的暴雨以及耶路撒冷的城墙,从她的童年戛然而止开始,她几乎一直都奔波在战场上,她的敌人一个接一个倒下了,那她也要倒下吗,如果这时候她回到了她所爱的家人身边,她会觉得幸福还是不甘?

  她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人世,她还有那么多事要做,她还没有将她的敌人都送进坟墓,他是,他是......“腓特烈!”她从梦境中惊醒,潜意识地、用尽全力地喊着他的名字,眼前,她原本模糊的视线渐渐清晰,除却昏睡前的陈设,她的床头还坐着另一个人,看清他面容的一瞬间,她原本还有些混沌的思绪一下子被突如其来的震

  惊和戒备强制性地弄得清晰几分,她思忖着应该做什么,说什么,在她说话之前,腓特烈反而先开口,“你醒了。”他对她说,他给她倒了一杯水,“喝点蜂蜜水,你现在需要吃一些甜的。”

  她闻到了浓重的甜味,确实是蜂蜜,但想起亨利一世喝下的那杯酒,她并没有立刻接过,腓特烈看了她一眼,不动声色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放心地接过那个杯子,甜蜜的液体滚入喉管,她这个时候终于觉得从大病初愈后的虚弱中恢复几分了:“谢谢。”她搁下杯子,“你怎么来了?”

  她想过他们再次相遇时的场景,却未曾想过是在她的病榻前。有意无意地,她瞥向她枕侧一处,腓特烈看到了她的动静,但并没有询问:“来到基什马尔顿后,我就听说了你患病的消息,那时候医生正在给你放血。”

  “这是我的命令。”她看了眼自己的手臂,不自禁地,她攥紧了手指,盯着腓特烈的眼睛,“然后呢,你觉得医生的放血技术不够精湛,索性自己代劳了吗?”

  “这样的行为只会加重你的虚弱,从而让你抵挡高烧更加费力,所以我制止了他们,让我的医生照顾你。如果得到妥善照顾,这种瘟疫其实没有那么可怕。”腓特烈低声说,“你的亲卫并不允许我靠近你,直到前天,你几乎要病死了,这个时候我才控制了局面......不用担心,我没有伤害他们,我只是暂时控制了他们,他们现在就在门外,你随时可以召唤他们进来。”他顿了顿,“还有莉莎德,她也很担心你,你想要见见她吗?”

  “不用。”玛蒂尔达静了静,而后道,她的神色终于放松了一些,看到这一幕,腓特烈的脸上也笼上了一层笑意,但很快再次烟消云散,“有几十人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但幸运的是并没有蔓延开,他们应该卧床休息,大量进食,勤加洗浴,大约七到十天后就可以痊愈,现在希腊的瘟疫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只是......”他稍低下头,“你兄长的妻子,安娜皇后,约兰达夫人,许多我们熟悉的人都死了,蒙古人屠杀了巴尔干和小亚细亚许多繁荣的城市,将它们夷为平地,他们比曾经的拉丁人还野蛮。”

  野蛮,是的,蒙古人的野蛮和残忍早已超越了他们此前的认知,不论是将死于瘟疫的尸体丢入城墙,还是劫掠和屠杀城市与村庄,如果不是她最终借助地形的优势歼灭了他们,奥地利和匈牙利也是同样的下场。“那你准备怎么做?”她问,“是彻底地击败他们,将他们驱逐回他们的故乡,还是发挥你在外交上的天赋,想办法祸水东引,让他们去对付你的其他敌人。”她微微眯起眼睛,“你一向不介意和异教徒合作。”

  “因为异教徒确实有可供我们学习之处,但他们的存在对欧亚大陆上的任何国家都是灾难,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但学习的目的是彻底击败他们。”腓特烈深吸一口气,他站起身,拿来一样东西,直到他重新坐下来,玛蒂尔达才看清他拿来的是一把弩/弓,造型和蒙古人的弓有些相似,但纹饰迥异,“我已经研究出了他们的弩/弓的制作工艺,等你的身体再好一些,你可以试试它的威力,英格兰的长弓手是欧洲最出色的,这种弓的装备可以进一步加强英格兰军队的战斗力。”

  她接过那张弓,捻了捻弓弦试验威力:“不错。”她说,她放下弓,再次审视着腓特烈的眼睛,有一瞬间,她海水般的蓝眼睛像是笼入夜色一般变得深沉和晦暗,“谢谢你的礼物,不过,你确信我得到这份礼物后会选择继续留在东方吗,我现在深知生命的可贵,我不希望时刻处于战死或病死的风险中。”她忽然轻叹一声,“也许你应该看着我死于我自己颁下的命令,这对你来说不是件坏事。”

  “我无法想象比这更坏的事。”腓特烈轻声说,他的神情流露出几分疲惫,“你可以回英格兰,你能来帮我对我来说本就是意外之喜,除了他们的弩/弓,攻城器械和火药应当也对你很有用,我整理了一份笔记,负责制作的工匠被我安顿在西西里,你可以带他们一起回去,但如果是从我的内心深处,我希望你能留下来,和我一起对抗他们。”他的手动了动,她下意识后缩,所幸他仅仅只是将叠放在一起的两只手换了一下方位,“只有这次,玛蒂尔达,我需要你,我也能帮助你。”

  他忐忑不安地等待她的回应,时间一分一秒,他的心也越提越紧。“好啊。”她对他说,她支起身体,拢了拢她汗湿的头发,言笑晏晏地看着他,“所以,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对抗进攻叙利亚的蒙古人呢?” ,

  虽然过去近三年的分居中皇帝和女王称得上形同陌路,但重逢之后,他们的关系看起来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僵硬,甚至有几分旧情复燃的火热,尤其是在他们和小公主一起出现时。“记住这座城市。”来到君士坦丁堡后,她带她来到大皇宫,一起望着那犹有几分辉煌遗影的宫墙,“这是基督教世界最伟大的城市。”

  “可这里什么都没有。”莉莎德说,难得母亲主动和她说话,她还是很开心的,“这里的墙太破了,我喜欢普瓦捷的城墙。”

  “但你去摸一摸墙上的拉丁文,还有马赛克画,普瓦捷没有这样珍贵的遗产。”腓特烈忽然问,莉莎德疑惑地转过头,她看到腓特烈在她们的不远处,衣袍垂迤、气度文雅,虽然他也算是一个来客,但他出现在这里确实毫不违和,“野蛮人可以夺走这座城市的财富,却没有办法夺走这座城市的精神,你未来会真正意识到这一国度真正可贵的所在。”

  莉莎德有些懵懂,她下意识抬起头,出于本能无言地请求着她的许可:“对。”她说,她没有看腓特烈,但她确实算是对他说话,“和他一起游览这座城市,他有很多可以教你的。”

  某种意义上,皇帝、女王和小公主现在算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虽然家庭关系有些奇异,但总体还算稳定。在他们留在君士坦丁堡安葬死者并努力恢复战后的秩序时,女王在基什马尔顿取得的胜利已经传至欧洲内陆,连带蒙古人的残忍行径一起,闻此消息,洪诺留三世精神大振,不仅表彰了皇帝和女王在东方的举措,也强力弹压了有关对抗瘟疫和蒙古人实乃违逆天主旨意的不和谐声音,除此之外,他还命令意大利各贸易城邦为皇帝和女王提供将军队运往叙利亚的船只,“他们能率领一次拯救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他们也能率领第二次”。

  话虽如此,但要想将军队运送至叙利亚毕竟需要时间,好消息是,进入夏季,炎热的天气阻碍了蒙古人攻城略地,而埃及,已经继位的卡米勒苏丹也响应了腓特烈的求援,再次保证在基督徒与蒙古人的战争中坚守中立,除此之外,他们还拉拢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盟友,“阿萨辛”,由于曾经刺杀蒙古将领,他们的本部遭到血洗,但有一部分训练有素的刺客侥幸逃出生天,愿意与基督徒合作向蒙古人复仇,腓特烈于是安排他们继续以刺杀的形式骚扰和打击蒙古人的军心,并许诺他们可以在战后前往埃及或者西西里开启新生活。

  外交也好,军事也好,他们对蒙古人的包围态势已经形成,但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源应对敌人,他们还是在境内发起了全境召集令,号召骑士准备好前往东方支援。预感到冬季将至、补给将竭,又听闻了击败另外两路蒙古军队的援兵即将前往叙利亚的消息,这最后一支西征的蒙古大军冒险发动了对耶路撒冷的突袭。

  在蒙古人的火/药和先进的攻城器械面前,耶路撒冷的城墙并无多大抵抗之力,攻破耶路撒冷后,蒙古军队又劫掠了叙利亚许多富庶的城市,终于缓解了自身的补给压力。1223年1月,第一批援军终于抵达了叙利亚,暂时在仍被基督徒控制的亚实基伦港口落脚后,玛蒂尔达便着手整合了耶路撒冷的残军及流亡者。

  有关军队的统率和整编

  几乎由女王主持,皇帝虽然在场,但几乎不提供意见,只在他的妻子和臣属发生争执时为妻子提供支持。有别于其他人主张立刻夺回耶路撒冷的呼声,玛蒂尔达压制了这一诉求,坚持等到足够封锁叙利亚海岸的舰队全数抵达后才开始行动。

  此时已是1223年4月,基督徒军队的补给尚还充分,并且已经通过数月的训练掌握了他们的新武器,同时,西西里的商队也从埃及运来了大批粮食,兵强马壮之际,玛蒂尔达终于下令动身北上,收复了阿克等沿海港口。出于对地形的熟悉,这一阶段的战争还算顺利,但在争夺太巴列湖这一关键水源地的战斗中,双方陷入鏖战,直到冬季基督徒军队才依靠稳固的补给线和同宗的支援夺取此地。

  埃及的卡米勒苏丹表面上虽然坚持中立立场,实则立场隐隐倾向基督徒一方,这令他颇蒙受了一些批评,察觉到这一点,蒙古人拉拢了卡米勒苏丹最大的反对者,他的兄弟穆阿扎姆,许诺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叙利亚领土归还给他,穆阿扎姆于是拦截了卡米勒苏丹借正常贸易为由向基督徒军队运送补给的船只,并掀起叛乱。

  这是外交上的成功,也是外交上的失败,经过卡米勒苏丹多年的经营,穆阿扎姆已不足以与他对抗,而蒙古人插手阿尤布王朝内斗正给了卡米勒苏丹名正言顺加入战争的借口,他从大马士革突袭蒙古人的营地,在客观上和基督徒军队形成了合围。见此良机,玛蒂尔达果断下令军队主动出击,在1224年3月再次夺回耶路撒冷,而后迅速包抄了蒙古人的残军,并将他们一路逼杀至约旦河附近。

  他们的后路已经被阻断,也无法再补充他们最重要的战马资源和攻城器械,由于水土不服,蒙古军队中开始盛行痢疾,不需要再进一步抢攻他们也不会再对欧洲构成威胁了。至此,他们已经可以着手安排战后秩序,在重新分配和安顿了耶路撒冷的领地和地产后,腓特烈再次出面和卡米勒苏丹签订了和约,将停战协议再延续十年,同时卡米勒苏丹同意收留流亡的阿萨辛派并继续派人维护朝圣路线的安全。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