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首页 > BG同人
收藏  反馈 

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作者:司晨客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9-29 04:11:55

  赖嬷嬷连连点头:“那晴雯如今在何处?唤她来见我。”几年前就是她亲自带着晴雯去荣国府见贾母的,她对这个姑娘印象深刻寄予重望,当成是一着妙棋,故而一向颇为关注。从前晴雯浑浑噩噩,风评一般,赖嬷嬷也就罢了,如今见她俨然有崭露头角之势,岂有不重视之理?

  “这——媳妇儿安排她见过表兄后,被琐事缠身,未及见她,待到想去见的时候,她已是辞去了。”赖大家的支支吾吾说道。

  她虽是按照赖嬷嬷的命令,特意去贾府以筹备桂哥儿冠礼针线为名,请了晴雯过来,但是其实心中并未十分重视。

  赖大家的甚至对赖嬷嬷的重视很不以为然。

  几天前送胭脂那件事情,单大良的亲娘为了要给茜雪晴雯她们撑腰,亲自过府来邀请赖嬷嬷,赖大家的原本以为,单大良他妈不善交际,同赖家一向没有来往,赖嬷嬷定然不会为了这点小事亲自出山的,想不到赖嬷嬷竟然应允了,同单大良他妈单嬷嬷联袂去贾母处给晴雯撑腰,才有了众主子对晴雯的赞不绝口。

  事后众主子皆知晴雯心灵手巧,赖大家的却暗暗担忧赖家这般支持晴雯,会不会弄巧成拙,会不会同袭人结仇,引得贾母和王夫人不快。

  正是因为赖大家的不想和晴雯牵绊过深,这才冷了晴雯大半个时辰不见她,等她见完表兄要当面辞行时,故意暗示小丫鬟拦着。她原本以为,这般应付一番足以交差了,想不到赖嬷嬷竟会这般郑重其事再度过问,言语里竟然要亲自见晴雯一面的意思!

  赖嬷嬷何其通透老练,如何不知道赖大家的在这件事情上头不够上心,单看赖大家的回话时候的神态闪躲,语意迟钝,就能猜出事情真相了。

  但是晴雯已然是走了,这时候再命人去追回也是来不及了,赖嬷嬷只能将错就错:“罢了。原本还想问她几句话的。既然已是走了,且待下次再问吧。”

  又道:“我原本命人从箱子里寻了两件年轻时候穿的大毛衣服,本是要送给她穿的。”

  赖大家的心领神会,忙接口道:“既是如此,明日媳妇去府里时,一并带去就是。”

  赖嬷嬷叹了口气:“也只能如此了。”见赖大家的尚且未悟,提点道:“那府里老太太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先是命鸳鸯去宝玉房中送胭脂,又追问晴雯出府买胭脂的事情,这敲打的意思已是再明显不过了。”

  “敲打谁?袭人?”赖大家的将信将疑道,“但袭人也是那府里老太太亲手调理出来的人,一向温柔细致,怎会……”

  “想是老太太知道袭人爬床的事情了。”赖嬷嬷断然道。

  赖大家的吃了一惊。

  “俗话说得好,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连咱们这样的人,都能将事情来龙去脉打听得清清楚楚。老太太耳目众多,又有什么不知道的?”赖嬷嬷冷笑一声。

  赖大家的点头。“媳妇儿问过东府里的人,和传闻正好相合。就是几年前那府里老太太带着宝二爷去东府玩,宝二爷在东府秦大奶奶房中歇息的那次。那之后房中的铺盖全换了,浆洗房上的人记得清清楚楚,说当时还纳闷宝二爷小小年纪,才八九岁大的人,竟然那什么了呢。”

  赖嬷嬷叹道:“其后这两人虽刻意避人耳目,但是那府里的人,谁不是人精?那声响动静,瞒得过谁去?如今传到老祖宗耳朵里,也是袭人自作自受。宝玉小小年纪,又懂得什么?他身子骨尚弱,怎禁得起这般?难道竟然忘了当年珠大爷是怎么去了的?老祖宗最是疼爱宝玉,闻讯岂能不惊?岂能不怒?”

  赖大家的猛然抬头,如醍醐灌顶般,突然又想起什么,迟疑道:“若是如此……可老祖宗只是轻轻敲打了一番……”

  “事已至此,无可挽回,若是果真闹将起来,宝玉竟然动了祖母之婢,却也是大罪过。故老祖宗再怎么惊怒,也只能警示敲打。若这袭人从此之后安分守己还好,若是存了什么攀高枝的意思,却是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老祖宗那关,她定然是过不了的。”赖嬷嬷笑得意味深长。


第38章 格局

  赖大家的心中将信将疑。

  人人皆说赖嬷嬷最善揣摩主子心思,又见多识广经历过大风大浪,是以赖嬷嬷说出话来,赖家上上下下无不奉如圭臬,但是赖大家的却有自己的心思。

  赖大家的从少女时代开始,就是一个极伶俐的极善于察言观色的丫鬟。当年赖嬷嬷为自己的儿子选儿媳妇的时候,冷眼旁观好几年,将宁荣二府里上上下下的适龄家生子全部排查过一遍,这才相中了赖大家的,为的就是她伶俐能干。

  故而伶俐能干的赖大妻子,自然不会盲从于赖嬷嬷的权威,她对贾宝玉屋里的事情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在赖大家的看来,晴雯固然出挑,这段日子尤其有勇有谋,甚至得了贾母的口头称赞,但袭人到底是贾宝玉的第一个女人,以贾宝玉的温柔多情,未必割舍得下。何况贾母心思深沉如海,等闲人怎能猜得透,说不定她今日属意晴雯,改天变了主意也未可知。再者,王夫人一向不太待见晴雯,她是贾宝玉亲妈,将来若是贾母精力不济,贾宝玉房中的事情自然是王夫人说了算的,到时候挑谁做姨娘,难说得很。

  但是赖嬷嬷既然发话了,赖大家的纵然心中有一千个不情愿,也非得照做不可。

  横竖赖家百年的积累,无论是财力还是人脉,都经得起折腾,就算大喇喇摆出更看好晴雯更亲近晴雯的架势,谅那袭人也没甚么话好讲。晴雯本就是赖家送过来的,就算赖家多点赏赐,多点照拂,又有什么错?

  若是晴雯败北、袭人胜出的话,赖家只消一份厚礼送去,诸事自然翻篇,赖家依然是袭人信赖和亲厚的对象。这就是宁荣二府管家的底蕴,不必刻意去讨好姨娘,也不必专门向姨娘解释什么。

  “老太太说的是。”赖大家的心中虽将信将疑,却摆出虚心受教的姿势,“明日媳妇去府里时,就将这大毛衣服一并带出,就说是晴雯帮咱们家准备桂哥儿冠礼针线的谢礼,那孩子心灵手巧的,必然能体会老太太的意思。”

  “说过多少次了,家里私下里说也就罢了,若是当着那府里人的面,千万莫要老太太长老太太短的唤我。到底咱们是做下人的,那荣国府的老太君,才是真正的老太太呢。”赖嬷嬷笑着叮嘱道,很是惬意。

  赖大家的也笑着应了。早有赖嬷嬷身边的婆子抱了一个包裹过来,赖大家的连忙命身边的小丫鬟接了,又说了一会儿话,把赖家日常事务挑了几件要紧的说了,见赖嬷嬷点头无异议,这才恭恭敬敬告辞而去。

  赖嬷嬷和身边的婆子面上含笑,看着赖大家的缓缓离去,等到她走远再也看不见后,才慢慢敛了笑容。

  “只怕桂哥儿他娘心中另有主意。”赖嬷嬷身边的婆子叹息道。赖大的二儿子桂哥儿在赖嬷嬷身边养了好几年,她们自然觉得桂哥儿更加亲近,更习惯以“桂哥儿他娘”来称呼赖大家的。

  “她心中当然另有主意。”赖嬷嬷云淡风轻道,“她年轻时候就是个伶俐有主意的,这些年在荣府里当管家娘子,对谁不是呼来喝去的。如今她肯在我面前听我这个老婆子唠叨,已是难得了。是个明白人。别的也就罢了,我老婆子自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家中大事她肯听我的安排,就不至于出乱子。”

  “既是如此,她想往荣哥儿屋里放几个屋里人,何必拦着她?”婆子不解道。

  “这可不是小事。”赖嬷嬷叹息道,“婚姻,结两姓之好。你可知道什么意思?”

  那婆子摇头:“从前咱们在国公夫人房里伺候时,我们都争着管脂粉首饰,偏你喜欢看国公夫人舞文弄墨,说一些没人听得懂的大道理。”

  提起从前往事,赖嬷嬷面上浮现出惆怅的神色:“世人皆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有许多人家,都说女子读书无用,幸好咱们府里从不信这个。当年我喜欢伺候夫人笔墨,也只是为了想多听她说一些道理。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这就是其中一句。”她此时说的“咱们”,不是指赖家,而是指贾家。一日为仆,终身为仆,赖嬷嬷心中从来都是以贾家忠仆身份自居的。

  “这婚姻之道,是两家人结盟,可不是喜欢谁,抑或看谁顺眼就可以的,务必要精挑细选了才好。”赖嬷嬷慢慢说道,“结两姓之好,所图不过是门当户对,同气连枝,互相扶持。但如何才是门当户对?咱们家军功出身,如今世道清平,军功不显,从国公爷国公夫人那代起,就盼着早早弃武从文,这才聚众集资建了贾家学塾,又立了规矩鼓励子弟勤习儒业。十几年前咱们家姑奶奶嫁给林姑爷,几年前珠大少爷迎娶李氏,都是为了走这条路。这才是门当户对了。”

  “我千挑万选,要荣哥儿和杨家结亲,也是效仿主家,为的就是荣哥儿日后的仕途。杨家固然穷些,到底是读书人出身,说出去清贵,正好去堵那起子看不起赖家出身的泼皮无赖的嘴。既然结亲,就该郑重其事按规矩来,才成个体统,没得女家头胎嫡亲的儿子还没落草,这边就忙着塞屋里人的。这就是结亲不成反结仇了。便是杨家穷些,也不该如此折辱。”赖嬷嬷解释道。

  那婆子听得目瞪口呆。

  婆子年轻时候唤作机娘,曾经和赖嬷嬷一起伺候国公夫人,只是等次矮了赖嬷嬷一级,是二等丫鬟而已。机娘做事忠心耿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年纪渐长后由国公夫人做主,赏赐了个恩典,由着她出府自行聘嫁。

  机娘嫁给了自家表兄,生了两个儿子,一家人老实忠厚,原也其乐融融,不料丈夫死后分家,两个儿子为了争财产互不容让,兄弟二人打架,一个死了,一个获罪被流放,儿媳妇见势不妙迅速改嫁,机娘孤苦无依,只得自卖自身,不知怎么的竟被赖家买到,因是故人,就留在赖嬷嬷身边当了亲信,众人皆唤她一声机妈妈。

  机妈妈忍不住感慨万千。这些都是她闻所未闻的道理。便是贾府当年十里红妆送贾敏出嫁,大张旗鼓迎接李纨过门,也没人肯把择婚时的一番计较细细掰碎了揉开了讲给底下人听的。或许这些事情在主子们心中都是心照不宣之事,但是明面上却只喜气洋洋,说嫁得好,娶得妙,下人们只知道热闹,浑浑噩噩。

  “怨不得咱们家越过越好了呢。”机妈妈连忙感叹道,“既是如此说来,宝二爷将来的婚事,想来也是走这条路了?”

  赖嬷嬷笑道:“二太太怕是不肯的。她对李大奶奶面上就是淡淡的。她们王家女孩不读书,怕是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幸咱们家里还是老太太做主。也不消往别家找,如今林姑爷没有续弦,探花郎出身,仕途大好,林姐儿是他独生爱女,这等身份,配宝二爷是绰绰有余的。将来宝二爷举业有成,林姑爷必然提携一二,翁婿相得,也是一段佳话了。老太太心中只怕也存了这个意思。”又道:“只是孩子们年纪尚小,只怕林姑爷有别的打算。故而老太太也不曾提起。若是林姑爷不允时,往李家寻一寻也未可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