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首页 > BG同人
收藏  反馈 

大宋皇太子日常

作者:七年玉   状态:完结   时间:2023-11-11 20:10:03

  “看来,以后得多挖掘太子殿下的聪明。”

  文彦博看着手中太子殿下的文章,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我建议让太学的学生看看太子殿下写的文章。”

  庞籍非常赞成:“这个主意好,让太学的学生们好好看。”

  “等给官家看过后,就送去太学。”晏殊拿着赵旸写的好文章,对庞籍他们说道,“我现在拿去给官家看看。”

  “官家会非常高兴的。”

  等晏殊离开后,庞籍感慨道:“官家给太子殿下取名为【旸】,真是没有取错。”

  “太子殿下天资聪颖,日后一定能成为大宋的太阳。”文彦博轻笑道,“不过,太子殿下还小,现在只能算是刚刚升起的朝阳。”

  福宁宫里,宋仁宗认真地看着儿子写的文章,边看边惊叹道:“好!好!好!写的好!”

  等宋仁宗看了两三篇文章后,晏殊这才开口说道:“官家,太子殿下可比您小时候聪明多了。”

  “哈哈哈哈……”宋仁宗开心地笑道,“旸旸这孩子本来就比朕小时候聪明,不过朕也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会写文章了,这是晏相你教的好啊。”

  “主要还是太子殿下聪明。”晏殊也是满脸骄傲的笑容,“太子殿下真是每一次都能给我们惊喜。”能教导太子殿下这么聪明的学生,晏殊心里骄傲欣慰的同时又觉得非常荣幸。

  “这孩子聪明着,但是同时也非常狡猾,他不想我们发现他有多聪明,晏相你以后可以多多发掘他的过人之处。”

  “臣一定会多多发掘太子殿下其他的聪慧之处。”晏殊又跟宋仁宗说了下,把赵旸的文章拿去给太学的学生观赏一事。

  宋仁宗当然不反对,相反非常乐意。他巴不得世上所有人都能看到他儿子写的文章。

  当天下午,赵旸写的文章就传到了太学里。

  太学里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才华,准确来说他们都是精英,毕竟太学的入学考试非常难,没有一定的才华是考不上的。

  太学的先生们并没有一开始告诉学生们这是太子殿下的文章,而是先让他们品鉴文章。

  学生们都觉得这些文章写得非常好,就是用词太过朴实。

  在宋朝,绝大多数的文人学子们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写文章或者写诗词,好像只有用华丽的辞藻才能彰显出他们的才华。不过,用词华丽这件事情被宋仁宗批评过。

  现在也一些文人雅士写文章或者写诗词不再讲究用华丽或者秀丽的辞藻。在他们看来,能用最平凡最普通的词汇写出好的文章或者好的诗词,才是好文采。

  等学生们品鉴完,先生告诉他们,用最朴实词汇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才是真本事。之后,又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六岁孩子写的文章。

  这话一说,哗然一片。学生们一个个瞪大双眼,张大着嘴巴,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学生们惊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纷纷表示这不可能,绝对不是一个六岁孩子写的文章。这些文章,明明是一个成年人写的。

  见学生们不相信,先生又告诉他们是当今太子殿下写的。

  学生们再次被震撼到了,六岁的太子殿下竟然写出这么好的文章,这……太惊人了!

  先生告诉学生们,年仅六岁的太子殿下能写出这么好文章,他们身为太学学生不能输。

  学生们被先生的话激励到了,纷纷表示他们一定会努力学习。

  第二天,赵旸写的文章在整个汴京城的文人圈子里传开了。

  太阳书局的老板非常机灵,亲自去相国寺找赵旸商议,把他写的有关《论语》的文章刊登出来。

  赵旸没想到他考试写的文章居然在汴京城里传开了,而且还备受赞扬,这让他很是愕然。然后,还有点羞耻。他并不觉得自己写的文章有多好。

  在太阳书局老板的再三劝说下,赵旸最终答应刊登他写的文章。

  因为文章一事,赵旸这个皇太子忽然火了起来。

  身为皇太子的他,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不过,因为他太小,很少出现在大臣们或者老百姓的面前,大家对他不怎么了解。如今,得知他们年幼的太子殿下非常聪慧,又非常有才华,他们非常高兴,又非常骄傲。

  汴京城里的各个茶楼的说书先生都在说赵旸写的文章一事,把赵旸夸上了天。

  宋仁宗得知民间夸赞赵旸是天才,他心里非常得意,忍不住跑去跟曹皇后和苗昭容说。

  曹皇后和苗昭容听了后,自然也非常开心。不过,曹皇后还有些担心。她知道儿子最不愿意被人说是天才,一旦被人说是天才,人们对他的期望就会拔高很多。如果儿子以后做出什么事情不符合天才的行为,人们就会对他失望,并且指责责怪他。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了。

  相国寺里的赵旸也从香客的嘴里得知自己变成了天才皇太子,心里没有一点喜悦,反而后悔了。

  空净大师见赵旸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好笑道:“说你的是天才,不好吗?”

  “不好,一点也不好。”赵旸的表情非常苦恼,“而且我也不是天才。”他聪明,是因为他活了两世。真正的天才是王胖胖,而不是他。他跟真正的天才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都怪晏先生让我写文章,我自己也大意了,没有意识到六岁的孩子写不出文章来。”考试的时候,他没想到这么多,就把写文章当做作文来写。写作文这件事情,上辈子从小学写到大学,信手拈来。

  “六岁的孩子能写出文章来,只是没有你写的好。”

  赵旸下巴抵在桌子上,双手抱着头,一脸懊恼:“失算了。”

  “事情已发生,你后悔也来不及了,不如往好处想。”空净大师捋着胡子,别有深意地笑了笑,“你这个太子有了才名并不是一件坏事。”

  “师兄,要是我以后写不出好的文章来会被人骂的。”

  空净大师问道:“你怕吗?”

  赵旸被问得微微怔了下,随后坐直身子,一脸无所谓地说道:“不怕,我也不在乎。”是天才也好,不是天才也罢,他一点也不在乎。他要做的事情,不会因为这些名声而停止。“随他们说去吧。”

  空净大师满意地笑了笑:“这才对。”

  “师兄,我们继续吧。”想通了,赵旸就不会在意这件事情。

  “好。”

  此时,一个长相俊秀的青年来到相国寺。

  青年第一次来汴京来游玩,自然要来汴京城里最有名的相国寺看看。

  “小伙子,这就是相国寺。”一个弓|着腰,杵着拐杖的老婆婆对青年说道。

  青年感叹道:“不愧是名寺。”只是站在相国寺的门口,一股神圣又威严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肃敬,“婆婆,我们进去吧。”

  “好好好,我带你去拜菩萨。”

  青年扶着老婆婆,步伐很慢地走进相国寺。

  老婆婆是青年在来相国寺的路上遇到的,他见老婆婆走路不便,就上前搀扶。老婆婆一听他的口音是外地人,得知他是来汴京游玩,特意来相国寺的,就热情地给他介绍相国寺。

  青年在老婆婆的带领下,没有失礼地拜完了所有佛像。第一次来相国寺的人,如果没有指导,会行错拜佛礼的。不是每个寺庙的拜佛礼都是一样的,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拜佛礼。

  “小伙子,你要是秋天来,就能看到相国寺最有名银杏树。”老婆婆指了指不远处高大又绿葱葱的银杏树,“到了秋天,银杏树的树叶会变成金黄色,非常的漂亮,每年有很多人来相国寺观看。”

  青年看了看不远处的银杏树,第一个感觉非常高大,这是他见过最高大的银杏树。

  “这么说的话,那真是有点可惜。”

  “小伙子,你可以秋天再来。”老婆婆一脸和蔼地笑道,“小伙子,我要去听大师们讲经,就不陪你逛了。你要是迷路,可以询问寺里僧人,他们会告诉你的。”

  “谢谢婆婆。”

  “小伙子,有缘再见。”老婆婆说完,杵着拐杖慢慢地离开了。

  和老婆婆道别后,青年想了想,还是决定去看看银杏树。虽然看不到金色的银杏树,但是近距离看到这么高大的银杏树也不错。

  青年不急不慢地走着,边走边欣赏相国寺的风景和建筑。

  刚走到银杏树所在的地方的门口,就看到一个小僧人和一头羊,一直大白鹅踢蹴鞠。

  只见小僧人把蹴鞠踢给羊,羊用它的脑袋顶起蹴鞠,然后又传给了大白鹅。

  大白鹅竟然用它的背顶起蹴鞠,之后非常灵活地传给了小僧人。

  小僧人用脚勾住蹴鞠,用脚背颠了颠,之后又传给羊。

  青年站在一旁,目瞪口呆地看着一人一羊一只大白鹅踢蹴鞠。

  “大白,用你的头顶球。”

  大白听了这话后,用它的小脑袋顶起了蹴鞠,并且还颠了好几下,之后传给大黑。

  赵旸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个人在看他们,脚下的动作不由地顿住了,对站在不远处的青年说道:“施主,你是迷路了吗?”相国寺非常大,第一次或者来了好几次的相国寺的人很容易迷路。

  青年回过神来,朝赵旸他们走了过去,对赵旸双手合十:“小师父。”

  赵旸立马双手合十回礼:“施主。”

  “小师父,我没有迷路。”青年发现眼前这位小师父是代发修行,长得非常精致漂亮,让人看了忍不住喜欢。“我是特意来看这棵银杏树的。”近距离看,发现这棵银杏树更加高大。

  “特意来看银杏树的么?”赵旸对青年微微笑了笑,“这位施主,如果你秋天来,会被金色的银杏树惊艳到。”

  “可惜,我来早了。”青年伸手摸了摸银杏树的树干,“这棵银杏树应该有几百年了吧。”

  “嗯,几百年了。”赵旸对青年指了指银杏树的树叶,“施主,你可以摘几片银杏树树叶带回去,会给你带来好运的哦。”

  “是吗?”青年轻笑一声,“那我要摘几片回去。”

  赵旸仔细地打量了下青年。青年长相俊秀,身材瘦弱,皮肤有些苍白,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

  “施主,你从哪里来的啊?”听口音像是浙江那边的,“杭州来的吗?”

  “正是,小师父好厉害。”青年是杭州钱塘县的人。

  “每年有很多杭州的香客来相国寺焚香祈福,所以我能听出来。”

  青年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有介绍,有些失礼,连忙说道:“在下沈括,杭州钱塘人,不知道小师父怎么称呼。”

  沈括?

  这个名字好熟悉,但是一时间却想不起来是谁。

  赵旸说道:“我叫福慧。”

  “福慧?”沈括微笑道,“真是一个好名字。”

  “谢谢夸奖,沈施主,你是来汴京游玩吗?”看沈括的年纪,应该有十六七岁。这个年纪的人,基本上都在读书,但是明年才举办秋闱。今年就来汴京,应该不是为了秋闱做准备,而是来游玩的。不过,话说回来,在秋闱的前一年来汴京游玩,这心有点大啊。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