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那个小妹妹真好看,咦,小妹妹身边也没有大人。” 瘦大叔一看,还真是,哎哟,身边没有大人的小丫头可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他们是拍花的,眼睛最是毒,别看这茶水摊上还有其他人,可那些人一看就和这两个小丫头不是一家的,长得都不像。 再说,这两个小丫头,就和这两个小子一样,别看都是穿的粗布麻衣,可却细皮嫩肉,一看就是生在心疼孩子的人家,娇养长大的。 两个小丫头都是八九岁的样子,这个年纪最好,卖给那些养瘦马的人家,调教三四年,就能赚钱了,这两个小丫头,说不定比这两个小子更好卖。 瘦大叔轻咳一声,胖大婶立刻会意,两人朝着那两个可怜兮兮的小女孩走了过去。 何小九早就看到骑在别人背上的冯墨秋和董金宝了。 怎么回事? 这俩货给自己找了俩骡子? 没等瘦大叔和胖大婶靠近,董金宝就大声喊道:“小妹妹,你们是不是迷路了?” 坐在不远处打尖的宗勤一怔,凝神向这边看过来,只听他家皇太女小妹子委委屈屈地说道:“小哥哥,你怎么知道我和妹妹找不到家了?” 话音未落,角落里传来小孩子的哭声:“哇,我也找不到家了。” 瘦大叔和胖大婶寻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就见一个约莫六七岁大的孩子哭哭啼啼朝这边走来,这小孩,长得可太好看了。 瘦大叔和胖大婶不约而同咽咽口水,今天这是怎么了,运气也太好了,一下子就是五个,而且还都是百里挑一的好货色。 这时,一个正在喝茶的汉子瓮声瓮气地说道:“这三个小孩已经在这里混吃混喝大半天了,八成是被他们的老子娘扔在这里的,怕是养不起了。” 瘦大叔和胖大婶的嘴角咧到了腮帮子,再无怀疑,于是当他们离开茶水摊时,队伍由四人扩大到了七人。 五个小孩的嘴巴还不闲着。 小女孩一:“那个胖子,你下来,让大婶背着我。” 小女孩二:“那个瘦子,你下来,让大叔背着我。” 最小的男孩:“我最小,要背也是先背我。” 小女孩一:“对,不背我们就不走了,谁背就跟谁走。” 瘦大叔和胖大婶不忍心惹孩子们不高兴,于是每走一里路,他们就换个孩子背着,正在他们累得双脚打晃,眼看就要走不动时,终于看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 “咱们到那个村子里歇一会,吃点东西,叔婶再到村子里雇驾牛车,牛车坐着可舒服啦,而且你们可以全都坐上去。” 五小孩:“我们不坐牛车,我们就让你们背着。” 瘦大叔和胖大婶,不好,这五个小崽子要闹事。 瘦大叔正要开口恐吓,背后传来一个凉凉的声音:“叔,你看这是什么。” 瘦大叔低头一看,妈呀,他的脖子上竟然贴着一把刀。 “叔,你别乱动,我这刀可没准儿。” 瘦大叔连忙看向胖大婶,胖大婶脖子上没有刀,却有一根绳子,那不是普通绳子,而是绳套,绳结握在背后那个小女孩手里。 宗勤带人骑马从他们身边走过,瘦大叔露出乞求的神色,想要开口呼救,脖子上便传来小刀划皮的酸爽,他不敢喊了。 宗勤像是什么都没有看到,骑马走了。 两个拍花子绝望了,谁能告诉他们,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你们都是好孩子,好孩子不玩刀,快点把刀放下,叔到前面给你们买好吃的。” “你骗人,长这么大,就没人说我们是好孩子。” 拍花子. “你们究竟想干啥?” 何小九:“当然是让你们背着我们走路啊,这么简单的事你们都不明白?” 两个拍花子松了口气,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手里拿着刀也不知道敲诈勒索,就是让背着他们走路,真是太天真了。 太阳西斜,两个拍花子已经累得眼睛发花,这时,冯墨秋说道:“从前面那条小路向西走,快!” 要走小路? 两个拍花子立刻来了精神,走小路好啊,到时趁着背上的小崽子不注意,远远摔出去,然后拔腿就跑,跑进那一人多高的草丛里,这些小崽子别想追上他们。 是的,现在两个拍花子已经不再妄想抓住这五个小孩子去卖了,现在他们只想逃命,这五个不是小孩,分明是五个煞星。 可是刚刚走上小路,便看到之前从他们身边骑马经过的那些人站在小路上,就像是在等着他们。 宗勤:“可以抓了吗?” 冯墨秋:“把他们抓了,谁来背我?” 董金宝:“还有我。” 何小九、冯景春、陆问:“还有我们。” 宗勤:“算了,还是让他们背着你们吧。” 这一次,不用再拿刀,也不用再套绳子,两个拍花子认命地轮流背着这五个小煞星。 噗的一声,胖大婶吐了一口血,背上的冯景春伸手给了她一个大逼兜:“忍着,不许再吐!” 噗的一声,瘦大叔也吐了一口血,冯墨秋捂着鼻子:“好脏,好恶心。” 就这样,待到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那个山脚下的小山村时,两个拍花的终于解脱,他们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何小九:“他们不能死,他们来了,村里的大骡子大马都可以歇歇啦。” 两个拍花子:我们还是死了吧。 何小九和朋友们的苦役生活正式开始。 到村里的第一个晚上,他们就被分开,五个人分别被五户人家领走,五人挥手互道晚安,明天见。 这五户人家除了领走他们的人,还领走了他们的口粮。 口粮是每人三十斤粗粮。 宗勤说了,这是一个月的口粮,一个月后,他会派人把下个月的口粮送过来。 一个月三十斤,平均每天一斤粮。 何小九觉得足够了,大多时候,她每天只吃一碗米饭,一碗米饭肯定没有一斤,所以她还能省下口粮送给老乡们,看吧,她可真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太女。 其他四个小孩也差不多同样的想法,董金宝虽然胖,可他每天也顶多吃两碗饭,他学过度量衡,两碗饭顶多半斤,他能省下一半粮食。 至于冯墨秋,他根本没有去算自己吃多少,他挑食,没有爱吃的,他可以一直饿着不吃饭。 至于冯景春和陆问,嗯,他们对斤秤没有概念,反正不会挨饿,他们还没听说有犯人被饿死的呢。 不过,在他们来到这个村子之后,也还是有一点点诧异的。 在他们的认知中,京城附近的村子都很富裕,这个名叫招财村的只听名字就能知道,即使没有富得流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再说,这个村子距离京城只有三十里,村民可以到京城做工,也可以种菜卖到京城,他们家里的下人当中,就有京城附近村子里的。 可是到了村子之后,他们很快便发现,村里最好的房子是石头房,而更多的则是茅草房。 整个村子,连一处青砖瓦房都没有。 何小九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这个村子里的人并非本地人,他们是逃难逃到这里的。 早年因为战乱和灾荒,产生了很多流民,后来天下太平,很多流民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也有很多是回不去的,要么是家乡的房子田地早就毁于战火,要么是路途遥远,他们没有盘缠。 各地衙门对这些不能返乡的流民都做了安置,让他们开荒种田,落地生根。 招财村就是这样的一个流民村,村里人以前全都是流民。 虽然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十来年,可是附近村子里的村民们还是不能接纳他们,不愿意与他们结亲,更不会和他们来往。 至于不肯接受他们的原因,一来是看不起他们这些流民,二来也是恨他们抢了自己的田地。 是的,以前这里都是荒地,朝廷鼓励农耕,对于荒地,谁开垦就是谁的。 可即使这样,那些土生土长的村民也懒得去开垦荒地。 他们这里离京城很近,家里吃不完的蔬菜瓜果都能拿到京城去卖,再说,但凡身强力壮的,都去京城找活干了,哪怕到酒楼里当个伙计,也比在乡下种田赚得多。 他们恨不得把家里的良田租给别人种,自己腾出来去京城赚大钱,更别说去费时费力去开垦荒地了,那不是傻吗? 人往往就是这样,荒地放在那里,他们自己可以不去开垦,可若是外来的流民们把荒地开垦了,他们便觉得是被人占便宜了,就好像自己的东西被人偷走一样难受。 因此,招财村的人虽然有了自己的田地,却还是处处受制,比如浇地用的水,就是一个大问题,每年都会因为用水被其他村子的人欺负。
第455章 番外 京城五霸(三) 收留何小九的这家人姓钟,一家六口,婆婆、两个儿媳和三个孙女。 是的,这家没有男丁。 初时,何小九以为这家的男人全都死了,后来还是从小孙女三丫嘴里得知,家里男人不是死了,而是跑了。 逃难路上,钟老爹拿走家里所有的钱和银子,带着两个儿子钟大和钟二,连同孙子一起跑了,把一家妇孺全都扔下。 何小九住下不久就发现,钟老太很讨厌年纪最小的三丫,就连三丫的亲娘也对她爱搭不理,虽然除了钟老太以外,全家人都要起早贪黑劳作,可三丫是全家干得最多,吃得最少的,三丫的衣裳也最破。 三丫十二岁了,她的两个姐姐,大丫二十岁,二丫十八岁,都已经要嫁人的年纪了,尤其是大丫,虽然京城里二十来岁没有出嫁的女子大有人在,可是在乡下,一般女孩子十六七岁就嫁人了,但凡是到了二十岁还没有嫁出去的,要么是家里没有男丁,姑娘要留在家中招婿,要么就是想把女儿在家里多留几年,让她给家里赚钱,顺便伺候一家老小。 钟大嫂长得不好,大丫随她娘,长得不好看,但是很能干,下田种地比男人也不差,因此,钟老太便想让她留在家里招婿,可是别看招财村的人都很穷,可是也没有愿意来当上门女婿的,而外村的小伙子又不想来招财村,所以大丫的亲事便一拖再拖。 钟二嫂虽然面黄肌瘦,可是五官依然秀丽,二丫和三丫全都随了钟二嫂,都是秀秀气气的姑娘。 因此,钟老太放出话去,想娶二丫,最少也要二十两银子。 还是那句话,招财村没有舍得花二十两银子娶媳妇的人家,而外村的虽然有钱,却不想和招财村结亲,因此,二丫虽然长得好看,可也蹉跎到十八岁,还没有嫁出去。 因为大丫和二丫的亲事,村里人没少说风凉话,有看上大丫能干的人家,一听钟家要招婿,便断了心思,而村子里那些喜欢二丫的小伙子,却又拿不出二十两银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59 首页 上一页 3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