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问气鼓鼓地别过脸去,董金宝太讨厌了,他怎么还不长大呢,曾祖母说了,要等到他长到十六岁,才给他的剑开刃,那时董金宝就不敢再笑话他了,要知道因为他的剑没有开刃,董金宝已经笑话他好几次了。 何小九在一旁听着几人说话,小脑袋飞快转动,既然小胖子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勤老大为何还会找上他们? 像是猜到她在想什么,宗勤说道:“你们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可是你们大概不知道吧,张家村所在的衙门新到了一位擅长刑案的通判,虽然张家父母以为张耀祖是死于意外,但是那位聪明绝顶智勇双全的通判还是一眼看出内有蹊跷,他经过缜密的推理,最终确定杀人凶手有两人,一个将张耀祖从躲藏的地方骗出来,另一个则设置机关,让张耀祖死于粪坑之中,而这两个凶手,现在就在这里。” 一直没有说话的冯景春不高兴了:“勤老大,这个通判是谁啊,他说得一点都不对,不是两个人,是四个,我和我哥也去了,你怎么没说呢?” 众人 陆问:我不哭,我才不羡慕他们呢,我坚决不哭,哇—— 冯墨秋觉得自家妹妹真是太傻了,早知如此,还没出生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的智慧分她一点点。 “还用问吗?勤老大说得头头是道,那位通判当然就是他自己啊。” 众人 何小九眼睛亮了,她哥当官啦! “哥,你才十一岁啊,怎么就当官了?”身为皇太女,哪怕何小九每个月要上朝十天,她也不是什么事都知道,何况还是通判这种小官。 当然,她没有嫌她哥官小的意思了。 宗勤:“上一任通判是从军队里退下来的,只会抓人,不懂破案,知县亦是不擅刑律,导致积案繁多,于是我便去了。” 原来如此,此时此刻,几个小屁孩佩服得五体投地,十一岁就当官,这还是人吗?肯定不是人啊,是神,绝对的神,大神! 他们完全忘了,这位是来抓杀人凶手的,而那个凶手,恰恰就是他们。 好在还有一个比较清醒的,九姐就是九姐。 何小九一拍脑门,据理力争:“张耀祖虽然只有十岁,但生性凶残,他因小事便将三岁的妹妹活活打死,事后为了隐藏罪行,让祖父祖母将妹妹的尸体扔掉,对外宣称妹妹走失,报到县衙,知县非常重视,发动全县百姓一起寻找,张耀祖更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好像他有多想找到妹妹一样,这样的人渣,就是天生的罪犯,可是案子破了之后,却因为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只能判他做一个月的苦工,可就连这一个月苦工,他也装病至今没有执行,通判大人,你不觉得他若不死,天理难容吗?” 宗勤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到何小九面前:“看看吧。” 何小九瞥了一眼,大成刑律。 这是她娘和冯墨秋他爹一起写的。 “不看,我们几个比张耀祖还要小,我们也是孩子,通判大人,你不能抓我们。” 宗勤点点头:“好,我不抓。” 说完,他竟然转身走了。 看着他那消失的背影,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有点慌? 三天后,又是何小九上朝听政的日子,刚一下朝,她立刻就要跑,可是却被她娘一把抓住,然后,元小冬便拿出一张判决书,京城五霸中的四霸密谋杀人,罪名成立,念在他们年纪幼小,所以被判做苦役,为期三个月。 这一天,皇太女何小九,丞相和大将军家的公子小姐,工部尚书的胖儿子,灰溜溜出京去了,陆问也跟着一起去了,他是自愿去的,没人强制。 宗勤是个合格的通判,他亲自押送他们出京,不过,何小九已经打听过了,宗勤只是代通判,他不但没有俸禄,甚至还要每个月给县衙二两银子。 但是不管人家有没有俸禄,现在宗勤是官差,而他们四个是囚犯。 未成年囚犯不用上枷,但是也没有囚车可坐,宗勤骑在马上,他们只能靠双腿走到做苦役的地方。 那是距离京城三十里的一个小山村。 何小九和冯景春虽然一个九岁,一个不到九岁,可她们从小练武,有武功底子,虽然很累,可也能坚持,就连年龄最小的陆问,也一言不发紧紧跟上。 就是苦了董金宝和冯墨秋这两个,董金宝的娘是号称大成第一奇人的工部尚书董近真,董金宝的武功是和何小九学的,何小九说他不是练武的材料,所以一个没有用心教,一个也没有用心去学。 至于冯墨秋,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不喜欢学武,不喜欢运动,也不喜欢走路。 可想而知,冯墨秋和董金宝这对难兄难弟就落在了后面,何小九走着走着,一回头,已经看不到这两人的踪影了。 冯景春:“没关系,我哥知道咱们要去的那个村子,他和宝宝一定能找过去的,不用担心。” 何小九一想也是,那就不回去找他们了,再说,她若是回去找人,她那位代通判的大表哥会以为她要当逃犯呢。 何小九和冯景春继续向前走,陆问木着那张漂亮的小脸蛋跟在她们身后,三个人哼哧哼哧地向前走。 冯墨秋和董金宝此时正在路边休息,这已经是他们第二十五次休息了。 董金宝伸长脖子看了看:“得,看不到他们了,他们把咱们给落下了。” 冯墨秋掏出一张舆图:“不用急,我有这个,咱们照着舆图就能找到那个村子,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董金宝从背囊里取出一只水壶,拧开盖子喝了一口,冯墨秋眼睛一亮:“你这水壶好别致啊,以前没有见过。” 董金宝一脸得意:“怎么样,不错吧,这是我亲手做的,不过只做出两个,九姐一个我一个,你若是喜欢,回到京城我再做了,可以卖给你一个。” 冯墨秋忙问:“你想卖我多少钱一个?” 董金宝:“皇太女同款水壶,怎么也要卖一百两一个吧。” 冯墨秋:“你怎么不去抢?” 董金宝连忙把水壶收起来,生怕冯墨秋来抢,看他这副财迷的样子,冯墨秋想要咬人,算了,正在换牙,这次就不咬他了。 正在这时,打远处走来一个瘦大叔和一个胖大婶,胖大婶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其他人,便冲那个瘦大叔使个眼色,两人走到他们面前,笑眯眯地说道:“两个小哥儿,你们是自己出来的,家里的大人呢?”
第454章 番外 京城五霸(二) 胖大婶打量眼前的两个小男孩,见他们虽然身着粗布麻衣,但衣裳上没有补丁,脚上的鞋子甚至还是厚实的千层底。 再看两个小孩的脸蛋,胖的那个可太喜兴了,白白胖胖,就像煮熟的汤圆。 另外一个虽然瘦,可却没有病气,胖大婶竟然想到了杨柳依依四个字,天呐,这要是送到小倌堂子,那可是个宝贝啊。 至于小胖子,虽然不是做小倌的料,可却是天降的大金孙,这若是卖给那些想买儿子继承香火的人家,还不把他们乐疯了。 只是一瞬之间,胖大婶就给冯墨秋和董金宝找到了销路,胖大婶看向两人的目光更加慈爱,就像在看两堆银锭子。 董金宝显然是被感动了,他吸吸鼻子:“我们找不到家了,您能送我们回家吗?” 胖大婶眼睛亮了,忙道:“能,能,大婶这就送你们回家。” 瘦大叔也凑了过来,问道:“你们家在哪儿?” 董金宝朝着京城的方向指了指:“就是那边。” 瘦大叔说道:“好好好,叔婶这就把你们送回去,哎哟,你出汗啦,叔给你擦擦汗。” 说着,他便取出一条带着奇异香味的帕子,那个小瘦子看着就弱,倒是这个小胖子像是有点力气的,先把他迷晕吧。 可是下一刻,那条帕子就到了董金宝手里,还没等瘦大叔反应过来,董金宝已经在用那条帕子擦鞋底了。 “唔唔唔,我的新鞋弄脏了,我娘看到一定会打死我,叔,我把鞋子擦干净,你再送我回去啊。” 瘦大叔. 冯墨秋伸个懒腰,站起身来,忽然伸出双臂,瘦大叔吓了一跳,还以为他要打人:“你要干嘛?” 冯墨秋:“让你背我啊。” “背你?为啥要背你?”瘦大叔不解。 冯墨秋懒洋洋:“你不是要送我们回家吗?你不背着我,怎么送我回家?” 胖大婶冲着瘦大叔使个眼色,然后笑眯眯地对冯墨秋说道:“对对对,让你叔背着你,哎哟,这娇娇弱弱的小模样,婶子看着就心疼。” 八九岁的小男孩,瘦得像是一阵风就能吹走,瘦大叔轻轻松松就把他背了起来。 董金宝见了,学着冯墨秋的样子冲着胖大婶伸出小爪子:“婶,你来背我吧,我也走不动。” 胖大婶:“你体格子这么好,你也走不动?” 董金宝:“婶,你知道我叫啥不?我叫金宝,金元宝,你见过走路的金元宝吗?” 胖大婶. 瘦大叔瞪她一眼,这娘们唧唧歪歪可真烦人:“让你背你就背,一个孩子能有多重,快点把他背上,就当背着金元宝了。” 胖大婶一想也是,这小胖子可不就是金元宝吗?王地主盼儿子盼得眼睛都要冒绿光了,若是再没有儿子,他的万贯家财迟早被人吃绝户,若是让王地主看到这个小胖子,一准儿会满意。 这么一想,胖大婶立刻有了力气,可是董金宝趴到她背上的那一刻,她还是踉跄了几下,这小胖子是吃了多少好东西啊,简直就是一座小山啊。 董金宝:我是金山! 瘦大叔背着冯墨秋健步如飞,胖大婶背着董金宝气喘吁吁,他们都是一往无前的骡马。 冯墨秋:“我家不是这个方向。” 瘦大叔:“叔带你们抄近路,能早点把你们送回家。” 冯墨秋:“叔,你人还怪好滴。” 董金宝:“婶,你要是累了就别背了,还是把我放路边吧。” 胖大婶甩了甩脑门的汗珠子:“婶不累,你乖乖听话,婶就把你背回家。” 董金宝:“婶,等到了家,我让我娘给你蒸窝窝头吃,我家蒸的窝窝头可好吃了。” 胖大婶:把你卖了,我就吃馒头夹肉。 别说,有了代步工具,走得就是快,又走了四五里,前面有个茶水摊,董金宝眼神好,那在茶水摊前张牙舞爪的不就是冯景春吗? 再看坐在旁边啃干粮的,就是何小九。 董金宝乐了:“婶,我口渴。” 胖大婶看一眼前面的茶水摊,有人,还有马,不行,这地方可不能去。 “你不想早点回家了,咱们快点走,到家你再喝水。” 冯墨秋一看,胖宝宝你不行啊,还得是你秋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59 首页 上一页 3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