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珍娘心头升起几丝甜蜜,又转成忧愁,“这两条路都行不通,那该怎么办呐?” “没关系,王爷的寿辰总归还是要几个月的,我多出去珍宝阁古画斋看看,没准能捡漏呢?”沈齐安慰自家媳妇,“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办法的。” “早些休息,明天说不定就冒出法子来了。” 声音归于寂静,渐渐的,屋里的人都睡去了。
第2章 第二日,依旧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沈齐收拾齐整,照旧出门了。 杜珍娘收拾好家务,从压箱里找出自己的首饰,摆在匣子里一一验看。 这些都是她的嫁妆,当初出嫁,杜家人生怕她被看轻,又被妯娌们比下来,费心费力的筹备了一份嫁妆,样样都是拿的出手。 比如杜珍娘现在手里这只玉兰花银簪,镶嵌了一颗硕大的珍珠,下坠银流苏,走动间一摇一晃,精巧美丽。 杜珍娘摇了摇簪子,还是觉得该先把东西收拾出来,如果真要变卖首饰,她得挑几样不起眼的,剩下的的确要留着撑门面。 同住在王府后街的这些妯娌们,大概是人闲嘴碎,刻薄起来能羞的人钻地缝,杜珍娘可没兴趣成为她们嘴里的谈资。 “娘!看什么呢!” 沈知汝的声音突然从窗户上冒出来。 杜珍娘被女儿的声音吓了一跳,抚着胸口说:“别咋咋呼呼的,我在整理东西,有些首饰旧了,不时兴了,该送进金银铺子里炸一炸,改改式样。” 沈知汝喔了一声。 “等你长大了,这些东西都留给你,好不好?”杜珍娘把绕进屋里的女儿揽到身前,试图从匣子里找到一个适合小姑娘戴的式样。 沈知汝偏头,左扭右动,偏不肯如杜珍娘的意,嘴上说着:“我不要这个。” “为什么不要啊,这些首饰多好看。” “戴在头上麻烦,不能跑不能跳,还不如拿丝带一系,方便。” 杜珍娘哑然失笑,她都快忘了,小时候她也不耐烦打扮,一听到娘要给她梳头,跑的飞快。 她也不继续为难女儿,把钗环收拾好:“去吧,去找你弟弟玩去。” 沈知汝嗯了一声,下榻跑的没影了。 她在堂前屋后转了几圈,没找到弟弟的影子,一拍脑门,这个时辰,弟弟八成是在后巷子里,跟同辈一起说话呢。 果然,沈知汝在后巷找到了乌泱泱一群人,大孩小孩男孩女孩,都凑在沈知澜的身前,沈知澜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着故事。 沈知汝听了半截,也入了迷,蹲在角落里继续听着。 * 沈知澜一早起来讲到现在,早就口干舌燥,此刻终于把一个《睡美人》的故事说完,正要起身时,旁边的沈潭堂兄已经递了个竹筒过来,里面装着已经晾凉的茶水。 沈知澜接过竹筒咕咚几口,唔,总算是活过来了。 “我的故事说完了,你们的故事呢?” 人群里有个沈知澜记不清名字的堂兄说:“我们也要讲故事啊?可是我不会唉……” 沈知澜耐心解释:“也不一定非要故事,你从别人那边听到的新鲜事,说书人讲的故事,都可以。大家都凑在一起,就是玩嘛。”他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对方,对方终于鼓足勇气,说了一个他从外公家听到的,野猪下山的事。 沈知澜听得耳边叮咚一声,机械音提示,八卦值+1. 他露出愉悦的笑容。 沈知澜刚刚有自我认识时,发现自己穿的还是皇亲国戚之家,乐的多喝了半碗奶。然后他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叫乐极生悲。 皇亲国戚不假,问题是含金量忒低。 茂州是茂王的封地,整个区域的赋税随茂王取用。问题是他是旁旁旁旁支,跟嫡系茂王的血缘都出五服了,见面后,人家认不认识他,都还是个问号。 况且,初代茂王是个繁殖狂魔,一口气生了十五子十女,父生子,子生孙,几代下来,宗亲的数目多不胜数,亲戚关系乱着呢。 就比如现在,后巷口待着二十几个年龄跟沈知澜差不多的孩子,保不准里面还有他的叔叔,叔爷爷,大侄子,大侄孙呢。 幸好,沈知澜五岁生日那天,开启了一个“八卦系统”,只要他听到各种传闻轶事流言蜚语,就会根据八卦程度,获取八卦值,可以用来兑换各种东西。 他的美好生活呀,就全靠这个八卦系统了。 一个堂兄说完,沈知澜继续鼓励下一个说。虽然只有1八卦值,但他不嫌弃蚊子肉小。 这些孩子们平时没什么好玩的,最中意跟沈知澜瞎聊,因为他可能拿不出什么好玩具,但一定知道最有趣的玩法。 眼看着太阳升起,温度转热,沈知澜大手一挥,让各位亲戚先回家去,等傍晚凉快了再出来玩。 虽然依依不舍,但他们还是一哄而散。 沈知澜转过来看旁边的沈潭,“潭堂哥,你要不要来我家吃甜瓜?” 沈潭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摆手,“下午来吧,我先回去帮我娘干活,她一个人提不动重东西。” 沈知澜没继续邀请,摇摇手回家了。 在他的严正抗议下,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小房间,就在姐姐的隔壁。 沈知汝刚才听故事入了迷,忘了自己的正事,这时候回了屋里终于想了起来,她神神秘秘的说:“弟,我知道一个惊天大新闻!特别厉害那种!你要听吗?” 沈知澜摆出鲁豫脸:“真的吗?我不信。” “当然是真的,不信我说给你听!”沈知汝巴拉巴拉,就把昨晚听到爹娘说的事情都讲了出来。 沈知澜一阵窒息,顿时觉得爹娘不靠谱,说这种消息也不背着人!不对,他们背着人了,是姐姐半夜醒了,夜深人静,这才听到的。 也怪不着谁。 沈知澜一边听着八卦系统提示+10的动静,一边应答姐姐,“啊,是这样吗?” 沈知汝说完顿时变成苦瓜脸:“不是都说我们家很有钱吗?怎么娘还会为了银子发愁?我要不要少吃一碗饭?或者以后不要新衣服了?” “一碗饭一件衣裳哪儿就变穷了?这些事情该爹娘操心的。” “可是娘都把首饰翻出来了……”沈知汝小声反驳着。 她小大人似的叹气,一张稚气的脸上写满忧郁:“我要是快点长大就好了,长大之后就能出门赚银子了……” 沈知澜沉默了,转过来安慰姐姐:“我们家不是有禄米可以领吗?秋收之后就会发,到时候就有钱了,按照爹的辈分,能够领到一百五十石的粮食,怎么样都够吃了。” “一百五十石?那究竟是多少?” “一石大概是一百二十斤?一石米可比姐姐你还要重。” 沈知汝顿时喜笑颜开,“那么多啊!那可要吃好久好久,根本吃不完喔!” 她的担忧来的快去的也快,算明白一百五十石到底有多少后,立刻快活起来,重新恢复了活力,叽叽喳喳说起自己的事情。 但沈知澜作为灵魂上的成年人,却不容易像她那样开心起来,而且开始思考,家里是不是真的入不敷出? 禄米听着的确很多,都快赶上外面一个七品官的俸禄。但实际用起来,却不能这么算的。好衣裳要不要银子?请客吃饭要不 要银子?出门要不要排场?迎来送往,亲朋好友寿辰,要不要送上贴心的礼物? 什么,都不送?一顶丢了朝廷宗室脸面的帽子扣下来,谁担当的起? 而且因为有禄米发放,所有宗室都是不能经商,不能科举的,被牢牢固定在位置上。 沈知澜愿称之为,死要面子活受罪。 所以姐姐说家里银子不凑手,他是真觉得,有八成可能。 但是爹娘都不提,他也不能巴巴捅出去出主意,又该怎么办呢? 沈知澜皱眉苦思起来。 沈知汝看着弟弟圆乎乎的脸蛋,摆出思考者的样子,忍不住戳了戳他的脸。 沈知澜立刻严肃起来,“戳脸以后会流口水的!” “哈,我偏戳我偏戳!”沈知汝乐不可支,撵在弟弟身后,非要戳到不可。 两姐弟又闹腾起来。 沈知澜围着家里跑了几圈,气喘吁吁的抬手:“休战休战,我想到一个好主意!” 仗着人高,沈知汝慢悠悠走过来,还是戳了一把小脸蛋,这才慢慢说:“什么好主意?” 沈知澜嘟着脸,暗暗把这事记在小本本上,这才指着后院的两棵杏子树说:“看!” 圆滚滚的杏子藏在树叶里,散发着清香。
第3章 “你的主意就是,卖杏子吗?”沈知汝绕树三圈,纳闷的说:“这些杏子,能卖多少钱啊?” 后院的这两颗杏树,还是当初他们两合伙种的,沈知汝不知道从哪儿捡回来两根杏树枝条, 鼓捣着种在后院,杜珍娘以为她闹着玩就随她去,没想到还真的成活结果了,去年还结了好几筐的杏子。 今年结的果子更多。 “可是,这是一锤子买卖,钱货两清,在家就能干。”沈知澜淡定的说。 长期买卖难免会需要进进出出,引的邻居注意,一旦被揪住尾巴,又是一桩事情。 沈知汝恍然:“对啊,可以在家里干!”她来回踱步,越说越激动,“我们找个铺子卖掉,就能换到银钱了!” 一点动静都没有,银钱到手。 “那还等什么?咱们先去街上悄悄问一问,哪家收杏子。”心动不如行动,沈知汝已经打算付诸实践。 沈知澜竖起食指,“山人自有妙计,不急在这一时。” 他刚要装神秘,立刻又被沈知汝的挠咯吱窝弄的破功,这才断断续续的说出来,“卖,卖杏子能赚几个钱?而且杏子摘下来还不能久放,需要尽快处理。” “我要卖的,是经过炮制的杏脯,酸甜可口,老少咸宜。” 单纯的生鲜农产品肯定是卖不上价格的,而进行过深加工的产品,却能卖出好几倍的价格。 “可是我不会做杏脯啊,咱两谁会?”沈知汝挠头。 “我会!姐你去拿点纸笔。” 沈知澜三言两语先把姐姐忽悠过去,然后悄悄趴在桌子上,找来纸笔记下了杏脯的秘方。 沈知澜做回忆状,一点一点吐露出杏脯秘方,其实悄悄打开了八卦系统的商城,用八卦值兑换了秘方。 他自称这个秘方是从别家的杂书看到的,非常可靠。 沈知汝更没多想,她弟年纪虽小,却比她耐得住性子,能够抱着书看一天,秘方没问题。 这个秘方除了做杏脯,梅干和桃干都能做,用材简单易寻,但是成品却是酸甜可口,令人口舌生津,符合大众口味。 看着纸上的配料,沈知汝抖了抖白纸:“要这些配料啊……”还不知道从哪儿找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2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