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不知道啥时候凑到了门口,“发财的事儿先放一边,小乔你们中午想吃啥菜呀?” 乔言心:“赵奶奶您做的我都爱吃。” 老太太笑呵呵的,“行,那我看着弄。” 聂思慧跟着起身进了厨房,这会儿没什么事儿了,她和乔言心在厨房帮老太太打下手。 穆绵和石小莲说了一会儿服装厂和珍珠养殖场的事儿,然后又一起把院子拾掇了一下,下雪了,不扫干净容易滑。 今天这中午饭只有她们四人和老太太还有十一一起吃,其他人都不在家。 闻谵和穆卓就不说了,工作性质摆在那里,不放假不着家,穆绵和聂思慧去家属院待的时间都比他俩回家待的时间多些。 除了他俩外,时间上不是那么自由的当然还有西西。 小姑娘今年读初二,她在八零年七月份的时候参加了小升初考试。 现在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对教育都非常重视,还没入学就想孩子能上个好点的小学,小学毕业又希望孩子能考个好初中,最终目的当然就是考个好大学。 西西当时考的时候,竞争还是挺激烈的,好学校招生名额有限嘛。 家里虽然没给她多大压力,但小姑娘要强得很,六年级下半年出去玩儿的时间都少了。 最后结果当然也是不错的,小姑娘成功考上了八中,也就是区里最好的初中,还有闻安静闻安航姐弟俩。 三人小学没有做成同学,说好了初中一起上,都挺争气,没有一个掉队的。 不过八中离安奉胡同实在有点远,离闻家所在的大院儿也远,早上晚上来回跑根本不现实,时间上来不及,所以从上初一开始,三个孩子就一直住校。 礼拜六的下午回家,礼拜天的下午再回学校,休息时间跟闻谵穆卓一个样。 相比之下,心心北北还有枣枣三个孩子就轻松得多,还在肆无忌惮地玩耍。 枣枣就不说了,孩子还小,到现在还没满五岁呢,要三月份才满,上小学的事情暂时和他没有关系。 心心和北北倒是都已经到入学年纪了。 去年八月份的时候,家里有商量过,想着给孩子送到学校去,当时北北已经满六岁了,心心还差一个月,不过问题不大,这年头在入学年龄上卡得没那么死。 最后没上是因为心心自己说想过一年再上,孩子倒没有排斥上学,平时可喜欢看书了。 那天说起来也挺好笑,穆绵带着心心从家属院回来的时候,在胡同里遇到了一个婶子在收拾她家孙子,一对皮猴子双胞胎。 穆绵路过嘛,两人随口唠了几句,话题当然都是围绕着孩子的。 婶子气呼呼地说等开学就把孩子送学校去,她懒得管了,让老师管去,然后又问穆绵心心和北北上不上? 穆绵当然是说有这个打算,婶子笑眯眯地表示,这敢情好呀,那以后就是同学啦,还说让心心北北带带她家这两个。 当时双胞胎中的弟弟顶着两行大鼻涕,浑身脏得跟个泥猴子一样,他也不擦,一个吸溜就把鼻涕吸溜进去了。 然后丝毫不顾及自己奶奶还在旁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心心说:“闻安歆你也要上学了吗?那我们能做同桌吗?你把作业给我抄,我给你抓蛐蛐儿!” 小男娃最后当然又喜提了自家奶奶的一顿臭骂,在骂声中,母女俩手牵手走出一段距离后,心心抬头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妈妈表示,她还太小啦,今年不想上学。 北北看妹妹不去,闹着说他也不想去。 晚一年上学而已,问题不大。 再说,兄妹俩平时都有在学习,而且已经学不少了,跳过一年级是完全可以的。 话说回现在,今天三个小娃子不在家,是因为跑到铺子那边玩儿去了,老太太难得有了个清净时候。 这两年,平慈街变化也是不小的,穆氏小吃附近的铺子陆陆续续都开业了,卖啥的都有。 别人在尝试开铺子时,穆富贵他们自然没闲着。 七九年年初那会儿,穆绵买在穆氏小吃左边的那间破破的铺子现在也已经开业了,开的是间杂货铺,名字也很是简单粗暴,就叫穆氏杂货铺。 铺子是穆富贵老两口在管,里面会卖一些汽水零食,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日用品。 小吃店那边,现在完全是穆晚夫妻俩在经营,偶尔忙不过来的时候,老两口会帮帮忙。 两年过去,小吃店变化是相当大的,直接扩了一倍,因为穆晚夫妻俩把右边的铺子买下来了。 中间墙推掉,两间扩成了一间。 店面大了后,顾客自然也更多了,平时光靠穆晚夫妻俩根本忙不过来,有老两口一起也够呛。 所以店里又招了三个人,两个负责洗碗打扫卫生的婶子,还有一个服务员。 厨师倒是没再招,因为殷承福他爹妈过来了。 殷老爷子以前还常念叨说,工作岗位很重要,厂里食堂还有国营饭店的工作怎么着也不能转让出去。 现在面对店里一天一百多接近两百的纯利润时,老爷子恨不得锅铲不离手。 别问,问就是……他还能再炒十锅!! 在住这边方面,殷家老两口当然没有住穆家四合院这边。 他们和穆晚殷承福住在店铺的后院子里,顺带也能帮忙看着旁边杂货铺里的货。 跟七九年那会儿不一样,现在平慈街可热闹得很,店铺开得多,晚上留在店里的人也多,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枣枣偶尔会和爸妈爷奶一起住,大部分时候还是在四合院这边,小孩子爱热闹嘛。 --- 当下,中午吃完饭后,乔言心和石小莲没着急走,在四合院这边又待了半个下午才回学校。 她们前脚走,后脚西西便放学回来了,礼拜六的下午学校会少上一节课,放学早,方便住校生回家。 快十四岁的西西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个子高了,性子没咋变,一进门就开始嚷嚷,“太奶,我好饿啊,有没有吃的?肚子要饿扁了。” 老太太:“厨房里刚炸了肉丸子,你上次不是嚷嚷着没吃够嘛,炸了一大盆。” 西西:“嘿嘿,太奶最疼我啦。” 小姑娘从厨房出来的时候,腮帮子鼓鼓的,活像一只大松鼠,手里还抓了两把,顺手给自个儿姑喂了两个。 穆绵嚼吧嚼吧了两秒,然后才问道:“你是不是没洗手?” 西西嘿嘿一笑,“不重要,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嘛,心心她们怎么都不在?又跑出去玩儿啦?我回来的时候没瞅见呀。” 穆绵:“跟你爷奶在一块儿呢,我估计一会儿就回来了。” 等这大大小小一行人回来,家里一下便喧闹了起来,礼拜六的晚上永远是最热闹的,你一句我一句,一直到十点多才消停。 家里孩子都大了,现在北北和枣枣睡一个屋,心心自己睡一个屋,小丫头偶尔会跑去跟西西睡。 比如今天晚上就是,姐妹俩明明躺下有一会儿了,穆绵路过时还听到了一些叽里咕噜的声音。 穆绵敲了敲窗,“还不睡,说啥呢?” 西西:“说学校里的事儿呢。” 心心:“妈妈我们一会儿就睡了,你快回屋找爸爸去吧,外面冷飕飕的,别冻到啦。” 穆绵笑着应了声,闺女还怪贴心的。 就是这话听着,让人有点分不清谁是闺女谁是妈。
第185章 除夕团圆。 穆绵显然是个‘懂事’的妈妈,闺女说让她赶紧回屋,她扭头就回去了,没再管姐妹俩的叽里咕噜。 西西明天又不上课,不用早起,晚点睡无所谓的,主要外面也确实冷,她只是出来倒水喝的。 穆绵前脚回到卧室,后脚闻谵洗漱完也进来了。 夜深人静,这会儿是独属于夫妻俩的时间,也没干别的,两人在算钱,闻谵拿了津贴回来,他只留了零钱,整数都交给了自己媳妇儿。 穆绵扒拉出来一个箱子,把白天签的合同给闻谵看了看,她自己在那点现金,加上以前的,一共有两千多。 穆绵一千一千地分好,“就放家里吧,不存银行了。” 闻谵:“行。” 穆绵又把旁边的存折理了理,家里存折不少,有好几本,每本都有自己的用途。 最上面那本有两万块,穆绵拿着存折,“这本刚好留给厂里。” 石小莲她们这次去广城当然不可 能把所有资金带身上,不安全,以后要用的时候再汇就行了。 理好钱和存折,穆绵整个人往闻谵怀里一靠,嘴巴撇了撇,“四哥我们穷了。” 这里投一点,那里投一点,这两年家里资金下去的速度比流水还快。 分红当然也有看到,但是一个厂子想要站稳脚跟,它不是一两年就能发展好的。 就拿服装厂来说,穆绵图的不是这波快钱,她是真想一直做下去,做出自己的品牌。 所以这一年多以来,她跟石小莲都没拿属于自己的利润,分红还放在厂里的账上,让向学文拿去扩厂子去了。 刚起步没多久嘛,抢占市场尤为重要。 闻谵搂着人,一本正经的语气,“还有我一口饭吃吗?” 穆绵歪着脑袋,笑得灿烂得很,也煞有其事地回,“那肯定还是饿不着的。” 夫妻俩闹了一会儿,闹着闹着,最后自然是又这样那样了两回,外面冷飕飕,屋里春光无限好。 --- 后面两天,气温降了一点,雪下得也更大了一点。 在大雪飞扬中,穆绵去学校拿了毕业证,同学们相继离开校园,这下是真的要各奔东西了。 不过留在首都的同学占了一半,以后还是能常联系的。 六号的时候,雪没下了,穆绵姑嫂俩把石小莲和乔言心送上了去广城的火车,一直到车快开,姑嫂俩才在乘务员的催促下从火车上下来。 站台上都是送行的人,穆绵挥了挥手,火车鸣笛声很响,好像在预示着她们发大财的路也会一路高歌猛进。 二十多个小时后,石小莲和乔言心正式踏入了广城这片土地。 一南一北,大家都过着充实而又忙碌的日子。 穆绵这边,除了偶尔跟石小莲她们电话沟通以外,她还在忙着画她的小人书,计划开学前完成一大半。 等到开学的话,空闲时间就少了。 --- 今年过年早,除夕在一月二十四号,在那之前,西西考完了初二上半学期的期末考,正式放寒假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8 首页 上一页 2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