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读研的也不止穆绵一个,聂思慧也考上了。 不过聂思慧没有留校的打算,她纯粹是想再多学点,想再多搞点研究。 姑嫂俩都想继续读,家里当然是全力支持的。 两封研究生通知书拿回家的时候,穆富贵同志一个高兴就又喝上了,大咧咧地表示,他们家以后怎么着也能称得上一句那个啥……!! 这确实不算吹,毕竟小辈里加上聂思慧可有五个大学生呢! 眼下,二班的同学们之前嫌一班磨叽,现在自己也磨叽上了,热热闹闹中,毛善芳挽着穆绵忽然‘诶’了一声,“你那个动画片制作完了吗?是不是要在电视台播了?” 穆绵:“快了,汪主任说是过年期间播。” 毛善芳:“改明儿回家跟我外甥说一声,他可期待得很。” 穆绵这个‘秋雨绵绵’的马甲是在大三暑假时候掉的,掉马过程还挺戏剧,那天穆绵带着西西还有心心去了新华书店,想给姐妹俩买点课外书看看,主要是给西西买,心心能看懂的还是少数。 三人到了书店后,西西自己找课外书去了。 穆绵带着心心去连环画书架的时候,刚好遇到毛善芳也在那,碰巧遇到了,那自然是聊了一会儿。 毛善芳当时手里拿了好几本书,好巧不巧其中就有穆绵的《小丫与朋友们》系列二。 毛善芳说是给她外甥买的,之前就买过看过,不过书前些天不小心泡水了,所以重新买一本。 说着说着,毛善芳还对着穆绵嘀咕了一句,说这作者也不知道啥时候出系列三,前两个故事都精彩得很,系列三肯定也不差。 穆绵嘴巴张张刚想说话呢,心心抢先了,在毛善芳说这作者怎么歇这么久还不画新作品的时候。 心心萌哒哒地表示,“妈妈已经在画啦,快要画完了。” 毛善芳当时就,“?????” 什么东西??? 谁在画了?? 掉马就这样来得猝不及防,毛善芳当时在书店里差点叫出来,逮着穆绵问了好久。 毛善芳不是一个能藏得住秘密的人,开学没两天,整个系都知道了。 这事儿给人的震撼还是挺强烈的,丝毫不亚于当初一打八个小流氓。 想想也是,‘秋雨绵绵’可是一个老作者,在不知道穆绵就是‘秋雨绵绵’之前,她们班看过穆绵作品的人还是有一些的,小人书也不是完全只面向小学生嘛,大学生也是会看的。 在知道以后,大伙儿那反应跟毛善芳差不多。 八九岁就开始画画出版了,期间还被沪市美术电影制片厂邀请合作画过动画片的同名连环画,自己的连环画也要改成动画片了。 大伙儿心里就一个想法,就……大家都是人,都上着一样的课,怎么就你能如此优秀?? 这就导致,穆绵连着一两个礼拜都在当猴,在学校走的时候总有人看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也算是学校的大名人了。 不熟悉的还只是看看,熟悉的直接跑来问东问西,连老师们也调侃呢,说以前都不知道,班里居然还藏着个大作家、大画家。 还有别的辅导员拉着穆绵她们辅导员耿建中感慨,说你们专业这个女学生,真是能文能武啊!! 辅导员耿建中表示,她开学的时候说还会杀猪呢,可惜瞅不见。 其他辅导员:“………………” 想在大学校园里看见杀猪,那确实是有点太妄想了。 话说回现在。 穆绵掉马过去这么久了,影响其实还在。 比如这会儿,毛善芳旁边的女同学叫盛晓灵,在听毛善芳说起动画片后,她脑袋偏了偏看向穆绵。 盛晓灵脸上虽然笑得很灿烂,但说出来的话可是很‘无情’的,“刚好放假了,这么长时间,穆绵你没啥事儿要忙吧,赶紧画新的呀,系列四五六都画起来!” 穆绵:“在画了在画了。” 掉马后一下多了好几个近身编辑,催更比编辑本人还敬业,聂思慧把这事儿跟毕勤说的时候,毕勤在电话那头差点笑岔气。 盛晓灵狐疑,“真画了假画了?” 穆绵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真的真的,我啥时候骗过人。” 系列四确实已经在画了,就是才刚开了一头而已,开个头那也是在画了,顺利的话两个月能画完。 八零年秋天的时候,穆绵把《小丫和朋友们》系列三寄到了出版社,有前两本的基础在,销量自然很不错, 版税分成五位数起步。 后面这一年半她其实都没咋动笔,一来是忙,要毕业了嘛,忙学习忙论文,还有家里的这些小生意啊,向学文那的厂子呀,她都参与了。 二来也是,读者多了后她压力也是有点大的,一个系列的作品是这样的,要是后面的不如面前的精彩,很容易让人觉得敷衍。 穆绵不想看到大家冲着一个系列去买,结果看完觉得不好看,所以每次都要构思好久。 她这次一下构思了两个故事,等画完系列五,《小丫和朋友们》就算是大结局了。 不过现在还早呢,系列四都才刚动笔。 盛晓灵得到了穆绵的肯定答复后笑得格外灿烂,“等样书出来了可得给我寄啊,我要签名版的。” 盛晓灵是从沪市来的,分配的时候选择了回原籍。 说起来,之前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盛晓灵在沪市长大嘛,小时候可喜欢看小人书了。 在毛善芳说‘秋雨绵绵’就是穆绵后,这人是班里最震惊的一个,下巴都快掉地上的那种,见到穆绵第一句话就是,“我是看着你的小人书长大的啊!!” 穆绵当时就,“………………”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一下老了十几二十岁。 盛晓灵这话真的一点也没夸张,她真的看过穆绵所有作品,不管是销量好的,还是销量差的。 她不仅看过,她还都记得。 当时给穆绵整得,还挺感动的,两人关系也是突飞猛进,一下亲近了不少。 这会儿面对盛晓灵要样书和签名的要求,穆绵自然也是满口答应,“忘不了,前脚拿到我后脚就寄。” 盛晓灵还想说什么,只不过还没张口呢,那边辅导员在喊了,“照合照了啊,一班的快过来站好,穆绵你们几个杵那边干啥呢?” 穆绵:“来了来了。” 几分钟后,照相师傅举着相机,“看前面啊,别闭眼了啊,眯眯眼的都把眼睛睁大点。” 经济系一百多名同学的本科生活,就这样在‘咔嚓’一声响中结束了。
第184章 周六日常。 照完毕业照也不是马上就能离开学校了,有很多外地的同学东西还没收拾,关键是毕业证还没有拿,辅导员之前通知的是后天拿。 大部队散了以后,穆绵也没跟朋友们闲扯,主要是今天上午还有别的事儿。 之前就说好了,石小莲和乔言心今天会来家里,关于办厂这里面的问题还得再商量一下,顺便正式签个合同。 外面路挺滑,穆绵没骑自行车,她到路边的时候刚好碰到公交车来。 坐了一站路,等回到安奉胡同差不多十点半,外面飘的雪大了一点,好看是好看,落到脸上也挺冷的。 穆绵脚步加快了一点,一进门就看见石小莲和乔言心已经到了,两人拿着本子在写东西。 不远处聂思慧在接电话,穆绵前脚进门,后脚就听到她嫂子在那说:“行,我跟小绵说一声。” 听到开门的动静,聂思慧扭头,“刚好,小绵回来了。” 穆绵抖了抖身上的小雪花,“谁呀?” 家里这个电话是去年暑假安的,主要是考虑到平时要用电话的地方多,所以干脆就安了一台。 现在私人安装电话虽然不算普遍,但是有门路的话还是可以安装的。 就是贵得很,穆绵家里这个花了将近一千块才装好。 价钱是不便宜,不过也方便,平时说个啥事儿再也不用担心会不会被旁边的陌生人听到了。 聂思慧拿着电话,“向学文,说是你之前寄的衣服样式他收到了,好像还有服装厂里的事儿。” 穆绵没顾上歇,从聂思慧手里接过电话,连带着石小莲一起,三人隔着电话说了三四分钟。 刚说完服装厂的事儿,石小莲扭头就把手里的本子朝穆绵那边递了递,叭叭地又说起了她们这个新厂子,“你看成本这块儿……” 穆绵这会儿才顾上把围巾取下来,她没接石小莲的话茬,“着啥急,好歹让我喝口水。” 石小莲下巴抬抬,朝桌子上示意了一下,“赵奶奶刚泡了一大壶茶,随便喝,别客气。” 穆绵笑了笑,挑着眉梢,“谢谢你喔,不然我还真想客气客气。” 旁边聂思慧和乔言心齐齐笑出了声。 喝完茶,四人说笑两句后,马不停蹄地说起了正事,其实大部分之前都已经讨论清楚了,就剩下一些小细节。 趁着现在大家都还在首都嘛,都落实到位比较好,当面说肯定还是要比以后打电话来得清楚一些的。 乔言心毕业证已经拿到了,石小莲还没有,她也是后天拿。 两人计划六号的时候去广城,票都已经买好了,早点去,争取年前把厂子位置定下来,手续办好。 如果顺利的话,这些办起来应该也挺快的。 一来向学文之前已经把这路都摸索过一遍了,经验足。 二来乔言心就是广城人,从小在那边长大,路子多。 说起来,穆绵跟乔言心也不是最近才熟起来的,大一那会儿就认识了,通过她嫂子认识的。 乔言心只比聂思慧小两岁,是个直性子,敞敞亮亮的,也早就结婚有孩子了,两人性格合得来,四年下来关系好得很,来家里玩儿过好多次。 一来二去,几人就都熟悉了,办厂这事儿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这会儿,四人在屋里一直叽里咕噜了大概一个钟,细节落实好,合同也正式签了。 穆绵占股最多,她投的钱最多嘛,再加上还有管理部分的占股,她人虽然不去广城,但厂里各种决策上的事儿肯定是要参与的。 除了她之外,石小莲三人也都拿了一些钱出来,合在一块儿算是初始资金。 每个人都签完字,穆绵合上钢笔,一本正经朝乔言心伸手,“合作愉快呀言心姐,祝咱们发大财!!” 乔言心笑哈哈地跟穆绵握了握,“好好好,发大财发大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8 首页 上一页 2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