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尝不是好事。”李帧笑道,“廉名有了,以后省了不少麻烦。” “倒也是。” - 再说李帧被委命靖卫司侦事所校事,人还没上任,消息当天就传开了,这比俞慎思成亲那次传得更快,更让官员们震惊,纷纷议论开来。 陛下将自己的耳目交给俞家上门姑爷,消息太过匪夷所思。以前只知道此人是个书肆老板,市井商人,没听说有什么过人之处,如今忽然就成皇帝最信任之人。 官员们目光都焦聚李帧身上,有的认为是皇帝这么做是对俞家恩宠信任,有的认为是俞家兄弟使了什么手段,甚至有人窃窃以为皇帝糊涂了,猜测什么的都有。 连太子李泓都不解,他面见皇帝的时候便提到此事,知晓靖卫司官将任免不该过问还是问了。 皇帝笑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项钧甫和符尉自然也都听闻了这个消息。在某日大朝会散朝后,项钧甫拉住符尉,询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符尉轻笑一声,“靖卫司官将的任免六部九卿又过问不到,老夫如何知晓?项大人这么感兴趣,去问陛下。”朝身后宫门示意。 “我与你说正事,李帧这个书肆老板当得好好的,怎么就忽然被陛下如此信任重用,你就不怀疑?” 符尉嗤笑,“老夫不似项大人喜欢疑神疑鬼。他从小聪颖敏睿,有今日不足为奇。若是没有当年的事,他顺顺利利科举走仕途,如今不见得比你这个盛天府府尹差。” “这个时候你就别这态度。”项钧甫不喜符尉这种阴阳怪气的说话方式,“你清楚我指的是他去靖卫司的事。” 符尉取笑问:“项大人这么紧张,莫不是怕什么?当年柯儿遇险的真相若真如你项家所言,他不会变成这般,对你我两家都不认,视若陌路。”符尉用朝笏拍打了两下项钧甫胸膛提醒道,“项大人,你宽宽心,他如今是李帧。”转身离开。 项钧甫喊符尉想再同他说此事,符尉摆了下手不愿同他多言。 项钧甫叹了声,转身见到俞慎思和两名年轻的官员说话,立即唤住俞慎思。 俞慎思知晓是何事,同黄朔和夏寸守道了句别,走过去。项钧甫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询问李帧的事。 俞慎思装糊涂笑着搪塞道:“圣心难测,下官百思不得其解。项大人,您经事多见识广,您看这是因何啊?给下官解解惑。” 走个阴阳怪气的,又来个装傻充楞的,他失望地叹了声。 俞慎思又故作疑惑地问:“项大人怎么对李校事这么关心起来?莫不是有什么事?不过话说回来,他如今身在侦事所,您这么盯着,似乎不太合适。” 项钧甫见他滑头,敷衍两句。 俞慎思却没有死心,提到了另外一件事,客气地问:“年头太平县那桩冰封杀人案,如今可查到凶手?”此案太平县后来上报盛天府,线索倒是查到了一些,但最后都半途断了,不难猜测背后之人在搞鬼。 他也一直好奇背后之人到底是谁,后面发生的事情,可以断定此人不是被高昕收买,更大可能是高昕手中握着此人的把柄,作为交换帮她报仇。 提到这个至今成谜未结的案子,项钧甫明显眉头拧得更紧,这案子不仅报到盛天府,连陛下都听说。 “项大人是想请李校事帮忙?这恐怕有些为难他。”俞慎思明知故问。 “自不便麻烦李校事,本官就是随口问问。” “多谢项大人关心,下官回去必定将项大人的关心告知李校事。” “不必。” 看着项钧甫离去,俞慎思轻叹了声,插怀抱着朝笏大摇大摆朝户部去。 上次他向皇帝提出建立银号的事,皇帝不仅听进去了,召大臣们商议后,令户部安排此事。俞慎思作为提出方法者,又多了一项差事,这些天一直忙着此事。 他现在觉得自己没事给自己找事,海关署那边的差事刚接近尾声,现在又来新的。皇帝若是采纳他的朝廷兴办工场,估计又少不得让他参与其中。 就在他琢磨此事的时候,安州造船场传来喜讯,蒸汽船试水成功,可以投入使用。蒸汽船的成功表示许多靠着外力或者人工之事都能够用蒸汽替代。皇帝大喜过望,对相关之人大加赏赐,而作为最初研制出蒸汽船的俞慎思和白家姐弟给予特别恩赏。 白若慈是女子,白清晏还年少,官职上的赏赐不太合适,白尧借此机会便提到儿女一直喜欢研究实验,如今国子监的监生也在学习实验,不若建立一所实验所,供这些人平日研究。 皇帝前段时间也听闻国子监内因为实验之事差点失火,这不是小事。监生们在国子监做这些的确不适宜。 皇帝思前想后最后允准,令礼部、国子监和工部安排此事。 - 白若慈听闻此事,激动地扑在俞慎思的怀中,抱着他的脖子大笑道:“如此太好了,以后我们不仅有地方,有同伴,还有朝廷支持,有人有钱,什么都不缺了。” 俞慎思吻了下她的额头,笑着道:“不仅如此,朝廷还会安排这方便的博学之士去交流教授。” 白若慈昂首望着俞慎思,笑得眉眼弯弯,“天下最博学之士不是三哥哥你吗?我和清晏现在所有的实验都是得到你的指点。” “我可不敢当。”俞慎思揽着她腰肢笑道,“术业有专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夫只是笔墨文章状元,可不是三百六十行的状元。” “那我以后就做我们这一行的状元。” “好,为夫等着我们大盛第一女状元诞生。” 白若慈开心的笑着亲了下俞慎思,松开俞慎思转身朝外跑去。 “去哪里?外面天冷,多添件衣服。”让婢女拿上衣服跟过去。 “我去白府。” “我陪你过去。”俞慎思急忙跟过去。 - 京中,李帧去了靖卫司,重新整顿侦事所消息网,俞慎言也从东原回京,面圣述职得了皇帝一番嘉奖。 与此同时的南原安州府,俞慎行接到皇帝的第二道圣旨和俞慎思给他的家书后,知晓京中的情况,这个旨意他是违抗 不得。 他同沈山月商量,儿子还小,让沈山月留下来,这次莫随自己出海。 “不仅是因为元宝还小,还因你如今逐步接手沈家的生意,一切还没成熟,需要学习打理。二来明年岳父商船回来,他更想见到你和元宝。岳父年纪大了,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你多陪陪他老人家。” 沈山月想了几日,最后答应俞慎行。 官船出海前,俞慎行从外面回俞宅,进门便见到高昕。自高昕去医馆,这半年只有夏日元宝生病,她随老大夫过来一趟,这次却是独自一人过来。 “你过来做什么?回去。”俞慎行沿着回廊朝自己的院子去。 高昕忙跑上前,拦在俞慎行面前,可怜兮兮地恳求道:“大哥,我想随你出海。” 俞慎行冷冷地教训:“你胆子倒是不小,什么都敢想。” 高昕惊了下,忙解释:“随船也有军医,我可以作为随行大夫。” 俞慎行冷笑一声,真敢想啊!“你学医不过半载,常见的草药都没识全,皮毛没学会,你能做什么?” “我……可以在船上随军医学,我可以给他们打下手,熬药送汤都可以。”高昕慌忙解释。 “你认为船上需要吗?回去!等你医术学精了再提此事我或许能考虑。”说完抬步准备走,高昕忙一把抓住他衣袖,“大哥,求你,三哥不在了,昕儿就只有大哥唯一的亲人,昕儿只想跟着大哥。大哥不喜,就当带着一个使唤的奴婢。大哥,求求你,昕儿害怕,昕儿不想一个人留在大盛。”说着眼泪溢出,顺着清瘦干净的脸颊滚落。 俞慎行不为所动,“你安安分分在医馆学医便成,又想耍什么歪心思?” “昕儿不敢,昕儿只是想跟着大哥。大哥,昕儿求你。”说着便屈膝跪下,哭得满脸泪水,手中还紧紧抓着俞慎行的袖子,怕他挣掉走开。 陆青石看着高昕楚楚可怜,犹豫几瞬,开口劝道:“昕姑娘这半年在医馆过得艰难。若是二爷出海了,她只怕更难。二爷就带上她,让她当个学徒跟着船上的军医学习医术。” 俞慎行斜陆青石一眼,“你若是能安排,你安排去。”用力挣脱袖子大步离开,对高昕命令,“回医馆去!” 高昕哭得更甚,眼泪不断涌出,“大哥,昕儿求你。” 俞慎行已经转过回廊。 陆青石无奈,劝高昕先回医馆,高昕却不听,跪在原地哭个不停。陆青石叫来一个婢女,让她将人扶起来,高昕不起,转而求向陆青石,“青石哥,求你帮昕儿求求大哥,昕儿真的害怕,要昕儿做什么都行,昕儿不想一个人留在这儿。” 见小姑娘泪水涟涟,可怜巴巴,陆青石去劝俞慎行。 他刚准备开口,俞慎行就问:“你怎知道她在医馆艰难不易?” 陆青石惆怅一声回道:“高晔是在我的庄子上出事,是我的人没照看好,说来我也有责任。我担心她再出事,就让人留意医馆。你是她在世上最亲的人,除了你她别无指望。” “你同情她?” “算是吧。”陆青石劝道,“高晔死了,就剩她一个小姑娘,你不如就带在身边。我听闻她这半年没日没夜刻苦学医,半年赶得上那些学了一两年的学徒。她是聪慧明事理的姑娘,又没有去处,只有你这个依靠,你若是愿意培养,她将来必有所成,也可为你所用。” 高晔惨死,让俞慎行心中有些触动,对高昕的确没之前那般不喜。他犹豫了一阵,道:“我再考虑,你让她先回医馆。”
第213章 俞慎行回到小院中,见到沈山月坐在门前阳光下翻看账册和信件,旁边摇篮中,元宝趴着晒太阳。 沈山月只抬头看他一眼,便继续翻看手中的账册,他走过去看儿子。小家伙吃饱就睡,睡足了就吃,很少哭闹,如今长得白白胖胖。 沈山月看了片刻,放下手中的账册,然后道:“我听闻高昕过来,求你带她出海。” “是,我没答应。” 沈山月说道:“不如带她出海去。” 俞慎行没有问原因,只是疑惑地朝沈山月看去。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5 首页 上一页 2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