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手里的茶盏冒着滚烫的热气,手臂微微打摆子,她已经快要坚持不住。 但太后娘娘的命令她不敢不从,因此端上的是十二分滚烫的热水。 就在周芷即将碰到茶盏的时候,小公主突然从皇后身边蹦下来,跳起来似乎想接住秋霜手中的茶盏:“秋霜姑姑,我来吧,我给太后娘娘奉茶。” 小姑娘一脸的天真烂漫,似乎觉得这很好玩。 秋霜一时间呆住,不知该怎么办,这茶盏对成年人都奇烫无比,更别说一个六岁半,金枝玉叶的公主,这要是真的交到她手上,太后肯定救不了她,她会被皇后活撕了的! 秋霜心中万分纠结,周芷也怕茶水烫到公主,想出手阻拦,谁料小公主不经意间一挥手,打到了秋霜的手腕,茶盏一翻,被碰倒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滚烫的茶水也泼到了地上,冒着缕缕热气。 “啊呀!都怪我不小心把茶水碰到了,太后娘娘我给您倒杯新的吧?” 小公主软软糯糯,一脸歉意的对着上首气到面色扭曲的太后道。 胡太后已经快要气疯了,偏偏还要维持体面,鲜红的长甲狠狠嵌进掌心,刺痛感让她尚存一丝理智,努力端起温和地笑:“不用。” 但扭曲的表情,无一不体现了胡太后是有多么厌恶眼前这个小姑娘。 当年她对怀胎七月的文皇后下手,就是为了让她一尸两命,好把自己娘家侄女接进宫,成为继任皇后,但偏偏这两个贱蹄子命大,竟然都活了下来。 也是因此,文皇后越发看重宫权,一步一步把权力牢牢收在自己掌心,胡太后被逼的如今也只剩下对慈宁宫的掌控权了。 一见这个和文皇后如出一辙的公主,她打心底里的厌恶,根本不想多看一眼。 小公主像是不知道她的恶意,甜甜的笑道:“多谢太后娘娘。” “江夫人,你也回去坐吧,太后不用奉茶了。” 周芷这才意识到小公主不是为了好玩,而是特意过来给自己解围的。 感动的看着软萌漂亮的小公主,周芷恨不得立刻亲她两口,但她胆子还没那么大,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偷袭”公主,只能满怀感激的回去。 小公主解决掉危机,也蹦蹦哒哒的回了自己的座位,靠着皇后的位子,贴了好一会。 作为皇家唯一的公主,她受父皇母后的宠爱,两个哥哥也对她照顾有加,但这并不妨碍她知晓人心的险恶,比如她很清楚现在自己的身体总是比别的孩子弱就是因为胡太后的陷害。 文皇后心疼孩子,但也不会把他们当作圈养的小鸡,该告诉的全都会掰开了揉碎了教给他们,因此小公主外表软萌可爱,天真活泼,但是皇宫里该懂的东西一点都不少。 周芷回了座位,像是全身被抽干了力气。 经历过这一场,她可以说是直观地感受到了皇家表面和平下的勾心斗角,暗流汹涌。 原本这把火不烧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还可以悠闲地观战,但一旦烧到自己的身上才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 此刻她无比的希望胡氏一族快点倒台! 作为首屈一指的大家族,胡氏一族向来嚣张跋扈,干得那些事儿都不叫人事,偏偏他们势力大,受害者没有几个能扳倒他们的,君不见连身为皇帝的明德帝都要按耐住心思,徐徐图之吗? 江序担忧的看着失神的周芷,在座位底下握紧她的手,八月的天,并不算冷,但她的手指冰凉。 把自己的热量传递给她,江序幽深的瞳孔中暗流涌动,仿佛酝酿着一场盛大的风暴,嘴角抿直,看着不远处胡丞相高高在上,推杯换盏。 眼里渐渐浮现出凌厉的杀意。 胡太后之所以敢随意对待官员亲眷,还不是仗着背后有胡氏一族撑腰? 倘若胡氏一族倒台呢? * 一场格外煎熬的宴席结束,周芷身心俱疲的回到家。 前脚刚到家,后脚流水般地赏赐就进了家门口。 仿佛是为了补偿她受到的委屈,这次的赏赐格外多! 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的几大箱子,周芷瞬间觉得自己好得很,一点都不累,精神百倍!还可以和胡太后大战三百回合(并不是)! 中秋节过后,朝堂上的氛围似乎变得十分焦灼。 原本明德帝采取的是稳妥的措施,不想因为胡家而劳民伤财,因为伤的是他的民和财! 但最近胡氏频繁动作,屡屡试探,简直在老虎嘴边便拔毛,还有他那个便宜弟弟诚王,心思格外大了些。 似乎觉得有了自己的地盘就有了和他叫板的资本,开始肆无忌惮的结交朝臣。 因为这几年明德帝并没有要与他们交战的迹象,他们便认为他是个优柔寡断的君主,暗地里有不少经不起诱惑的臣子悄悄投向了胡氏一族。 明德帝气得在宣政殿破口大骂。 江序立在一旁,身姿笔挺,清风朗月,但说出口的话却让人心惊胆战:“陛下,到时候了,再放任下去,他们不会收敛,只会越发肆无忌惮!” 明德帝还是犹豫:“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怕是会伤了我朝根基。” 他好不容易才把老爹留下来的烂摊子收拾好,如今要是再度发生,百姓们怕是受不了。 江序:“只要动作够快,不会牵扯到无辜的百姓,相反,您要是再犹豫下去,胡氏一族在朝堂上根基越深,越会影响天下百姓!还请圣上决断!”
第135章 胡氏倒台 深秋,落叶渐渐变黄,染上萧瑟的气息,一股股冷冽的寒风刮骨刀一般吹过。 富贵人家自有奴仆簇拥,锦衣玉食,贫寒人家瑟瑟发抖却也不得不为了生计外出做工,自古以来贫与寒都是相互交织,许多无碳火取暖,无棉衣裹身的老弱病残会熬不过冬天。 周芷站在屋内抬眼望去,今年的冬天似乎要格外的冷,深秋季节已经如此寒冷,到了真正的隆冬不知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梨花,你和酒楼的管事说,从今天起,每个做工的多加一成月钱,另外去找成衣坊定做几套工服,棉花要够够的,不许缺斤少两,做好了发给底下的人。” “是,东家。”梨花感叹道:“东家可真心善,这满京城也找不到比我们酒楼待遇更好的了,怪不得那些人挤破了脑袋也要往我们酒楼里进呢,这工钱倒是其次,棉衣可是能救命的!东家可真大方!” 本来周芷酒楼就包吃,而且伙食很好,一般来说,在酒楼里上工的人很是能攒下些银钱,不过像是过冬的棉衣这类的东西,还是太贵了些,有些穷苦人家买不起就只能硬熬,东家这下子直接解决了他们的难题,他们不知得多开心! 周芷幽幽地叹了口气,她也做不了别的,只能尽些绵薄之力,还记得前几年北方闹雪灾,死了多少无辜百姓,圆圆一家子不就是因为雪灾才逃荒到南宁府城的吗? 她只希望这样的劫难不要再度发生,要不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一场浩劫。 … “皇上,钦天监来报,今年冬天怕会重蹈前几年的覆辙,如今只是深秋,便气温骤降,怕是……” 他未尽的话意思很明显,明德帝陷入沉思。 他登基为帝没几年,北方就出现了重大雪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本来要是处理得宜,不会形成那么大的灾祸,可是当年他年轻气盛,执着于拿回属于自己的权柄,落入胡丞相的圈套,那一年的冬天他都是在自责中度过的。 要是他没有那么着急,或许百姓们不会遭遇这般不幸,但后来他想通了,那次雪灾的罪魁祸首不是他,而是胡丞相! 当年胡氏一党急于扩张,缺少银米支撑,便对赈灾物资下手,才导致了数十万百姓遭难,如今眼看北方又要遭受雪灾,他们会放过这天赐良机吗? 不会! 明德帝的帝王威仪越发深沉,压低的眼里酝酿着浓浓的墨色。 有了前一次的成功,他们绝不会见好就收,反而会变本加厉,要想阻止他们最好的办法是逮个正着,但明德帝是个称职的好皇帝,他不愿百姓受苦,所以打算先下手为强。 赶在冬天来临之前,将他们一网打尽! 江序这些天旁敲侧击许久,终于得到了明德帝准确的消息,为此振奋不已,凝眉细细思索片刻,抬手写下一封信笺。 “快马加鞭送往瞿府。” “是!” 瞿元亨去年考核评定优秀,如今已经在大理寺任职。 江序背手而立,静静看着飘落在地的落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落叶失去了生机便会脱落枝头,胡氏没了爪牙也只能乖乖引颈就戮。 … 明德十二年深秋,向来平静无波的朝堂之上发生哗变,江序与一众同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列举胡氏一族种种罪过。 包括但不限于:通敌叛国,谋害皇嗣以及私铸铁矿等种种抄家灭族的大罪! 胡氏措不及防,那些罄竹难书的罪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收集的,明德帝这是早就要对他们下手啊! 可前段时间,明德帝明显蛰伏下来,他们也掉以轻心,以为他不会在此时生事,没想到却会在此刻突然发作,而且不留一丝余地。 就那种种罪状,全是不把胡氏一族灭族难以善罢甘休的重罪! 朝堂之上一下噤若寒蝉,有些才投靠了胡氏一族没多久的官员一时间瑟瑟发抖,生怕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一个个低垂着头仿若鹌鹑。 胡丞相面色黑沉仿若黑云压城,滚滚风雨即将席卷而来,到了这个时候他依然没有慌张,能凭一己之力与明德帝对抗十余年,他是有两把刷子的。 此刻,他出列下跪,一脸的沉痛:“皇上明鉴啊,皇上!微臣是冤枉的,自先帝朝以来,我胡氏一族便忠心耿耿,对陛下绝无二心,日月可鉴呐皇上!请您为微臣做主!到底是谁冤枉忠臣!” 明德帝面色扭曲,到了此种地步,他还能如此歪曲事实,满嘴谎话,真当他是傻的吗! 衷心耿耿? 呸!屁的忠心耿耿,他胡氏要是忠心耿耿,他把自己脑袋割下来当球踢!胡氏一族向来衷心的只有自身利益,什么时候衷心他了? 明德帝胸腔里积蓄着快要爆发的怒火,恨不得上前狠狠踹他一脚,但他知道这不行,还没有明确定罪,他这么做只会让史书记载他是一个暴虐无道的皇帝,朝堂之上公然对臣子出手。 他冷笑:“哦?你是说有人冤枉你?” 胡丞相一脸的不屈:“回陛下,正是,定时有人构陷我,还请陛下查明缘由,为臣做主!” 他面上淡定,其实心里也有一丝惊惶,按他原本的计划,明德帝应该是在明年开春,拿到他截获赈灾物资的证据才会发难,等到那时,他的计划也早已完成,可直接逼宫!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8 首页 上一页 1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