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生活,估计没有什么,能比中药还苦三分了。 田宁悄默默地蹩到了她身边,压低声音道:“你还真留着薛干事啊,这要留到什么时候?早晚会出事的。” “怕什么。”叶菁菁心里头已经有了主意,“堵不如疏。咱们天天聚在一起学习,是个人都会好奇,我们究竟学成什么样了。 而且图书馆本来就是公共开放场所。 我们不可能一直拦着,不让人进来。 与其天天藏着掖着,让人好奇心越来越重,不如趁机公开,在厂里过了明路。” 她信心十足,“我就不信了,谁敢阻止咱们工人学技术?那才是真正的走白专道路,污蔑诋毁咱们伟大的工人阶级呢。” 田宁听得,眼睛珠子在框子里,打了半天转儿,她自己都害怕会掉下来。 这这这,还能这样? “当然了。”叶菁菁理直气壮,“我们这么做,本来就是在响应国家号召。还有谁比我们这些劳动者,更有资格学习知识,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 她没说出口的是—— 她这么做,也是在未雨绸缪。 等到国家发布高考公告之后,估计全厂的青工们都会想拼一拼。 到那时候,人家要是找上她,要求跟着一块儿学习。 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不答应的话,绝对得罪人。 搞不好人家就会给她穿小鞋—— 我上不了大学,你也别想上。 但如果答应,那她显然没有精力管这么多学生。时间跟进度,也都没办法配合。 最早跟她一块儿学的工友们,也会不满,觉得自己被拖了后腿。 可现在有了薛琴做典型案例,到那时候,她就能理直气壮地,直接把资料发下去,让后来者自己学。 哈,谁都不得罪,完美!
第37章 数理化自学丛书 怎么不对? 叶菁菁本来以为自己的生物钟, 已经昼夜颠倒,起码要花几天时间,才能夜晚安然入睡。 没想到, 大概是因为精神放松了,她带着大家复习完了, 晚上回到自己家, 睡得特别香。 嗯,既然不上夜班, 她自然不能再跟人家上白班的同事抢宿舍,只能回自己家睡。 第二天早上, 她下楼,刚要骑着自行车,去中央大街跟谢广白碰头。 结果车子还没动, 谢广白先招呼她了:“我在这边。” 叶菁菁惊讶:“你怎么来了?咱不是说在大街上汇合的嘛。” 谢广白将装了中药的杯子递给她:“刚好我早上起来也没啥事儿。对了, 你昨晚睡得怎么样?” “挺好的。”叶菁菁笑道,“不上夜班就能睡得香。” 谢广白先是笑, 然后又有点担忧,“我看了培训安排,我们只能上两个月。” 因为他们是上午去一家单位,下午再换一家单位。 如果两家单位离得近的话,还能半天时间一并搞定。 全市总共就那么多单位,再磨蹭也磨蹭不下去。 叶菁菁已经吨吨吨干倒了一杯子的中药,赶紧在嘴里放一颗乌梅压一压。 她奇怪地看自己的老同学:“这都十月份了,两个月以后, 过两个月说不定都高考了。谁还管夜班的事儿。” 谢广白这才恍然大悟:“我这说傻话了。对了——” 他拿开了盖在自己车筐上的报纸,示意叶菁菁看,“这个, 《数理化自学丛书》,之前我上工农兵大学的时候,就是靠它来补数理化知识的。” 从他知道叶菁菁准备参加高考开始,他就一直在找这套书。 结果死活找不着。 还是他奶奶过来给他送东西时,才说破了,书被他姑姑家的表弟拿走了。 他赶紧冲到姑姑家拎出那小兔崽子。 得亏他快了一步,不然这套书都要变成纸方格了。 谢广白有点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用得上,我感觉挺简单的,看着就能自己学会。” 叶菁菁已经两只眼睛都亮成狼了。 《数理化自学丛书》啊!号称新中国第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在传说中,它的地位可是杠杠的。 她好奇地伸手去翻书。 出乎她的意料,原来《数理化自学丛书》,并不是数学一本,物理一本,化学一本。 而是分成了四册《代数》,两册《平面几何》,一册《平面解析几何》,一册《三角》,四册《物理》和四册《化学》,一共16本书。 难怪谢广白的车筐都被压扁了。 “用得上,当然用得上。”叶菁菁大喜过望。 她刚开始给厂里的工友们补课时,也懒得写教案,想直接拿这套书顶上的。 她看《后妈文的原配觉醒了》里看过,女主卢少婷离婚回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买了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 而男主范哲兵正是靠着这套书,提前半年自学,这才成功考上的大学。 但叶菁菁去新华书店问过两趟,人家都特别肯定地告诉她,没这套书。 其中一位营业员还说近10年,本市的书店都没进过这套书。 现在翻开书一看,原来是1963年出版的,那就难怪了。 呵,说不定这又是小说里的一个bug。 不管了。 谢广白主动请缨:“我给你搬上去吧。” 16本书,虽然单看并不厚,可是叠放在一起,分量却不轻。 两人上楼,刚好碰见隔壁的王奶奶端着钢精锅出门。 王奶奶看着这一沓子书,吓了一跳:“乖乖,怎么这么多书?这是要干什么呀。” 叶菁菁开了自家的房门,招呼谢广白先进去,又笑着拎出了收音机:“奶奶,先放你家用吧。” 她可不敢相信小朋友的节操。 以前她家啥都没有还好说,大小萝卜头门想嚯嚯,也没啥好施展的空间。 现在有了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呵呵,小崽子们发挥起来,她真的会违反刑法的。 一个不太冷的冷知识,未成年人犯罪减罪乃至免于刑罚,不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而是刑法定的。 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为了不早早把自己送进监狱,叶菁菁认为,还是从源头切断风险隐患最为可靠。 王奶奶愣了下,都顾不上好奇那厚厚的一摞书了,赶紧放下煤炉,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才接过收音机,颇为不好意思:“哎呀,你看这真是,都偏了你家的好东西。” 叶菁菁笑了笑:“我忙着上班,也顾不上听。” 王奶奶微微侧头,压低了声音,跟地下党接头似的:“那个,菁菁啊,你妈妈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回来啊?” 之前,这姑娘说是党爱芳去走亲戚了。 可谁家亲戚一走这么长时间? 叶菁菁笑了笑,含糊其辞:“我妈找了份工作,太远了,就住在单位宿舍。” 王奶奶也不知道是信了还是没信,嘴里哦哦着,回头进屋抓了两只石榴出来,塞给叶菁菁:“吃吃吃,甜着呢。” 叶菁菁都没客气一下,坦坦荡荡地接下了。 她免费借收音机给人家用,还不能吃两个石榴吗? 她分了一只给谢广白,招呼道:“我们走吧。” 临走前,她想了想,又把物理和化学丛书带上。 介于数学是基础课程中的基础,之前她给工友们上课,主要讲的是数学,这样打好底子,再补物理和化学要顺当许多。 现在有了物理和化学自学丛书,也省得她再自己费心写教案了。 这会儿拿上书,回头她结束下午在饭店的课,也不用再浪费时间兜回家,直接骑车去纺织厂就好。 两人错了半个车位,一前一后骑到了中央大街上的永和饭店。 这是家老字号,口碑一直很好。 哪怕今天不是周末,七十年代的人也难得在外面吃早饭,店里照样人头攒动。 好在眼下实行的不是朝九晚五工作制,早上八点钟,大家要么去上班要么去上学了。 啥事儿没有的人,基本也没钱下馆子。 故而叶菁菁和谢广白到的时候,饭店早间的忙碌,基本也接近了尾声。 饭店经理正伸头等着,瞧见谢广白,立刻笑着打招呼:“哎呦,小谢大夫,你来了。快快快,坐下坐下,也尝尝我们大师傅的手艺。” 他转头冲厨房的方向一吆喝,立刻有位剪着齐耳短发的阿姨,用托盘端了两碗猪肝粥,一碟油汪汪的菜饼,还有两个水煮蛋出来。 叶菁菁吓了一跳,饭店的热情有点过头哦。 她朝谢广白挤眼睛,想问到底怎么回事。 谢广白冲她微微点头,低声道:“吃吧,吃饱了好干革命。” 饭店经理笑得特别厉害:“对对对,还是我们小谢大夫讲的好。” 叶菁菁心一横,埋头开始苦干——干饭人干饭魂。 她喝了一口猪肝粥,大师傅的手艺真不赖。 再咬一口菜饼,梅干菜还混着猪油渣,唇齿间弥漫的全是油香和肉香。 鸡蛋也是实打实的,一碗猪肝粥下肚,配上两个菜饼子,外加一只鸡蛋,叶菁菁都觉得自己要打饱嗝了。 谢广白见状,这才放下筷子。 他怕自己先吃完了,叶菁菁会不好意思继续吃下去。 此时此刻,饭店已经没客人了,忙罢了的职工们,也差不多吃完了早饭。 谢广白擦干净嘴巴,站起身。 叶菁菁看了,赶紧也要站起来,却被他一手按住了肩膀:“你不急,你看你的书。” 被钉在原位上的人,满头雾水。 她今天是过来上培训课的呀,她要看书岂不是在开小差。 然而不看书,她还真没啥事儿可以干。 因为谢广白并没有开始急救课程培训,而是开启了免费义诊模式。 店里的职工们排成了一条龙,一个个过来,让他望闻问切,还要拿听诊器听一听,给人有病开药,没病就教他们该怎么调理身体。 叶菁菁看得目瞪口呆,合着他还买一送一啊。 果然,哪怕可以享受免费医疗的人群,也拒绝不了送医上门的方便。 其实关于这一点,叶菁菁是真想差了。 永和饭店的职工们,之所以反应如此热烈,看的是谢家医药世家,尤其是谢老爷子的招牌。 传说中,谢老爷子是可以起死回生的,阎王爷都要给他面子的角色。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5 首页 上一页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