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臣女素来有病

作者:诸葛扇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2-17 00:10:40

宋知音打眼看过去,笑道:“哎呀,早听说金陵的姑娘比海棠娇,比梨花嫩,美如三月春,如今见了小表妹才知这话啊,描不出金陵女子三分颜色。”

“表姐过誉了。”

宋知音又问了一些路上的情况,纪平安一一作答。

说话间,宋知音好奇的目光一直往马车里钻,纪平安也不由地打量着马车外的两个人。

宋知音面莹如玉,眼澄似水,是个标致的美人。宋知音叫她小表妹,估摸着比原主要大一些,原主十五,宋知音和宋怀豫一母同胞,那应该比原主大不了多少。

宋怀豫翩翩少年郎,骑在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墨黑的发用一只碧玉簪束了起来,一双眼睛不耐烦地转来转去,时不时地看向汴京的方向,显然是觉得宋知音和她这般说话耽误时间了。

宋知音的马要比宋怀豫的小一些,矮一些,书中介绍汴京风土人情时说过,汴京许多官家夫人以打马球为乐,很多大户人家的女眷都会骑马,又因为女子身材较男人矮小一些,许多商家瞧见了商机,便会专门培养一批更适合女子的马售卖。

估摸着,宋知音的这一匹,便是专门为官家女眷驯养的。

“天快暗了。”终于,宋怀豫打断了宋知音喋喋不休的问话,“再耽搁下去,赶不及进城了。”

“知道了。”

宋知音扯动缰绳,“小表妹,等晚上接风,我们再聊。”

宋怀豫:“爹娘和纪叔父多年未见,再联系已经人鬼殊途,等晚上,怕是还有很多问题要问小表妹,哪能给你留下机会?”

宋知音:“所以我这不才趁机会多问一些嘛?二哥,你也知道我从来没出过汴京,更没去过金陵,自然好奇那传说中繁华不输汴京的金陵是什么模样。”

宋怀豫笑了笑:“行,等以后有机会,二哥带你去金陵。”

两个人骑着马到了前边,说话声也越来越小。

冬春从铜钩上放下帘子,又将帘子四周的扣,扣在了马车窗框上,这才说道:“小姐,做得好。”

纪平安愣了愣,目光迷茫。

她做了什么了?

冬春哼了一声,“这宋家人也太看不起人了。”

纪平安:“?”

冬春:“小姐,老爷不在了,你可以一定要支棱起来。咱们纪家虽然是商户,但曾经也是金陵首富。平日里府里谈笑往来的读书人,官大人可不少,也没得宋家这般看不起人的。”

“咳咳。”纪平安轻轻地咳嗽了两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她对这本大男主文只是无聊随手翻翻,许多细节都是记不清的,还真看不出宋家哪里看不起人了。

第2章 审案 好好的活人怎么会没有脉搏?……

冬春见纪平安咳嗽,以为纪平安喉咙不舒服,连忙给纪平安倒茶,等纪平安喝完茶,冬春又打开红木盒子,挑了一颗蜜饯枇杷给纪平安。

纪平安问:“你对宋家很不满?”

冬春噘了噘嘴,“宋家是士族,门楣高,奴婢一个小丫头哪里敢不满?奴婢就是觉得他们太看不起人了。他们口口声声叫着小表妹,却行为轻佻。按照一般人家的规矩,近马车询问,都是要下马的。马车内如果是女眷小姐,要先由下人通秉,如果下人不在,再轻叩车窗,出声询问。就连刚才牧叔都是下马,拦人,行礼,给钱,问话。这宋二少爷和宋三小姐是汴京城的少爷小姐,难道还比不得我们金陵人知晓礼仪吗?奴婢虽然没来过汴京,但汴京在天子脚下,也知道这规矩比咱们金陵只多不少。”

这样啊。

纪平安头又开始疼了。

她不是这本书中的人,看书又看的糙,原主在书里也只是个边缘npc,她本人自然是没有办法将那些复杂的规矩体统融入骨血,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的。

冬春:“刚才宋二少爷宋三小姐轻慢小姐,小姐也没对他们有所表示,静坐回应,想必他们也知道小姐不是个好惹的了。”

纪平安:“……”

完了。

她根本没有何时何地何处该怎么行礼该怎么表现的意识和条件反射。

这会儿单一个见面,她就露了破绽,那要是进了尚书府,那还得了?

纪平安仿佛已经看见粗鲁无礼,行为无状这八个大字焊在她脑门上了。

“冬春。”纪平安握住冬春的手,“咱们远奔而来,对宋家并不了解,看豫表哥和表姐的样子,宋家怕不是个轻松的地方。父亲去世,留下万贯家产,是福,也是祸。我们要想个办法,在不确定宋家对纪家的真实态度之前,藏锋敛锐,小心行事,保全自身。”

冬春了然:“奴婢全听小姐的。”

纪平安:“冬春,你记住了,你家小姐从小就体弱多病,看过无数大夫,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治好,不能受累不能受刺激,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撒手人寰。”

冬春一双眼睛如同骤然点亮的烛火:“小姐,你太聪明了。”

纪平安:“……”这丫头又擅自get到了什么?

马车匀速地朝着汴京而去。

宋知音落后宋怀豫半个马头。

宋知音又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距离他们五步远的马车,忍不住感叹道:“二哥,这马车上挂着的灯笼用的纸好像是四川益州那边的十色笺,这纸可贵了,听说吴侍郎家的千金上次得了一刀,还只是浅青一色,宝贝极了,专门用来抄写诗文,省着用了小半年,最后还特意留了几张存着呢。”

宋怀豫听出了兴趣也回头打量起那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灯笼,现在天还没黑,灯笼没点,挂在朴实低调的马车上,并无任何显眼之处。

宋知音仿佛看出了宋怀豫的想法,说道:“现在是没什么特别的,等晚上点灯后,你就知道这纸多特殊了,光而不滑,薄者能坚。还有刚才我和小表妹说话的时候。”

宋知音撇撇嘴,“小表妹是女儿家,二哥你没好意思往里看,我可是看得真真的。那马车内,顶上放了三颗婴儿拳头大小的夜明珠,估摸着是用来晚上照明的。马车底部铺了厚厚的地毯,睡觉的塌上放着真丝薄被,和一个红木小方桌,桌上摆着青釉执壶,梅子青,就连装蜜饯的盘子都是哥窑。若不是汝窑是官窑,怕是小表妹已经用上汝窑了。”

宋知音:“整个马车里唯一低调的估计就是小表妹自己了。纪叔父刚去世,小表妹还在丧期,约莫是伤心,没精力打扮自己,只在头上插了一只玉钗,连耳坠子都没戴。但是偏偏那玉是蓝田玉。前些年,我一直想订一只蓝田玉的簪子,排了三个月的工期,最后没排上。”

宋怀豫回头看向那表面朴实无华的马车。

暮色苍茫,夕阳的光辉笼罩在马车上,仿佛为马车罩上了一层金光。

宋怀豫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贾雄则农伤,民贫利尽,国危矣。”

……

从穿越过来到现在,一直在马车里,哪怕是塌上有软垫,纪平安的屁股也实在是麻了。

但马车里实在伸展不开,纪平安只能挪动臀部换一个位置继续坐。

眼看快进汴京了,纪平安将车帘掀开了一条小缝,小心打量。

她前世只是一个普通的实习医生,在BJ那样的地方,早上六点过起床挤地铁上班,晚上天黑了下班回家,这还是没值班的情况,要是值班,就得熬一整夜。

她当初报考BJ的大学,留在BJ工作,就是想体验一下大城市的繁荣富贵。

没想到工作后,宿舍-医院-食堂,三点一线,成了彻底的社畜。

什么繁华盛景,什么纸醉金迷,别说体验了,看都看不到。

现在穿越了,前途未知,但好歹让她感受一下传闻中富贵迷人眼的汴京吧?

已经看到城门了,只差一两百米的样子。

纪平安一颗心热烈地跳动着。

宋怀豫骑马走了过来,“纪小姐,前方有白事队伍,我们需要避让。”

纪平安点点头,冬春敲了敲马车内的铃铛,出言让牧声避让。

马车停在了道路最边沿。

纪平安没见过古代的白事,心中按捺不住好奇,从窗帘缝隙中看过去。

白事队伍总共有五个人。

首位各有一个人,首敲锣,尾撒纸钱。

中间三个人,有两个人抬着担架,担架上躺着一名约莫四十来岁的女子,脸色苍白,嘴唇乌青,瞧着一点生机都没有。

女子身上还盖着一张苇席。

抬尸人前面站着的人披麻戴孝,应该是死者的儿子,他手里抱着一个牌位,上面写着慈母:张李氏。

“这苇席?”纪平安疑惑呢喃。

宋怀豫姿态骄傲,坐在高高的马背上,眼皮缓缓垂下,居高临下地看着纪平安,“穷苦百姓,比不得纪家富贵。一副最普通的棺材要五两银子,而汴京普通老百姓辛苦一年,抛去最基本的吃穿,也存不下一贯钱。五两银子,有些人家兴许要存上一辈子。人死了,没钱买棺材,当然只能苇席一盖,撒些纸钱,一捧黄土埋了。”

纪平安:“……”这是看纪家钱多得了红眼病,讽刺她不食肉糜?

那纪家钱多也是自己赚的啊,又不是烧杀抢掠来的。

纪平安是原作者给男主设置的钱袋子,为了保证男主没有风险地拿下这个钱袋子,原作者设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纪家做的都是丝绸,茶叶,胭脂水粉,医馆,米庄这样的合法生意。

“咳咳。”纪平安用绣帕掩住嘴假作病态地咳嗽两声,“豫表哥,我只是觉得这苇席盖得有些蹊跷罢了,好端端地,你怎么提起棺材了?”

宋怀豫眉毛动了动,一心认定纪平安在找借口,于是问道:“哦?那你说说,这苇席如何蹊跷?”

纪平安:“一般出殡,都不宜在外人面前暴露逝者面貌,故而民间百姓有用苇席遮盖的说法。但是这家,苇席只盖了身子,却没有遮盖头颅,反而让逝者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中。出殡一般来说要停尸3,5,7天。也就是说如今这担架上的妇人,至少已经去世三日了。如今已经入春,天气暖和了起来,去世三天的人,脸上皮肤除了稍白一些,没有任何尸斑,这不正常,除非……”

“……她还活着。”

宋怀豫手上缰绳扯动,蹄铁在地上掀起尘土,在靠近白事队伍时,宋怀豫翻身下马。

“你是何人?”

抱着牌位的男人目露惊慌,“你挡路干什么?”

宋怀豫:“你母亲真的死了?”

男人目光闪烁,“死了,早早的就死了,大夫都说她已经死了。”

宋怀豫:“既然已经死了,为何三天了,还没有尸斑?”

男人:“跟你有什么关系,这是我家的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