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父亲自带着几个儿子处理兔子,兔子皮留着以后做手套,内脏清理好,能吃的都留下,肉剁成块,林氏和周氏赵氏则把饭先闷上。 他们现在除了一个大铁锅以外,还有了一个瓦罐,可以煮饭,还能烧水。 江笙则是把自己这一路上从胡商手里买来的辣椒花椒和香料等东西拿出来。 林氏掌勺,把新鲜的兔子块爆炒一下,下入各种调料爆香,再加水煮。 江家人都守在石头垒起来的灶周围,闻着从锅里钻出来的肉香,馋得走不动道来。 没过一会儿,谢春就回来了。 他从小上山打猎下河摸鱼惯了,抓野兔也有经验,成功找到一个兔子洞,又抓到两只肥兔子。 很快兔子肉就熟了,锅盖一揭开,炖得软烂的兔子肉泡在汤汁里,看着诱人极了。 林氏把洗好的野菜倒下去,又撒上一把野葱,待野菜被烫熟就熄火。 每个人分得一碗高粱饭,端着碗围坐在锅边,肉虽然不多,每人只能吃一两块,但肉汤多,用来泡饭好吃哭了。 江成杰道:“若是能过上每顿都有肉吃的日子该多好啊。” 他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混个温饱。 启儿道:“三叔,你不是说我们去了南方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嘛。” 江成杰一怔,笑道:“对,没错。” 他们已经无数次畅想,到时候要盖什么样的房子,种多少地,养多少鸡鸭,还要送启儿去上学堂,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隔两天他们就能吃上一顿兔子肉,有时候还能在河里捉些螃蟹,在山里找到一些酸死人的野果。 江成杰一路上做出了几把弓箭来,但还没买到弦,只能先搁着。 除了野味之外,野菜也是很多的,他们边走边挖,吃不完的就晒干保存着。 如此走了几天后,他们终于翻山越岭,来到了梧州。 梧州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的盆地里,此处地势开阔平坦,四周都是大山,气候湿润,一条长河贯穿其中,乃连接着南北的交通要塞,是北方去南方的必经之路。 梧州城也算是连月山附近的第一大城,非常繁荣。 江笙等人驾着马车排队进城的时候,就见到此处的百姓很明显过得比北方好,不缺吃穿,还能进城卖点自家的农产品。 同样的,梧州城检查得也比北方的县城严很多,马车里的人都要下车来一一查验。 江家一行人都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的,穿得也很朴素,瞧着像是流民,但却能坐这么大的一架马车,还是两匹马拉的,检查的兵士和周围的百姓都为之侧目。 检查完毕后顺利进城,梧州城很大,也很热闹,但有个问题是城中是没什么流民的,他们没法像之前那样随便找个巷子就过夜,宵禁后被巡逻的人抓住了是要挨板子并逐出城去的。 况且马车也没地方停,还得喂马。 是以他们只能去住客栈。 因为梧州城没有遭灾,物价还是正常的,普通的客栈的普通房间一百文一晚上,大通铺就更便宜了,二十文一晚,江家人一路上卖豆芽攒了几两银子,林氏便发话说住客栈。 走了两个月了,还没有正儿八经在床上过夜过,趁此机会也好好休息一下。 进城先在一家摊子上每人吃了一碗面,素面六文钱,杂酱面八文,这让被旱灾地区的离谱物价打击得已经麻木的江家人都要感动哭了。 吃了面后,一家人来到跟面摊老板打听的客栈入住。 这客栈虽然不大,装修得也很朴素,但很干净,价钱公道,可以免费停马车,有人帮忙喂马,全天都有热水供应。 江父林氏一间房,江成山江成原两家人各一间房,江笙和刘满娘一间,江成杰和谢春一间,一天要花去五百文。 这样算下来也不便宜,但没办法,林氏还是忍痛付了钱。 马车停在后院里,几个哥哥跑上跑下地搬东西,小二给他们每个屋里都送来浴桶和热水。 一家人终于可以洗个热水澡,舒舒服服地换上干净衣服。 洗完澡收拾好后,天色近黑,江笙把做好的肥皂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取出了江成杰这一路上雕刻的木盒子来包装。 木盒非常精美,花样是刘满娘画的,江成杰不光木工做得好,雕刻技术也很不错,雕刻好后再抛光打蜡,刷漆,光是看着盒子就让人觉得这东西很有档次了。 奶白的肥皂经过一个月的皂化,已经可以用了,被切成一块块的,上面也有花纹,在做肥皂的时候,江笙还加入了一些香料泡的水,闻起来有股香味。 用油纸包好放进木盒里,一个一个堆在一起。 刘满娘收拾好后也来帮忙包装,这次他们一共做了二十块肥皂,暂时定价为五百文一块,面向的客户群体是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人家。 两人一边包装一边商量着明日上哪儿去卖肥皂。 刘满娘道:“我觉得我可以去试试,到本地的秦楼楚馆去卖,以前我还未脱籍的时候,白日里是没什么事做的,我们也不爱出去逛街,会招人白眼,是以很多小摊贩会把东西摆在后门,让我们在楼上就能挑选,选好了再让楼里的小厮送上来。” 青楼的女子是很关注自身的容貌的,对这种用来洗浴的东西自然有兴趣。 江笙闻言喜道:“这主意好,那我们明日就去试试!”
第27章 卖肥皂 次日是个艳阳日。 梧州虽然气候湿润, 但也受到了一点干旱的影响,今年的气温明显比往年更热了点。 街上人来人往,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了。 这一夜江家人都休息得很好, 日上三竿了才慢悠悠地下楼吃早饭。 只有林氏和江父两人年纪大了睡眠少, 且一直坐马车不怎么累,天刚亮了就起来了, 两人去附近早市逛了逛, 买了很多早点回来。 包子, 馒头,麻圆, 油条, 还有稀饭和咸菜,摆了一桌子。 客栈大堂里的桌子是公用的,专门给店里客人歇脚的。 “爹娘, 你们什么时候出去的, 买这么多吃的。”江成杰挽起袖子一屁股坐下, 拿筷子夹起一个包子就大咬一口。 林氏一边招呼大家坐下吃饭一边笑道,“我和你爹到附近转了下, 看见后面那一条街都是卖吃的的, 一问才知道这附近有个码头,那早上天刚亮, 人就多得不得了,那河里的船比房子还高。” 他们一直生活在牛头湾, 北方虽也有大河, 但水道没有南方发达, 船只也没这么多,乍一看见如此繁忙的码头都挺稀奇。 听说一条街都是吃的, 江成杰眼前一亮道:“那我们吃了饭卖了豆芽也去转转去。” 今日仍然是兵分三路,林氏江父和江成山领着两个小孩子去添置物资,周氏赵氏和江成杰谢春四人去卖豆芽。 江笙则和刘满娘去城里最大的青楼后面摆摊卖肥皂。 一切准备好后,便各自出发了。 为了提升档次,今日的马车由江笙使用,把肥皂和几桶水放在马车里,两个人驾着车来到了雪春楼的后门口。 雪春楼坐落在繁华的大街上,临河,整栋楼装修得很是富丽堂皇,白日里不开业,挺安静,姑娘们都在楼里休息,大门也是紧闭的,只有后门开着方便姑娘们和楼中下人进出。 雪春楼的后门外是一条宽阔的大路,路边就是河岸,河边种着垂柳,投下一片阴凉,河面很宽,上面飘着一座大画舫,也是雪春楼的产业。 到了夜晚时这里肯定很漂亮。 后门外已经停着许多的板车或者小摊贩,他们把自己要卖的东西摆在路边,既卖给楼里的姑娘,也卖给过路的行人。 有卖小吃的,卖小玩意儿的,最多的是卖胭脂水粉的,雪春楼上的窗户被推开,姑娘们挤在窗子边看着下面的摊子,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小摊贩们卖力地推销起自己的东西来。 若是哪个姑娘想买什么,就叫自己的丫鬟下楼来买,或是让楼里的下人送上去。 江笙把马车停在一边,和刘满娘两人把东西搬下来,把一个折叠的小桌子摆在空位处,装着肥皂的木盒一一摆好,再放上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免费试用,去污增香美白除垢”。 东西刚摆上,就有楼上的姑娘注意到了,指着她们道:“瞧,下面新来了一个摆摊的。” “还是两个姑娘家,瞧那个岁数大点的,长得真好看,身段和气质也好,要是放咱们楼里,也算是头牌之一了。” “她们是卖什么的?首饰盒子吗?” 这时刘满娘转过身来,抬头看着她们,笑道:“各位妹妹,可要试试我们的香皂?” 原本这东西叫“肥皂”,但刘满娘觉得“肥”这个字不得姑娘们喜欢,既然有香味,那就叫香皂好了。 “什么香皂啊?是香薰吗?”楼上的姑娘们白日里都无事可做,茫茫夏日难熬,楼中老鸨也不轻易让她们出去,一是怕遇见不轨之人,二是怕太阳太大晒黑了。 她们难得见到一点新鲜东西,纷纷围在窗边看着下面。 刘满娘将那块介绍的牌子端起来给她们看,“是用来沐浴的,也可以用来洗脸洗手,洗了之后整个人都是香香的,身上滑滑的,若是用来洗衣服,也比用皂角洗得干净。” 她指着那行介绍的字道:“去污是它最基本的功效,它还能让你的皮肤更干净,长期用能变得细白。” 她的声音很柔美,从容自信,配上她的容貌,很有说服力。 江笙则在旁边配合地打开盖子给大家看里面的样子。 一姑娘好奇道:“你这个叫香皂的小东西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怎么以前没见过人卖呢?” “用了能变得像你这么好看吗?但是你也不白啊!” 刘满娘闻言笑道:“我不白,因为我们是走南闯北做生意的游商,你们听我口音就知道不是本地人士,难免会被晒黑点,但我是不是比一般商贩白了不少?” 她这么一说,姑娘们又觉得很有理,听说她是游商,这对一直困在楼里很少外出的姑娘的吸引力可大了,大家的兴趣纷纷被勾了起来。 刘满娘道:“况且我已经不年轻了,你们猜我今年多大了?” 有姑娘接口道:“二十三?二十四五?” 刘满娘摇头,“我今年都三十出头了!” 其实她只有二十五,但她深知做生意真真假假的,稍微夸张一点才能引人购买。 “三十?一点看不出来啊!” 刘满娘道:“是呢,我自己每日都用这香皂洗脸,脸上的脏东西洗干净些,才不容易起疹子。” 江笙补充道:“我们是免费试用的,各位姐姐要不要下来试试?” “还可以免费试用?”几个姑娘窃窃私语一番,有些蠢蠢欲动,反正只是在后门,做生意的又是两个女子,想必楼里妈妈也不会说什么。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9 首页 上一页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