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她的一厢情愿,向佛祖请愿! 等他们赶到京城,京城局势瞬间变了,原本胸有成竹的四皇子以为能压住太子,却没想到节节败退,直至退无可退。 四皇子努力挺直脊背,用手擦去嘴边的血沬,看着反击并重伤他一行人的太子,冷笑道,“太子,你以为我输了,你就能赢吗!” 面容有几分狰狞。 太子脸色很是平静,放下手中长剑,“你错了,四弟,我所不能接受的是我们兄弟反目!” 轻飘飘的一句话,对四皇子来说,却无异于往他心口插刀。 对皇位没有想法么?不过就是太子他是皇后所生,母族势力强大,生来便拥有一切。 不像他这般汲汲营营,殚精竭虑是为了什么。 “太子,你可真是——”四皇子仍想再反抗下,拔剑上前,“哐啷”武器相向的声音,电光火石间,四皇子败了,一口鲜血从嘴里喷出。 尔后他停泄片刻,低头看见自己胸前的剑,“我输了!”然后死不瞑目地倒下去。 “不过,你也……”别想赢。 禁卫军统领瞧见这情形,被吓得不轻,声音都在打颤,”太子,是四皇子冲上来的,属下本想收回剑。” 太子哑声无言,静静看着地上脸上满是血污、了无生机的四皇子,安抚道,“你不必惶恐不安。” 禁卫统领本是为了护他,才与四皇子武力相向。若父皇泉下有知,不知道会是什么感想? 太子府一下无了禁锢,在所有人看来,太子不日将继承大统,府上管事提议,“太子,今日必然是累了,不妨让后厨房晚膳再做丰富些?” “一切从简即可”,太子淡淡道。他对吃食没什么欲望,何况还是今日。 “奴才这就去办。” 不到两柱香,后厨将吃食准备好了。仆妇们端着吃食鱼龙贯入,太子只瞧上一眼,动了几筷便没了动作。 最后管事端着乌鸡汤进来,太子对吃食一向没多大兴趣,但对这乌鸡汤很是偏爱。鸡汤油亮,上面浮着层淡油。 看太子无动静,管事暗骂一声,不动声色劝道,“汤容易凉,趁热喝了吧,太子。” 闻言,太子看向管事,目光自带一股皇家威严。管事只好低首敛眉,压下心里的不平静。 好在太子不过是随意一瞥,然后端起汤碗,嘴角触到汤面,小抿了一口。 见此,管事赶紧退下去。 不到半时辰,太子起身嘴唇泛紫,头晕目眩之际晕了过去。 听到堂屋里传出的动静,左右侍卫互相看了眼对方,“什么声音?” 其中一个胆大的进去一看,发现太子倒地,且嘴唇泛紫,立即失了神色,“来人,救太子!” 萧七上前,扣了扣朱红漆大门的环扣。顷刻间,门房来开门,余光瞥见府前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以为是哪家来的客人。 正想说“府上老夫人病重,不便招待客人。” 萧翎却上前,拦住他想要合上门,“我回来见老夫人!” 触及他的身影,门房惊了一瞬,“世子”,然后大开府门迎世子进来。 径直去了老夫人的屋子,经嬷嬷禀告了声,萧翎甫一进屋,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 半开的青帐里,他那抚养他长大成人的祖母枯瘦如柴躺在那,没过多久艰难地睁开眼。 “翎儿回来了”,转而又道,“翎儿不该回来!” 如今萧翎受旨意应该待在泷西,而不是突然回京看她这个糟老太婆。 萧翎明白祖母在忧虑什么,当即解释起,“如今局势与孙儿离京时大为不同,圣上病逝,四皇子将太子囚禁于太子府。” 听到这,萧老夫人喃喃自语:“看来我生病这几日,京城发生了许多事。” 也没再担忧萧翎回京一事了。 萧老夫人垂着眼皮,倒想起一张脸,“翎儿,你院中那厨娘呢?我记得,好像是跟你一起去了泷西。” “祖母没记错,她是与孙儿一起去了泷西,如今也在府上。” 闻言,萧老夫人垂垂老矣,慢慢点了点头。 萧翎见祖母气色不好,便没再打扰她老人家。等她闭上眼休息,悄无声息退出屋子。 尔后让身边伺候的嬷嬷拿来太医开的单子,一一细致看过,确定没问题才让丫鬟去煎药。 因着老夫人的事,加上京城现在局势复杂,萧翎还未回京,就吩咐暗卫多留心皇宫里的事。 当暗卫说出,“四皇子死于太子身边禁军统领的手,而太子中毒身亡。”萧翎暂且搁至了薄薄的信封,压下不语。 四皇子和太子都已死,如今能继承大统的不过是二皇子和三皇子。 可二皇子残疾,三皇子平庸不出众,朝廷大臣会支持谁还不可而知。 他必须尽快告知父亲京城发生的事,然后问过父亲的意思。 于是他对暗卫说,“你先下去。” 暗卫退下,房门合上,萧翎烧毁了原先写的信,再写了一封。 不到三日,信封经快马加鞭,萧翎收到父亲的回信,信里只说了一句:尽人事听天命。 看到这,萧翎轻轻一笑,父亲倒与他想的大致不差。 这几天,萧翎每日都会来老夫人屋里,看望她一会儿。哪怕有时他不说话,怕惊着打扰老夫人休息,但屋内外守的丫鬟仆妇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服侍老夫人更为上心。 一日,萧老夫人醒来,总觉得嘴里酸涩,食不知味,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她仍在闺阁时母亲为她做的一道蝴蝶酥,香甜酥脆,怎么吃都不腻,尤其是和那道桂花饮相配,味道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抵不过。 想到这,她拨了拨帐前银铃。自从萧老夫人病了后,萧翎让嬷嬷在青帐前装上银铃。 嬷嬷听到立即进来。 萧老夫人:“去叫杜厨娘过来!” 听到萧老夫人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找她,杜青是一刻不肯耽搁,只对带话嬷嬷道,“走吧,嬷嬷。” 穿过廊庑和假山,来到老夫人的屋子,无论廊下还是堂屋内一切都是静悄悄。 杜青也是屏着呼吸,惟恐发出响动,惹得萧老夫人不快。 好几个月没见,萧老夫人看到她的第一面竟是亲切,目光柔和,有种看自家孙女。 “杜厨娘,这段日子在泷西消瘦不少。”萧老夫人打量着她,见她下巴尖尖,身形较比离京时消瘦不少。 没想到老夫人还记得自己,杜青回道,“老夫人还记得奴婢,是奴婢的荣幸。” 随后她想,老夫人派人找她过来,总不可能是来叙旧的。 因此,杜青问:“老夫人,如果有什么事,不妨直说了。” 都说到这份上,萧老夫人没打算再弯弯绕绕,“老身现在病着,突然想起一道少女时期热衷的糕点和饮子了,是我母亲做的,对我意义重大。” 糕点、饮子?杜青瞬间明白了,追问,“老夫人热衷的是何糕点和饮子?奴婢可能会一点。” 萧老夫人现在病重,她还是先依着老夫人吧。 若是其他厨子/厨娘说这话,萧老夫人可能以为对方大放厥词,但说这话的人是杜青,那就不一样了。 连一向不热衷吃食的翎儿,都对杜青的厨艺赞不绝口。连府上不少丫鬟仆妇都说,杜青会的不少,做过的膳食有很多是他们见过的。 因此,萧老夫人很放心道,“是那蝴蝶酥和桂花饮。” 蝴蝶酥和桂花饮么?杜青在脑海大致过了一遍做法,很快回道,“奴婢愿意一试。” “好了,若没有成功,杜厨娘不必紧张压抑”,老夫人安抚她道。 话虽这么说,她内心还是无比渴望杜青能做出如记忆里那般的糕点和饮子。 杜青没错过老夫人眼里的茫然失神,对要做出蝴蝶酥和桂花饮的决心坚定了不少。 蝴蝶酥的食材好找,但桂花饮么,这个季节没有桂花,且不知京城商铺哪家贮存了上年的桂花。 ◎最新评论: 第55章 赐婚 ◎正文完◎ 这桂花果然不好找,杜青跑了许多家铺子,最后在一家离端王府很远的铺子才找到她想要的桂花。 桂花饮子所需食材既已备好,她马不停蹄回府。 另一边,萧老夫人勉强好了些,一直派人留意杜青那边的动静,若她需要什么有不方便的地方,派去的嬷嬷可以帮她一二。 当她听到杜青走遍京城大大小小的铺子,只找到桂花饮子里那道桂花,老夫人面露动容,感叹道,“倒是个有心的!” 没有阴奉阳违,随意敷衍她。 身边倚重的嬷嬷嘴唇动了动,从回来的管事那知道,这段日子在泷西世子对杜青很是看重,且两人常处于一室。 孤男寡女,听管事的意思,世子对杜厨娘早已暗生情愫。因此,嬷嬷还是把听到的话,如实转述给老夫人。 萧老夫人听罢,只看着头顶上的薄青纱帐,这几天大病一场,愈发觉得人生如梦,转瞬即逝。什么都是虚的,唯有眼下的事才能把握住。 “如果此事是真的,两人成一对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大事!” 嬷嬷惊异,一向重门楣讲究门当户对的老夫人竟然没有反对此事,而是任由此事发展。 若世子想娶杜厨娘为妻,那也不是不可以? 这些日子,一上早朝,殿里众臣吵得翻天覆地。先是永安帝忽然病逝,再是四皇子与太子反目,刀剑相向,两人一先一后而去。 作为皇室仅存的二皇子与三皇子,该推谁登基上位,继承大统,此事如乌云笼罩在众臣心里,心里压得有几分透不过气。 按理说,二皇子残疾,身体有亏,如果登上帝位,对国家来说不是好事。可三皇子太过平庸,将大晏江山交到这样一个人手里,众臣也是很不放心。 这时,有臣子突然想起远在边疆的端王来,“此事关乎国家社稷,有必要告知端王一声,看他是如何想的。” 此话一出,场上臣子无一反对,毕竟端王驻守边疆十多年,护大晏国土安平,在不少大晏百姓心里,是保护神般的存在,民间声望极高。 且端王与皇室关系复杂,但有先帝弟弟这层关系在,众臣公然想绕过他,商议出继承大统的皇子来,是不大可能。 不过四五天,端王与众臣最终推三皇子登临帝位,改年号为永昭,三日后进行登基大礼。 三皇子的母妃不过是个低贱的洗脚婢女,因一次永安帝酒后宠幸了她,误有了孩儿。 她看着三皇子即将龙袍加身,受万民崇拜,见皇儿懵懵懂懂的模样,心里又喜又酸,不断告诫他,“皇儿,以后做了皇上,莫要忘了众大臣今日扶持你,尤其是端王府!” 她可听说了,是端王与世子排除不少异议,推皇儿上位的。对皇儿来说,他们是恩人。但同时他们所需要是一傀儡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9 首页 上一页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