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一层缘故,她幽幽叹了口气。三皇子不懂自家母妃在忧心什么,懵懂且无语地点了点头。 因着新帝不日进行登基大礼,端王受召回京,参加登基大礼。 过了十余年,萧翎才与端王得以相知,父子久未见面,一番交谈下去,一向冷清的萧翎都红了眼。 堪称有铁血手腕的端王亦是动容,庭院草木葳蕤,石榴树开的正盛,很快枝头能结满沉甸甸艳红的果实。 一切倒与他十多年前离京时没多大变化。 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身子骨才好了点的老夫人执意要下榻用膳,享受天伦之乐。 萧翎与端王都来劝过,但终究拗不过老夫人的脾气,便同意了。 堂屋内,一家人围着花梨木八仙桌用膳。知道一家之主从边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后厨准备的膳食令人称心如意,很是丰盛。 佛跳墙蒜泥白肉叉烧鹿脯红烧狮子头…… 端王一直在边疆风餐露宿久了,同将士们生活,吃的简单能填饱肚子就够了。 萧老夫人想到这点,“我儿辛苦了,多吃些。“ 端王夹了一筷狮子头,尝过味道后,肉馅在嘴里慢慢化开,才发觉其汤汁浓稠。 但,不像是李厨子的厨艺。 故而他问:“后厨房来新的厨子了?” 萧翎回道,“是来了一厨娘,父亲觉得这膳食可合你心意?” “不错。” 说到这,萧老夫人有心道,“怀安,那厨娘手艺好,人又不急不躁,不妨见见那厨娘?” 怀安,便是端王的字。考虑到新帝登基后,端王又要回到苦寒的边疆,不知何时才能回府。 既然孙儿对杜厨娘有意,不妨解决完两人的婚事,才能消去她的心病。 萧老夫人一向很少会夸下人,尤其还是在这样的场合。 萧翎眼皮跳了跳,没说话。祖母……这是算是认可了杜青? 突然,端王没想到这一点上,只是想见见母亲都夸的厨娘是何模样。 没过多久,杜青经嬷嬷带领着,来了堂屋。一路上,她想总归不会她做的膳食令人不满意了吧。 惴惴不安过后,她看到一张与萧翎有几分相像却比他年长不少的脸。很快猜到这人的身份——萧翎的父亲端王。 端王打量了杜青几眼,见她容貌气质皆出众,就是不大像厨娘。故而满怀疑惑看向萧老夫人,“母亲……” 老夫人却说,“怀安,这就是我与你说的杜厨娘。” 看出杜青有几分窘迫与无措,萧翎开口道,“祖母,父亲,先让她下去吧。” 听到这,杜青感激地向萧翎看去。用膳的场合,今日气氛却如此郑重,搞得她以为自己难登大雅之堂。 这话落到端王耳朵里,却是简单的意味了。他这个儿子有多么冷清自持,一向不会关心无关的人或事。而如今却,这番态度…… 萧老夫人不打算藏着掖着,径直看向萧翎道,“翎儿,对这姑娘可有意?” 一听这话,萧翎眼眸闪了闪,祖母都知道了? “孙儿对她真心实意,不单单是她的容貌与厨艺。”他又补上后一句。 外在条件固然重要,但这不是关键。想到一路上,杜青展现出现的乐观还有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切,他很难不动容。 萧翎已想好,杜青便是他想执手走过一生的人。 听罢,萧老夫人满意又赞同点头。都这样了,端王自然无话可说。 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他亏欠太多。如果萧翎是真心实意喜爱这女子,他无话可说。 见此,萧老夫人以帕抵唇,低声咳了几声嗽。既然如此,接下来便要去问问杜青的想法了。 若她乐意,就请新帝赐婚了。 杜青回到后厨房,才松了口气。想起端王和老夫人的打量,怎么有种替萧翎相向她的感觉。 嗯,一定是她多想了。 然而事实很快证明,并非她想多了。由嬷嬷带着,来到老夫人的屋内。 室内有些昏暗,只点了两盏烛火,烛光闪烁不明,叫她有些看不清老夫人的神情。 “来了”,萧老夫人靠着榻边小桌,细听声音还是愉快的。 “杜青,你对翎儿感觉如何?”然后杜青听到这话,咬了下唇,顺应自己心意道,“世子是芝兰玉树般的人物,如天上皎皎的明月,叫人高不可攀。” “高不可攀?”萧老夫人自顾自问,“就只有这?” “如果你能攀上翎儿呢?” 是她忘了,两人身份摆在这。但除却这层关系,容貌性情都极搭。 这是问她的意思了?躲不过了么?杜青斟酌了下,“奴婢对世子确有好感。” 这些日子的相处,她并非草木,能做到无欲无情。萧翎对她的信任,逐渐交心于她,撬开了她心房一处。 闻言,萧老夫人肃穆的脸上才展露出点笑意,“那就好。” 随后又问,“杜青,翎儿想娶你为妻,你可愿意?” 一字一句闯进她的耳里,世子是愿意乐意? 杜青惊异,但同时心里欢喜,尔后她低头,算了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接下来新帝登基,考虑到杜青的身份,端王想起边陲一县令家中庶女与杜青有几分相像,便亲手写了封信给县令,托他收杜青为义女。 县令受过端王的恩情,自然无话可说。就这样,杜青成了边陲县令府上庶女。 不日,早朝过后,端王亲自上书,请新帝为两人赐婚。新帝翻着折子,县令庶女身份稍卑微了些,配不上端王世子萧翎。 但母妃的话犹在耳畔,他还是手执朱笔,批下一个“可”。 然后下了旨意,两人成婚在半个月后,赏赐了一些金银珠宝绸缎丫鬟仆妇等。 得知成婚定在半个月后的良辰吉日,杜青暗自道:太急了。同时心里涌上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 是夜,她毫无睡意,绕着庭院散起步来,时而抬头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 她刚来这的时候,差不多是一年前。那时她初入王府,忐忑不安,担心自己的厨艺不能令主人家满意,又对以后的路很是迷茫。 然而,不过一年,她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人在侧,只要她想,随时能去看酒楼,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余光突然瞥到一抹月白的身影,正是萧翎披着衣过来,目光直勾勾看向她这个方向。 杜青莫名有些慌,不敢与他对视,便随性低头踢起脚边小石子来。 “还没睡?”萧翎走过来。 “睡不着。”成婚这事太过匆忙了。 因夜里凉,瞧见她有几分闷闷不乐,萧翎嗓音哑了些,问,“可是不愿?” “不是”,杜青没有多想,摇头。 萧翎:“如果你不愿意,我便请圣上收回成命。” 且不论圣旨如何收回,成婚这事她是同意乐意的,不过……她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因此,杜青没说话,只低头作鹌鹑样。 萧翎自知不想逼她,只说,“婚后无论你是想开酒楼还是饭馆,我都同意。” 美食对杜青而言很是重要,意义重大。 见她没吭声,他决定留给她些思索时辰,拢着衣转身就要走。 “世子,我乐意”,她轻灵的声音随风飘过来。 婚后,她想发扬美食文化,做出令百姓称赞的一道道美食来,不仅仅是为赚钱。 萧翎或许心底清楚这点,他都这么说了,她没什么担心了。 两人成婚虽匆忙,但两边席面盛大,叫人挑不出一点错。 婚后两人蜜里调油,羡煞众人。杜青没想到,她心里如清风明月般清冷的世子在床榻间有如此多玩法。 日子很是幸福安康,但她没忘记正事,时常去清风楼查看一番,精进菜谱,有时还给食客露一手,满足了食客的口腹之欲。 清风楼生意好转,每月经杜青想出,然后推出的菜品新颖,吸引了不少食客,无论是城内的,还是来自五湖四海。 就这样,杜青积攒了一笔钱,想起他们现代的连锁酒店,于是准备在大晏开连锁酒楼。 想出开连锁酒楼后,没过多久,杜青诞生一男一女。 她生完孩子醒来时,余光瞥到萧翎小心地一手抱着一个孩子。 一阵风吹过,他眉眼间的温柔既惊艳了岁月,又惊艳她。 真好,这样的日子。 ◎最新评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9 首页 上一页 4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