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 她宁可去浪花上面待着,也好过脑子里不受控制的跑偏。 偏偏曾经的童年对别人而言是历史,全场只有她产生了这种如坐针毡的想象。 为了把思绪拉回来,她全身都下意识紧绷起来,表情格外凝重。 这让舞台上的主持人和五位老师看了更是暗暗点头,不骄不躁,严肃应对,这才是新生代领军人物应有的态度。 主持人整理好状态,开口:“众所周知,数千年以来华国文字的载体多是用纸和绢,都说绢本千年纸本过半,能传世千年以上的纸本更加的珍贵难得。” “今天第一个出场的就是两幅纸本书法作品,都号称是启功先生的作品,一真一假,请在座的选手慧眼识真!” 一听是启功先生的作品,在场不少人都瞪大眼睛看着前方。 这位的身世可不一般,他是满族人,而且还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孙。 按理说他应该姓爱新觉罗,但是引用启功先生自述的一段话做介绍: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 他自认的是姓启名功。 自他生下来,就是封建王朝覆灭的那一年,所以这个带着政治色彩的姓氏一开始就被抛弃了。 不管是荣也罢,辱也好,统统弃之不要。 凭借一生忠于翰墨丹青的努力,让他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飞跃纪时期公认在书画方面造诣最深、鉴定水平最高的人之一,也是同类作品市场认可度最高的人,后面这点没有之一。 主持人按照惯例讲述作品相关联的人物背景。 “启功先生生前就非常受人推崇,可以说一生在华国那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作品,与之相对的就是赝品比真品还多。” “但是启功先生为人谦逊大度,对待赝品的看法也与常人不同,”之后她就讲了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据传有一次启功先生和朋友去一家书画店,店里明晃晃摆着几幅赝品,店家见他去了羞得满面通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启功先生却笑呵呵的说,‘写的比我好’。” 启功先生对待市场上模仿他写字落款的态度,江离落随便都能说出十多个段子。 这一点他很像古代文人,似唐伯虎、文征明那般大度洒脱。 觉得写赝品的人一定是有了难处,挂自己的款又怎么样,那说明人家看得起自己,这样有难处的文人,就算到他面前借钱,启功先生也会慷慨解囊,更何况是让人家来挂名了。 遇到不错的,他甚至还会在上面题字,让赝品变成“真品”。 这一点真是让人不服不行。 江离落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主持人讲述启功先生的过往经历,主要精力还是看台上挂起的两幅比例不太规整的作品。 说是书法条幅,实际上不如说是纸条。 当看到上面分别写的字时,江离落表情就越发怪异起来。 心道:节目组也真是厉害,竟然能找到这两幅字。 左边书写: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 右边书写:启功冬眠,谢绝参观。推门敲户,罚一元钱。 前者略有些傲气,后者偏向风趣。 其中有四个字是重复出现的,那就是“谢绝参观”。 从这四个字上看,几乎是一模一样,一眼看去就好像是一个人写的,很难辨认真假。 有限时间内远距离观看,就连江离落也无法百分百确认真伪。 但是深知内情的她却肩膀松了下来。 启功先生一生留下的墨宝太多了,赝品比 起真迹只多不少。 有些作品模仿的形神兼备,就连启功先生自己都怀疑他有没有写过这样的内容。 这两幅就是这样,从纸张的年代痕迹看就没什么差别,再加上那一模一样的四个字,就更难辨认了。 甚至有些选手和观众传来的窃窃私语,明显怀疑两幅都是真迹。 “不对!”姜池第一个反应过来,“这里面一定有一副是高仿的赝品哪有人像印刷一样同样的四个字两次写的都一个样。” “明显是临摹下来的。” 现场也不止是他一个明眼人,最初的质疑过去,很多人也发现了这个漏洞。 但是发现了不代表就能鉴定明白。 “啊!到底哪个是真的!”有的选手崩溃的挠头。 主持人背后的大屏幕上,启功先生的照片笑的格外灿烂,竟有种笑看后世人的调皮感。 江离落怀念的看着启功先生的照片,镜片后的眼笑成一条缝,嘴巴张开都能看到八颗牙齿,作为文化名人、国学大师,他这张照片真的是过于接地气了,让人看到就会下意识跟着露出笑容。 “这就是启功先生啊……”江离落眼神带着怀念,嘴唇动了动,默默无声的说了六个字,“面微圆,皮欠厚。” 作为一个文化人,毋庸置疑他是成功的,但是就像他的和蔼可亲中透着些腼腆的笑容一样,老先生一生谦逊,不爱社交。 成名之后很多人慕名登门,起初他都迎了进去,好茶招待,对方提出希望能求一墨宝,启功先生也不会拒绝。 但是天长日久总这样,e人都受不了,更何况他还是个名副其实的i人。 由此就出现了一个故事,并随之衍生出台上的两幅委婉拒客的纸条。 照理说字条往门口一贴,主客之间就应该产生某种默契,后者就见到之后应该会心一笑,转身就走,不再打扰他老人家。 但事实却是,那张纸条刚贴出去,就立刻被不知名的人给揭走了,从此以后来“参观”的人更多了。 让人哭笑不得。 也不难理解,毕竟启功先生一幅字能卖到几十万,还被当做国礼,别说上门求来的墨宝,就算是随手练习的废纸都会被趋之若鹜。 按照当时在文化界的地位来看,说启功先生是国宝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他脸圆圆,身材胖乎乎,笑容灿烂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想到熊猫。 尤其是节目组选的照片正好是启功先生抱着竹笑眯眯的那一张,似乎都在暗示“正确答案”。 不少选手都开始觉得第一幅“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似乎应该是真迹。 …… 可能是觉得复赛第一组就上这么大的挑战有点为难人,场上对书画最懂的张程开口给了场上选手一个委婉的提示。 “启功先生六十六岁那年亲自撰写墓志铭,内容是: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面虽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计平生,溢且陋。身与名,一齐臭。” 墓志铭一说完,很多选手和观众都忍不住露出古怪的表情,掩着嘴像是憋着什么。 张程提点到位:“墓志铭字不多,却尽显个性,虽然从我个人来看,觉得有点过于自谦了,但是从启功先生自己来看,这是对他一生的总结,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管是从性格还是——” 主持人故作急切的插嘴:“张老师可不能再说了,再说正确答案都出来了。” 张程抿嘴笑笑,配合的不再开口。 两人一唱一和的表演性质太明显了,显然是节目组安排的流程。 但是台下的很多选手却恨不得拉住她,让张程再说几句。 就是一篇用词诙谐的墓志铭而已,哪里暗示正确答案在了? 很多人听完之后还是一头雾水。 只有少数人陷入沉思,并逐渐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主持人见状做出控诉样子:“张程老师,您看,不少选手都接收到信号了,哎呀,我该早点阻止您。” 张程配合的露出抱歉的表情。 第75章 博导,拨倒,一驳就倒…… 江离落无语的摇了摇头, 暗道:这两人真爱演。 “好了,提示有了,观察的时间也到了,请选手及时作答。”主持人扬声道。 话一落, 倒计时的声音就催促的响起。 江离落在面前两个按键灯光亮起的第一刻, 就选了她认为是真迹的那一幅。 十秒倒计时结束, 主持人看着所有选手的答案,满意的笑了。 “现在请张程老师为我们揭秘究竟哪一幅是启功先生的真迹。” 张程清清嗓子, 视线在某个位置上停留片刻,扬声道:“这篇墓志铭通篇都展示出启功先生谦逊乐观的性格底色,所以他绝不会说出自傲比肩国宝的话。” “第二幅才是真迹!” “啪啪啪……”大屏幕上启功先生照片右侧飞快弹出一张张头像,一共弹了17个才罢休。 全场选手都愣住了。 那正是第一关鉴别真伪上答对的选手。 其余19位瞬间意识到这一点, 纷纷涨红了脸埋下头,实则咬牙恼恨。 此时回想张程的话,她明明就已经提示到就差临门一脚了,这道题打错真是太不应该。 姜城和姜池看着选手席上表情各异的人,暗道:真狠。 这一招真是太狠了。 这一关只有六个环节,科普蓝星传统文化的内容占比更大, 给选手展示自己的空间也更多。 启功先生他的墨宝传世多,移民时被直接带过来都不下百幅,市场认可度也非常高。 传奇的身世和93年漫长的人生经历,带给他很多值得被后世津津乐道的东西, 比如良好的家教、丰富的阅历,乐观的性格和广博的知识。 把他放在开场,绝对是节目组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先后点了几名答对真伪的选手,人人都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启功先生,都能说得非常引人入胜。 主持人视线向上投:“江离落选手, 据我观察你是所有答对选手中答题速度最快的,似乎是刚开始读秒,你就提交了答案,是什么给了你这样的信心呢?” 被点名,江离落没有太大的意外。 笑道:“我想只要了解过启功先生的人,这两件作品就不难辨认,很多选手之所以踟蹰不定,可能是被‘谢绝参观’这几个字给迷惑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一定有更多的选手能够答对。” 主持人继续追问:“看来你确实很了解启功先生,前面几位选手都从各个角度讲述启功先生的人生经历,关于老先生的故事你还有什么能带给观众的呢。” 江离落心念一转,还真有。 “前面几位选手都很专业,但是也不免有些严肃,针对老先生自撰的墓志铭,我给大家讲一件趣事吧。”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3 首页 上一页 10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