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离落边笑边说:“墓志铭中有一句是‘副教授’,那是启功先生30岁后在北大讲学的职称,在校园中他就非常受到学生爱戴,见面总爱称他为‘博导’,启功先生就说‘老朽垂垂老矣,一拨就倒,一驳就倒,我是拨倒,不拨自倒’。” 此话一出,全场瞬间安静。 华夏语言博大精深,尤其是这番话有好几个谐音词,不少人都想了一会才明白。 “噗嗤!”第一个人忍不笑出声开始,便接二连三的响起。 “哈哈哈!” “妈呀,启功先生也太可爱了!” 连片笑声好几分钟都没停下来,差点把演播室的房顶都掀翻了,就连台上的几位老师都笑开了颜。 陈文浩拍掌笑的前仰后合,指着江离落:“我是对这句话没有印象,但是听起来真的很启功先生。” 江离落眉眼一弯,没说什么。 这种话本身就很难证实,总归她也不需要那些。 但是这句话带来的节目效果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播出之后启功先生的那句对博导的另类解释瞬间就火遍全球。 就连周捷也在校园里碰到学生憋着笑故意凑过来叫她“博导”。 明明是个尊称,语气却很奇怪,语调也不太对劲。 第一次她还纠正对方不是第一声,而是第二声,没想到学生的表情更奇怪了。 连续遇到好几个学生都是那样的调,她才意识到问题。 回到办公室,好奇的问同事,得到了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 “这个江离落啊……” 事实上不光是周捷遇到了这种事,几乎所有高校的博导都被学生调侃了一番。 脾气和蔼的还会在课后面对簇拥过来的学生故意伸出暂停的手势,自嘲道:“快停!快停!年老体弱不堪拥挤,一拨就倒。” …… 回到演播室,全场的笑声算是让这一期节目进入了小高·潮,笑过之后也让不少选手放松了下来。 不在像刚刚那样紧绷了。 意识到自己的变化,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对江离落产生了些感激。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斗志。 选手中不少人仰慕江离落的成绩,却没有贸然上前招呼。 他们都是眼高于顶的天之骄子,自然而然就觉得江离落也是如此。 打定主意排名再近一点,起码得到“崖”上才能有资格去做这件事。 主持人收到后台的催促,将节奏重新抓回来:“既然已经鉴定过真伪,下一环节就是定价。” “与传承古文明相比,谈钱似乎很俗,但是只有让文物用看得见的价值来衡量,才能让人自发的去了解和保护,”主持人抬手指引康宝和石雅两位专家,“两位老师都是鉴定与拍卖方面的行家,就由他们现场对文物进行定价,最后取中作为参考答案。” 江离落这才恍然大悟,这就怪不得了。 康宝是文物鉴定中心的金牌鉴定专家,常年面对带着文物上门求个答案的藏友,身份缘故必须相对保守一点,会给出市场价的下线。 石雅则不同,她是东洲排名TOP级拍卖行的全品类金牌拍卖师,对市场波动最敏感,就会给出一个上线。 两人都是这行最权威的人,两人给的参考答案会被大多数人认可。 两人目不斜视的写下自己的答案,为了保持神秘,还用了最原始的在台卡上书写的方式。 主持人收到两份答案,故意掀着缝做出忍不住想看又不能看的样子。 “我和选手们一样不知道两位老师会给出什么金额,好期待,大家请作答!15秒倒计时开始!” 需要写在答题板上提交,所有人动作都有些急促。 “滴滴”的催促声让人心乱到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不少人都有些手忙脚乱,最后见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忙写上个数字提交。 这种赛制难不倒江离落,开古玩店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市场敏感度。 启功先生的墨宝存世较多,不提移民时被带来的,就算这百年来陆陆续续出土的就不少了。 品相完好什么价?破损什么价?破损程度怎样?幅宽多大?字有几个……都要综合考虑。 更别提那十六个字还有典故,附加价值也得算上。 她和很多有先见之明的人一样,从得知真品是哪一幅之后就开始在记忆的海洋里翻找了。 启功先生的字最长被人夸赞的一点就是“雅俗共赏”,因为他就算写行书草书也不像有些作品那么晦涩难辨,他的用笔具有独特的“轻重结合”的特点,一幅字中如果第一个字用粗笔,第二个字一定是细笔。 整幅字都是如此,落笔有轻有重,就好像面对面的给大家读出来了一样。 明明是无声的文字,却像是带着有声的节奏。 这是启功先生墨宝的特点。 江离落很喜欢他的书法作品,曾经还收藏了几幅,经常对着临摹。 但现在是定价环节,她也只能摒弃掉个人情感倾向,为这幅尺寸较小的“字条”定了个客观的价格。 结合各种情况,她给出价格为——70万。 但是临近时限,江离落还是没忍住把这个数擦掉了,又写了一个数。 “好!现在揭晓答案!”主持人两只手同时掀开台卡,夸张的瞪大眼睛一看,立刻转过来面对着选手席。 两位老师的价格一出来,江离落心脏差点漏跳一拍。 因为康宝给的价格是72万,石雅的价格是85万,两人取中是78.5万。 比赛规则是选手给的答案必须在参考答案的上下浮动10%范围内,才可以得分。 78.5万的上下浮动区间是70.65万-86.35万。 江离落眼眶情不自禁的瞪大,瞳孔颤抖,心中后怕。 6500元!她差点就要因此丢了这一分! 旁人看来江离落报价75万,仅比董瑶歌的80万差一点,但也非常不错呢,平稳拿分。 实际上她差点要抬手按在心口上。 好险! 主持人笑着道:“看来全场选手对启功先生作品的市场定位判断都不差,几乎全员答对。” 得知这个结果,所有选手不知道是庆幸还是失望,没能拉开差距,很多人都觉得有些遗憾。 “也是,启功先生的作品存世量很大,名气也广为人知,作品堪称收藏圈里的硬通货,请两位老师为我们解释为什么会是这个金额。” 康宝:“有句话是物以稀为贵,文物的存量和价格绝对是成反比的,存量越少,价格越贵。众所周知,与其他飞跃纪书法名家相比,启功先生的存世量太多了,市场价每平尺50万-300万之间,这幅字不到一平尺书写的也较为随意,但是结合典故,我觉得最少也值72万。” 贴在门上拒客的字条能有多大,总不能写个对联贴门框上,这幅字顶多也就半平尺。 石雅有不同意见,“去年在嘉德拍卖行的年终书画名家专场上,就拍出一幅启功先生的一平尺、共十个字的行书条幅,成交价格是69万。” “首先这幅虽然小,但是字更多,还有包含着启功先生晚年的典故,诙谐中还能兼具性格特色,所以我给的价格高于那一幅,但是我相信如果是上拍的话一定还能拍出更高的价格。” 意思就是她出85万,还是收着给的。 江离落大开眼界 。 深感还是自己保守了。 看来如今人们对启功先生的市场认可不亚于千年前啊。 第76章 完结 第一组文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在大家欢快的笑声中静悄悄的退场,等主持人再开口时,再抬头就发现第二组文物不知不觉的上了场。 当看到这组文物的时候,全场所有的选手和观众都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 视线纷纷投向舞台正中央。 不怪大家反应这么大 , 实在是这一组文物太漂亮了。 视觉冲击也太强了。 “节目组也用心了。”不知道多少次感叹, 姜城由衷地感谢自己之前的决定。 隔着屏幕哪有看现场来的震撼。 如果说刚才那组文物是弟弟姜池擅长的方向,第二组就正好撞到姜城的枪口。 这是一组瓷器。 巧了, 还是同一种瓷器装饰工艺的作品。 左侧是一个蓝底白花的八宝纹瓷碗,右侧则是珊瑚红留白缠枝花卉纹瓷碗。 一眼看去,左边是宝石蓝,右边是珊瑚红, 颜色都是浓艳大气,纹饰精致,吸引眼球的让人不知道该把眼睛放在哪。 器型都是碗,也怪不得姜城都不由得感叹节目组用心了。 和第一组一样,选的物品有一定的关联性。 就算不擅长瓷器鉴定的选手,脑子灵活的话也不难推出真品。 当然擅长此道的人根本不用取巧, 凭借真正的实力就能轻松过关。 比如江离落,她原本就很擅长明清瓷器鉴别,对“近现代”的工艺也非常了解,所以一看这两件东西就明白真伪了。 第一件蓝底白花的瓷碗看似造型古 朴, 花纹也是非常传统的八宝纹,算是精工细作了。 但是看颜色就不对。 她给木顺祥争财产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青花瓷器,这类青花颜料看发色就能进行大致断代,移民前后用料不同,这个蓝底白花碗显然是移民后的作品。 至于后者珊瑚红缠枝花卉纹碗, 也大致可以从颜色上断代。 珊瑚红是从清代才开始烧制的,是康熙朝首创。 最初时颜色偏深,而且还缺少光泽,清中期则是红中微微带点闪黄,近似天然珊瑚红,胎制也越发细腻白皙。 到了清晚期,釉色就偏橘红色了,没有中期的珊瑚红那么红。 民国往后的飞跃纪时期,对艺术品的审美越发多样化,不论是深红还是橘红都有制作。 和蓝地留白的瓷器制作工艺大致相同,都是在纯白瓷胎上用红彩勾勒出纹饰的轮廓,之后再填满红彩,入窑二次烧制而成。 特殊的工艺造就了这类瓷器纹饰越精致越繁复,价值越高。 像这款几乎是满纹的缠枝花卉纹碗就是如此,这种工艺的作品,就算是如今的工艺品也起码要价上万。 果然到了下一环节定价上,这款清末珊瑚红留白缠枝莲花卉纹碗两位专家都给了很高的价格。 江离落这次报的价格完美契合参考价,顺利得分。 第三组又巧了,是两个和田玉雕花镶嵌的挂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3 首页 上一页 10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