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农门长姐,养家指南(美食)

作者:晚风不醉人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2-26 18:10:13

  是了,在沈之禾的力荐下,云姐儿总算是将炖梨换成了烤梨。

  随着梨汤淡淡的甜香从炉子中溢出,竹楹下意识吞咽着口水,随即扭头扫过四周,未寻到之安的声音,便晓得他如今在房中读书,说来也奇怪,自打公子同陆离走后,除了沈之禾,沈之安便最黏着竹楹。

  一大一小捧着碗坐在门槛上吃饭,身边围着一只黄狗同一只胖猫,便是味仙居这几日常见的景象,不说旁的,光瞧着这两人吃饭的模样,就能让人胃口大开。

  简直是味仙居十足的活招牌,眼下两人便一人捧着一只装着烤梨的瓷碗,蹲在灶房门口,仰着头,瞧着从空中簌簌落下的雪花。

  梨汤清甜的滋味在口中弥漫,清润肺腑,银耳软糯,红枣香甜,吃的二沈之安不由自主眯起眸子,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日子过得极快,转瞬便到了年节,这段时日陆今屿虽有信件传来,但沈之禾总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便是长期去周家打探消息,只晓得如今京中局势紧张,二皇子同贵妃,趁着当今圣上病重,把持朝政,太子殿下也只能避其锋芒。

  而陆今屿又同太子是表兄弟,带着孙茂回京,一路上艰险万分,好在几人身手不错,总算是安全回到京中。

  对于政局,沈之禾不懂,但她听闻陆今屿安全抵达京中,长舒了口气,扭头却见周老眉头紧皱一脸担忧。

  “回了京,那场硬仗才算正式开始。”

  “嘶。”沈之禾飞快缩回被烫到的手,垂眸掩藏眸底的不安。

  “阿姐,快用冷水敷一敷。”个头窜起不少的之安,从门外抄起一把积雪按在她指尖,心疼地低头吹了吹,“阿姐在想什么?是在担心陆哥哥么?”

  被赶出灶房的沈之禾同之安两人坐在廊下,她垂眸瞧着红肿的手指,心中苦笑,这还是自己头一遭在做饭时出神。

  大约是这几日临近年关,味仙居休息,没什么忙的,便有心思想些有的没的,不过距离陆郎君上次送信来,已有半个多月,实在有些反常。

  她故作镇定地冲着之安笑了笑,“没有,阿姐只是在想,我们之安长得真快,上月做得衣服便有些短了。”

  而此时被沈之禾惦记着的陆今屿,正带着陆离还有一位模样同两人有几分相似的俊美男子藏身在一处山洞之中。

  “孙茂那处可还安全?”那男子满身狼狈却依旧不减矜贵,他面色苍白,斜倚靠在山壁上,一手捂着胳膊,垂眸瞧着地上跳跃的柴火。

  陆今屿担忧地瞧了眼那男子,随即拨弄着地上的火堆,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递到陆离手中,“表兄放心,孙茂如今押在城北大营,那处都是舅舅的人,岑辞也在那处,眼下要紧的是你胳膊上的伤。”

  “小伤,无事。”说罢,萧蘅便不愿多言,靠在墙边瞧着陆离将那油纸包打开,手脚麻利地将里头地东西倒入烧开地瓦罐中,不消片刻,香味四溢,勾得原本无甚食欲的萧蘅下意识吞咽着口水。

  大约过了三五分钟,锅中的方便面便煮好了,野外条件艰苦,自然没有碗筷,陆今屿扫过四周,顺手砍下几根枯枝,手中匕首翻飞,三双简易的筷子便做好了。

  三人奔逃一日,早就饿坏了,不一会儿便连汤带面吃得干干净净。

  方便面陆今屿同陆离吃过不少,但萧蘅还是头一次吃,炸过的面条依旧筋道,还带着酥香,汤汁鲜美,那牛肉瞧着一小块,倒入锅中后,吸满汤汁,竟一点不比新鲜的牛肉差,还带着一点风干牛肉的香味。

  萧蘅意犹未尽地抿了抿唇,瞧着空空如也地瓦罐怅然若失,这面的滋味实在不错,比京中大多面馆的味道都好,难怪他这挑嘴的表弟,在北疆呆了一年,身子骨比在京中结实了许多。

  大约是吃得心满意足,萧蘅情绪好了许多,上下打量了一番自己对面的陆家两兄弟,谨之还好些,之瞧着身子骨结实了不少,陆离倒是比离京时胖了许多,“方才煮的面,就是出自你瞧上的那位小娘子之手?”

  “表兄,你不晓得,那沈小娘子做得吃食,不仅菜品新奇,那味道更是没得说,恐怕连你府上的刘大厨都比不上她的手艺。”不待陆今屿开口,陆离便抢着道。

  “哦?”萧蘅这边来了兴致。

  就这样,在三人等待救援的时间里,陆离将这一年多沈之禾做得吃食都同萧蘅说了个遍,里头偶尔还穿插着陆今屿利用苦肉计博取沈小娘子的同情,倒是将原本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

  与此同时,红叶镇,味仙居中。

  热热闹闹,宾客满足,来得食客大多都点了涮锅同砂锅煲,砂锅煲中,点豆腐煲的食客,尤为多,沈之禾同凌七两人在灶房中忙得脚不沾地,甚至在这严寒的冬日,忙出了一身汗。

  扈娘子挽着袖子,正在小院中捶着石臼,原因无它,只因为月初,味仙居推出的芋泥麻薯鲜奶一经推出便风靡整个红叶镇,来得食客十有八九都要点上一杯。

  麻薯日日供不应求,只好苦了胡娘

  子,日日在小院中捶打麻薯。

  膳厅里头,陆袅领着之安坐在柜台后,帮着记账,竹楹桃溪端着托盘在铺子中跑前跑后。

  当真是好一派生意兴隆。

  且不说味仙居生意极好,自那次孙琴回了沈家后,便开始疑神疑鬼,总觉着身后有人跟着,就这样日子过了三五日,她便疯了,日日在家中哭号,说不是自己要害死沈二郎一家,是沈大郎嫉妒他夫妻二人赚钱多,这才想着下毒手,不关她的事。

  就这样又过了三五日,沈婆子实在熬不住了,硬撑着爬起身子,指着孙琴破口大骂,这才惊动了周边邻里。

  郑家婶子便是其中之一,只瞧着孙琴蓬头垢面地坐在地上,手中死死拽着一只瓷瓶,口中不停地嘟囔着,“不是我要害死你们的,冤有头债有主,一切都是沈大郎的错。”

  有人听着不对,当即报了官,孙琴也被一同抓入牢中,如今沈家只剩沈婆子一人瘫痪在床上,每日靠着官家救济活着。

  这一切还是后来,沈之禾去郑家肉铺送节礼,听郑家婶子提起。

  如今的沈之禾还在灶房中,忙碌着,自打顾家一大家子来过一次味仙居后,味仙居的生意便越来越好,以往寒州来得食客不过三五个,如今这铺子日日都要排队,连带着周边卖杂货饰品的铺子生意也好了不少。

  这几日更是,味仙居几人日日从白日忙到天黑,沈之禾再无闲心去担忧陆今屿。


第155章 鲜香美味酸辣汤

  时间如水般,在忙碌的日子中悄悄溜走。

  沈之禾立在灶房中,瞧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昨夜有下了一场大雪,估摸着今日铺子没什么食客,她打算今日休息一个上午,之作暮食生意。

  正好后日便要过年,今日晨间领着竹楹几人出去逛逛,买些红纸回来写桃符。

  集市一片喧闹,游鱼巷的商铺,家家户户挂着大红灯笼,洋溢着喜庆。

  “小娘子今日这么早出门?”隔壁水粉铺子的钱娘子在二楼推开窗子,一眼瞧见沈之禾一身草绿色袄子,领口处围着一圈灰色绒毛,瞧着就十分暖和,将她整个人衬得格外白皙。

  手边牵着到她腰间的沈之安,只见那养得白胖的娃娃,穿着一身湖蓝色棉袄,领口处用灰白的长线绣着两条活灵活现的锦鲤,头上带着一只同色系的帽子,帽子两侧垂下两条白色毛绒的兔耳,搭配着沈之安白皙红润的小胖脸,显得格外可爱。

  姐弟两人身后还跟着陆袅主仆,沈之禾本不想唤她,原想着就买上几张红纸,再去集市瞧瞧,碰碰运气,能否买上一条鱼回去,毕竟过年么,没有鱼的年如何能称得上过年。

  哪知袅姐儿瞧着自己要出门,三两下将碗中的馄饨吃完,飞快扑到沈之禾身旁,可怜巴巴地央求着自己,同自己说,她长到如今十六岁,还从未在年关时分逛过集市。

  瞧着她实在可怜,无奈之下沈之禾只好同意带上她,袅姐儿要外出,桃溪自然也要跟着。

  沈之禾便想着,反正今日她也不打算卖朝食,不如领着食肆里头几人一同出去逛逛,扭过头,问上一句,便瞧见她们几人摆了摆手。

  瞧着沈之禾面露疑惑,云姐儿才笑着解释,“禾姐儿,我同二娘子还有阿七商量了一下,反正都快过年了,今日铺子关门也不甚好,不如就你同安哥儿出去逛,我们几人守着铺子,还能抽空扫个尘。”

  见云姐儿坚持,沈之禾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就此作罢。

  就这样,原本打算歇业半日的味仙居又开了门,听着钱娘子的招呼声,沈之禾一边回忆着今日早起的趣事,一边笑着同钱娘子搭话,“娘子安好,这不快过年了,我那新的桃符还未备好,正好今日得空,想去集市瞧瞧。”

  “那小娘子可得快些去,镇子西的那家书铺,估摸着今日午间就会关门。”钱娘子抬手将窗子撑住,又取过一把刷子,将窗子上的积雪扫去,笑着提醒。

  “多谢娘子。”闻言,沈之禾一拱手,领着三人直奔镇子西的兰亭书局赶去,实在是整个红叶镇只有这一家书铺卖过年的红纸,而那铺子的掌柜,家住寒州,他为了早些回家过年,往往提前一两日便将那铺子关门了。

  四人步子匆匆,总算是买上了一捆红纸,一捆红纸里头大约有十张,红纸边缘画着一株腊梅,瞧着别有一番趣味,除了红纸,沈之禾还买了六张大红的福字,其中一张尤为有趣,上头画着一个胖娃娃怀中摆着一条个头极大的锦鲤,意喻年年有余。

  待到四人从书局出来,天色大亮,暖日高悬于空中,温暖柔和的阳光落在身上,照得人整个都暖洋洋的。

  几人穿行在街道上,偶遇一位卖糖葫芦的大爷,手中握着一枝随风转动的风车,肩上扛着一根插满通红糖葫芦的稻草把子,身后跟着一连串馋糖葫芦的小豆丁。

  沈之禾见此,低头瞧了眼沈之安,“之安,可想吃糖葫芦?”

  不待沈之安开口,身后的陆袅便财大气粗地从旁那个怀中取出荷包,快步追上那位大爷,要了十串糖葫芦,喜得那大爷笑眯了眼,手脚麻利地将手中地插满糖葫芦地草把子落在地上。

  笑意盈盈地瞧了身前四人一眼,从上头取下一根圆润的糖葫芦送到沈之安手中,瞧着他拿稳了,笑着赞叹一声,“这娃娃养得真好,白白胖胖得好似年画里头的娃娃,瞧着就福气满满。”

  那自然是福气漫漫,如今的之安比之去岁,不仅长高了许多,还长了不少肉,如今抱起来沉甸甸的,比去岁这个时候好了许多。

  直到午时,她们四人才意犹未尽地提着大包小包,从味仙居的后门回了小院,竹楹远远瞧见沈之禾便迎了上来,满脸喜意地接过她手中地包裹,笑着开口,“小娘子,还以为昨日下过雪,今日不会有人上门,没想到今日生意极好,小笼包卖了二十笼,馄饨也卖了许多,还有那酸辣汤,点的人比吃馄饨的还多。”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