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周如嫣拢了拢身上衣裳,江家三郎同常平安在另一头钓鱼,回头瞥见了,喊了丫头去给她拿件披风。 晚上几人围在一起,这季节正寒冷,片好的羊肉猪肉已经冻实了,带着赶路也不会变味儿。炉子里头点了银丝炭,锅底是酒楼的,加水煮沸便能闻到浓烈的鲜香滋味。 汤底一沸腾,片好的肉片立即进去滚几滚,不肖人推让,几人便围在炉子边吃起来。 “酒楼开了我还没去尝过,等会宁阳府可一定要去瞧瞧。”周如嫣尝过以后直点头。 阿桃笑,“你搬到宅子里头去了,往后想去再方便不过的。” …… 许久不曾回来,清河镇如今已经大变样了,码头边上多出许多摊贩,常平安看她疑惑这才解释道,“今年许多行商都开始走水路了,观南县食肆的生意也没有往年好,但是清河镇这边就热闹起来了。” 说着他指了指不远处周大人先前买下的地,“周大人准备将那块地盖个客栈,如今这一片地价儿翻了几番。咱们买下的那块荒地,也有不少富户来打听,只是都被我推回去了。” “那一片我心里有数了——” 常平安信服地看向阿桃,似乎觉得她什么计划都能成功。 “等过两年有钱了,起一个三层的大商铺,里头隔成店铺,或是自己请人看着或是租出去都行,从铺子出来沿着外头接到码头,外沿打统一的棚子,租给摊贩摆摊。”阿桃比比划划,“到时候里头什么东西都卖,无论是吃的喝的穿的玩的用的,西域还是番邦的,各式货物都齐全,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桃家商场——” “当然,这计划得花很多钱,到时芽儿说不定都大了,那时我便带着芽儿一起干!” 阿桃亲亲芽儿的小手,指给她看那一片荒地,“瞧见没有,这些都是阿娘为你打下的江山。” 芽儿笑哈哈的喊阿娘,吐字还不甚清晰,也不知是不是听懂了,使劲拍手掌,小米牙咬的嘎嘣嘎嘣响。 码头边就有马车,雇了三辆两家人一起回观南。 今年观南县来往行商不多,但头脑灵活的立即有主意,赶去码头寻新生计去了。顺子看阿桃回来,激动的喊了几声掌柜的,二妹也从灶屋里钻出来,看见阿桃险些蹦起来。 “今儿年三十,下馆子的人不多,一会儿将节钱发了!” 顺子二妹两人对视一眼,应声以后又各自转头,阿桃看出两人气氛不对,掩嘴笑笑只装不知道。 食肆里头去年也说好的,利润分成二成当年底奖金发给大家伙儿,今年账目顺子每月给阿桃报一回,故而阿桃心里也有数,虽说信任,但该差的账还是得查的,花了半日功夫对过,见没什么问题立即给大家伙儿发了银钱。 晚上还有几桌预订的席面,二妹还得留下备好给人送去,顺子也说要留下陪她。 阿桃叫歇到初六,一群人听了更是欢欢喜喜的各自散了。 才进院门,阿桃就听见里头说话声,果不其然,宝妞笑意盈盈出来迎,孟都尉先在院里担水,见状放下桶,也跟在后头厚着脸皮将常平安喊作大哥。 阿桃一脑门黑线,幸而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常平安已经同她说过了,这厮没少来家中死缠烂打,他还狠心将人揍过一回,没成想倒惹的宝妞可怜他,还帮这厮上药。 再看常平安习以为常的模样,想来她不在的这段时日,宝妞已经听从内心了。 今年阿桃家里没人下厨,宝妞是灶房杀手,二妹食肆里头都忙不过来来别说炸些圆子在家里备着,故而今年自然也没有圆子之类的年食,就连菜都是从食肆里头带回来的。 巷子邻里知道阿桃将酒楼开去了宁阳府,许久不见知道她回来估计家里空空,这家送一点那家送一些,没一会儿桌上就摆的满满当当。 阿桃也带了不少宁阳府的特产,叫常平安挨家挨户送了这才罢。 芳娘跟钱婆子许久没回来,阿桃给两人也放了三日假,实在不是不愿意给他们假,可是不敢多放,只因家里现下是离不得人。 赶着年三十回来,许多铺子这会子都关了门,家里对联二妹倒是帮着买了,只是没有浆糊了。 反正要寻开门的店铺,许久没回来阿桃也想四处逛逛,看看这观南县有没有什么变化。故而叫宋妈妈帮着看会儿芽儿,她则拉着常平安一道,从南街走到西街,家家铺子上都贴了对联挂了灯笼,观南县四处喜气洋洋。 原先都不指望能买到了,走到城西终于看了一家粮铺还开着门。 买齐了浆糊,又去隔壁刚准备打烊的铺子买了些烟花爆竹。 出门一抬头,却原来旁边这条街正靠着曾经永安伯府的后巷。伯府已经换了主人,依稀能听到里头热闹的动静。 阿桃拉着常平安一阵飞奔,从巷子跑出去到一条街上, “你记不记得?” “当日就在这儿你救了我……” 常平安低头看眼前喋喋不休的人,怎么不记得,那时候她红着眼,穿着单薄,衣衫沁着血,面上却一副坚硬神色。 明明害怕,却还是一瘸一拐跟在他身后。 在那以后的日日夜夜里,常平安都会感到庆幸,庆幸那一眼恻隐让他救下了阿桃。 一朵烟花在墨蓝的空中炸响,阿桃揉了揉发酸的鼻子, “走啦!我们也回家放烟花——” —正文完—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4 首页 上一页 7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