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秋猎时,太子遇刺,险些丧命,这是当年他去探望姐姐陈玉蓉时,发现姐夫不在,顺嘴问了问,陈玉蓉才告诉他,说京中出了这乱子,梁景舟暂时没功夫回来。 再者,他记得今年年底,皇上会封一位道士为国师,听说此人很精通养身炼丹之道,上一世正是因为这个道士被封了国师,所以举国上下,道士们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远胜过和尚,闹得动静不小,陈知才晓得的。 陈知琢磨着,如今他提前知晓了这两桩事,可否能做做文章。
第134章 隔日,赵聿辞处终于传来了消息,陈知的意见被采用了。 其实陈知也没那么大的本事,三言两语就将赵聿辞给说动,事实上赵聿辞身边也有诸多谋士提过这法子,只是他们比起陈知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来,进言时总是更委婉温和些。 加上多少知晓皇后和赵聿辞生母高淑妃之间的恩怨,本来敢提出让赵聿辞忍辱负重,先假意臣服于太子,这类意见的人就少,提的那些又不敢说的太锐利,这就一直不曾让赵聿辞往这边考虑。 毕竟谁又愿意对自己的杀母仇人曲意逢迎呢。 之所以决定先扳倒太子,内里也有想为生母和外祖父一家报仇的心思。 但赵聿辞并非听不进去话的人,仔细一番考量,现如今转投太子阵营,无异于雪中送炭,太子的性格,必定会收下他的好意,慢慢再将他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到底有些时候,同样身为皇子的赵聿辞去办事,还是要比皇后母家这大臣的身份,要好用多了。 做出了决定,赵聿辞的动作就很快。 原本此次事情会闹起来,就是他给六皇子递的刀子,这想从中做些什么,稍加改变局面,自然也没那么难。 于是很快,从陈知以及其他五皇子的眼线等地方收集来的,有利于太子脱困的信息和证据,便都送到了蒋家如今的话事人,太子的嫡亲舅父蒋善如手中。 如果不能把自己摘干净,那往对手身上也泼上一盆脏水,挖出对方的错处来,一样是可以让自己轻松些的法子。 比如,六皇子的嫡妻郭氏,那可是户部尚书的嫡女。 这户部管钱管粮,是朝廷的钱袋子,郭尚书是六皇子的老丈人,这么多年,乃至这次赈灾银两拨发,未必手上干净。 面上是瞧不出来什么,可这些老狐狸尾巴藏的再深,只要肯挖,还是能挖出来。 赵聿辞的作用就在于此了。 户部之中当然也有他的人了,只是他平素不动,那为数不多的几个眼线都被视为中立派,比起太子一党在户部安插的人,日子好过多了,也更容易打探消息。 “五殿下素来不过问朝中之事,如今何故又来帮助太子殿下。”蒋善如也是谨慎的老狐狸了,自然对不大接触的赵聿辞保持怀疑态度。 尤其上回走私铁矿一案,是赵聿辞亲手办下来的,更是查到了太子头上。 当时蒋善如也是费了一番力气才替太子把屁股擦干净,那时候他一度怀疑赵聿辞是不是已经同六皇子勾结在了一起。 只不过后来赵聿辞依旧低调又不争不抢,哪边都不偏帮,才让蒋善如打消了些疑虑,想着当时赵聿辞应该就是纯粹的想办好差事,所以查的尽心。 但如今赵聿辞忽然示好,反倒让人生疑。 当年高淑妃和高氏一族是怎么没的,蒋善如心里清楚的很,虽不晓得由温嫔抚养长大的赵聿辞知不知道真相。 可万一赵聿辞知晓生母死因。 不过对于蒋善如的疑虑,赵聿辞一句话便就打消了。 “睿郡王生性多疑,伪善而心胸狭隘,若他登基,恐怕往后就没了我这逍遥自在的日子。” 这睿郡王指的便是六皇子赵聿承了。 说来也可笑,六皇子年岁更小,反倒是已经封了郡王,而赵聿辞至今还是个光头皇子,并未听封。 蒋善如多年同六皇子打交道,自然也晓得对方的性子。 在他看来,赵聿辞说的还轻了,六皇子的为人,恐怕是要杀尽皇帝膝下其他所有皇子,让他变成唯一能名正言顺承袭大统的人,才会安心坐上那把龙椅。 两者相比起来,太子的确是要好应付多了。 当然不是说太子心胸宽阔些,只不过是太子更刚愎自用,不会将赵聿辞放在眼里,根本不会理会,如此,赵聿辞将来只做个闲散王爷,当然乐得自在。 况且如今太子官司缠身,也确实需要赵聿辞帮这一回,由不得蒋善如不答应。 约莫七八天后,事情便得到了转机。 首先,六皇子那位户部尚书的老丈人手里就不干净,之前的旧账被翻出,他可没少中饱私囊,还给六皇子填了不少荷包,且这次有故意引导手下官员贪墨银两之嫌。 再一个,和太子亲近的那些个贪墨了赈灾银的官员们,银子是拿了,却并未送到太子手中,太子是不知情的。 太子究竟知不知情那不重要,反正蒋家搜集到的证据证词,能表明太子无辜,那就够了。 与此同时,后宫中皇后送到皇上身边的新宠之一,被太医诊断出有了身孕,皇帝还没来得及高兴呢,这位新宠在御花园里散心遇上了钱贵妃,也不知起了什么矛盾,被钱贵妃的贴身宫女赏了一耳光,回去不久便小产了,太医说是惊惧交加所致。 为此,皇帝震怒,将钱贵妃给罚了禁足,无召不得出,也不许见六皇子。 前后夹击,局面突然变化,六皇子也是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太子和六皇子都牵扯进了贪污一案里,皇帝自然不可能一并将两个儿子都给处置了,便也只好各打一巴掌,就将此事揭过了。 俩人闹得厉害,倒是愈发显得赵聿辞这个老五省心,眼见秋猎还有不到三个月就要开始了,原本是六皇子督办,现如今他被罚,皇帝便将此事交给了赵聿辞继续去办。 赵聿辞也是没料到,这事情会落到自己头上。 事实上,前世的确是如此,太子身陷贪污风波,大失圣心,六皇子格外风光,也正是太子势弱,这样才让六皇子更加容易的秘密设计,叫太子险些命丧猎场。 现如今换成了赵聿辞来办秋猎,事情恐怕就会有变化了。 所以陈知得到消息后,心中立刻思索起来,要如何利用好这次机会,让赵聿辞获利。 要是抓到了切实的,六皇子谋害太子的证据,这无疑对六皇子是巨大的打击。 可他该如何对赵聿辞说呢,总不能直截了当的告诉赵聿辞,他是重生的吧。 那恐怕会被当做装神弄鬼之人赶出门去,一句话也不会听他的。 思来想去,陈知决定先自己着手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再禀报给赵聿辞。 想要刺杀太子,还要做的滴水不漏,不会被人察觉,六皇子必定是早早就在着手安排了,如今离秋猎只有三个月不到了,定是已经下了手。
第135章 开窍 “最近忙什么呢,大理寺的案子都要结了吧。” 晚上用膳时,许纾和主动攀谈起来。 陈知点头,“此案涉及两位皇子,关乎天家颜面,反倒是不会像之前那般彻查了,估么揪出几个贪官污吏来斩了,这事儿就要翻篇。” “太子和六皇子都吃了挂落,对五皇子来说倒是好事。”许纾和边夹菜边道,“瞧着你忙,我就一直没提,现如今算是步入正轨了,我琢磨着,想把我娘接来,她一个人远在祁州,我总归不放心。” 提到这个,陈知便是勾起了唇角,给许纾和碗里夹了一颗她爱吃的糯米圆子,笑道。 “原还想给你一个惊喜,你这会子提了,我就不瞒你了,五日前我已经打发了章平回去接岳母了,想来这安排收拾,再加上赶路,最多还有半个月,岳母就该到了。” “你竟安排好了。”许纾和一双眸子霎时亮了几分。 确实意外的很。 陈知面上温柔,“你嘴上不说,可我日日与你在一处,怎么瞧不出你惦念岳母。” “我以为你忙着自己的事,不曾关心这些。”许纾和心下触动。 “怎么会。”陈知面上带着几分无奈,像是被误会了,有些委屈一般,转而眼神又变得真诚,“你我夫妻一体,我自是时时刻刻都把你放在心上的。” 听得这话,许纾和不由心底一软。 眼前男子待她的情谊真是叫她没有话说。 这一年多的时间,她已经习惯同陈知在一起的日子了,尤其这不知不觉间,陈知对她愈发的体贴关心,温柔细致,如此攻势,真真是要叫人沦陷。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 尤其陈知虽是这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出生的人,却处处对她这个妻子极为尊重,凡事与她商议,从不在大事上自作主张,也能细致入微的察觉到她的心绪,并想法子叫她高兴。 更重要的是,陈知从来承认她的能力,不会觉得她经商能有一点成就,是因为有自己这个男人在的缘故。 不说现在,就是放在后世,多少男人都做不到。 许纾和不喜欢被当成花瓶亦或是金丝雀,那样即便陈知待她再好,也只把她视为宠物罢了。 她喜欢现在的状态,两个人都在自己中意的领域里发展,互相依靠、互相扶持、互相尊重。 也正是有如今的状态,许纾和心里对两人夫妻的关系,已经没有那么抵触了,权当是谈了一场恋爱吧,哪怕她将来要走,至少当下是开心的。 人想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在一瞬间。 比如这时候,陈知明显觉得许纾和看他的眼神和从前不一样了。 要说具体是哪里不一样,他也谈不上来,但这种眼神叫人愈发觉得亲近舒服,似乎两人之间的距离缩的更短了些。 这种变化叫陈知高兴,以至于一顿晚膳用下来,面上都是带笑。 晚间洗漱完,陈知过来的时候,床榻内侧,许纾和已经躺下了,照例是背对着外头的,像是已经睡熟了。 陈知已经习惯了,他默不作声的躺下,心里知晓,那女子睡着睡着,就会自己往暖和的地儿滚,自然就贴上来了。 想到这个,陈知莫名想笑。 觉得许纾和就像那冬日里钻进灶膛里取暖的猫咪似的。 正是唇角勾起的时候,忽然身边人动了动,翻身就滚到了他旁边,侧躺着,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胳膊。 陈知不由身子一紧,转头望过去,就见身旁女子正提溜着一双大眼睛抬头盯着他呢。 “怎,怎么了?”陈知莫名紧张。 又隐隐的,有些期待。 今晚会不会就… “你冷吗?”许纾和眨眨眼。 陈知摇了摇头。 旋即便见许纾和灿烂一笑,“那我就不客气啦~” 正当陈知面上要烧起来,不晓得对方是个什么不客气时,忽然觉得腿上一凉,像贴上来两个大冰块儿似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0 首页 上一页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