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儿吐吐舌头,瞧着左右没有外人,仔细听听草木的“声音”,这才小声说道。 “因为我前几天撞了头,从山上回到家,就有点儿不一样。我能听见这些草木说话,也不是说话,就是能知道它们的想法。 比如这两株人参,附近的草木都在抱怨它们抢了大伙儿的养分。 而这两株人参方才害怕我们挖它们,又说二里外有个长的年份更久…” 方老汉和方玉都是惊得目瞪口呆,好半晌才醒过神来。 “圆儿啊,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是真的?” 方圆儿点头,生怕吓坏父兄,赶紧又道,“爹,三哥,你们别担心。 我没有感觉哪里不舒坦,就是比以前吃的多了一些。而且这些草木也都没有恶意,偶尔听听它们说话可有趣了。” 第六章 贪心要适可而止 方玉上前拉了妹妹的手,两人小时候同连体婴儿一般,如今大了,很少这么亲近。 这会儿,他也顾不得了,仔仔细细打量妹妹,特别是眉眼间,不见青黑,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老话儿里常有山精迷人作怪的传说,妹妹瞧着同平日无异,倒不像被夺了魂灵的模样。 “圆儿啊,这事只有我和爹知道,以后不要同任何人说起。包括家里娘亲和大哥二哥他们,多一个人知道,你就多一分危险。” 方老汉也是赶紧点头,下意识护在姑娘身边,左右探看,“你三哥说的对,谁也不要说,否则把你抓去当妖怪烧了,家里可救不了你。” 若是真有危险,他定然会豁出命救闺女了,但不吓唬几句,闺女万一不知道深浅可怎么办。 方圆儿听得心暖,笑嘻嘻保证,“爹,三哥,我又不是小孩子,我知道轻重。这样的好事儿,咱们自家偷偷发财就成了,怎么会嚷的满村都知道啊!” “你呀,爹是怕你嫁不出去。本来就能吃,再多了这么一个怪本事,怕是没有媒人敢上门了。” 方老汉低头继续挖人参,方玉却是想到更多,扯了妹妹到一边继续吓唬。 “圆儿,你以后一定特别小心。你有这样的本事,万一有人起了坏心,把你抓去,整日进山挖药材,或者做些不好的事儿,家里都不知道怎么救你。再有几年,三哥考了功名,能够护着你,到时候就不用害怕了。好不好?” 方圆儿真是爱死了三哥这种老母亲一般的操心唠叨,抱了哥哥的胳膊,郑重保证,“我答应你,三哥,放心。” 方玉这才勉强放心,方圆儿从小就是个心里有主意的,常有惊人之举,但只要答应了,就从不违背,信义还是不错的。 人参卖的除了年份,就是品相,为了每根人参须子都齐全,一家三口可是下了大力气,足足忙到日落西山才算忙完。 方老汉扯了树皮和青苔,把两株人参捆好,累的厉害,但也眉开眼笑。 方圆儿更是欢喜拍手,“不知道能卖多少银子,够不够买粮食的,我饿死了,这次一定要吃饱。” 方老汉听得心疼之极,赶紧应着,“好,好,咱们一定吃饱。” 倒是方玉没见过妹妹的饕餮模样,就道,“这两株人参怕是能卖一百两,买回粮食,够咱家吃个五六年了。” 方圆儿却是咧嘴,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够啊。她还想把另一株人参也挖了… 方玉猜出妹妹的心思,赶紧劝道,“不能再挖了,一次找到两株是运气,三株就太不寻常了。” 方老汉也道,“是啊,天材地宝,有德者得之。不能贪心!” 父子俩扯了方圆儿要回家,方圆儿无奈,借口方便,拐去空间摘了一筐苹果,这才汇合父兄下山。 方老汉和方玉一人被塞了一个大苹果,咬一口,又甜又脆,两人都是惊奇方圆儿哪里寻来的好果子,但想想她的神奇本事,也就不吭声了。 上山容易下山难,一家三口到家时候,已经将近半夜了。 赵金莲同两个儿媳都没睡,急得真是眼睛都红了。 眼见方老汉带了儿女回来,她们赶紧迎了上去。 赵金莲难得发了脾气,“你个老倔头儿,带了孩子进山还不知道早点儿回来!老大去村口等你们了,再看不见你们,我都要求村里人进山去寻你们了。” 方圆儿赶紧抱了老娘的脖子,嚷着,“娘,我脚疼,走太多路了。” “活该,谁让你把玉佩弄丢了!到底找没找回来啊?” 赵金莲嘴上骂着,手下却赶紧脱了鞋子,给闺女揉脚。 “当然找到了,就是爬山太累了,再也不去了。” 方圆儿靠在老娘身上,一副没长骨头的模样。 两只布鞋落在地上,噗通响了两声,方玉帮忙拿起放到一边,却被鞋尖两个破洞吸引了目光,心里忍不住酸楚愧疚。 家里为了供他读书,几乎每年都是一文不剩。 妹妹更是日夜不停的做绣活儿,就为了赚工钱,换季时候也常给他添新衣衫鞋子。 偏她自己都是大姑娘了,还穿着这样的破鞋子。 原本对妹妹得了神奇本事的几分担忧,这会儿被他是彻底扔去了天边。 别说妹妹只是同草木亲近一些,就当真是山精妖怪,又能怎么样。做哥哥的,总要护着她平安无忧。 “娘,我们这次上山,我发现了两株山参,我爹已经挖了回来。” “什么,山参?” 赵金莲惊喜的直接站了起来,王氏更是差点儿摔了手里的碗筷,她们哪有心思张罗晚饭,赶紧凑了上前。 方圆儿明白哥哥这么说是好意,就没开口,转身把被吵醒的金子抱在怀里,拿了一个大苹果哄他。 金子揉着眼睛本来想哭,嗅到果香,立刻抱着啃了起来。 “哎呀,这人参怕是有一百年了,这是宝贝啊。” “是啊,娘,我小时候同我爹去药铺掌柜家做客,见到过一次百年人参,但瞧着可没这么大啊。” “娘啊,真是发财了,咱家发财了。” 婆媳两个都是欢喜坏了,碰巧刘氏出去寻了方老大回来,也是惊讶之极。 方老汉这会儿腰板儿也硬了,说道,“老婆子,赶紧摆饭,一边吃一边说。” 赵金莲瞪了他一眼,嗔怪道,“你这是有功劳了,幸好把我闺女儿子好好带回来了。 否则别说挖到人参,挖到金子都得把你撵出去。” 众人都是笑起来,方老汉也不恼,空口吧嗒两下烟袋锅,眉开眼笑。 一时,一家人吃了晚饭,方玉也是彻底对妹妹的胃口有了个全面了解。 这哪里是“能吃一点儿”啊,妹妹吃下的饭菜足够填饱四个壮汉的肚子了,而且看样子,妹妹还没敢吃饱… 方家其余人倒是习惯了,方老大问道,“爹,这人参要送去城里卖吗?” 方老汉望向方玉,“老三常在县城走动,你说怎么办?” 方玉下山路上早就盘算好了,就道,“爹,我有个同窗,家里就是开药铺的,在县城声名极好。 听说他爷爷还是京都回来的老太医,我一直想着求这位老大夫给母亲看看咳疾。 但这同窗有几分孤僻,我也没找到机会。 不如趁着这次,我同他接触看看,人参自然要卖个好价格,最好也能给母亲好好看诊。” “成,这样最好。”方老汉听说给老伴儿看诊,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末了想起闺女,又问道,“圆儿呢,你有没有什么说的。” 方圆儿却是犹豫,哥哥的同窗一家,不知道是不是可靠。 万一给家里引来觊觎,就不是发财,而是遭祸了! 她原本的打算,是送去远一些的地方出手… “哥,你这同窗人品如何?” 第七章 双赢的买卖 方玉猜到妹妹心事,倒是笑了起来,“放心,人品很不错。他的爷爷也是时常义诊送药!” 方圆儿再没什么担心,笑道。 “好啊,那就卖给这家。但是哥要记得,多多买粮食回来,我要吃饱!” “好,好!买粮食,都买粮食。” 家里人都是听得哭笑不得,事情定下,也就散去睡下了。 方圆儿洗了一个苹果放到老娘的枕头边,“娘,这果子很甜,夜里咳嗽时候,您吃几口,压一压。” “好,娘知道了。” 赵金莲揉揉闺女的头发,撵了她去睡觉。回身见老伴儿把烟袋锅儿居然点燃了,她就好奇,“这要睡觉了,你怎么还抽上烟了。” 方老汉皱着眉头,想了又想,还是凑到老妻耳朵边说了几句话。赵金莲惊得直接站了起来,哆嗦着声音说道,“我就觉得闺女上次从山里回来就不对劲,本来以为她撞了头是开窍了,没想到是这样。这…这到底是福是祸啊,这可如何是好?” 方老汉不愿老妻跟着烦心,就安慰道,“我不想跟你说,就是怕你上火,但你若是不知道,平日需要遮掩时候,又没人护着闺女。以后还是好好过日子,闺女变成什么样,不都是咱们闺女嘛。” “也是这么个道理,闺女到了咱们家,就是咱们家的福气。” “睡吧,明日老三还要回县城读书呢。” 老两口头挨着头躺下,翻来覆去很久,到底睡了。 他们却不知道,窗台上的一盆月季花,摆动着叶子,已经把他们的话传到了西屋。 方圆儿翘了唇角,翻身骑着被子,美美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一早,方玉就赶着回了县城。 因为再有俩月就要考秀才了,课业很是紧张。方家人都以为他要在下次休沐才回来,没想到刚过午后,他就带了一老一少回到了家里。 村里难得有马车进出,一群淘气小子拍着手聚上前看热闹,惹得从马车上下来的年轻学子皱眉头。 方玉就从怀里掏出一包芝麻糖,塞给孩子们去一边分吃,轻松解了围。 随后下车的白胡子老头儿把一切看在眼里,忍不住对着孙儿的背影叹气。 方家人已经闻讯接了出来,农家也没那么大的规矩,所以,除了方老汉和方老大,赵金莲婆媳也都在场。 方圆儿更是好奇,借着上茶水,也站到了母亲身后。 白胡子老头儿姓孙,年岁大了,眉目间皱纹都是岁月留下的智慧,说话自然也是和气。 倒是他那个孙子,坐在一旁,一言不发,神色间有几分傲气。 方玉替父母做了介绍,孙老大夫就笑了起来,“方老弟啊,老夫一辈子同药材打交道,没别的喜好,就是喜欢好药材。咱们先别客套,能不能把参王请出来,让老夫掌掌眼?不瞒你说啊,这一路上,我惦记的厉害。” 方家人都朴实,这是好听的,说难听点儿就是没见过世面,同人打交道,就怕文绉绉,礼节规矩中。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93 首页 上一页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