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大夫这般开门见山,倒是让方家人都是欢喜放心。 方老汉赶紧去屋里把两只树皮筒取了出来,一层层打开苔藓,就露出了两只山参。 孙老大夫欢喜的白胡子都翘了起来,几乎是贴在山参上仔细观察,一迭声的赞着,“好啊,真是难得的好参!还是两棵,真是太难得了!” 方家人都是听得欢喜,孙老大夫小心翼翼把山参重新包好,再坐下时候,开口就道,“方老弟,这两颗山参,老夫肯定要收下。你看着,开个价吧?” 方老汉一时没有主意,望向儿子,方玉就上前说道,“老爷子,我们家里也不做药材生意,不懂行情。因为我母亲多年咳疾,一直在打听好大夫,这才知道了老爷子您的大名,所以慕名找到孙学兄帮忙搭桥儿。 我们家里相信您,您看着开价就行。只不过,还要请您为我母亲诊诊病。” 孙老大夫扫了一眼方家老少,见他们没一个反对,显见都觉得看诊比卖银钱重要,他就越发喜欢这一家人了。 于是,他想了想就道,“老夫在京都时候,见到过一棵五百年的老参,那可是无价之宝,直接进献入宫。 其余,京都最大的多宝堂有株镇店之宝,三百年年份,对外喊价是两千两。 年份再低的,价格从一千两到一百两都有。 你们这两只,都是一百年左右,难得是双生,我…开价五百两,你们看如何?” 方家人以为顶多能卖二百两,没想到超出这么多,都是忍不住惊喜低呼。 方玉同老爹点头,他暗地里也打探过价格,药铺卖参自然是很贵,但从山民手里收购,价格却很低。 孙老大夫的价格确实很公道,甚至说给的高价。 方老汉立刻应道,“好,那就卖给老爷子您了。” 孙老大夫也是欢喜,他回来没几年,药铺一直缺镇店之宝。有了这一对儿好参,自然名气要更上一层楼。 心情大好之下,他就给赵金莲诊了脉。 赵金莲其实没有大病,不过是年轻时候染了风寒,没有在意,咳嗽久了,拖成了顽疾。 如今不过是开个温养肺腑的方子,平日少干活儿,换季时候多精心照顾,也就没事了。 方家人都是放了心,还要留孙老大夫祖孙吃饭,老大夫却是不肯,请了方家人同他去药铺取银钱,赶紧把两只山参收到药铺,他也算心里踏实。 这事还没传扬出去,也不怕路上被人觊觎。 于是,方老汉带了方老大和方玉一起坐了孙家马车进了城。留下赵金莲带了闺女和儿媳,在家里盼得脖子都要长了。 终于,黄昏时候,又一辆满载的马车到了方家门前。 方老汉直接扯了老妻进屋,再出来时候,方老大和方老二正在往仓房里扛粮食,刘氏和王氏拎着两条肉和一篮子鸡蛋,乐的合不拢嘴。 赵金莲见了二儿子就道,“老二啊,你怎么回来了,工期忙完了?” 方老二不如大哥身形魁梧,也不像三弟那么文弱,不胖不瘦的模样,眼睛有神,不笑不说话,很是灵巧活泛。 他卸了肩头的米袋子,应道,“工期还差几天,老三去给我送信儿,我赶紧请了一日假回来。家里这样的大事儿,娘真是沉得住气,都不告诉我一声。” 赵金莲乐得合不拢嘴,嗔怪,“说什么怪话,还能缺了你的份儿啊!” 第八章 发财要趁早儿 方老二就是笑,他倒是不想什么分银子,父母一向公正,不会亏了他们小夫妻。 但他一直有个想法,要给家里建个整齐的大院子,如今家里进了这么一笔大钱,肯定会实现了。 方家这般马车进出的热闹,免不得惹了村人好奇,左邻右舍抱了饭碗,一边吃一边看着方家人忙碌。 有人就问道,“方大叔,家里这是有喜事啊?” “是啊,不会是老三要成亲吧?” 方家人昨晚就商量过了,家里突然发了财,与其瞒着村人瞒不住,被各种猜测嫉妒,索性不如大大方方说出来,再请一顿酒,也就差不多了。 于是方老汉就笑道憨厚,应道,“不是老三成亲,他还要考试呢,不是成亲的时候。是家里运气好,发了点儿小财。” “发财?什么财啊,大叔快说说!” “是啊,大叔,我们能不能跟着沾点儿光儿啊!” 村人都是打了鸡血一样,越发往前凑了凑了。 方老汉就道,“我也正要寻里正和几位老叔说说呢,不如大伙儿进来喝杯茶,吃块点心,我让老二去请人。” “哎呀,大叔这是拿乔?老二一家家去,得什么时候啊,我们分头去请。” 村人主动接下差事,方老汉就交代道,“同里正和几位老叔说,家里中午请酒,一定过来热闹一下。” “好咧!” 眨眼间跑出去五六个村人,其余也都进了院子。 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方家就在院子里摆了桌子,放了茶碗,还有几包城里买回的点心。 几个淘气小子笑嘻嘻凑上前,从方老汉手里分了点心,就欢喜的又笑又叫,也让方家小院儿更热闹了。 方圆儿跟着老娘和两个嫂子在灶间里忙活,准备中午酒席的饭菜。 其实说是请酒,也不是当真就请满村人都吃饭。 不过是里正和几个年岁大的长辈,再加几个常在城里走动,有些本事的村人。 许是还要多几个相熟的妇人和老婶子,总共两桌儿就够了。 家家日子都不算富庶,这般已经是做到了敬长辈,谁也挑不出毛病了。 赵金莲不时抻头望向院子里,低声同闺女说道,“这般说出去能成吗?万一村里人眼红…” “娘,你放心,事情摆在明面儿上,又吃了酒,就算有人眼红,也不敢说什么了。要是偷偷摸摸,才更招眼呢。” 方圆儿手里剁着肉末,打算做一道肉末豆腐煲,软嫩适合老人,味道也鲜美下饭。 刘氏和王氏也是劝着婆婆,“娘,妹妹说的没错,我娘家村子就有人挖了山参,没有声张。 结果家里填东西被村人发现,就被举报到府衙,说他们一家偷东西。 吃了好大的官司,银子都没了,还遭了不少罪。” “是啊,娘,您就放心吧,妹子聪明,就是老二也这么说,肯定没错。” 赵金莲这才放了心,很快,年过半百的里正和几个年岁大的老爷子都被请了过来。 连同他们家里的老太太也都跟来看热闹,赵金莲赶紧解了围裙出去待客。 刘氏和王氏也是惦记,手里掐着青菜站在门口听热闹。结果别方圆儿往外推,“嫂子,你们尽管去听,这里我先忙着。” 刘氏和王氏不好意思,但事关家里,她们也就没有推辞。 只剩了方圆儿自己在灶间,就开始大显身手了。 煎炒烹炸,忙的不亦乐乎。 院子里,里正胡大伯笑呵呵问道,“家里这是有了什么喜事,赶紧说说,让大伙儿也都跟着高兴高兴。” 众人也是眼巴巴看着方家人,方老汉干脆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昨日我带了圆儿和老三上山,想着给孩子娘再摘点儿秋梨。 她最近咳嗽的厉害,熬水喝还能舒坦几分。结果,路上有些走迷了,发现了一对儿山参…” “什么?发现山参了?” “还是一对!” 院子里立刻就沸腾了,虽然梨花坳守着万云山,每年也常听说有人挖到了参,但那都不是附近的乡亲。 都是府城或者某些世家大族雇佣了专门的赶山客,或者家里的护卫之类组队进山,才挖出来的。 平常人,即便是好猎手也不敢随意进出万云山啊。 万云山实在太大了,山高林深,若是不熟悉,就是有进无出。 伴随着挖到山参的喜讯,很多时候也是死了几人的惨事。 如今,方家毫发无伤就挖到了两颗,这运气也太好了。 方老爹被众人盯得有些不自在,就示意二儿子说话。 方老二常在外边走,比老爹可好太多了,边笑边说道。 “我家老三一个同窗,家里是做药铺生意的,今早把药铺掌柜请来,给了二百两银子,当即就把人参买走了,否则也能给大伙儿看看。 说来真是运气,我家这院子住我们兄弟三个有些窄小了,圆儿也大了,嫁妆还没准备。 我娘更是因为没有银子,咳疾一直治不好。还有老三马上要考秀才了,也要盘缠呢。 如今都解决了,到时候还要各位叔伯兄弟搭把手儿,院子建好了,咱们吃流水席。” “啊,好,好!” 众人原本都被二百两这个数字红了眼睛,颤了心,听老二这么一说,突然就觉得这些银子好似也不算多啊。 一座新院子,最少要一百多两的花费,方家宠女儿,嫁妆也要五十两吧,再给赵金莲治个病,一扯就没了。 胡大伯也道,“这价格是不是有些低啊,那可是两棵山参呢。” 方老汉憨厚笑道,“人家掌柜倒是个好的,可惜我不会挖参,坏了品相,再者说人家答应给圆儿她娘治病,也就差不多了。 我们家里也不贪心,以后还是要老实干活儿,好好过日子。” “嗯,是这么个道理。” 胡大伯和几个老头儿都是点头,他们年岁大了,最喜欢的就是脚踏实地过日子的小辈儿,而方家婆媳和睦,兄弟亲近,在村里一直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 有村人忍耐不住,试探着说道。 “方大叔,你们是在哪里挖的山参啊,我们上山多少次也没遇到过。” “人家都说山参愿意作伴儿,说不定附近还有呢。大叔,能不能带大伙儿也去找找啊,让大伙儿也跟着发点儿小财?” 第九章 有钱没钱都是问题! 方老汉也没有拒绝,应道,“当时天色要黑了,我也怕困山里,没仔细看。既然大伙儿想去,我倒是可以带路。 不过要多准备一下,山里实在太危险了,发不发财是小事儿,但伤到谁就不好了。” “是这么个话儿,”胡大伯等人都是点头,抬手示意村人稍安勿躁。 “下午时候,谁想跟着进山,都报个名上来,一起结伴儿,带上柴刀和水壶干粮。 事先说好,上山之后,谁不听指挥,胡乱瞎走,死了伤了,可别胡咧咧。” “大伯放心,我们都知道。” 村里都是兴奋,好似进山就能挖到山参一般。 这时候,灶间里传出的香气越来越浓,即便众人还沉醉在发财梦里,肚里馋虫也忍不住暴动起来。 “这是做什么好菜了,实在太香了。是金子娘的手艺,还是老二媳妇儿的?” 有老太太笑眯眯问起,赵金莲扭头望去,就见刘氏和王氏正慌忙往灶间跑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93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