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我来报仇!” 匈奴大军兵至, 梁帝匆匆让人关闭城门,这时还有许多百姓往城门口挤,就如泄了闸的洪水,根本止不住。 城卫军狠狠杀了一大批人, 逼得百姓不敢上前, 这才成功封锁住城门。 也就不到两日, 匈奴大军便围困住了长安。 此时的长安城中, 士族逃了大半, 只剩少数还在坚守的官员和二十万百姓, 以及三万包含羽林卫、金吾卫在内的禁军。 长安原有六万守军,除了直属天子的禁军,王家、高家手中还握着一半兵权,先前之所以敢联合反抗梁帝,所依仗的也是这点。 他们南奔, 便也把这部分人手带走了。 梁帝早往各地发了靖难诏书, 命长安以外各州郡招募兵马来救,对救国有功者许以高官厚爵,可惜至今未见哪支强兵能抵抗住匈奴。 如今,仅仅只有三万守军的长安城能在匈奴人的攻势下坚持多久? 城外,匈奴大军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 乌达鞮侯从其中驾马出来, 扬起头,看着面前这座高大结实的城池, 金绿色的瞳孔里闪烁着无比澎湃的野心。 这就是梁国的都城,城墙果然很高大,但再高大坚固的城墙也有被推倒的一天。而他坚信, 自己就是能推倒这面墙的那个人。 要是没有凉州军,早在两年前他就能踏平这座城池了。 “上,踏平长安!” “只要攻下城池,里面的女人、金银、粮食、奴隶,抢到多少都归你们。”乌达鞮侯高声说。 一路攻打过来,匈奴人完全尝到掠夺带来的滋味,个个如狼如虎,脸上全是昂扬的战意。 “杀!杀!杀!” 数万匈奴骑兵聚在一起,冲天的杀气犹如实质扑面而来,城楼上梁军搭弓的手都在颤抖,还没开战就已失了信心。 初次攻城战,梁军虽不如匈奴骑兵勇猛,但占据守城优势,又早在几个月前就准备了许多守城物资,滚石、箭雨、滚水落下去,匈奴大军也没讨到多少便宜。 但乌达鞮侯并未有丝毫挫败,t他现在已经熟悉梁军的守城路数了,也想出了许多应对的办法,还抓了汉人来给他们造攻城器械。 城池被围,守城物资总有消耗完的时候,但他的匈奴大军会源源不断地补充。 攻打了一天一夜后,匈奴暂时停下进攻,就在这时,有探马来报,说许多汉人朝东面逃去了。 乌达鞮侯想,汉人果然都是软骨头,他们根本不配霸占这么富饶的土地,只有强者才能拥有一切。 乌达鞮侯又听说出逃的还都是梁国的贵族,携带了大批物资和财富,他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这只大肥羊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当即分派了两万骑兵去追。 —— 桓家出城后,一直跟在王、谢几家后面。 那夜趁乱出逃的人实在太多,鱼龙混杂,时有偷鸡摸狗的事发生,但有王家、高家带着的三万兵力,沿路还算安稳,桓家人聚在一起,十一郎又带着护卫配着刀,旁人也不敢随意欺负。 有人带的东西多,有人带的东西少,有人身体强健,有人体弱,有的有车马载货,有的只能自己扛着行李走……上了路,不过一两日,行路的差距就拉开来了。 士族有车马,按理来说应该是最快的,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 大家族人多,金银物资也多,要是什么都不带,到了南边怎么过日子,好些人家简直是能塞多少塞多少,每辆车都挤得满满当当的,仆人们个个也都挑着担背着筐,姜羽儿甚至还看到有人连痰盂都带上了。 车马一笨重,行路速度就慢了下来。 他们离开时就听说匈奴大军往长安而来了,谁知道长安能守多久,匈奴又会不会听到消息分兵来追? 姜羽儿深深忧心着,幸好,桓老爷子十分有见地,很快就安排人去商量,请前面那些走得慢的借道先行。 桓家赶到了第一梯队中。 半个月后,队伍抵达洛阳。 接连赶了这么多天的路,终于能在洛阳城中稍微歇息修整,只歇上一夜实在太短了,又天寒地冻的,有人受不住这劳累,想再停留一天。 桓老爷子去商量完,回来对桓家众人道:“只休息一夜,明日照常赶路。” 众人其实也早疲惫不堪了,却没有一句抱怨,他们现在都知道现在逃命才是最要紧的。 洛阳城中一下涌入这么多人,一行人住得十分拥挤,姜羽儿主动邀请卢蕴跟自己一处歇息。 这也不是她们第一次这样了。 卢蕴加入桓家队伍后姜羽儿便暗暗关照着她,若只论性情,卢蕴还坚毅些,但姜羽儿在桓家的身份比她有优势。 卢蕴一开始不想给她添麻烦,拗不过姜羽儿坚持,最终还是同意了。 这时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寒风呼呼地刮着,小小的房间里只有一盏微弱的油灯照亮着两人,等女夏铺好床,姜羽儿率先躺上去,叫卢蕴快来。 “卢姑娘,赶紧睡吧,明天还要继续赶路。” 卢蕴走到了床边,却没立马躺下去,犹豫了瞬,最终还是将心口徘徊数日的疑惑问了出来,“公主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 姜羽儿愣了下,拥着被子坐起来看着她,斟酌了下道:“卢姑娘,你知道我跟桓七郎是假成婚吧。” 卢蕴点点头。 “我与他本就不是真正的夫妻,我受他庇护能过得几年安稳日子,你是他心上人,我在能力范围内多关照下你,也算回报他了。” “你没想过跟他做真正的夫妻吗?”卢蕴垂下头,她觉得自己这个问题有些小人,可她又确实想知道。 姜羽儿摇头,“我一直记得最开始的约定,我会信守承诺,而且,我也不喜欢他,等到合适的时机我们就会和离。” “那和离之后你要怎么办呢?” “我还没想好,到时候说不定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卢蕴想,世道这么乱,她不跟桓均和离一直待在桓家才是最安全的。 “好啦好啦,你也别替我担心,时间不早了,快睡快睡,不然明天起不来。”姜羽儿催促道。 卢蕴便也掀开被子躺了进去。 第二日,乘着冬日朦胧的清晨,桓家飞快出了洛阳城,转而向南行去。 另一边,罗家人所在的小院,姜银珠却跟罗通吵了起来。 “为什么不继续上路,匈奴大军都打到长安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追过来了。” “要我跟你说多少遍,母亲病得这么严重,身体受不住了。”罗通脸色同样十分难看,又讥讽道,“再说,匈奴为什么能打到梁国来,不是你那龙椅上的父亲当的好皇帝吗?” 姜银珠听他这么嘲讽自己,气得一时说不出话,“行,要当大孝子你自己当,我自己走,行了吧。” 罗通拽住她胳膊,“你也不能走。身为儿媳,哪有婆母病了却只顾自己的,传出去像什么话。” “就算坏也只坏我的名声,关你什么事?” 哼,名声,这东西她早不在乎了。 罗通脸色铁青,就是不肯让她先走,“不过多留一日,我们后面的队伍都还好好的,哪儿有这么严重。” 姜银珠依旧不肯,罗通也来了脾气,直接命令下面的人一个也不许走。 自赵贵妃的事情后夫妻俩的关系越来越差,她以前是公主罗通还忍她几分,现在梁国半壁江山都亡了,梁帝自身都难保,赵氏一族也覆灭了,姜银珠不过空剩个公主名头罢了,实际连普通世家女都比不上,他哪里还会纵容她。 姜银珠气急,可她身边只有几个当初随她一起出嫁的宫女和内侍,根本顶不了什么用,就这么被罗通拦下来了。 其余人出城后,城门再次关闭,焦躁地等了一日,幸好暂时还没见到匈奴人,快到天亮时,众人却感觉大地似乎在颤抖。 地震了? 不,不是。 “匈奴人杀过来了。”有人惊叫,惶恐到了极致。 “匈奴人?” “快跑!快跑啊!” 最先反应过来的人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朝东门逃命去。 然而许多人才逃出去,匈奴骑兵已经追到了他们身后,这些人手无寸铁,匈奴砍他们就跟砍西瓜一样容易。 谁也没想到匈奴人会来得这么快,快到他们毫无防备。 各处城门口都被匈奴骑兵堵住了去路,面对逃出来的百姓,他们竟没第一时间将人杀光,反而任由一些人逃跑,等他们以为自己能成功逃出去时,再猛地追上去一刀刺穿他们的心脏,看他们脸上凝固着的不可置信的表情,匈奴人哈哈大笑。 除此之外,他们还像赶羊一样将这些人赶到一起,然后骑着马冲进人群中,踩死踏死他们,看剩下的人如惊鸟四散逃开也十分有趣。 这些天性凶残的匈奴人,已经完全不把人当人了,这些人命在他们手中只是一件有趣的玩具。 眼见逃跑行不通了,城中赶紧关闭了大门。 除了罗家,还有一些家族也没来得及离开,顿时后悔不已,要早知道这样,就算累死在半路上他们也要赶路。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我们该商量下怎么守住洛阳。” “怎么守,城里总共就只剩不到五千兵力。” “五千也要守,难道就这么坐以待毙?” …… 姜银珠听说匈奴围住了洛阳时,内心竟出奇得平静,或许她的性命就要终结在这洛阳城中了。 接下来,洛阳守军和城中百姓想尽一切办法守城,坚持了十几日,物资消耗一空,战士们阵亡了大半,城墙也已破了好几个大洞,匈奴人随时能杀进城来。 守不住了! 正当众人绝望不已,匈奴将领呼屠邪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城中有个梁国公主,想到什么,暂时停下攻势,派人去喊话。 “你们的反抗惹怒了将军,将军说必须要屠城才能平息他的怒火,但他又听说城内有个梁国公主,只要你们交出公主打开城门投降,将军就答应不屠城,放你们一条生路。” 城楼上的守军听到这话,惊疑不定,连忙去禀告主事的几位大人。 刺史府,众人这才想起还有个五公主。 如今洛阳城中除了原本的洛阳刺史刘銮,有决定权的就是何家、郑家几个士族,罗家在里面根本排不上号,平日连踏进这间议事堂的资格都没有,罗通今日被叫过来,心里也着实不安,直到听完匈奴人说的话,沉默了。 他知道,要是这些人打算拒绝,根本不会叫自己过来,现在特意告诉他,不就是希望他主动说出来吗? 将自己的妻子献给敌军以求自保,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足够遗t臭万年。 可他太想活了。 这段日子他亲眼见到那些匈奴人的残暴,更恐惧自己也落到那个下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8 首页 上一页 2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