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顿时感兴趣,连声追问:“父皇,你从哪里知道这些,真的是这样吗,孩儿倒是很想去见识见识。” “古书中就曾记载昆仑奴,新罗婢,都是从外而来,越过边陲小国,还有更大更广的世界。” 林渔笑着说道。 二皇子顿时若有所思。 他心都已经飞出京城了,就像父皇所言,留在京城,他只能当一个碌碌无为的王爷,太过出挑,还得小心太子。 可离开了京城,外头那么大,他大可以马踏平川。 淑妃是在场之中唯一一个反对的,一个劲的掐着二皇子:“不许去,既然陛下没有赶你走,你就给我好好留在京城。” 奈何二皇子不听,吃痛也不吱声。 母子来的官司闹了个把月,王皇后都出面调停,淑妃愣是不松口。 二皇子更绝,亲娘不答应,他就带着亲爹的圣旨,麻溜的带着人就走,走访周国去了。 说是走访,实际上二皇子暗搓搓的去看地盘,打算哪个地盘最好,就打下来自己占。 反正父皇已经答应过,到时候会鼎力相助。 二皇子前脚刚走,后脚小公主也提出想离开京城。 林渔这次倒是有些惊讶,毕竟公主的教育与皇子不同,相比起来,留在京城嫁人生子,一辈子做一位受宠的长公主,才是世俗眼里最好的选择。 林薇却很坚决,表示:“父皇,不管外面多么艰苦,儿臣都想出去看一看,如果遇上了危险,命丧黄泉,那也是儿臣的命运。” “不瞒父皇,儿臣不喜欢后宫,也不想一辈子待在内宅,那日父皇说二哥三哥可以选,儿臣也可以,不会食言吧?” 林渔自然不会反对,依样画葫芦给她添置了人手。 林薇挥一挥衣袖,带着皇后和生母的眼泪,直接踏上了南下的船。 二皇子往西边走,林薇就打算往南边走,她很喜欢吃荔枝,更想尝一尝荔枝新鲜的时候,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倒是三皇子一直没动静。 惠妃为此很是欣慰,连带着现在看到三皇子,也不再说什么怒其不争的话。 生怕刺激到这傻孩子,到时候跟老二和公主似得,拍拍屁股走人,让她想骂都找不到人。 林渔对此也不反对,愿意留在京城,那就留着,又不是养不起。 至于身居高位,跟太子抢位置,那是万万不行的。 宫里头少了一位皇子,一位公主,顿时显得越发寂寥。 偶尔王皇后都会感慨寂寞,实在是人太少了,一年到头都没什么事情让她折腾。 幸好,太子妃已经入宫,三个月后就传来喜讯。 若是太子妃运气好,一举得男,那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就将是大周的皇长孙。 林渔自然很高兴,大方的赏赐了一番,再多就没有了,毕竟那是儿媳妇,归太子负责。 就在这时候,三皇子求见。 听完三皇子的话,林渔都有些惊讶:“你要出海?” 在他眼里,三皇子一直有些胆怯,心思又多,素来都是不够光明磊落,相比起来,林渔反倒是更喜欢老二的棒槌脾气。 三皇子点头:“父皇,儿臣很喜欢大海,想出去看看大海到底有多宽,有多大。” 林渔沉吟:“大周海运薄弱,海上常有盗匪,若要远行,当铸造大船,训练海军。” “儿臣愿意,即使花上十年二十年,只要能出海,儿臣都愿意。”三皇子回答。 他显然已经思考了许久,还是带着计划书来的。 林渔看完,也是对这儿子刮目相看,计划的可真够周全。 “可以,朕会下令,让你督建海军司,专为出海做准备,等配备齐全之日,就是你出海之时。” “不过盈儿,你可得想好了,海水无情,到了海上,即使有再大的船,最多的人,也做不到万无一失。” 三皇子反倒是想通了:“父皇曾说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儿臣能有这样的机会,已经是太大的福气,至于结局如何,就全看天命吧。” “儿臣会驾着船,远游东海,看看海中是否真有大鹏,看看海中可有孤岛,再者,儿子爱吃海货,到时候一定能吃个心满意足。” 他这般坚持,林渔自然不会反对。 幸好大周如今国立昌盛,有足够的金钱实力打造一直海军部队。 三皇子拿出毕生的勇气来,甚至连皇宫都不回了,压根不管惠妃跳脚。 短短五年后,第一支大周船队就兴建完毕,准备出发。
第111章 废太子的冷酷父皇(完) 废太子的冷酷…… “禅位?!!!” 兴国公整个人是震惊的, 不敢置信的看着皇帝。 皇帝这话到底是试探呢,还是试探呢,还是试探呢? 是不是太子最近的动作太大, 触及到了皇帝敏感的神经, 还是他们太听太子的话, 引起了陛下的忌惮? 亦或者是朝堂里里外外,凡是都询问太子, 让陛下不满了? 难道是上次自己在大朝会上说错话, 让陛下怀疑他们有逼宫造反的心思。 兴国公直接跪下来请罪。 “陛下,冤枉啊陛下,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绝没有不臣之心。” 又开始为太子说好话:“太子殿下对圣人更是孝顺有加, 这些年来勤勤恳恳, 只为了得到圣人夸赞, 无论陛下说什么, 太子都会遵从。” “陛下立刻下一道圣旨,让太子自尽, 只怕过不了一时三刻,太子的人头就送过来了。”兴国公哭得老泪纵横。 林渔一脸无语。 “滚犊子,朕要禅位太子,朕费尽心血培养出来的继承人, 要他的人头做什么,赶紧给我收起你这一套说唱。” 兴国公不肯收, 继续哭道:“陛下,您用禅位试探微臣倒也罢了,若是让太子殿下知道, 只怕是会伤心无比。” 林渔被他哭得头疼。 发散思维的想,淑妃跟兴国公真的不是亲戚吗,这哭腔都一模一样,像是同一个培训班出来的。 他脸色莫测,兴国公哭着哭着,反倒是不敢哭了。 林渔这才开口:“朕好好的跟你商量,你偏要唱戏,唱完了吗,唱完了就听朕说完。” 兴国公擦了把鼻涕。 林渔觉得没眼看,严重怀疑这家伙是故意的,就为了让他这个“多疑多虑”的君王安心。 这个世道就这样,每次说真话,一群人就在那边瞎想。 “皇长孙都五岁了,太子已近而立,正是当皇帝的好时 候。” 林渔继续说:“朕如今年纪大了,精力愈发不足,尤其是这宫殿住着,总觉得冬冷夏热,熬人的很,反正之前朕重病,太子监国做的好好的,倒不如早些禅位,还能多活几年。” 兴国公抬头,正瞧见皇帝那张跟年老体衰毫无关系的脸孔。 自打太子开始处理朝政,皇帝休闲的时间多了,身体养的很不错。 乍一看红光满面,正是身强体壮的好年纪。 也是,陛下如今也还没到知天命,在帝王里头实属年轻,许多皇帝这把年纪,连皇位都还没摸到手。 再者,当今陛下相当自律,并不沉迷女色,处理朝政极为英明,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自打他上位,大周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 除了不爱进后宫延绵子嗣,偏宠太子,将其他皇子,甚至是公主都赶出京城去开疆辟土,当今陛下身上也挑不出别的缺点来。 兴国公愣住了,难道陛下竟是真心? 真的有人没到五十岁,就想退位让贤? 他想到自己都五十出头了,还在朝廷里头混,压根不想告老还乡。 林渔起身,拍了拍他的肩头:“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恒儿若是知道,肯定不会答应,所以朕打算打他个措手不及。” “兴国公,朕交给你一个秘密任务,你就偷偷将此事告诉东宫辅臣,等朕在大朝会上提出来,你们就拱立新君。” “朕相信你,一定可以办到的。” 兴国公办不到,他不敢啊,万一陛下是试探,那他就只能提头来见了。 但是现在,迎着陛下的眼神,他不愿意也得愿意。 林渔做足了准备。 大朝上会,他一直打瞌睡,一直到议政到了最后关头,才精神抖擞。 “太子,等等,朕有事要宣布。” 太子此时还一无所知,恭敬的请示。 兴国公头皮发麻,整个人都在打哆嗦,旁边的大人见了奇怪,低声问他:“国公爷,您这是不舒服吗?” 兴国公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然后,就听见上头皇帝宣旨。 刘公公尖利的声音,打得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太子拧紧眉头,抬头看向皇帝,就瞧见他左看看,右瞧瞧,就是不看自己。 “太子,还不接圣旨。”林渔开口道。 太子却跪了下来:“请恕儿臣抗旨不尊,父皇正值壮年,何言禅位。” “咳咳。”林渔咳嗽两声,表示,“朕年纪大了,正该是享享清福,带带孩子,哪能那么操劳,太子,你不一样,你正年轻。” 太子眉头拧得更紧:“父皇此言让儿臣羞愧难当,自古以来父死子继,父皇如此,岂不是逼着儿臣不孝。” 林渔就是知道他肯定这反应,才先找人配合。 他看向兴国公。 后者一个哆嗦,竟然直接闭眼倒了下来。 “兴国公晕倒了,快救人。” 朝堂上乱成一团。 太子趁机道:“父皇,此事稍后再议,还是救人要紧。” 第一次禅位就此失败。 太子硬是不肯接禅位诏书,林渔就拿出自己的底牌。 他索性躺平,不上朝了。 反正朝廷大事有太子做主,他不去上朝也毫无影响。 以前林渔身体不适,也会让太子监国,可像是这样一连三个月都不上朝,对于这位兢兢业业的皇帝而言,实在是绝无仅有。 这次不仅是兴国公,满朝文武都知道陛下是认真的。 意识到这一点,满朝文武立刻心思活络起来。 其实皇位过度最容易出乱子,如今太子地位稳当,可听闻二皇子在外头手底下一群兵,谁知道会不会生出乱子来。 若是太子登基,他们也不必那么担心了。 这般一想,皇帝禅位,太子登基,反倒成了好事儿。 满朝文武纷纷开口,试图说服太子接下传位诏书。 只有太子不肯。 他不但不肯,还每日带着太子妃和皇长孙来伺疾,要不是老二年幼,也得跟着一起来。 林渔是很喜欢小孙孙的,但如同一听孩子咯咯咯的声音,就头大。 因为那代表他那太子儿子冥顽不灵。 这样的情况硬生生持续了一年。 林渔终于受不了了,这日一脚踢翻了水盆:“老子身体好好的,要你伺疾,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去处理朝政,太子妃都说了,这几天你忙得三更半夜才睡,真不把自己身体当一回事儿,合着你病了朕就不担心了。” 太子也不害怕,只静静的看着他。 “父皇既然知道儿臣病了,您会担心,怎么不想想您病了,儿臣也会担心。” 林渔无奈:“你让朕禅位,早早的出宫疗养,肯定能活到七老八十。” “父皇为何一定要走,难道你就是铁石心肠,连儿臣都不管不顾,父皇好狠的心。” 林渔怀疑这家伙是被后妃附体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2 首页 上一页 1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