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喝了茶,吃了点心,林渔笑着问话:“太子不日就会迎娶太子妃,你们快有大嫂了。” 三人觉得惊讶,这事儿全世界都知道,父皇特意喊他们过来,就是为了这事儿? 二皇子首先回答:“恭喜父皇,到时候儿臣会陪太子迎亲,好好热闹热闹。” “儿臣也会一起去,太子成亲后,父皇很快就要当爷爷了。” 小公主笑着开口:“我见过蓉姐姐,容貌品行都极为出挑,太子哥哥肯定会喜欢。” 林渔笑了笑,忽然问:“老二,你只比太子小了一岁,可想过娶亲?” 二皇子脸色一顿。 按照常理,皇子一旦娶妻,那就是成年人了,可以入朝参政。 二皇子心底忍不住一阵火热,但想到父皇这些年的偏心,又觉得这是试探。 他最后闷声说了句:“儿臣长这么大,都未能为父皇分忧,未立业何以成家。” 三皇子心头一跳,暗道二哥可真大胆,这不是逼着父皇让他们参政。 但他心底也盼着这一日。 只有小公主意识到什么,低头吃点头不敢开口了。 林渔点头:“你说得也有道理。” “朕今天喊你们过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未来志向。” 这下轮到三个孩子都愣住了。 林渔继续说道:“老二老三都不小了,确实是可以上朝参政,不过你们虽是皇子,将来注定不能继承大统,得早做打算。” 即使早知道皇帝偏心,亲耳听见这话,依旧让老二老三心底发酸,差点没哭出来。 林渔不管他们暗沉的脸色,继续说:“朕给你们几个选项,你们可以仔细想一想,哪一种才是自己想要的。” “其一,朕可以给你们一些闲差,你们是太子的亲弟弟,只要不行差就错,太子嫡长子继位,想必也能容得下你们,将来当个闲散王爷,一辈子也能过得很舒 坦。” 话音未落,二皇子就急了。 “父皇,儿臣是大周皇子,也想为大周,为天下百姓,为父皇为太子做些实事,若是一辈子混吃等死,那跟猪猡有什么分别。” 三皇子私底下拽了把老二,让他别太激动,到时候触怒了皇帝。 林渔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别急,听朕把话说完。” “其二,你们可以入朝参政,至于能做出什么功业,站到什么位置,就全靠你们自己的本事儿。” “儿臣愿意。”二皇子迫不及待的说。 林渔看了他一眼:“都说了别急,老二,你这急脾气得改一改。” “你们生来就是皇子,贵人一等,可朝堂不是后宫,不是凭出生就能办事的,朝廷诡谲,就连朕也没法说完全掌控。” “许多惊才艳艳之辈,入朝为官后也是一辈子碌碌无为,真到了那一日,你们可别怨怪朕与太子,要怪就怪你们自己没能力。” 二皇子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三皇子都忍不住,说了句:“父皇,儿臣确实不如太子出挑,可我跟二哥都还未办差,您怎么知道我们就办不成。” “朕没说你们办不成,朕是说,能走到哪里,得看你们自己,王爷的爵位也得凭自己去拿。”林渔淡淡道。 两位皇子立刻意识到他话里话外的意思,真要入朝参政,父皇不会直接册封他们为王爷,将来害得在太子手中讨爵位。 从父亲手中讨要,和从哥哥手中讨要,困难程度大大不同。 二皇子更是不忿,猛地起身:“父皇,你怎么能如此偏心,就因为太子会投胎,早出生一年,儿子便处处不如他,处处要忍让他吗?难道我就不是你亲生的儿子。” “二哥。”三皇子脸色大变,连忙拽住他。 二皇子却不听,继续说:“他是嫡长子,是太子,我没意见,但我也是你的儿子,凭什么就没得选。” 林渔脸色不变,淡淡开口:“坐下。” 二皇子脾气犟,梗着脖子不肯坐下来。 林渔抬头看了他一眼:“朕知道你的意思,可你怎么只跟太子比,不跟旁人比一比。” “太子会投胎,一出生就是嫡长子,将来继承帝位名正言顺。” “你也很会投胎,一出生就是皇子,只要安安稳稳的一个王爷的爵位就能到手,再退一步,你入朝参政,也无需跟普通士子那般,寒窗苦读十年,还得过五关斩六将。” “你怎么光跟太子比,不跟满朝文武比一比?” “老二,老三,薇薇,做人不能只看自己的短处,也要看看自己的长处,别人的短处,世上不如意事常□□。” 二皇子愣住了,半晌吭哧吭哧道:“可是儿臣生来就是皇子。” “那太子生来也是太子。” 林渔直接飞过去一个冷眼,二皇子终于心不甘情不愿的坐下来。 “其一其二你们都不满意,那就听一听其三。” 老二老三没说话,但耳朵已经支棱起来。 林渔慢慢露出微笑:“皇位只有一个,父皇只能给太子,但是大周之外,有的是海阔天空。” “老二,你不能只把眼睛盯着大周,既然你觉得自己有本事,为何不效仿先祖,自己打出一个皇位来?” 林渔起身,打开一张世界地图:“你们看,这是大周,所占之地不过世界十分之一。” “大周之外,尚有大片的土地,你们要把眼界打开,走出去看一看真正的世界。” 二皇子和三皇子都惊呆了。 父皇这啥意思,鼓励他们自立为王,不不不,不是自立为王,是离开大周,去开创新的国家。 二皇子想反驳,却又说不出话来,他知道父皇是认真的。 这是为了太子,要把他们都扫地出门,这也太偏心了。 心酸的同事,二皇子却忍不住去看那张地图,世界真的那么大吗,大周之外居然有这么广阔的领土。 走出去,打一个自己的江山,似乎也不是不行? 这时候,小公主林薇忽然开口:“父皇,你说我们,也包括女儿吗?” 林渔笑了起来:“那是自然,你也是父皇的孩子,父皇一视同仁。”
第110章 废太子的冷酷父皇(11) 废太子的冷…… 太子前脚刚成亲, 后脚就接到他家二弟要出征的消息,顿时听得一头雾水。 他第一时间怀疑是哪儿来的谣言,若真有出征这样的大事儿, 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很快, 这事儿传得有鼻子有眼, 更重要的是,后宫二皇子与淑妃大吵一架, 隔壁惠妃都听的一清二楚。 顾不得休假, 太子急急匆匆的赶到了勤政殿。 皇帝正批改奏折呢,听见他的声音头也不抬:“不是给了你一个月婚假,这才第五天,急吼吼的回来做什么?” “咋地,对朕还不放心了?” 太子无奈:“父皇, 二弟要出征的消息是真的吗?” 皇帝挑眉:“当然是假的。” 一听这话, 太子顿时松了口气。 “孤就知道是假的, 二弟年幼, 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而且大周四方安稳, 怎么能说打仗就打仗。” 这些年因为大周日益强盛,周围的附属国十分老实,俯首称臣,就连一直动乱不停的西北边境, 也已经安稳了好几年。 太子还是放心的太早了。 林渔放下手中毛笔:“那日朕跟他说,别总是把眼睛盯在大周之内, 要看得长远一些。” “世界这么大,他想出去看看也正常,让他带着人过去, 至于能不能占到属于他的地盘,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儿了。” 太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跟让二皇子出去打仗占地盘有什么不同。 林渔看懂了他的意思,笑着解释:“不一样的,朕不会大动干戈。” 太子拧起眉头来:“父皇,此举太过儿戏。” “你二弟长大了,总该让他出门见见世面,否则留在朝中,迟早都会不甘心。” “走的远了,看得多了,心胸也能开阔一些,知道世界上不只是大周这一亩三分地。” 太子无言以对。 他很想抓住父皇的肩膀摇晃,大周这么广阔的疆土,可不是一亩三分地。 但心底里,太子也知道这样做对自己有极大的好处。 父皇是为了他能顺利继位,才会让老二出去,不许他留下添乱。 一时心底复杂。 就在这时候,外头传来嘈杂声音。 刘公公低着头进来禀告:“陛下,是淑妃娘娘求见。” 不用刘公公开口,林渔跟太子都听见了淑妃歇斯底里的声音。 “皇上,睿儿也是你亲生的儿子啊,怎么能让他去那些蛮荒之地,听说中原过去的人,一个不好就会感染疫病,十不存一,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太子殿下,老二也是你亲弟弟,请你在陛下跟前美言几句,这样九死一生的地方,派谁去不好,怎么能让他去。” “陛下,求您看在我们这么多年的情分面上,饶过睿儿这一次吧,臣妾保证他往后对太子俯首称臣,绝无二心,睿儿一直很听话,您也是知道的呀。” 林渔被哭的脑仁疼。 这些年后宫的嫔妃,能放出去的都放出去了,但生育了子嗣的淑妃惠妃,自然不可能放出去。 林渔不爱去后宫,也就在每年的宴席上看她们一眼。 但听着淑妃哭得声嘶力竭,也起了几分愧疚之心。 “罢了,你让她进来吧。” 太子看了眼皇帝,侧身站到一边。 果然,淑妃冲进来就扑通一声跪下来,连声哭求:“陛下,您愿意见臣妾,就饶过老二这一次吧。” 林渔无奈:“你先起来。” “不,陛下不改变心意,臣妾就不起来,臣妾就跪死在这里。” 淑妃哭得满脸是泪,哪里还有平日的雍容华贵。 林渔挑眉:“行,那你就跪着吧。” 这下淑妃愣住了。 林渔又问:“你今日过来,可有问过老二?” “臣妾……” “看来是没问过。” 林渔脸色冷淡,冷冷的看着她:“淑妃,后宫不可干政,念你护子心切,又是初犯,朕不跟你计较。” “老二想去,是他自己的选择,并非朕逼他离开,你尚未弄清楚真相,倒是质问到朕跟前来,还有没有尊卑分寸。” 淑妃 原本打着哭死也得让皇帝改变心意的念头才来。 可一听这话,忍不住犹豫起来。 二皇子急急忙忙的赶过来,就瞧见这幅场景。 他先是请罪,后一把拉起母亲:“母妃,我都说了,是我自己想去的,不是父皇逼我去,你怎么就不信我。” 淑妃哭着喊:“你是不是昏了头了,好好的皇子不当,非得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那是人待的吗,听说那边的人茹毛饮血,还未开化。” 二皇子脸都黑了:“那都是谣言。” “无风不起浪,大家都这么说,肯定不是啥好地方。”淑妃不依不饶,一定要逼着孩子改变心意。 林渔忽然开口:“不受教化是真的,茹毛饮血肯定是假的。” “若往南方走,当地物资丰富,不需辛苦种田就能吃饱穿暖,还有荔枝龙眼等稀罕的东西,去了能一饱口福,吃上朕在京城都吃不上的美味。” “若往西边走,冷是冷了一些,但牛马充足,也有人参鹿茸等珍稀药材,更有数不清的田地,当地人更为高壮,想必是常年吃肉的缘故。”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2 首页 上一页 1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