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渔一走,林大嫂就进屋将大碗端出去,乐滋滋的说:“我就说不用买肉,这不,有人自己送上门了。” 林大嫌弃她这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只说:“赶紧去热热。” 林大嫂一看,没瞧见儿子:“光宗呢?” “我让他去送送老二。” 林大嫂眉头一拧:“凭啥让我儿子送他,你瞧瞧逢年过节都只惦记他老娘,心底压根没咱儿子,以后别想让我儿子给他养老。” 林大不耐烦的骂道:“你傻不傻,老二手里有钱,就算闹掰了那也是亲叔叔,等他死了,东西不都是咱家的。” 林大嫂一想也是,顿时不反对了。 结果等进了厨房一看,这么大一碗只有上头是红烧肉,下面全是软糯的豆腐,气得她直跳脚。 林光宗执意要送,一路送到了林家门口。 林渔摆了摆手:“回去吧。” 林光宗欲言又止:“二叔,亲兄弟没有隔夜仇,咱们两家总不能一直这样。” “这样挺好的,大过年的我不想骂人,赶紧走。”林渔不耐烦的说。 林光宗居然也不生气,反倒是好声好气的说:“无论如何,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我亲叔叔。” 他长相斯文,又读过书有几分书卷气,看着很像样子。 可惜这样子能骗过别人,可骗不过林渔。 谁家能往死里坑亲叔叔,要不是林老娘忽然瘫了,林家可别想过得这么清净。 林渔嗤笑一声,直接关上门进屋了。 林光宗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暗骂二叔不讲人情。 他原想着先缓和关系,再徐徐图之,现在看来这二叔脾气臭硬,恐怕是不行了。 想到他寒窗苦读多年,连个童声都没考上,如今家里没钱,压根没法继续供他跟弟弟读书。 钱家那边一直催着给人,虽然被他借着二叔的名头吓退了,但钱家说了,年后再不给人就得赔钱。 家里哪还有钱,过年都没舍得买肉。 他们过得凄凄惨惨,只会种地的二叔却得到了知府大人的嘉奖,据说东西还往京城送,指不定哪天就能得到圣人青眼。 这样的大好机会,他却乘不上这青风,这让他如何甘心。 明明家中只有三个女儿,是个绝户,二叔却宁愿将大把银钱花在赔钱货身上,不肯照顾他们兄弟分毫。 林光宗越想也是不甘心,心底冒出一个个狠毒的念头来。 家里已经摆好了饭菜,鸡鸭鱼肉一样不缺,热菜凉菜点心都摆的满满当当。 林渔低头一看,觉得林盼果然有做饭的天赋,不但做的好吃,摆盘也好看。 他忍不住夸:“这看着就让人有胃口,色香味俱全。” 林盼笑了:“那爹多吃一些。” 林昭倒是问:“方才是光宗吗?” 林渔点头,又提醒了一句:“那小子阴的很,往后别跟他打交道。” 他看得分明,林大一家子都不是好人,最精明的就是这个林光宗。 以前林老娘从他这边要好处,大部分也是被林光宗占了,偏偏每次出头的都是旁人,他在村里头的名声反倒不错,可见心机深沉。 三姑娘都听进去了,纷纷点头:“爹,我们都记住了。” 林莱更是说:“他才懒得搭理我们,从小都不带正眼瞧我们的,如今我也不会正眼瞧他。” 一顿饭做的丰盛,吃的人也心满意足。 吃饱喝足了,一家人就围着火盆烤火,往里头塞几颗芋头栗子,烤熟了都好吃。 一家人都被火焰烤的暖洋洋的,林莱忍不住说:“要是往后每年都能这样就好了。” 林渔笑了起来:“只要你愿意,永远都可以这样。” “爹,这可是你说的,往后每年我们都要团圆。”林莱美滋滋的说。 林昭摸了摸女儿热乎乎的脸蛋,往她嘴巴里塞了一颗橘子,脸上也是轻松的笑容。 林渔爱吃烤好的栗子,只是这东西火候不好掌握,很容易烤焦。 林盼就坐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扒拉出一颗来,也不知道她怎么计算的,每次火候都刚刚好。 吃了几颗,林渔就让她自己吃,又问:“阿盼,你怎么看出火候的?” 林盼笑着回答:“感觉差不多了就扒拉出来看看。” “看来你果然有做饭的天赋。”林渔再次夸道。 林盼也觉得自己做饭还不错,但还是可惜:“可有做饭的天赋有什么用,我总不能出门给人当厨娘。” 一想到去给别人当厨娘,要吃住在别人家,她心底就害怕的很。 林渔便说:“不一定是给别人当厨娘,也可以自己开店卖吃食。” 林盼听了连连摇头:“我不行的,我哪能做生意。” 大年三十的,林渔也没继续说,笑着转开话题:“不说这个,阿盼手艺好,我们都沾了光,过个年争取每个人都吃胖几斤。” 林盼见他没追着问,心底微微松了口气,如今她胆子大了一些,在镇上也敢开口跟人买卖,可让她一个人去开铺子,她是万万不敢的。 林乐一会儿靠在亲娘怀里,一会儿趴在阿公背上,还能跟二姨三姨翻花绳,一会儿累了,她就吃点栗子芋头休息一会儿。 小姑娘记忆以来,再也没有比这更轻松愉快的日子了。 以至于小姑娘有些太兴奋,林昭都叫不住她。 “一年到头就这么一天,让孩子高兴高兴吧。”林渔笑道。 大年初一,林渔果然带着大大小小去了那头,给林老娘拜年。 样子还是要做的,他不要脸,但毕竟住在村里,不好让村里人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不孝顺。 做完样子林渔就回了家,一刻都不愿意多留。 林昭几个原本还担心做的太明显,回头被人说嘴。 哪知道刚回家,上门拜年的人就来了,有大有小还不少,家门口好不热闹,院子里都坐满了人。 三姐妹忙不迭的招呼人,又把瓜子花生都拿出来招待客人。 林莱私底下偷偷说:“看吧,只要咱爹有本事,有出息,人人都上赶着,所以咱们更要有出息。” 日子过得飞快,开春之后,种地的农民又开始忙碌起来。 林渔走在乡野地间总能看到忙碌的村民,他知道时机到了。
第29章 农家女的愚孝爹(29) 农家女的愚孝…… “爹, 我们也要一起去吗?”林昭忐忑不安的问。 林盼也很紧张:“要不我们还是在外头等着吧,进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只会添乱。” 与她们不同, 林莱却有些跃跃欲试, 探头探脑的。 林渔笑起来:“水车是你们帮忙一起打造的, 这么重这么大,我一个人推着也吃力。” “那让三妹陪着爹一块儿进去。”林昭开口道。 林盼低声说:“我们怕说错话做错事情, 到时候给爹添麻烦。” 心知女儿心底的担忧, 林渔反过来劝说:“这是咱家的大事儿,你们都是自家人,自然得出一份力,再者,在县太爷跟前混一个眼熟, 对你们也有好处。” 顿了顿, 他又补了一句:“曹县令见了这东西只会欢喜, 绝不会因为别的生气。” 林莱在旁边帮腔:“大姐二姐, 咱就一起进去吧,爹有心带咱见见世面, 别人求着都来不了,你们不去岂不白白浪费这样的好机会 。” 她说的是光宗耀祖,别以为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 林昭林盼觉得有道理,终于鼓起勇气来。 第一次走进县衙的时候, 三个姑娘生怕走错一步,说错一句话, 亦步亦趋的跟在林渔身边。 林渔没有多安慰,说了也没用,等多来几次, 多见几次,她们就会习惯。 他是在县衙挂了名的人,刚上门就被迎了进去。 门房看得目瞪口呆,上次他还奚落人家乡下人,结果一眨眼的功夫,乡下人成了县太爷的座上宾,他还在给人看大门。 林莱还记着上次的仇,进门后故意瞥了他一眼。 门房立刻露出点头哈腰的笑容来:“快请进,曹大人早早就吩咐下来,您几位来了就直接进去。” 林渔没为难人,直接带着女儿往里头走。 林莱朝着二姐挤了挤眼睛,再看门房谄媚的笑容,心底又觉得没意思。 很快,三位姑娘就没心思再管门房,她们忍不住打量起县衙来。 与乡下不同,县衙是按照朝廷规格建造的,她们看不懂其中门道,却也知道门槛儿特别高,房梁屋檐上都是雕花。 她们看得心中生怯,下意识的看向亲爹。 林渔面色如常,在县衙里走动就像在自家一样自在,一副眼前场景只是寻常的架势。 看见他这样,三个女儿忽然不再怯生生的,一个个挺起胸膛来,心底没那么不安了。 “林兄弟,你可算来了。” 曹县令早就听说了消息,早早等着,瞧见他们就迎了上来。 林渔客客气气的行了礼:“草民参见曹大人。” “民女参见曹大人。”林昭三人也连忙行礼。 曹县令哈哈笑道:“不必多礼,这三位想必就是我大侄女吧,果然都是秀外慧中的好女子。” 林昭三人被夸得脸上发烫,没想到曹大人如此平易近人。 林渔笑道:“曹大人谬赞。” “这可是我肺腑之言。”曹大人不但夸了几句,还拿出了三份见面礼来。 三人纷纷看向亲爹,见他点头才道谢收下。 客套了几句,曹县令便迫不及待的问:“前些时候你说在研究新的农具,难道就是这东西?” 他已经低头去看车上的东西。 林渔点头:“正是,大人,这是改进后的水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灵活轻便,能拆卸组装,无需人力物力,只需将其放入水流之中,便能借力而行。” 曹县令一听就大为兴趣:“若真的如此,定能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林兄弟走,我们去有水的地方试一试。” 说完竟是一把拉住林渔往后院走。 林昭三人面面相觑,赶紧跟上去。 路上,林莱低声道:“看吧,县太爷对咱们客气的很。” “那不是对咱们客气,是对爹客气。” 林盼恍惚说:“没想到我也能见县太爷,还拿了县太爷给的见面礼。” 曹县令显然早有准备,后院居然造出一个小河道来。 林渔到了地方二话不说,开始动手:“你们几个过来帮忙。” 曹县令看了看凑过去帮忙的三个小姑娘,笑着说:“何必让大侄女受累,我这边有的是人。” 林渔抬头解释:“大人有所不知,我在家中改进水车的时候,都是三个女儿在旁边打下手,她们比其他人都熟悉水车构造。” 县太爷一听果然没再反对。 他站在旁边仔细看着,果然瞧见林家三个姑娘动作利索,显然是对水车有所了解。 尤其是最小的一个,动手速度不比林渔慢多少,他差使过去的衙役还摸不着头脑,她们三个就组装大半。 曹县令心底诧异,他原还以为林渔带着三个女儿过来,只是想让他见一见,拿份见面礼,回头对外也有个说头。 倒是没想到林渔家三个女儿都有几分本事。 曹县令想到林渔家中就三个女儿,没儿子,看来他这是要培养女儿了。 心思一转,曹县令将这事儿记下来,若是这三个女子有本事,他也不介意提拔一二。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2 首页 上一页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