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的朋友很激动,保罗也一样。 他们希望有人可以跟他们分享这份激动,想来想去,决定去找洪永祥他们。 现在是白天,那些劳工都会出去干活,整个营地就剩下洪永祥等人,他们就算在里面大呼小叫,都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几人做了决定后,就前往劳工们生活的营地。 路上,他们依旧在聊《梦游莫斯科》这本书。 这本书所用的文字虽然断断续续非常乱,但里面的内容字字珠玑。 这书写的,还是未来! 这绝对是一本预言了未来的天书。 几人越聊,越坚信这一点,而这个时候,他们见到了洪永祥。 保罗心情特别好,一见到洪永祥,就冲上去给了洪永祥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着又将自己带来的食物送给洪永祥。 等做完这一切,保罗就想跟洪永祥说俄国爆发革命的事情,再将天书的详细内容讲给洪永祥听。 而另一边,洪永祥见保罗这样热情,却有些愧疚。 保罗对他这么赤诚,他却对保罗有所隐瞒! 洪永祥对保罗开口:“谢谢!保罗,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保罗虽然急着跟洪永祥说俄国爆发革命的事情,但还是礼貌地开口:“你说。” 洪永祥道:“你的院子里,是不是突然出现了一本叫《梦游莫斯科》的书?” “你怎么知道?”保罗急切地问。 眼前的中国人能知道这件事,莫非是上帝给了对方什么指示? 洪永祥道:“那本书,是我让人给你的,你知道我们英文不好,这书也就翻译得不怎么样,现在我们已经将之重新翻译了一遍,你要看新的翻译稿吗?” 说着,洪永祥拿出自己最近这段时间重新修改过的翻译内容。 保罗接过稿件,就看到了眼熟的字迹。 眼前的翻译稿比他之前收到的要好一些,上面的句子更加通顺。 但很显然,两份稿件出自一人之手。 这让保罗有些受不了。 他的天书,怎么会是眼前这人翻译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保罗死死盯着眼前的翻译稿,他的那些朋友也凑过来,围着翻译稿看。 他们都有种,心里的信仰崩塌的感觉。 怎么能这样!不该这样! 这本预言了未来的书,应该是天书才对,怎么会是中国劳工的翻译稿? 但洪永祥不可能骗他们。 保罗慢慢翻看面前的书,发现确实比他手上的更详细。 所以他根本就不是天选之人。 但这本书确实描写了未来……保罗问洪永祥:“你懂俄语?你翻译的是俄语书?” 这书是不是俄国那些被他视作偶像的人写的? 洪永祥道:“不是,这本书是一个中国人写的,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中国人,他在睡梦中,进入到了一个俄国人的身体里。” 保罗不敢置信:“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手上还有原稿。”洪永祥带着保罗来到屋内,然后将自己父亲给自己的,刊登了《梦游莫斯科》的报纸给保罗看。 保罗不懂中文,但洪永祥比划着跟他说,还是让他确定了一件事——他手上的天书确实是洪永祥翻译的。 保罗突然抬起头,看向洪永祥:“你知道吗?昨天俄国的彼得格勒爆发了革命。” 洪永祥闻言呆住。 保罗又道:“布尔什维克获得了胜利,这书里写的种种,或许会成为现实!” 洪永祥更加震惊。 洪永祥震惊的时候,国内也有很多人震惊。 俄国爆发革命的事情,欧洲人已经知道,中国人自然也知道了。 不过报纸上暂时还没有刊登,所以知道这件事的,是少数人。 而这些人里,恰好有人看过《梦游莫斯科》。
第197章 新书《重生》 上海的一栋洋房里, 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年人感慨:“俄国爆发革命,竟是跟那东兴写的小说里的情况一模一样。” 他身边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戴着眼镜的人开口:“俄国的两方势力不可能一直维持平衡, 只能说东兴赌对了。” “也是,不过如此一来, 这本书肯定又会被人翻出来,想要封禁也会很难。” “现在已经不是这本书的问题了, 俄国革命成功,这种思想一定会传到国内, 引发震荡。” 这两人都很有钱, 也有权势, 所以他们不喜欢《梦游莫斯科》这本书里描绘的大同世界。 这个世界真要像书里写的那样,那他们多年来奋斗出来的财富权势, 不就成了一场空? 之前《梦游莫斯科》这本书被封禁, 就跟他们有关。 不过现在这情况,即便封禁这本书, 恐怕也已经不能阻止某些思潮。 这两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 《申报》这样的大报纸, 也已经知道这件事。 此时已经是下午,明日的报纸已经排版好,但现在出了这样的大事,《申报》主编立刻做主, 将报纸重新排版, 头版头条刊登此事。 《上海日报》编辑部。 高汉林喝了一口茶, 又开始想念东兴先生。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东兴先生为什么一直不来投稿? 东兴先生,是时候该写新书了啊! 正在他感慨的时候, 外面有个记者跑进来:“主编,出大事了!” “出什么大事了?”高汉林问,又担心地看了看报社门口。 他的报纸上,最近应该没有刊登不能刊登的东西吧? 记者开口:“主编,我打听到消息,俄国爆发革命了,《申报》已经在修改报纸排版,他们会在明天的报纸上刊登这个消息。” 《申报》这样的大报纸,总能第一时间知道那些重要新闻,并刊登出来。 但他们报社到底不是机密单位,所以哪怕报纸还没有开始售卖,很多消息,也已经透露出去。 这个记者,就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了一些事情。 高汉林愣了愣,随即道:“你详细说说!” 那人闻言,当即说起来。 而高汉林听完,满脸激动:“东兴先生书里写的种种,或许就要实现!当真是可喜可贺!” 他的声音很响亮,周围人都听到了。 这些人很好奇,纷纷开口询问,然后就从高汉林那里,知道了来龙去脉。 他们跟高汉林一样激动,又觉得东兴先生实在厉害。 这时,那个把这个消息带来报社的记者问高汉林:“高主编,我们要不要刊登这个消息?” 若是放在以前,高汉林是不会急着刊登这个消息的,只会连夜写一篇相关的文章,然后明天排版,后天刊登。 一来他的报纸不怎么刊登国际上的新闻,二来明日的报纸,他们已经排好版面,要重新排版费时费力。 但这次的这个消息,跟东兴先生的小说《梦游莫斯科》有关。 高汉林很快决定:“我们改排版,在明日的头版头条,刊登这件事!” 《上海日报》的员工忙活起来。 《上海日报》的编辑已经知道这件事,但另一边,《新小说报》的编辑,对这个新闻一无所知。 不过他们也很忙。 云景先生的新小说《重生》,将在明日面世。 《新小说报》的编辑对这部小说,爱不释手。 “云景先生的小说,越来越好看了,这本书从开篇开始,就很好看!” “这开头,看得我热血沸腾!” “这报纸一定会畅销!” “云景先生真厉害,竟然又写了一个以前没出现过的题材!” …… 在众多的夸赞声里,也有人提出异议:“你们不觉得这本书的女主角太过大胆吗?她一个女子,竟然想离婚。” 其他人道:“云景先生笔下的女主角,哪个不大胆?” “如果这本书的主角是曹可欣,她除了离婚,应该还会让渣男破产,让渣男无家可归。” “若这本书的主角是金月季,她也肯定会离婚,然后带着儿女去读书。” 那个提出异议的人听到这些回答,不敢再说什么,同时也开始犹豫自己的决定。 他跟书里那个“渣男”一样,早早娶妻。 他对妻子有许多不满,主要是他妻子不识字,以至于他说的话,他妻子常常听不懂。 还有一点就是,他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他妻子照看,所以他妻子一直生活在老家,没有跟着他来上海,两人一年见不了几次。 他原先也没有花花肠子,但最近认识了一个女子,忍不住生出感情…… 他也起了在上海另娶的念头,现在看了这书,不免心虚。 此外,他跟妻子已经生育了两个儿子,他对妻子不满,对两个孩子却是极为喜爱的。 原先他没多想,现在看到渣男后娶的妻子针对女主所生的儿女,对再娶一事,也就犹豫不决。 这么想着,这人又开始翻看桑景云交给他们的,这部小说开头三万字的内容。 云景先生的笔下的这个渣男,是真的很渣。 他对妻子和儿女没有丝毫责任感,只顾自己在外面逍遥快活。 上辈子女主和一双儿女会死,跟他有很大关系。 女主重生后想要跟他离婚很正常。 这个编辑叹了口气,继续往下看。 云景先生在这本书里,写了很多跟现实有关的东西,比如养家的开销之类。 书里的渣男收入颇丰,但要养两个妻子五个儿女,还是有点困难,毕竟养孩子不是给口吃的就可以了,是要送他们读书的,而在上海,好点的学校学费不便宜。 这个编辑看到书里女主算账,跟着算了算自己两个儿子将来读书结婚要花的钱。 算完,他大惊失色。 他不是什么大老板,拿的薪水虽然不低,但一个月也就只有二十元。 等他两个儿子大了,都要读中学,这钱怕是不太够。 他想再娶,除非彻底不管现在的妻子儿子。 但他又做不到这一点。 罢了,还是不娶了!还有他的妻子……金月季一开始不识字,后来不还是学会了认字?这书里的女主,也一直在学习。 他要不要把他妻子儿子接来上海?到时他儿子去学校读书,回来还能教一教他的妻子。 至于他的父母…… 其实他跟妻子关系不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父母不许他妻子来上海,非要让他妻子在老家待着。 以前他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但看多了云景的书,却觉得自己父母的做法不合适。 他大哥在老家,他爹娘哪里还用他妻子照顾? 他还是抽空,将他妻子接来上海吧! 上海的教育更好,让孩子来上海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9 首页 上一页 2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