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继位至今,朝廷一直重视佛教,导致道观越来越冷清,信众也越来越少,五山观早已入不敷出,他才会想铤而走险。 “仙长,我和陛下的丹药你可以慢慢想,我们都不急的”陆萸笑看着他。 过了一会,她接着问,“不知道长的教叫什么名?” 孙道长忙回,“天师教,是道教的支派,贫道一直在五山观传道。” 才听到“天师教”三字,陆萸便忍不住看向曹壬。 只见曹壬眼中一亮,然后笑着开口,“道长无需紧张,天师教的名号朕早已听过,可惜朕曾入佛门,不好再入贵教,不过,朕可为道长指一明路。” “陛下请说!”孙道长知皇帝无为难之意,恨不得现在就赶紧走上那条明路。 “你也知道,这两年有很多世家南渡,而他们有一些是因为一心向道不喜朕出自佛门而投奔杨氏,故道长可去江东传道。” “天师教发源于北方,贫道怕去了江东后,他们不认”孙道长对去江东传道有些犹豫。 去陌生的地方重头开始,北方的信众就流失了。 陆萸却笑回,“道长不用担心,本宫会让全天下都知道你为本宫炼制了续命丹,听闻江东陆侯这些日子身体欠安,你替本宫去陆氏的华亭庄园送去些许丹药,剩下的就不用你担心了。” 皇后娘娘未尽之言,陆侯会把他引荐给江东的世家,他一时喜出望外,忙向皇后行大礼,“多谢娘娘成全。” 陆萸不甚在意的摆摆手,笑回,“你可以去江东传道,但续命丹不能乱卖,若发现伤人性命,我必派人去取你首级?” 孙道长听后,立马吓得跪在地上,连连保证“娘娘放心,贫道只是为传道,不会害人性命。” 曹壬听后,笑道,“道长先起吧,洛阳至江东路途遥远,为酬谢你替皇后炼制续命丹,朕会为你备下酒宴和赏银。” 于是,当天晚上,帝后在式乾殿宴请孙道长的事被太极宫流传开了。 听闻孙道长非常厉害,给皇后把脉后迅速为皇后娘娘配制了续命丹,唯一可惜的是当今圣上的旧疾暂时没找到合适的续命丹。 皇后为了表达对孙道长的感谢,赠了一曲琵琶曲和百两黄金给他。 听闻陆侯被困华亭疾病缠身,皇帝感念陆氏忠诚,特派孙道长带着续命丹前往江东华亭。 孙道长离开洛阳的时候,帝后在城门口依依不舍地送别。 他志向满满的向江东进发,与他同行的还有皇后娘娘送去照顾陆侯的侍女红菱及一干护卫。 续命丹如此抢手,这一路上劫匪肯定不会少,护卫全是皇帝挑选出来的精锐,共一千人。 虽然孙道长知道根本没有什么续命丹,可皇后娘娘说了,阵仗越大,世人只会越相信天师教的能力,这样他在江东传道才能更快。 昨夜宴会结束后,他与教中几位道长也商议过,当今圣上出身佛门,天师教想在北方传教太难,去了江东就不一样了,那边现在是杨氏的天下。 如今有皇后娘娘为天师教造势,此时不去,更待何时呀? 张道长至华亭不过三个月,兴安五年七月,大魏皇宫传出喜讯,皇后娘娘怀孕了。 病秧子皇后终于怀孕了,当初逼皇帝选妃的朝臣,如今又一心期盼皇后娘娘这一胎能诞下皇子。 在江东会稽庄园,昔年的陆氏庄园已改门庭。 石封买下陆氏的茶山才半年,少将军朱慎竟然愿意以买价两倍半的价格买走整座茶山。 这事让石封看陆氏越来越亲切,陆氏简直就是他在江东遇到的财神。 陆歆虽退守华亭,但也会偶尔到山阴星火书院,一来二去的,两个无官职在身的旧同僚又走到了一起。 后来听闻陆歆病重,大魏帝后送了炼丹师给陆侯,石封好奇之下去华亭一探究竟。 至华亭之初,他果真看到陆侯病得惨不忍睹,完全就是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 谁知,过一个月,他再去华亭,陆侯的气色竟然有所好转。 又过了一个月,还未等他去华亭,陆侯竟然神采飞扬地骑着马从华亭奔驰至会稽。 陆歆不但气色完全恢复,甚至看起来比之前还要年轻,换上显年轻的衣袍后,他翻身上下马的动作麻利得跟四十出头一样,头上已看不出一根白发。 眼睁睁看着如此神迹发生在陆歆身上,石封忍不住对北方来的道长好奇起来。 特别是听闻谢皇后吃了道长的续命丹才几个月后就怀上龙种,他恨不得陆歆能把道长让给他。 随着北方世家南渡,石封早已把欠陆氏和魏氏的钱还清,而且还赚得盆满钵满。 他现在过得非常滋润,所以一门心思只求长寿,于是忍不住向陆歆要孙道长。 陆歆听后,脸上有些为难,还有舍不得,但还是回,“孙道长得仙人庇护,我亦不敢私下替他决断,若他愿意追随你,我便将他送你。” 言罢,陆歆翻身上马,马鞭潇洒一挥,如少年郎帮神采飞扬地回华亭去了。 站在路口为陆歆送别的石封父子见状,一脸的羡慕,心里默默期待孙道长能收入自己府中。 几日后,陆歆带着孙道长来到了会稽庄园。 见他一脸的不舍,石封在心底偷着乐,却还假惺惺地劝解,“我会照顾好道长,文肃不用担心,想求仙丹时,你随时可以来。” 陆歆听后,轻叹一声,不再言语,闷闷不乐地向他抱拳告辞,这次回去是乘马车回去的,可见他多舍不得孙道长。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结局一 ◎属于我们的岁月静好◎ 陆歆回到马车内,忙对红菱道,“你替我看看是否需要补妆。” 红菱依言仔细查看后,笑回,“陆侯放心,不用补妆,您还要接着访友吗?” “山阴太守即将调任,我去送送他”陆歆回。 山阴郡的太守是沈玉的大伯父,杨氏朝廷为拉拢沈氏,任命沈玉的大伯父为尚书省的左民尚书,不日将要离开山阴去建邺任职了。 从正五品升任正三品,是该祝贺一番的,陆歆难得从华亭出来,打算带着礼品去联络一下感情。 至太守府门前,陆歆又让红菱仔细查看妆容,确定神采依旧后带上仆从下了马车。 沈氏和陆氏向来走得近,才听闻陆侯拜访,沈太守立马出门相迎。 待见到仿佛返老还童的陆歆,心中的震惊与石封一样。 他边偷偷观察边将陆歆迎进太守府后,一起坐在书房的窗前品茗闲聊。 二人聊了大概两个时辰,他已确认过陆侯确实比之前几次相见神采更甚后,忍不住问起了魏皇帝送来江东的仙长。 陆歆丝毫不藏私,把仙长到华亭后的种种都告诉了沈太守,然后感叹,“可惜你问晚了,仙长如今被石封请走了。” 沈太守对陆侯有此等神遇心存怀疑,如今听闻仙长在石封府上,忙笑回,“不晚,仙长既在会稽庄园,我择日亲自登门拜访就是。” 石封不愧是大魏首富,特别会来事,买下会稽庄园后,常带重礼登沈太守的门,一来二去的,如今二人也算熟稔。 陆歆见效果已达到,以还要赶回华亭为由行礼告辞了,临走时步伐轻快,哪里有半点这个年龄该有的老态。 这让站在门口相送的沈太守看得直咋舌,心底也对仙长愈发好奇。 可他不知的是,陆歆才回到马车内,立时感叹,“岁月不饶人呀,假的终归是假的,就这半天功夫,老夫已经累得话都不想多说。” 红菱听后,笑回,“陆侯万不可轻易言老,娘娘还等着您给未出生的皇子取字呢。” 红菱当初受陆萸之命来华亭,一路上担心陆侯是个挑剔的老头,谁知到了华亭才发现陆侯其实是个很慈祥的老头。 他常说,“见到你,就想起我那苦命的孙女。” 红菱问,“是先帝时受鞭刑去世的女公子吗?” “怎么,连你都知道我那孙女?” 红菱点点头,“陆女公子不畏强权反抗卢公子,为天下女子除害的英勇事迹早就传遍大魏了。” 陆歆听后笑回,“她若知道被大家如此铭记,肯定会笑出声。” 红菱只当陆侯感伤于女公子听不到身后事,出言安慰,“陆侯莫难过,陛下说人有轮回,想必女公子已转世在富贵人家。” 富贵人家吗?陆萸被谢洐夫妇救走,确实比在陆氏过得好,是真的富贵人家。 孙道长住到石封府上后,立即给石封把了脉,然后按症状给他定制了药浴,并提出药浴时他要给石封护理头皮。 在他帮助石封药浴期间,不喜欢被打扰。 他解释,“既是养生,自当从头至脚一处都不遗漏。” 石封听后,不疑有他,立马下了命令,不许任何人打扰他养生。 石封亲眼看到陆歆的神迹,如今只盼着自己也能立马恢复当年风采,哪怕浴桶中的药汤一片漆黑且味道难闻,他也毫不犹豫坐了进去。 “一个时辰后,贫道要给石公疏通经络,届时你会神游太虚片刻,不过不用用担心,至多半个时辰就能醒来,醒来后就会神清气爽。” 石封忙点头,“仙长放心行事即可,我不担心。” 如此,孙道长也不再废话,见石封泡在汤药中昏昏欲睡之时,迅速在他的后脖颈处扎了一针。 石封只感觉到一阵酸麻,还未出声,就歪着头昏睡过去了。 确认石封不会醒来后,孙道长立马让徒儿端着一盆黑漆漆的汤药进来。 这汤药的方子是皇后的侍女给他的,对人没有伤害,纯属染发剂。 他如今要和徒弟联手快速替石封染发,俗称护理头皮。 二人动作麻利的染完头发后,徒弟迅速端着汤药退了出去,而孙道长则用一块深色的细布帕子给石封擦头发上的水汽。 不多时,石封终于醒来,在浴桶中舒展手脚后,果真如孙道长所言,他觉得一派神清气爽。 孙道长道,“石公既已醒来,今日的养生浴就可以停了,待三日后再重复即可。” 石封从浴桶中出来换好衣服后,迫不及待坐到铜镜前,只见当初夹杂在发间的银丝如今已变色,心底直呼神奇,对孙道长满意极了。 如此这般,连续药浴三次后,石封头顶的银丝竟已几乎不可见,而沈太守登门时,看到就是神采奕奕的石封。 石封这人一直有个毛病,就是爱显摆,一听说沈太守登门,立马让仆从给他换上了颜色显年轻的衣袍,还特意让儿子和自己一起去迎沈太守。 沈太守见父子俩有如兄弟一般,忍不住赞,“石公好风采!” 石封忙迎着沈太守进了庄园,并不断夸赞孙道长有仙人庇护,是仙人在凡间的弟子。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江东甚至整个大魏都知道天师教的名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0 首页 上一页 1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