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看完以后,宁安和薛成言相视一笑,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这部电影的内容很团结,很积极向上,但宁安和薛成言是两条享受生活的咸鱼,并不太符合这部电影所倡导的努力工作积极奋斗的价值观。所以他们俩就不说什么了。 时间过得很快,1953年,宁安大学毕业。1950年入学的这批学生,经过了院系大调整,53年就毕业了,比平时早了一年。 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央编译局工作。 卫老头笑的直咳嗽:“你们一家子,可把各个翻译机构都占了。” 这几年,薛成言已经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尽管尚未正式成亲,也被当成了家里的一份子。 他跟宁安商量好了,他来给严家当上门女婿。反正他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又特别喜欢宁安家里的家庭氛围。 1953年7月27日,宁安在卫谦初和钱德音的陪同下,从家里出发,前往薛成言的住所,接上人之后,俩人先去领了结婚证,然后才一起回家。婚礼是在家里举行的。 虽然现在的结婚证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写明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都是谁,但是卫老头作为老派人,还是把这些角色都凑齐了。 因为薛成言入赘,卫老头就毫不客气的担任了主婚人的角色。寻常婚礼上,担任这份工作的通常是男方长辈。介绍人有两位,一位是薛成言的好友,当年拉着他去参加联欢会的巩复兴,一位是钱德音;证婚人也是两位,一位是严其琛的老邻居胡仲方,一位是褚修远。 除了官方发的结婚证,卫老头还让卫翕亲自给他们制作了一份传统婚书,上面写了宁安的个人情况和薛成言的个人情况,经由谁介绍,于哪年哪月举办婚礼,恭请谁来证婚,最后是一段常见祝词: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后面是结婚人、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的名字,每个人都印上了个人印章。 他们的婚礼没有通知陈伯庸和刘南疏,就像当初说好的一样,彼此都当不认识。 结婚以后,她和薛成言也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薛成言表现非常好,一辈子都没有挨打。 这一世,宁安没有生孩子。她其实是可以生的,在她来到这个世界以后,身体就已经变好了,但是因为原主的心愿是“没有孩子也要活得理直气壮”,所以,她决定不生。 这件事情她跟薛成言商量过,薛成言对此没有任何异议。当然了,如果他有异议,宁安就要踹了他。 薛成言表达完对不生孩子的支持之后,总觉得自己似乎逃过了一劫。 这件事情他们也跟卫舜华和严其琛报备过,俩人同样无异议。只是更加努力的工作,帮宁安攒钱。 爱能不能持续和有没有孩子没关系。 人能不能活得好和有没有孩子也同样没关系。 宁安和薛成言日子过得轻松惬意,专注于自己,专心享受二人世界,陪伴父母和家人。 ———☆——— 1957年小桔子跟宁安说“韩小五出生了”的时候,宁安差点都想不起来韩小五是谁。 想了一会,宁安笑道:“这回他可以一直生活在亲生父母身边了。” 小桔子笑道:“是的呢,他爹妈就算想把他送出去都不知道该送给谁。徐立诚和叶海兰已经有8个儿子了。后来又生了一对三胞胎,一对双胞胎。不过他们这辈子就只有这八个,徐立诚去结扎了。孩子太多了,他愁得慌,怕养不起。关键是怕后面孩子上不起学、娶不起媳妇。” 宁安笑道:“他心里还是有成算的嘛。” “可不是。剧情里叶海兰虽然能生,但日子过得实在算不上好。生的多,身体差,她又把大部分工资给了自己父母,她丈夫工资不高,一个人养活13个孩子特别困难,俩人整天吵的鸡飞狗跳,动手也是常有的事。十三个孩子养的也不好。这辈子徐立诚及时止生,只有八个,应该还是好了不少的。而且徐立诚比她上辈子那个男的工资高,也不管她给娘家钱的事,所以,他们的日子不太富裕,但挺和顺的。” “孩子是叶海兰的父母帮忙带吗?” “不是,人家就管伺候月子。伺候完就走。孩子都送到托儿所里去。” “徐立诚真的一点也不介意她给娘家钱吗?” “一点不介意是不可能的。徐立诚委婉的提过,能不能少给点,多留点给孩子们。叶海兰不同意,理由是父母把她养大,她赚的钱就要孝敬父母。而且她本人不用徐立诚养,她留下来的钱足够养活她自己。而8个孩子都是徐立诚的,徐立诚养他们天经地义。她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而且徐立诚被她说服了,虽然心里有点不得劲,但也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叶海兰生,他养,以后孩子给他俩养老,没毛病。” 宁安:“……” 小桔子笑道:“徐立诚还自我开解,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以前的女人嫁了人,自己和孩子都靠男方养活,他媳妇现在能自己养活自己,已经给他减轻了负担了,他得知足。” 宁安:“……” 她只能说一句“他人还怪好嘞”。 小桔子点头,“确实还行,自己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工资交给媳妇,还能帮着做点家务,还不错啦。叶海兰也算有原则,人家确实只把自己工资的三分之二给父母,没动徐立诚的钱,徐立诚的工资基本上都花在了徐家。” 宁安:“……” 她没再关注徐家,倒是抽空关注了一下韩小五的成长。 上辈子,乔清霞刚生完孩子就被告知这个孩子要送人,她心里顿时就激发了对这个孩子的无限怜惜和爱意,所以,韩小五在韩家生活的前两年,过得也很不错,因为有一种即将失去这个孩子的危机感,乔清霞对他十分照顾。 这辈子,风平浪静,没有送孩子的事情发生,韩小五就是韩家的第五个孩子,没什么特别的,在他之前,乔清霞早就儿女双全,对这个孩子并没有额外的关爱,甚至有许多忽视。 1959年,虽然不像剧情中那么严重,但因为自然灾害的频发,粮食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短缺,没到饿死人的程度,但很多人家,尤其是人口多的人家,都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韩家也不例外。 宁安和小桔子都觉得,剧情里,韩家两口子之所以在那个时候把韩小五送到徐家去,本质上就是想减轻一下家庭负担,同时,徐家条件好,也能帮他们把孩子养好。 这辈子,就只能他们自己咬牙养着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乔清霞生下了第六个孩子,更是让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
第349章 五零不能生的女人(33) 乔清霞虽然有不少私房钱,但是这时候有钱也不容易买到粮食,一个品质很好的玉镯也就能换几斤白面,还得说是运气好,赶上有人卖。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乔清霞就展现出了一些黑心资本家的特质。 她不但坚决拒绝把自己的私房钱和各种首饰拿出来想办法淘换粮食,反而怂恿韩景阳趁机发一笔财。 “饥荒不会持久的。这时候钱不值钱,各种名贵的首饰也不值钱,但是一旦饥荒过去了,这些东西就值钱了。现在,正好是发财的好时候。” 韩景阳觉得好笑,“这个道理谁不懂啊?关键是谁手上也没有余粮。自己也就将就着饿不死,谁会拿救命粮去换这些东西?就算你换回来了,自己饿死了,又有什么意义?” 乔清霞觉得韩景阳就是个榆木脑袋,手上有权也不会用。“我听说,有很多地方是没有受灾的,那些地方是不是有余粮,能不能想办法从那些地方弄一些过来?粮仓里一点储备粮都没有吗?” 韩景阳:“……” 粮仓里当然是有储备粮的,而且还不少。 宁安和小桔子就发现,男主已经走上了真正的违法犯罪道路。 韩景阳利用职权向地方政府申请救灾粮,地方政府虽然没有全批,但是给了一部分,这部分粮食并没有全部发放到困难人群的手里,有一部分,被男主扣下了。 他乔装打扮找到了当地的一个投机倒把分子,两人合伙往外出粮、套现。 作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面对这种发灾难财的行为,宁安和小桔子当然是立刻举报了。事实上,男主在剧情里也做了这么一件“大好事”,帮大家申请来了救济粮,而且他高风亮节,自己一点没领,全都发给了有需要的同志,收获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但实际上,背地里他也干了克扣粮食、趁机发财的事,只是没有暴露出来。66年他被打倒,在剧情里是受了乔清霞海外关系的连累。两口子虽然被下放了,但是还能领到部分工资,生活困难,也并非活不下去。 现在嘛,因为贪墨、投机倒把的犯罪行为被查实,韩景阳被开除党籍、公职,喜提30年牢狱之灾,而且是无法申诉、不能减刑的那种。他也无法和妻儿在一起,要单独服刑。 出事以后,韩景阳请求见一见徐立诚。 徐立诚收到通知,决定去见他一面。这时候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战友犯了错,不能一棍子打死,还是要尽可能拉他一把,教育一下他,让他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徐立诚和韩景阳相识多年,做不到对他完全坐视不理。 但是他没去成。叶海兰把他拦住了,跟他说如果他敢去,她就带着孩子们一起死。 徐立诚:“……我和他毕竟相交多年,这个时候不去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咱不能看人家落魄了,就躲得远远的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觉得他为什么要见你?无非就是‘托孤’罢了,想让你照看他的媳妇孩子。你也不想想,你自己还有八个要养呢,你有精力照顾吗?他要是拜托你,你能硬下脸来拒绝吗?你不能。你要是答应了,你肯定就要努力去做到,把家里的东西分一部分给他的媳妇孩子,凭什么?他家日子好过的时候,可没有想到你!想去可以,踩着我的尸体过去!” 徐立诚:“……” 叶海兰又说:“他那是落魄了吗?他是罪犯!你和一个犯罪分子讲什么义气?” 徐立诚到底还是没去成。 韩景阳带着遗憾和气愤去服刑了。 考虑到自己还有六个孩子要抚养,韩景阳丝毫没提乔清霞怂恿他的事情,但是,政府并不相信乔清霞是无辜的,毕竟,韩景阳换回来的那些东西,都交给了乔清霞。 就算乔清霞没有参与,她难道就没有丝毫怀疑吗?这明显就是心里有数,但装聋作哑,坐享渔翁之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5 首页 上一页 2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