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张玉娇家的家常菜馆,在这些小摊子里面就特别显眼。 她宣传的早,不少人其实都知道了,本来期望值不是很高,还是被香味所吸引了。 价格且不说,味道就很吸引人,毕竟是大火现炒出来的,空气里都带着家常菜的香味,有些人是从进这个学校开始,就没什么吃过几顿好点的家常菜,毕竟这里不像省城那么方便觅食,于是炒菜馆在一堆餐饮店里面就格外显眼一些。 张玉娇笑着迎客,王盛就负责打杂,上菜打扫一应事情都是他来做,刚开始两口子还能照应的过来,但十二点一到,学校放学的大部分一出来,客人也越来越多。 “王盛,葱花没有了,切一点出来。”生意不好也愁,生意好了也发愁,看着走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人,张玉娇心里暗暗叫苦,早知道就该多准备一些菜的,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多人啊。 她家店里倒是坐的下,客厅摆不下了还能往包厢挪,包厢坐不下了,外面还能摆露天的桌子,客人们吃饭坐着的是小凳子,这种塑料凳子,当初她买的时候一口气买了五六十个,就算来的人坐满了也能坐的下。 问题是她没有准备这么多菜。 原本以为最多也就二三十个客人,一顿饭能接待这么多人,她都要笑醒了,可今天忙的她连记人数都来不及,刚开始她是记着的,可到了三十个往后,她就懒得记了,后面到底来了多少? 有五十个吗? 应该还不止吧! 远远超出自己接待能力的客人,让两夫妻也慌了手脚,王盛刚开始还是有章法的,毕竟他以前也跟张玉娇打杂搞了那么久了,除了做饭其他的活儿他也都能干了,可到了后来又要他收桌子,又要他扫地,厨房外面又堆了一堆的盘子没人洗,张玉娇在外头挥舞着锅铲,时不时的要叫上一声—— “王盛,菜没了,帮我切点藕。” “王盛,盘子呢,我这里盘子也没了。” 还有客人在喊:“老板,怎么没人擦桌子呢,这桌子也太脏了,算了抹布在哪里,我自己来擦吧。” 菜当时是按照五十人份准备的,因为是中午,还算了晚上的一起切了,但大概十二点半左右,准备的菜还是不太够,王盛也忙的脚不沾地,除了端菜上菜,他还要搞卫生,就算今天赚了不少钱,他也忙的很想发火。 就在这个时候,屋内的门被推开了。 是王盛先感觉到了,他正在擦桌子,手里的抹布被人一把拿走。 王盛吃惊的看向来人,沈大娘却对他说:“你去洗盘子吧,这里有我。” 她不知道多久没出来了,自从侄子死了以后,连闹腾都不曾闹腾了,人也跟被人抽走了魂一样,儿子给她送饭她就吃,不给饿着也行,孩子哭闹她也从来不管,哪怕是家里盖房子这么大的事,两口子又要挣钱又要忙着家里,她也从没有从房里出来过。 张玉娇对这个婆婆也不做什么指望了,哪怕心里再为难,她觉得一天供两顿饭是供的起的。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时候沈大娘会出来。 王盛吃惊的看着他娘:“您怎么出来了?” 沈大娘毕竟老了,动作也没有年轻人那样利索,弯腰擦桌子的动作有些迟缓,一只手擦着桌子,一只手拿着垃圾桶,擦完了一个又换去另外一个,王盛见母亲的动起来跟以前一样,在她的催促下,搬着大盆去门口洗碗去了。 张玉娇也没有注意到后头多了个人,只觉得事情顺了很多,王盛很快的洗好盘子,摆在张玉娇顺手的地方,就开始切菜备菜,店里经常炒的那几个菜都是固定的,并不算很难准备,三人一直忙到差不多一点钟,人渐渐少了起来,张玉娇这才喘上了一口气。 经验不足,很多东西都没准备好。 “王盛,晚上多备点菜吧,我看看像豆干豆皮这种能放的,家里冰箱可以多存一些,肉丝也可以多切出来些,今天中午到后面都不够了,要是没卖完,干脆晚上自己吃了。”张玉娇拿出几个鸡蛋出来,准备中午做个西红柿鸡蛋汤。 他们家人本来是要十二点半吃饭的,结果一口气忙到了这个点,幸好十一点多的时候,王盛见情况不对,又插了一锅白米饭,不然卖到后面连米饭都不够了。 幸好插了这一锅米饭,不然全家人连剩下的饭都没得吃。 张玉娇一转身,就看见正在帮忙拖地的婆婆。 她都不知道多久没见到沈大娘了,两人互相看对方厌烦,沈大娘也不爱出门,不出门的日子,连送饭都是王盛送进去给她吃,张玉娇端着一盆西红柿鸡蛋汤,走到桌前放下,哑着嗓子跟沈大娘说:“妈,吃饭了。” 沈大娘点点头:“等我把这里扫完,你去把月月抱出来。” 月月是小女儿,现在人多,孩子们也不敢放到外面散养,大人们忙的时候,就把她放在屋里,给她垫了个草垫子,放了些玩具,这孩子能坐在上面玩很久,要是困了累了,自己爬床上去睡觉。 张玉娇这才想起女儿还在屋里,赶紧跑进去,推门进去见女儿还在拼积木。 “月月,要尿尿吗?” 月月已经快三岁了,现在讲话很利索。 “奶奶带我去尿过了。”月月很懂事,知道爸妈在忙的情况下,自己会乖乖玩,她手里举着个芭比娃娃:“妈妈,你看,我给芭比娃娃做衣服了。” 刚才月月想自己出去尿尿,打开房门的时候恰好看见了沈大娘。 沈大娘没说什么,牵着月月去尿完,再带她去房间。 张玉娇让月月把鞋子穿好,就把人带了出来吃饭。 中午来不及,就用剩下的材料炒了个炒菜,荤素都有,再打了个西红柿鸡蛋汤,份量比较大,四个人吃也够了,月月一来,就坐在桌子前看着吃的,高兴的“哇”了一声,今天的菜份量很大哦,人也很齐全哦,要是姐姐放学回来了就好了。 月月“哇”起来的样子,有些可爱。 张玉娇也坐了下来,今天她最辛苦,这种天气累的满头是汗,中午的账她没算过,也没空算。 吃完午饭她要去睡个午觉,晚餐五点钟要开始了,她得休息好。 吃完中午饭还有一堆东西要收拾,下午四点要去接孩子。 沈大娘说:“早上我休息好了,待会儿我把家里收拾收拾,王盛你洗碗切菜煮饭,等下午我去接琴琴。” 琴琴是在白云村上学,离这里不太远,骑自行车接送就可以了。 王盛一愣,顿时有些鼻酸,自从他表弟过世以后,也不知道多久了,沈大娘都不肯出房门。 现在她突然说要干活,让他这个当儿子的不能适应。 倒是张玉娇先反应过来,夹了一筷子肉给沈大娘:“还不快点应下,谢谢妈。” 王盛忙点点头,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四人吃完了饭,张玉娇也帮着收拾了一会儿,又把晚上要准备的食材翻出来,交代好王健,就去休息了,她一觉睡到四点就开始上班,那个时候沈大娘也带着月月出门接大孙女去了。 醒来没见到孩子,张玉娇还以为月月跑丢了,吓了一身冷汗出来找,让王健看到了就说:“妈说月月整天待在家里也不好,带着出去玩一会儿,接完琴琴就回来。” 婆婆的态度一下子转变了这么多,张玉娇还是不是很放心,下午干活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 平常五点左右,琴琴就回来了,但今天等到过了五点,琴琴还没回来。 张玉娇忍不住问:“你妈不会乱跑吧。” 王盛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沉默了一下说:“要是六点没回,我就出去找找,她说了带月月出去玩一会儿的。” 原话是说月月太可怜了,爸妈都在家里忙,不像以前琴琴那样可以散养,这话不敢给张玉娇听到了,怕她想多了会不舒服,王盛说:“先忙吧,来客人了。” 晚餐的客人来的没有中午那么密集,刚开始零零散散的几个,到六点左右客人多起来,但没过多久,客人也就少了,一忙起来张玉娇就忘记时间,等看到婆婆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来,她才想起这件事,再看了一眼时间,都快六点半了。 两个小丫头被带着出去溜了一圈,都非常高兴,举着手里的糖葫芦说:“奶奶给我们买了吃的。” 沈大娘脸上虽然也没什么表情,但比以前有人气多了,也不像最开始那样,总是骂骂咧咧的。 张玉娇一怔,笑着夸了两个女儿一嘴,随后问:“妈,你看吃点什么,我给你们吵。” 沈大娘以前总怕人家说她是杀人犯,但今天走出去了,看到老邻居们,大家都没提起她侄子的事,后来她发现她家那点事,别人压根没放在心里,现在村里人都在讨论谁家谁家赚了钱,谁还记得以前的沈大娘干过什么事。 那以前她总担心别人看不起她,到底是为了什么。 真的走出去以后,发现别人其实很渺小,每个人都在过自己的日子,谁还会把多余的目光放在别人身上呢? 周末楼小乔带着两个孩子去爷爷奶奶那里玩。 还没进门,亭亭就兴奋的说:“我给咪咪带了礼物。” 咪咪是刘菊花新养的猫,特别可爱的狮子猫,据说是人从北方带回来的,两只眼的眼睛不一样,颜色也是雪白雪白的,大尾巴上面的毛很蓬松,像个鸡毛掸子。 这年头宠物猫还没有那么普及,像这种颜值的猫,已经是仙女猫一样的颜值了,家里头三个孩子,尤其是亭亭,特别喜欢这只小咪。 小咪也喜欢亭亭,但不喜欢两个哥哥,尤其是比较淘气一些的小锦,每次他只要路过咪咪的面前,咪咪都会伸出肉垫挠他一下,表达自己对他的不喜欢。 但小锦毫不介意,依旧会抱着小咪一顿亲:“我最喜欢我们家的咪咪了呀。” 咪咪很不爽,但也不会伸出爪子挠小主人。 自从孙子们搬走了以后,刘菊花的晚年生活就没以前那么忙碌,也没有以前那么有趣了,这只猫陪着她度过最无聊的一段时间,现在已经越过三个孩子,成为家里最受宠的小朋友。 “奶奶,我们来啦。”推开门,三个孩子齐齐的喊了一声。 小咪总是很警惕,听到了动静就跑到门口,先是扑到了三个孩子面前,前爪着地,屁股翘起,只有摇来摇去的大尾巴告诉大家,她其实很高兴。 见到几个孩子进来,小咪又迅速的往屋里跑,假装出来狩猎的动作。 小孩儿们就欢呼起来,高兴的追着小咪跑。 或许因为这边的人来往比较多,这只猫对人类并没有那么敏感,这边的住户也不会总关着家里的门,这只猫呈现半散养的状态,下面的单元门是关着的她是出不去,但楼道里面是她的天下。 刘菊花从厨房里出来,抱了抱三个孙子,高兴的说:“坐着看电视去吧,这会儿在重播还珠格格。”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17 首页 上一页 2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