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湖南台在放,晚上放了白天可以重播,孩子们都很喜欢看,尤其是亭亭,一听说这个时候在重播,赶紧坐在沙发前,连小猫过来蹭她,都不会搭理了。 她还喜欢买小燕子的贴纸,自己有个本子,花花绿绿的贴满了一个小本本。 楼小乔让孩子们坐下,去厨房帮忙,又被刘菊花赶了出来,让她坐着看电视就好。 每次到婆婆家才是最放松的时候。 晚上在婆婆这里蹭了一顿饭,把孩子们丢到了老人这里,楼小乔毫无心理负担的回城里去了。 她高考完以后,孩子们的作息又变了变,平常跟父母住在一起,在城里住,等到周末再来爷爷奶奶这里玩,他们以前在这里住过一年,在这里有不少的好朋友,现在还在一起玩呢,周末两个大人也想放松一下。 楼小乔没以前那么忙了,但齐老师的资料现在还在卖,尤其是今年她上了大一以后,又多了几个省的分销。 学习上的事情少了,但工作上的事情又多了。 周末她跑了一趟印刷厂,刚好碰到了杜娟:“哎,跟你说件事情。” 每次见面,杜娟就是这句话。 楼小乔:“什么?” 杜娟拉下脸说:“咱们的资料,出盗版了。” 下半年开始,这一套资料就卖的很好,印刷厂长期留了两条生产线出来,专门为了配合这个生产,还做了全厂动员的工作,一直到十月份,订购都是呈上升状态,上半年的二十五万册卖出去以后,下半年又定走了三十万册,结果到了十月份以后,上门来订购的是越来越少了。 起初杜娟没怎么在意,还以为跟上半年一样出现了瓶颈,书店一次性上太多货,就会这个样子。 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不对劲的,这还是因为有个版本印错了,有个老师发现不对劲,打电话上他们厂里来问,杜鹃一去查看,才发现那个版本有一个版面都印错了。 盗版不光冠着齐老师的名字在卖,还很嚣张的在书上面印了他们厂的联系方式,简直是一毛一样。 钱是让那些人赚走了,售后却找他们厂。 杜娟不仅生气市面上出现了盗版,还很生气那个老师咄咄逼人的架势,不管她怎么解释,对方就是认定了他们厂推卸责任,还号称要把这件事情报到媒体上,给他们一个“教训”看看。 这个人又较真,又很固执,还真的拖来了“媒体”朋友来写采访,结果小作文写出来,小规模的震撼了一下,然后杜鹃就寻着这个老师买书的书店仔细去查,这一查就查出端倪来了,这个书店以前是找他们定过货,但这一批确实不是找他们定的。 刚开始杜娟还有些生气,以为出版社自己找了渠道印刷,结果打电话给编辑一问,才知道对方压根不知道这事,于是她这才留意起来,这册书的纸张比他们厂的纸张要差很多,也轻很多,光纸这一项,就能省去不少成本,那到渠道商的成本也就低了很多。 至于学生,刚开始他们也是在意的,不过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要学的是知识,辅导材料跟别的书籍又不一样,这种东西他们也不会拿去收藏,属于一次性用品,质量好质量差对他们影响不是很大。 要不是这个老师捅出来,杜鹃还不知道这件事。 “这事儿不是你授权别的渠道印刷的吧?”杜娟问。 “怎么会,我都独家授权给你们了。” 而且当初为了降低成本,也是跟造纸厂谈判了很久,最后定下来的纸张已经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了,再差的话,就会差的有些离谱了,作为一个正版书,得有自己的节操好吧。 杜娟听到这个消息,也就松了一口气,领着楼小乔往办公室里头走:“我还以为是你又找了什么地方印刷的呢,既然不是你,也不是出版社,那就是盗版了,至于那个老师那边,我再看看吧。” 对方的反应也有问题,杜娟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而且把正版的参考资料都带过去给她看了,对方就是一副“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听你解释”的样子,非常的不讲道理,起初杜娟还只是以为这个老师比较难缠,后面她觉察出不对劲来。 对方这么娴熟的操作手法,明显就是针对他们印刷厂。 于是杜娟找人查了一下,这个人是新都一中的数学老师,他手里也有一本参考资料想出版,但他找遍了出版社,对方都婉拒了他,最后绕了一圈,齐老师的资料就出事了。 “那个报纸报道之前,我也跟人沟通过了,但对方是那种小报社,压根不怕人告。”杜娟喝了一口菊花茶,狠狠的压了一下火气,继续说:“我看他后续还有招呢,是想踩着咱们往上面爬。” 今年县城又倒闭了几家国企,以前跟杜娟他们有合作的包装厂都倒闭了,厂里也越发感觉到危机,本来今年有了这一套资料,把这几年的亏损情况完全给扭转了过来,厂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让这样两件事情一闹腾,搞的厂里的销售又受到了影响,而且对方现在这样重拳出击,即便是后面恢复了厂里的名誉,都不可能一点都不受影响。 楼小乔就知道杜娟来找她是因为什么了。 侧面找她打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找她商量应对的办法。
第100章 大结局(上) 楼小乔第一反应就是,要把盗版的源头找出来。 “你找人打听一下进货的源头,如果这种盗版是从新都出去的,最大的可能性也是在新都这边印刷,能做这么多资料的地方,肯定不是一般规模的小印刷厂。” 像学校也有自己的印刷机,单单靠那种规模的印刷,根本没办法做到这么大的批量。 楼小乔跟杜娟说着话,手机响了。 她低头接过电话一看,是张让打来的,她灵机一动:“我晚上不回去吃饭了。” 张让一下就听出问题来:“出什么事了吗?” 楼小乔想了想,还是把盗版的事情跟他提了提:“我的直觉,这个老师就算跟盗版没什么关系,也知道一些内情,但我们也没有办法在他身上做什么,你有没有思路?” 比起张让来,她就是个渣渣。 别看张让现在是个领导,但他也是要参与破案的,而且他的专业水平,已经在新都很受好评。 张让听说是盗版的事情,在电话那头沉吟片刻,就有了思路:“按你的说法,这么大的出货量,我觉得应该不会是那种小作坊做出来的。” 而且成本那么低,杜娟都算过成本,就算他们不挣钱,也卖不了这个价格。 这也是楼小乔的疑惑。 “成本控制上也很可疑,就算撇开人工那些不说,他们卖的价格也太低了一点,我跟造纸厂和印刷厂都很熟了,大家很清楚成本,如果要做到卖家这么低,除非纸张和油墨有更低廉的渠道。” ...... 大小也是个案子,张让沉默了片刻:“这事儿我好好想一下,你们自己也查一查......可以从进货的渠道商那里打听一下,如果印刷的工厂在新都” 楼小乔接了一句:“我们可以报警了吧,这是非法印刷啊。” 张让在电话那头轻笑:“对,你可以报警了。” 他又提醒了一句:“刚才你们提到的新都一中的那位老师,在你们报警立案以后,如果他还在媒体散播对你们不利的流言,你们也可以进行反击,这种行为已经涉及到诽谤罪,你们可以通过给他发律师函。” 楼小乔顿时茅塞大开,真是在原地瞎转悠。 对哦,她怎么没有想到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处理。 说好了不回家吃饭,但晚上楼小乔还是回到了家里。 三个孩子吃完晚饭,出去玩了一会儿,晚上冷了下来,电视上正在播放着《还珠格格》,楼小乔进门的时候,四人正紧张的盯着电视。 紫薇被抓起来了呢,容嬷嬷要扎她手指。 三小只看的紧张的长大了嘴巴,连刘菊花都没注意到有人进门来。 楼小乔在门口换了鞋:“今天有没有人想出去吃烧烤?” 晚饭是在厂里吃的,没怎么吃饱。 三个小脑袋没搭理,刘菊花也看的很带劲,只有小白猫翘着大尾巴跑了过来,在楼小乔的腿边上蹭了蹭,喵呜了几声,楼小乔摸了一把小白猫的脑袋,她继续仰着脑袋喵呜喵呜。 亭亭这才注意到妈妈回来了,叫了一声妈妈,眼睛都粘在电视上了,其他两小只看的脸头都不想挪开。 楼小乔叹了一口气,进屋找了身衣服,去浴室洗澡。 今天跑了那么多地方,又累又饿,她今天是一点都不想动弹了。 新都一中的一处茶馆里,焦老师正在跟几个媒体朋友叙述自己的遭遇。 从他发现了印刷质量问题,再到跟印刷厂沟通为止,过程讲的绘声绘色,记者也是听的眼睛发亮,这么好的新闻素材,又衔接上了一年前的新闻热点的快车,这一期的新闻肯定能吸引眼球。 焦老师说的精彩,记者听得过瘾。 “焦老师,你能保证你说的这些话的真实性吧,我们也要去印刷厂核实的。” 被叫做焦老师的,是个四十多岁的秃顶中年男,此时一双浑浊的眼睛闪着贪婪的光:“我敢保证绝对是真的,这家印刷厂的负责人很难沟通,我跟他们讲事情,他们就跟我抵赖,还给我装无辜说这套资料不是他们印的,你自己瞧瞧一样的排版,怎么可能不是他们厂印的,我也找相关人士咨询过了,人家说从专业角度来看,很有可能是同一家厂子出品的,我还不止问过一个专业人士的!” 然后巴拉巴拉扯了一大堆。 总之,他有很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些资料肯定是印刷厂印出来的。 “他们就是降低印刷质量,赚快钱我们也无所谓,但是错版我就不能忍了,用这套资料的可都是高考生,用这种资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我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容忍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焦老师说着话,在公文包里面掏啊掏,掏出一叠纸出来:“刘记者,这是我编纂的资料,你可以看看,我也是二十年的数学老教师了,资质也不比那个齐老师差的,你要是刊登我我的新闻,一定要顺便帮我提一提这个。” 刘记者的嘴角抽了抽,她就知道对方这么爽快的答应就没什么好事。 他们家可是正规媒体! 作为新闻工作者她有敏锐的直觉,下意识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她把那一叠资料拿起来看了一眼,是一本手稿,看样子整理出来并没有多久,但她这次来是想挖一个大新闻的,对方的这个要求就—— “焦老师,您之前没有说过有这个要求。”刘记者露出为难的样子出来。 焦老师那张油腻的脸上顿时堆起笑容:“这个也就是顺便提一提嘛,不需要耗费多少版面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17 首页 上一页 2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