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摆得这么低,就连陈卓也不得暗暗感叹。这个卢玹,忍功一流,着实不能小觑。 陈卓以目光询问郡主,是不是请卢郡马站得近一些? 姜韶华眸光微闪,不置可否。 陈卓心领神会,收回目光。 郡主肯给的,也就是这么一点点体面了。卢郡马自作且自受吧! 沈木来得最迟。不过,没有人去挑沈木的不是。沈木熬了两夜没睡,黑瘦的脸孔满是疲惫,双目赤红。 姜韶华很是体谅臣子:“沈工正熬了两天两夜没合眼,定然十分疲惫。待会儿在马车上歇一歇。” 春耕礼的重头戏是耕地,每个臣子今日都得下田。沈木也不能例外。能在马车上休息片刻,就是郡主的恩典了。 沈木感激的谢恩。 赵公公紧跟着来了。姜韶华含笑相迎。 人都来齐了,姜韶华第一个迈步走出王府正门。众属官武将相随,声势浩荡。 崔渡跟着秦虎和孟三宝,站的位置离郡主很近。他一抬头,就能看见那个纤细的少女身影。 这阵仗,这气势,好生威风! …… 更威风的还在后面。 马车拐出王府,到了宽敞的街道上。 这条繁华热闹的街道,被提前清理干净,行人百姓都在街道两侧。郡主的车队一亮相,便有百姓高声欢呼。 “郡主千岁!” “天佑南阳,天佑郡主!” 崔渡听着耳畔如雷般的呼喊,热血汩汩,莫名地激动起来。差点也跟着振臂高呼。 姜韶华端坐在马车里,听着车外声浪,久违的激越涌上心头。 这是南阳郡,这里的百姓都是她的子民。这里是她的家,是她的根。这一世,她绝不会再抛弃她的百姓。 百姓们爱戴她,都是因祖父的遗泽。祖父做了几十年南阳王,政令宽厚,仁爱百姓。如今祖父走了一年,百姓们将对祖父的敬仰爱戴,转移到了她身上。 她吩咐银朱荼白拉起两侧的车帘。 细密的竹帘拉起后,姜韶华转头,冲百姓们挥手微笑。百姓的欢呼声更热切了。 骑着骏马的宋渊,目光警惕地留意四周。一众亲卫各自打起精神,睁大双眼。不夸张地说,一只苍蝇都休想飞近。 陈卓和冯文铭同乘一辆马车,看着这一幕,陈卓欣慰地低语:“郡主和王爷一样,珍爱百姓。” 冯文铭探头看一眼,然后低声笑道:“以前王爷出巡的时候,百姓的呼声可没那么高。” 陈卓哑然失笑。 人都有惜弱之心。 郡主年少美丽,百姓们或许少了些敬畏,却多一层亲近。 一个时辰后,到了田庄。 田地都在城外,只有这一个田庄是例外,位于城内不说,位置也很不错。每年种的粮食,专门供应王府。每年南阳郡的春耕礼,也在此举行。 崔渡进了田庄后,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触目所及都是良田! 这是在他梦里才会出现的美景! 郡主说要赏他一片良田,莫非就是这里?! 他愿意当牛做马,为她当一辈子差! “傻乐什么?”孟三宝扯了发呆的崔渡一把:“郡主要更衣下田,我们都得跟着下田。快去!” ……
第38章 春耕(二) 田边有一排屋子,姜韶华进了第一间,脱下厚重华美的礼服,换上备好的家常衣裳。精致的珠冠也被取下,长发梳做一条长长的麻花辫垂在身后。 简洁利落,行走轻便,适合扶犁耕田。 众属官静候片刻,待郡主出来了,也各自去换衣。 亲卫们穿的都是武服,倒是不必换衣。孟三宝转头和秦虎说话,再一转头,不见崔渡身影,不由得一惊。 再一看,崔渡蹲在田边,伸手摸着黑土。 孟三宝好气又好笑,大步过去,伸手一拎崔渡的后衣襟,就像拎一只小鸡崽子:“这田里的土到处都是,黑乎乎的,有什么好摸的。别乱跑,紧跟着我们。” 崔渡身不由己地被提溜走了,目光念念不舍的溜了一圈。这里都是黑土,上等的好田! 待郡主的身影映入眼帘,崔渡的目光又移不开了。 郡主之前的装扮隆重华美,让人觉得多看一眼都是不敬。现在就如邻家少女一般,美丽随和可亲。 郡主似察觉到他的视线,转头看了过来,冲他微微一笑。 日头有些晒,脸有些热。 孟三宝瞥一眼面红傻笑的小哑巴,悄悄翻了个白眼。 春耕礼开始了,老老实实观礼吧! 邱远尚身为典膳,一日没卸下差事,一日就得拉磨干活。此时高声道:“工房敬献辕犁。” 沈木郑重应一声,转头叫了几个匠人过来。其中两个抬着长直辕犁,这也是大家见惯的农具。另外两个抬着的辕犁,样式却不同,小巧得多。 赵公公顿时来了兴致,笑着询问:“郡主,奴才从未见过这等样式的辕犁,莫非这是工房新研制出来的?不知是否好用?” 沈木为人耿直,正要张口说这是崔渡献的图纸,郡主已笑着张了口:“正是。今日有两副辕犁,正好都试一试。” 沈木闭了嘴,心里却有些不自在。 不是他的功劳,怎么就堆到他的头上了? 那个叫崔渡的小少年,岂不是吃了大亏。 沈木目光搜寻到崔渡的身影,却未见崔渡脸上有什么失落,不知在笑什么,一派魂游天外的神情。 匠人们将两副辕犁都放到了田里。 姜韶华迈步上前,先扶住了长直辕犁,用上三分力道,不疾不徐平稳向前。长直辕犁所过之处,田土被翻开,散发着独属于春日泥土的气息。 众属官跟着郡主身后,心里暗暗称赞。郡主扶犁耕田,有模有样,半点都不娇气。 一个来回,就是一炷香时间。他们走得微微冒汗了,郡主气定神闲,脸不红气不喘,又去扶新式辕犁。 一入手,姜韶华就觉不同。新式辕犁轻巧省力不说,转弯还格外灵活,同样用三分力道,耕田的速度快了许多。 这么算来,同样一块田,用新式辕犁耕田,能节省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对春耕来说,早一日就省一日的人工。 姜韶华心中十分喜悦,扶着新式辕犁一个来回,什么也没说,只道:“陈长史也来试一试新式辕犁。” 陈卓看在眼里,早就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应一声便扶住新式辕犁。待耕一个来回,陈卓激动喜悦至极,连声道:“好好好!太好了!这新式辕犁轻便省力,百姓们若能用上,耕田便能少辛苦几日。” “老冯,你来试试。” 冯文铭正要迈步,身边香风一扫,赵公公娇俏的身影已冲了过去:“咱家看着眼馋,先来试一回。” 陈卓自然不会开罪赵公公,笑着应道:“是我刚才疏忽了,本来就该先请赵公公才是。还请赵公公见谅。” 赵公公娇媚的目光落在陈卓的脸上:“陈长史别和咱家客气。” 陈卓是当年那一科进士里的美男子,如今都五十多岁的人了,额上有了皱纹,头上也开始冒白发,一张脸还是儒雅英俊得很。 陈卓暗暗甩掉一身的鸡皮疙瘩,面不改色地吩咐:“邱典膳陪赵公公扶犁耕田,别让赵公公累着了。” 邱远尚:“……” 邱远尚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应一声走上前。 赵公公立刻招呼一声:“咱家力气弱,邱大人帮咱家推一把。” 邱远尚手刚放过去,赵公公的手就迫不及待地摸索过来。赵公公目光含情,邱远尚忍着反胃,陪着赵公公一同耕田。邱远尚很快就察觉到新式辕犁的妙处,不由得“咦”了一声。 赵公公的双眼放了光。 待耕田结束,赵公公顾不得和英俊阳刚的邱大人挨挨蹭蹭,快步到了姜韶华面前,声音亢奋激动:“郡主!这新式辕犁敬献朝廷,可是一桩大功。” 姜韶华含笑道:“我正要请托赵公公,回京的时候,将这新式辕犁带上,敬献给太后娘娘。” 赵公公喜笑颜开,也不推辞客气,一口就应下了。 众属官被勾起了好奇心,一个接着一个去扶犁耕田。轮到沈木的时候,沈木激动得眼睛都红了。 身为工匠,能做出有利农耕的新式辕犁,这是何等的荣耀。 …… 因为新式辕犁的缘故,这一场春耕礼,人人争抢着耕田。一轮过后,又是一轮。到后来,宋渊和亲卫们也都上了手。小半日过来,将一大片田都耕完了。 田庄的裴管事看得眼热,厚着脸求了个体面,也耕了一个来回。 姜韶华心情舒畅,吩咐裴管事:“已经正午了,让厨房备膳。” 裴管事忙笑道:“是,奴才这就让厨房摆膳。” 田庄里有新鲜菜蔬,养了猪牛羊,还有一群鸡鸭鹅。厨房里的两个厨子从一大早就杀猪宰羊,忙活半日,整治出了两席菜肴。 姜韶华和赵公公陈长史冯长史宋统领坐了一席,另外几位属官又坐一席。 随行的五十个亲卫,饭菜也颇为丰盛。桌上四大盘都是荤菜,红烧肉堆得冒尖,羊肉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崔渡原本坐在孟三宝身边,还没动筷子,银朱便笑盈盈地过来了:“郡主请崔公子去那边坐席。” 孟三宝:“……”
第39章 礼遇 孟三宝的眼都瞪大了。一旁秦虎同样瞠目结舌。 小哑巴怎么就成崔公子了? 郡主还特意请他去坐席? 崔渡一脸坦然地起身,随银朱去了属官那一席,坐了沈木下首。 沈木平日性情孤僻,略有些古怪,不爱说话。今日却眉眼带笑,看着崔渡的目光满是欣赏:“崔公子今年多大了?” 崔渡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嗓子,摇摇头。 沈木一愣:“崔公子不能说话?” 崔渡点头。 实在可惜!竟然是个小哑巴。 沈木惋惜之余,也了解郡主的良苦用心了。这么大的功劳,足够一个官员升官进爵。一个口不能言的小少年,注定入不了官场。倒是不宜太过惹眼招摇了。 沈木是个实在人,想了想低声道:“这新式辕犁做出来,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功劳你是头一份,谁也抢不走。便是郡主不对外宣扬,我也都记着。朝廷若赏我升官,我不会推辞。如果有金银赏赐,我分文不要,都给你。” 崔渡也不客气,点点头应下。 别说现在,就是在他生活的年代,上司贪功也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个沈工正,坦诚又厚道。 沈木自然不知崔渡在想什么,主动举筷为崔渡布菜。 同席的杨政闻安看在眼底,都觉新鲜。 沈木名如其人,平日在这等场合就像块木头,不爱说话只闷头吃饭。今日对这个崔公子倒是格外关照。刚才还嘀嘀咕咕说了悄悄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69 首页 上一页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