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冷冷吐出两个字:“去吧!” 李夫人再次扯住李芳华的衣袖。 李芳华瑟瑟发抖,仿佛预料到了等待着自己的凄惨命运。她一个惹了大祸的闺阁少女,回了李家后,绝没有好下场。要么被随意安排嫁人,要么就直接重病一场,从此不在人前露面,拖个几年香消玉殒。 李芳华抬头,蓄满泪水的眼睛满是哀求地看着女帝陛下。 女帝陛下,救救我。 姜韶华眉头动了一动,脑海中闪过久远的几乎遗忘的一幕。许多许多年前,她也曾做过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不同的是,她被郑太皇太后说服,心甘情愿地嫁进了火坑。 眼前的李芳华,有反抗的勇气和决心,当众闹成这样,也算勇气可嘉了。 “李夫人,”姜韶华微笑着张口:“稍等片刻。” 李夫人想杀了李芳华的心都有。只是,皇上张了金口,她就得老老实实地应声听令:“是,请皇上吩咐。” 姜韶华微笑道:“今日是太后娘娘生辰,是个好日子。李姑娘一时激动失仪,也不是什么大错,不必过多呵斥。要是闹出什么动静来,倒是损了太后娘娘的一番美意。” 李夫人心里一紧,连声应是。 女帝陛下这一番话,足以保住她的性命。 李芳华又哭了。这一次,是喜悦感激的泪水。她不敢多说,就这么重重地磕了三个头,抬头时,额头红了一片:“多谢皇上。” 姜韶华温声笑道:“不必谢我。回去之后,好好和长辈们将心里话说清楚。长辈们慈爱宽厚,自会心疼体恤晚辈。去吧!” 这一声去吧,比之李太后冰冷的两个字要温暖得多。 李芳华心里热流涌动,红着眼眶应了,起身随李夫人离去。 看了一场大戏的女眷们,在心中纷纷松了口气。她们的女帝陛下,天威赫赫,也有宽厚仁慈的一面。短短几句话,便改变了李芳华的命运。 李夫人带着李芳华离去,寿宴也没冷清。 姜韶华笑着对李太后道:“这点小事,母后可别恼。今日这么多人进宫为母后贺寿,母后喜欢看年轻小姑娘,让她们都上前来说说话就是。”
第835章 番外之平王(三) 姜韶华笑起来如春风拂面。 李太后却知道,这张如春风般的笑脸后是深不可测的帝王心计手段。她这个太后能在后宫里尊荣体面,靠的是太和帝的余泽,还有她及时挺身支持姜韶华的恩泽。 如今姜韶华登基九年,早已坐稳龙椅掌控朝堂,文臣武将归心,百姓拥护爱戴。谁也撼动不了天子之位。 换而言之,姜韶华这位大梁天子,早已不需看任何人的脸色。反倒是她这个太后,得时时揣摩着姜韶华的心思。 她想让李氏女做平王妃,确实有些不为人道的私心。李芳华忽然闹了这一出,令李家人颜面扫地,她这个太后脸上无光,平王妃的人选势必得换人。或许,这才正合姜韶华的心意。 姜韶华其实并不乐意李家出一个平王妃。今日正好顺水推舟,解决了一个麻烦。 李太后呼出一口浊气,挤出笑容:“皇上说的是。今日是哀家生辰,别被一个不懂事的丫头扰了。” 然后,便笑着招呼其余几个年轻姑娘过来说话。 卢姑娘崔姑娘王姑娘皆是大家闺秀,进宫赴宴前都经过家中长辈教导,再有刚才李芳华闹的一出,她们心中各有思虑,应对间颇为小心。 陈姑娘相貌和陈瑾瑜有三分相似,姜韶华看着颇为亲切,随口笑道:“你是陈瑾瑜的堂妹么?” 陈姑娘轻声应道:“是,隔了几个房头,是远房堂妹。” 姜韶华有些怀念:“她在豫州做郡守,这几年差事当得好。等明年满了一任,就能回京城了。朕几年没见她,心里着实惦记。” 所以,看到相貌有些相似的陈家姑娘,便觉亲切。 李太后听着话音,不动声色地打量陈姑娘。 陈丞相是皇上铁杆心腹,又是大梁文臣之首。如果陈氏女嫁给平王,以后便能日夜盯着平王。对皇上来说,这才是最合意的人选。 陈姑娘柔顺地垂着头,任由太后娘娘挑剔打量。 等在一旁的冯姑娘,悄悄往外瞧。 平王在外面疯跑了一圈,跑得满头都是汗,此时转头冲了进来。 平王生得白白胖胖,相貌一等一的俊俏。此时满脸欢快,像个孩童一般,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一同展颜而笑。 冯姑娘忍不住笑了一笑。 平王觉得这个笑姑娘笑得烂漫可爱,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外面有鸟雀,我要去抓,你去不去?” 平王嗓门洪亮,一张口,就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李太后看着天真稚气的冯姑娘,心想这冯尚书也是有趣,怎么挑了个傻乎乎的姑娘进宫来赴宴。偏偏平王没注意旁人,就对冯姑娘张口说话了。 冯姑娘也是个妙人,先迅速点头,然后悄声应道:“现在不成,我还得等太后娘娘问话呢!” 平王可不管这些,伸手扯住冯姑娘的衣袖:“走走走,我们去玩。” 平王力气大得很,也没人敢去拦着他,冯姑娘被扯着走了几步,急急转头。 没等李太后发话,姜韶华已笑了起来:“平王是个孩童脾气,你就陪着他去玩耍片刻。” 冯姑娘的心也大得很,果然就高高兴兴地去了。 众人的神情都很微妙,纷纷转头去开冯夫人。 冯尚书相貌丑陋,冯夫人年轻时候也不是什么美人,相貌平平无奇。不过,冯夫人和冯尚书夫妻多年,能受得了冯尚书火爆急躁的脾气,也不会怵这等场面。 冯夫人笑眯眯地说道:“无双这丫头,自小就性情烂漫天真,今年都十六岁了,玩心还是重得很。平日在家里,就爱爬树摘花,会用弹弓射鸟,半点不像姑娘家,是个野小子脾气。今日在宫中闹什么笑话,大家可别见怪。” 得! 还是冯尚书厉害,从家中挑了这么一个活宝来。平王智力低下,冯无双也没聪明到哪儿去。性情烂漫天真,换个词来说,就是缺心眼呗! 怪不得平王一招呼,冯姑娘就兴冲冲地跟着去了。这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哪! 李太后哭笑不得,转头看姜韶华。 姜韶华也有些意外,目中闪出笑意。 陈姑娘不错,冯姑娘就更好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平王妃的位置,留给冯家也是极好的。 …… “平王真相中无双了?” 冯尚书从户部衙门回来后,见了老妻,就听到了令他惊掉下巴的一桩大喜事。 冯夫人忍俊不禁:“可不是么?进宫的几位姑娘,平王看都没看别人,就和我们无双玩了小半日。” “走的时候,平王依依难舍,扯着无双的衣袖不让走,嚷着要娶无双。” 冯尚书哭笑不得:“太后娘娘早已内定了李家姑娘做平王妃。我让无双去宫里赴宴,算是凑个数。怎么倒成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不知道的,肯定以为我心机深沉,故意投平王所好。” 真是冤枉得很。 冯尚书每日忙着户部差事,大半时间都住在户部衙门里,根本就没心思琢磨这些。宫里传了太后旨意,他压根没当回事,随口就对老妻说道:“找个傻气胆大的,进宫应付一日。” 冯家不是什么大族。这几年来京城依附冯尚书的族人,也就那么五六户。及笄的姑娘只有三个,冯无双自小就是个野小子,玩心重胆子大。冯夫人就带了冯无双进宫。 谁能想到,平王就相中了冯无双? “其实,也不能说是相中。”冯夫人很中肯地说道:“平王每日在宫里,接触的都是宫人内侍,根本就没机会见同龄的姑娘。十几岁的少女,大多柔顺贞静,像无双这样的傻丫头压根就没第二个。平王这是找到玩伴了。” 当然,对平王来说,有个投契的玩伴就足够了。 冯尚书嗯了一声,摸了一把短须,很快做出决定:“这不是小事。你让人将无双一家子都叫过来。我得将这件事仔细说一说。” “一定要无双乐意,才能结亲。如果无双不乐意,我豁出这张老脸,也要进宫拒了这门亲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69 首页 上一页 46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