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公主美滋滋的,过了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张口问道:“娘是因为我是唯一的孩子,不得不立我为太子。还是因为我足够优秀,担得起太子之位?” 姜韶华俯头,和女儿对视:“立储是大事,不能任性肆意。如果你平庸无能,我宁可从姜氏宗亲里选一个继承人,也不会立你为太子。” “从你四岁开蒙读书的那一日起,我就一直在密切关注你的言行举止。观察了四年,我才决定立你为储君。” “欲戴王冠,先受其重。做储君,比做宝儿公主累得多。等储君册立大典之后,你就随我上朝听政。” 宝儿公主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娘放心,我一定用心听政学习,绝不会让众臣看笑话,更不会让娘失望。” 姜韶华微微一笑,握住女儿的手:“好。”
第833章 番外之平王(一) 立储不是小事,程序繁琐。 册立储君大典,是礼部差事,最忙碌的就是董尚书了。礼部上下忙了三个月,在四月初六这一日,金銮殿里举行了储君册立典礼。 八岁的太子殿下,穿着明黄色的太子服,眉眼肃穆,竟然颇有威仪。站在女帝陛下身边,俨然就是小了两号的姜韶华。 长宁侯崔渡,和众臣站在一处,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女儿成了大梁太子。满心的骄傲之情,几乎要溢出胸膛。 典礼结束后,是盛大的宫宴。 李太后领着平王殿下一同赴宴。 李太后掌宫务之后,颇为低调,从不干涉前朝政务。平日除了打理宫务,就是陪伴平王。 平王今年已经十七岁了,五官俊秀,白白胖胖,满脸开心的笑容。眼睛如水般清澈,一看到底的那种。 太子殿下和平王坐得近,不时为平王夹菜:“二叔,这是你最喜欢吃的肉丸子。” “菜也吃一些,别总吃肉。再胖下去,就不好看了。” 宝儿隔几日就去宁安宫请安,和平王时常一起玩耍。叔侄两个感情很好。 平王很听宝儿的话,宝儿夹什么菜,他都老实吃完。吃饱了,平王坐不住,很快就蹿出殿去玩耍。 论身形,平王已经成年,高高壮壮,十分康健。 论智力,平王勉强有个四五岁的样子,清晰的指令能听懂。复杂一些的,就一脸茫然了。 臣子们也习惯了平王的跳脱,只要不当众脱衣服什么的,就随平王开心吧! “平王殿下也十七岁了。到了该大婚的年龄。”吃喝得差不多了,臣子们借着酒劲闲话低语:“不知哪一家的姑娘,能有幸做平王妃。” “听闻太后娘娘,在去岁就开始为平王殿下操持亲事。应该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吧!” “听说是选了一位李家的姑娘。” “肥水不流外人田。平王脑子虽然不行,身份可尊贵得很。女帝陛下好吃好喝地养着平王,只要平王不闹腾,就是一辈子富贵。太后娘娘选平王妃,当然先紧着娘家。” “其实这对平王也是好事。李家姑娘做了平王妃,太后娘娘自然对平王也多几分眷顾和怜惜。” 范大将军一派忠臣做派,对平王不闻不问,摆明了要划清界限。范贵太妃被常年关着,神智已经有些失常,早就不在人前露面了。 平王就在宁安宫里住着,最大的靠山,就是李太后。李太后选娘家侄孙女做平王妃,也可见是养平王多年养出了真情谊,是真心为平王考虑打算了。 宫宴散后,女帝陛下和长宁侯带着太子殿下,一同送李太后和平王回宁安宫。 平王今日玩得开心,一路蹦蹦跳跳,顺手从廊檐下的花盆里摘了一朵鲜花,兴致勃勃地给侄女宝儿戴上。 宝儿也很纵着平王,凑过脑袋,让平王给她戴上鲜花。 李太后看着这一幕,眼中露出笑意:“宝儿是个心善的孩子。” 宝儿心善,做了太子之后,也能善待平王。这才是最让李太后满意之处。 姜韶华心中了然,冲李太后笑了一笑:“母后倒是全心为平王考虑着想。” 李太后也是一笑:“哀家养了他七年,整日看着他。现在倒是觉得,傻人有傻福。他这样快活地过一辈子,未尝不是件好事。” 顿了顿,又轻声道:“过几日,是哀家生辰。哀家打算召李家女眷进宫。到时候,皇上得了闲空,就来宁安宫看看。” 看什么? 当然是看看李太后挑的人是否合意。 要做平王妃,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这个天子的态度。她愿意接纳,李氏女才能进皇室的门。 至于李太后是否存着不为人道的野心,想让李氏女生出姜氏血脉,日后或许有机会扶皇孙谋夺皇位……这样的可能性当然有。事实上,只要平王娶妻并生出子嗣来,对皇位的传承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李太后这是在试探姜韶华的态度。 如果不愿承担这个风险,可以用的手段太多了。譬如平王忽然重病离世,成婚后意外身亡,或者手段柔和一点,平王妃一直生不出孩子来,也就免了后患。 姜韶华看一眼李太后,淡淡一笑:“好,等母后生辰,朕一定来宁安宫凑凑热闹。” 李太后暗暗松一口气。 姜韶华是圣明天子,有胸襟有格局,不屑于行鬼祟之事。登基这九年,确实一直对平王不错。对她这个太后也算恭敬。 不过,如果以为天子手段温软那就大错特错了。 想想郑太皇太后,被软禁了整整六年。姜韶华丝毫没有心软放太皇太后出来的意思。 …… 六日后,李太后生辰宴。 宁安宫设了宫宴,李家女眷被宣召进宫。真实目的,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为了体面好看些,除了内定的平王妃,还有几位年轻的闺秀也一同进宫,为李太后贺寿。 有崔家的姑娘,有王家的千金,还有董家闺秀。京城新贵陈家冯家人丁都不兴旺,没有嫡支的姑娘,又不能拂逆了太后娘娘的好意,便各自从旁支里挑了一个适龄的姑娘进宫赴宴。 陈家的姑娘相貌秀丽性情柔顺,冯家姑娘天真烂漫,笑起来稚气可爱。 她们两人自知是绿叶,进了宁安宫后,两人便待在角落里,小声说话。她们既不往太后面前凑合,也不去抢李家姑娘的风头。 这位李姑娘,是李芳菲李舍人的堂妹。李氏女都生的好相貌,李芳菲美丽动人,这位未来的平王妃李芳华也是杏目桃腮,很是娇俏。而且,李芳华才学出众,弹的一手好琴。 今日寿宴,精心装扮后的李芳华坐在中央,纤长的手指轻拨琴弦,琴声淙淙,悦耳动听,风姿楚楚动人。 众人不时发出赞叹声。 可惜,平王丝毫不懂欣赏。他坐了一会儿,屁股像扎了一根刺,扭来扭去。 李太后笑着转头问他:“这首琴曲好听吗?” 平王胡乱点头,然后起身就跑了出去。
第834章 番外之平王(二) 平王是什么样的人,进宫赴宴的姑娘们都听说过。不过,道听途说没什么深刻感受。此时亲眼目睹,几乎都被吓了一跳。 众人下意识地都去开李芳华。 李芳华在家中被长辈反复嘱咐过,进宫之后绝不能失态,一定要表现出未来平王妃的镇定自若。 她只是个刚及笄不久的妙龄少女,满心憧憬着要嫁得良人。却被告知将要嫁给智力低下的平王。这是李太后给娘家的恩宠,长辈们满心欢喜,从几个适龄的李家姑娘里,挑中了相貌才学最出挑的她。 没有人问过她到底愿不愿意。 没有人知道她早有意中人。 没有人在意她心里是什么感受。 她就像一个提线木雕,今日晨起被丫鬟们伺候着梳洗装扮,被长辈带进宁安宫,当着众人的面抚琴献艺。被李太后仔细打量,被女帝陛下目光省视。 宽松的裙摆遮掩住了她战战发抖的双腿,精致的妆容掩去了她的仓惶和凄苦。 她就如一条离了水的鱼,被放到了精致的砧板上,认命地闭上双目。然而,平王突如其来的举动,打破了她为自己树立的心房。 她的眼角忽然就湿漉漉的。 带着她进宫的李夫人,发现了她的不对劲,笑容陡然僵硬,忙起身为她遮掩:“芳华有些不适,臣妾先带她退下休息片刻。” 在场的没有蠢人。再者,李芳华咬着嘴唇双目通红泪水不停滑落的可怜模样,谁又能视而不见? 李太后心火蹭蹭,气得不轻,狠狠瞪了李夫人一眼,口中淡淡道:“既是如此,就暂且退下吧!” 挑来挑去,怎么挑了这么一个不成器的混账?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生生地丢人出丑。最重要的是,姜韶华今日也来了。李芳华这等模样,哪里能入得了天子的眼?怎么配做平王妃? 姜韶华目光掠过梨花带雨无声痛哭的李家姑娘,心想这场相亲宴算是彻底被毁了。 这位李姑娘,显然不乐意做什么平王妃。李太后一心眷顾娘家,李家人一心想攀高枝,没人问过李姑娘情不情愿做这个牺牲品。 姜韶华没有多言,以免李太后尴尬。 李夫人匆匆上前,拉起失态的李芳华,用尴尬的笑容来掩饰心里的仓惶不安。 李芳华低着头,随着李夫人走了几步。耳畔忽然听到平王的大嚷大叫声,心里突突直跳,热血在太阳穴汩汩奔涌。 不知哪来的勇气,李芳华忽然挣脱了李夫人的手,转身冲到了女帝陛下和李太后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李夫人脑袋嗡地一声,心里咯噔一沉。 众人纷纷讶然,各自屏住呼吸伸长脖子竖起耳朵,唯恐错过一星半点的好戏。 李太后面色难看,盯着李芳华。 姜韶华微微挑眉,神色不动。 “皇上,太后娘娘,芳华今日当众失态了。”李芳华哽咽不已,声音颤抖,就如狂风中摇摆的小花:“芳华没有待在宫中的福分,想现在就回家。求皇上和太后娘娘恩准。” 一片寂静。 太妃们纷纷收回目光,假装自己不存在。 进宫赴宴的女眷们,瞥到李太后铁青的脸色,像被火焰烫到一般,迅疾移开目光。 李夫人脑中嗡嗡作响,心里闪过两个绝望的大字。 完了! 还什么平王妃!闹了这么丢人现眼的一出,以后李家女眷想进宫都难了。这个李芳华!怎么能当众胡闹! 身为李氏女,能嫁进宫中做平王妃,能为李家延续容光数十年。这是她的荣耀和体面!她怎么敢这样! 李夫人恨得咬牙,还得硬着头皮回转一同跪下,战战兢兢地为李芳华求情开脱:“芳华年少浅薄,没进宫见识过大场面。今日御前失仪,是李家教导无方。请皇上息怒,太后娘娘息怒。臣妾这就领着她回去,好生教导,日后再进宫请罪。”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69 首页 上一页 4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