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没见着儿媳妇,纪兰妮瞅了好一会,“好像瘦了点。” 谭明月没感觉到自己瘦了,“哪里瘦了,我天天照镜子怎么没看出来。” “就是天天照镜子才看不出来,我听阿钰说你们学校的课可多了,你还要表演节目。” “是啊!不知道迎新晚会能不能请家属,如果能请到时候你们也能看我朗诵。” 纪兰妮还从来没参加过迎新晚会,待在城里头没地方串门正无聊得紧,“那感情好,你在台上表演,我们给你加油。” 谭明月笑了起来,“这事还没谱呢!” 她打算去找主任问问,如果可以带上家属那就把一家子人都上,让那些讨厌的威胁冯建设转的同学们好好看看,自己也是有人撑腰的。 在家里好吃好喝了一天,两人再次回到学校。 谭明月绷着一张脸就像羊要被赶进羊圈一样,何况还要面对冯建设那张讨厌的脸。 好在问过主任可以带家属,她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 “小谭,你们全家都来陪你上学了?”李主任有些好奇地问。 谭明月点点头,“我们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把爹娘都接过来了。” 李主任没想到这个农村来的学生这么有出息,这么快就把家里人都接到城里来了,“厉害呀!你这可真是带着全家进城一起致富来了。” 谭明月得意地抬了抬下巴,“那是,我就是我们全家的光。” 李主任被她的话逗笑了,好一会才一本正经道:“过两天省图书馆搞宣传活动,鼓励年轻一代多多读书,我觉得你的经历和形象很不错,要不要考虑去当个宣传小委员。” 这样容易出名又不太费事的活,不接就是傻子。 谭明月答应下来,扭头直奔图书馆借书准备写一篇稿子,宣传活动没准要拜访要拍照,可不能当着记者的面说不出几个有文采的词,显得自己脑袋空空。 她写完稿子还找廖婷帮忙参谋修改了一下,接下来一有空就背稿子。 等到要去参加活动那天,谭明月穿着报名时穿的粉格小西装搭配小皮鞋,把头发编成长长的鱼骨辫,露出一张白净俏丽的脸,最后还描了眉毛抹了口红。 李主任见她打扮得跟朵花一样,跟自己下乡时村里的姑娘完全不一样,不过能养出一个大学生的人家就算在村里也不是普通人家。 谭明月跟着李主任来到了省图书馆。 省里的图书馆并不大,还没有她以前高中的图书馆大,书册也不多,书架应该普通的胡杨木做的,样式十分简单。 谭明月参观完被随行的记者拍了好几张照片,还把自己预先准备的稿子背诵出来,获得了一众参观人士的认可。 过了两天她就上了省城的报纸,名声不说大噪,也算是有了一点知名度。 一个农村女娃考上大学过得光鲜亮丽足以证明努力学习有多大的重要,城里一些家长开始拿她的‘励志’故事鞭笞自己的孩子。 谭明月在班里的境更差了,从一开始她就打算结交同学,因为以后不会按照学校分配工作,而且她结了婚跟着周钰住在一起,没有舍友,每次都是上课时来上课完后走。 再加上冯建设这人在女同学里还挺受欢迎,却偏偏要围着谭明月转,以及这次省图书馆的宣传小委员工作直接落到了她头上,难免心生不忿。 谭明月也是很无奈,长得好看,经历励志也不是自己的错啊! 要是用宣传小委员换她们出生在农村肯定不愿意,两头好处都想占哪有那么多的好处,毕竟现在国家主要还是扶持农民和工人兄弟。 廖婷在她们系里跟同学相处得也很一般,一个漂亮得有攻击性的狐狸精,不受女同学待见,男同学她也不爱搭理。 两人就像难姐难妹,只能待在一起报团取暖。 这一天上课冯建设买了两张电影票邀请谭明月去看电影。 谭明月才想起自己以前说过要请周钰看电影的事,有空还去电影院问了上映的电影,不过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去看。 这个时候的电影题材太单一不是拍抗战就是红军过草地或者搞建设,情爱之类的题材想都不要想。 而且现在周钰每天要忙着搬货或者到处转换破铜烂铁,工作起来比她还要忙碌。 还是等以后国家发展起来,文娱产业也不断发展,再去影院看电影吧! 比起看电影她更想买一台电视机给婆婆和王奶奶看,两人待在家里除了做饭带孩子,没有别的娱乐方式,感觉怪寂寞的。 谭明月跟廖婷提了这事,她也表示赞成。 没过多久,李弄璋和周钰搞来了一台电视机,在黑。市上买到了电视机票,搬运电视机的时候跟百货大楼谈好自家先预定了一台。 自从有了电视机,纪兰妮和王老婆子天天待在家里看电视,虽然频道特别少,主要播的还是新闻,也不耽误她们看得津津有味。 …… 到了迎新晚会这天,两家人都来到了华大。 谭明月专门换上一条白色绣花连衣裙,将头发盘起,描了眉毛抹了腮红涂着大红唇,整个人就像一朵明艳动人的红玫瑰。 冯建设穿着十分正式的黑色中山装,另外一男一女是中山装和白色裙子,并排站成一列,毫无疑问她最受瞩目。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这位就是语文系的系花,长得可真漂亮。” “前段时间还上了报纸呢!” “语文系表演的是朗诵,节目一般,只能用系花来招人注意。” “语文系得选符合他们学科的节目,总不可能跟艺术系一样唱歌跳舞。” 冯建设笑了,颇有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谭明月余光瞥到,有些倒胃口,连忙抬眸看向观众席。 纪兰妮冲她招了招手,边对儿子和老伴说:“快看,小月在看咱们,这么打扮可真好看,还很干练有气质,看了这么多节目就属咱小月最好看。” 周建霖轻咳了声,压低嗓音说:“你自己在心里说就成了,别嚷嚷出来,有不少人在看自家孩子的表演呢!” 纪兰妮抿了抿嘴。 心里偷偷乐,自家媳妇的脸蛋就是长得好,要不是傻儿子心智跟个孩子一样怎么会一眼看上,哪家小伙子会不喜欢长得漂亮的姑娘。 周钰坐着一旁,目光灼灼地看着台上的人。 谭明月对着他调皮地wink一下。 周钰唇角微微扬起。 这时,冯建设开始朗诵。 “青沈沈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 谭明月紧随其后,提着一口气,铿锵有力道:“新生的太阳!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出现了哟!出现了哟……” 整首诗不长,一人最多两三句,朗诵起来非常轻松。 最后一句四人一同朗诵,朗诵完毕后一起鞠躬下台。 谭明月下了台后冲着家属区飞奔过去。 周钰抖了抖外套,迎上去盖在她身上。 谭明月攥紧外套,满是期待地问:“我表演得好不好?” “好,很好。”周钰不知道该怎么夸赞她。 她在台上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明亮,那么多人都在看她,都在夸奖她,周钰骄傲之余难免会感到自卑。 好在她的眼中只有自己一个人。 纪兰妮抱着孙女高高兴兴地说:“小月,你刚才说的真好,声音大,字儿也清楚,要换成是我那么多人看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怀里的小包子晃了晃小手,似乎也在为亲妈的表演感到激动。 谭明月得意地挑了挑眉,“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冯建设远远地看着他们一家五口其乐融融有说有笑,暗暗攥紧拳头。 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周钰扭头看过去。 只见刚才在自家媳妇旁边站着一起朗诵的男同学目光幽幽地瞅着这个方向。 这样的目光就跟当初周彦邦看自家媳妇一样,周钰心里的警铃立马拉响,恶狠狠得瞪回去。 冯建设别开脸。 之前找人打听谭明月的乡下丈夫以为是个普普通通的泥腿子,没想到长得这么高大,模样跟自家表哥可以相提并论,而且气势很强,看起来不太好得罪。 “周钰,你在看什么呢?我的脚好冷,咱们快回宿舍吧!”谭明月边说变跺脚。 周钰回过头来,面无表情地接过娘怀里的女儿,一同返回宿舍。 作者有话要说: 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昨天下午我爸和我哥就被封锁在珠海,听说旁边的酒店查出一个人感染了,不知道接触了多少人,今年应该团圆不了了,我妈带着我们提前去了拜佛。
第75章 可能因为有一家人助威,冯建设总算消停了,上课时没有纠缠谭明月。 这个时候已经春暖,细雨如绵,一连下了好几天才放晴。 周钰和李弄璋在宿舍窝了几天感觉快要发霉了,天晴了立马蹬着三轮车去工作。 刚到大马路边停下车,就有人来找他们帮忙搬货。 开门就有生意,李弄璋高兴得很,蹬着三轮车装上人一起去他家。 按照客人的指路左拐右拐进入了一条巷子,再往里面一点出现了好几个人,手里头拿着一根木棍。 李弄璋感觉到不对劲,“钰哥!” 周钰二话不说扣住坐在自己旁边的男人的肩膀冲那几个人扔过去。 “啊……” 两人被天空飞人砸到在地,只剩下三人快速散开才没有被砸到。 李弄璋毫不客气嘲笑,“龟孙子们,拿几根小棍棍有啥子用,到我钰哥手里头就跟火柴棍一样一下给你们碾成渣子。” 三人听了这话,想到刚才那大高个轻轻松松就把一个百多斤重的兄弟抓起来砸得两个兄弟爬也爬不起,对视了一眼后连忙拖着兄弟们离开。 开门红没红成,反而有人找茬,李弄璋和周钰心情不大好,好在回去的路上接到了活。 兄弟俩搬完东西结了账后直接回到家里,廖婷和谭明月逛街回来了。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活不多,估计要晴上两天才好点。” 天刚刚放晴,空气还很湿润,潮气比较重,很多人搬家搬东西时要选比较干燥的大晴天。 不想让家里人担心,周钰和李弄璋都没把碰到有人找茬的事告诉他们,反正能应付得了。 谭明月和廖婷今天逛街发现了有不少人在一处小巷摆地摊卖菜卖各种各样的小吃。 “我买了几样尝了,味道还凑合,咱们肯定能做得更好。” 纪兰妮:“你要读书肯定没有空闲时间,我和你爹倒是能做,就是怕像弄璋一样被逮住。”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1 首页 上一页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