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凌瞬间哽住。 沉默半晌。 他单膝跪地,对这个十七岁的小姑娘抱拳:“有国母如此,皓月当空,实乃社稷之幸、百姓之幸!” 邓姣捂脸:“嘿嘿~” 爱听,将军多说。 - 田忠凌要亲自安排粮草军械的购置。 便先安排护送的队伍将皇后送回宫中。 回去的路上没什么紧急的事,邓姣可算能走两步歇一会儿。 不过一路上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细细一想,那个总找茬烦她的太监冯冶好像没再来纠缠。 邓姣立即派贴身宫女去打探冯冶在做什么。 结果得知冯冶居然还留在山脚下,要参与搬运和购置粮草的后续事宜。 邓姣莫名警惕起来。 太后派人督工,她可以理解,但是购置粮草这种事要他个毫无经验的太监帮什么忙? 感觉不对劲。 邓姣立即再次放慢行进速度。 想等到冯冶的队伍跟上来一起回宫,总感觉这烦人的太监一路上莫名其妙找她麻烦可能有所图谋。 突然消失,很有可能要作妖。 然而,邓姣磨蹭了十二天才回到京城外,还是没等到冯冶的队伍赶上来。 直觉让她强行在城郊的客栈又歇了一日。 第二天进城门的时候,一个士兵拦下了她的车马,说有事要单独禀报他们的主子。 这个主子显然是说邓姣。 邓姣人都吓麻了。 别是太后想搞什么暗杀计划吧? 卸磨杀驴? 为什么突然这么急着干掉她? 求生欲让邓姣的政治直觉血脉觉醒。 她在马车里思绪飞转,很快猜到一种可能。 太后会不会是想抢她的功劳? 但是史官都把她的事迹白字黑字写下来了,这要怎么抢? 杀了她,太后的口碑不更完蛋吗? 不能下马车,她坚决不下去! “调转方向!”邓姣一掀车帘,低声吩咐车夫:“有诈!护送我原路返回,去找田将军!” 周围骑在战马上护送皇后的八名顶级赤霄卫一听此言,瞬间翻身下马,一阵风似的将那名阻拦去路的守城士兵压趴在地。 一群守城士兵匆匆拔出刀冲过来。 赤霄卫首领目光一凛,在众目睽睽之下,亮出燕王特赐的伏虎令牌。 一众士兵连忙收刀入鞘,单膝跪地,不再出手阻止。 然而,被压在地上的士兵还在努力扭头看向马车,高声呼喊:“皇后娘娘!宜宁公主有急事秘传!您千万不要进城!” 赤霄卫一抬手臂,刚要击晕此人,邓姣忽然跳下马车大吼:“别伤他!”
第44章 阳谋带崽崽开溜 邓姣直觉这个士兵没说谎。 细想更是如此, 毕竟太后不知道宜宁公主现如今与邓姣的关系十分要好,不太可能以宜宁做诱饵,来给她挖坑。 既然是宜宁公主设法传话让她别入京城, 邓姣直接让侍卫带上那个“信使”, 调转队伍,去郊外细问。 但结果并没有问出发生了什么事。 大概是涉及重要机密, 宜宁没有把具体原因告诉传信的人, 只让那个士兵告诉邓姣, 先去到一处较为隐秘的客栈暂居。 宜宁说她会设法出宫,与邓姣汇合, 但如果超过三日还没能汇合, 就让邓姣直奔漠北,寻求燕王庇护。 邓姣头皮发麻。 事情到了什么地步,宜宁公主才会认为只有陆骋能够保护她? 太后恐怕不止是想要抢功。 还想灭口。 邓姣跟随信使的指引,来到宜宁所说的那座客栈。 抵达之后, 邓姣才知道这并不是寻常的民间客栈, 而是燕王的一处掩人耳目的情报所。 只有燕王信得过的人亮出信物, 才能得到客栈的特殊保护。 而宜宁把她自己的那枚玉佩信物,通过信使,交给了邓姣。 邓姣入住当日,就召来八名赤霄卫,要求如果三日后没等到接应人, 就立即送她返程, 去追田忠凌的队伍。 然而,几名顶级护卫却对这个命令沉默不语、面露难色。 “怎么了?”邓姣观察他们的神色:“有什么问题吗?” 为首的赤霄卫回禀:“娘娘,回京这一路,历经近半个月, 田将军此刻该是已经自江浙囤足粮草,送往边疆,那是加急行军的队伍,这半个月以相反的方向赶路,我们怕是很难追上。” 邓姣问:“燕王离京之前答应我,必要的情况下,让田忠凌将军接我一起去漠北,他没告诉你们?” “燕王的命令,我等并不清楚,也不能细问,但田将军对您所说的计划早有安排。”护卫回禀:“田将军转述的命令是‘三个月内边患未平,则接皇后秘送边疆’,现下才方一月有余,还需等待下一个密令,属下才能行动。” 邓姣反驳:“燕王是想尽量不让我去边疆受苦,他担心赶不上回来参加先帝下葬导致我会被太后代为处置,才说如果三个月后事情还未解决,再送我去边疆。而我现在马上就要有危险了,当然得立即去跟燕王汇合啊!” 几个护卫面面相觑。 沉默片刻,头领才沉声回禀:“属下不敢妄自揣度上意,只能听命行事。” “哎呀!”邓姣急得差点发飙。 但想想这几个“打工人”也只是不敢替大领导改变计划。 毕竟按照计划执行,出了乱子他们也无责,改变计划,出乱子,他们可就要掉脑袋了。 她冷静下来,尝试钻空子:“那田将军没有让你们必须在三个月内把我护送回宫吧?我现在打算在外继续逗留,等到三个月后你们直接送我去边疆找燕王,可以吗?” 护卫抱拳:“属下遵命。” 邓姣想了想,又问:“待在这个客栈安全吗?” 护卫斩钉截铁地回答:“娘娘且放一百个心,这间客栈乃是燕王殿下的地盘,周围秘密把手的眼线很多,一旦出事,京城三大卫所的护卫会在半刻之内紧急赶到。不论出现何等突袭,护送您的队伍战斗力都足以支撑半个时辰以上。” 邓姣松了口气,但还是提醒:“就算是太后娘娘的人来这里打听,你们也不能暴露我的行踪。” 这话又把护卫给听懵了。 在一众护卫心里,太后和燕王母子二人,是同一个势力。 就两位首领的性格而言,对太后撒谎,后果可能比对燕王撒谎更骇人。 见护卫又不说话了,邓姣不再多言,让他们退下。 这群人是指望不上了,如果是太后找来这里,这些护卫别说抵抗了,肯定会拱手将她交给太后。 她根本不能在这里继续逗留。 邓姣辗转反侧,琢磨太后究竟有什么阴谋。 深更半夜,她还睁着眼睛,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把她吓得从床上弹了起来。 邓姣没敢出声,跳下床想躲进衣柜里。 门外传来宜宁轻微地嗓音:“皇嫂!是我!” 邓姣大喜过望,赶忙冲过去打开门。 宜宁走进门,身后还跟着两个心腹宫女,其中一个怀里抱着熟睡的小太子。 “天呐!”邓姣惊呆了:“公主!你……你怎么把太子抱出宫了?” “说来话长……”宜宁惊魂未定,倾身抱住邓姣胳膊:“这些天可吓死我了!” 邓姣安抚几句,二人便在桌边落座,宜宁急切地把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告诉了邓姣—— 简而言之,太后想借储君的口,给邓姣定罪。 从六天前开始,宜宁每次去东宫,都没见到小太子。 起初听闻小太子去太后娘娘宫里玩儿,宜宁也没当回事,但是一连三天没回来,这让宜宁很不安。 所以,她找机会去了慈宁宫。 毕竟是太后的亲闺女,她说要找母后叙话,也没人阻拦她。 而后,宜宁就在慈宁宫暖阁里,找到了被软禁的小太子。 小太子一看见她就扑在她腿上,闹着要出去。 宜宁觉得事情很不对劲,也不敢找侍从问为什么把太子关在这里。 她警觉地让小胖崽不要哭,小点声,把这些天发生的事全都告诉她。 小太子的表达能力很有限,但断断续续的告状拼凑起来,宜宁大概猜测出了事情的全貌,吓得浑身冷汗! 太后要求小太子在文武百官面前,列举皇后的种种罪名。 当时小太子抽抽搭搭地跟宜宁告状,“姣姣没有打!姣姣只有抱抱,说殿下乖哦!” 宜宁问他:“有人逼你说皇后娘娘打骂你了吗?” 小太子委屈极了,包子脸点得小鸡啄米一样。 “他们还要你说什么了吗?” 还有的话,小太子无法理解,啃着小胖手回忆那些古怪的语言,因为这六天来,那些人逼他反复背诵,所以小太子能清晰的说出来:“隐瞒……不抱?藏匿、藏匿军饷,达十万两官银。” 这个罪名宜宁也听不懂。 她压根不知道邓姣出宫寻宝了。 得知太后想要罗织罪名陷害邓姣,宜宁溜进坤宁宫,想见闭关的邓姣,没有找到,才紧急联系上把守皇宫的玄甲指挥使孙敬梵,那是燕王的心腹。 起初,孙指挥使不肯透露寻宝的事。 情急之下,宜宁说出邓姣会被诬陷处死,孙指挥使犹豫再三,才说出了整件事,告诉公主,邓姣去寻宝了。 临行前,燕王单独嘱咐过负责把守皇宫的孙敬梵,让他重点护好邓姣。 如果太后利用储君突然发难,孙指挥使确实无法干涉,必须提前做准备。 此刻,宜宁和小太子,就是孙指挥使安排秘密送出宫,以防太后挟储君突然发难。 这是皇家内斗,他没法反抗太后,只能尽可能协助燕王想保护的人。 只要储君也不在宫里,太后就没法给孙指挥使定罪,一切都能等燕王回朝定夺。 听完宜宁了解到的秘密,邓姣很快推断出太后的计划。 怪不得太后派了那么多人督工。 这群人之所以留在装运军饷的队伍里,八成就是为了制造“那笔被邓姣藏匿的军饷”的假象。 宝藏被他们动了手脚。 太后抢不走邓姣筹集军饷的功劳,但可以泼脏水说邓姣利用军队挖宝,是为了中饱私囊。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0 首页 上一页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