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弥杉与方万宜负责调和不同色泽与擀饺皮。 立冬时,京城的习俗是吃饺子,去年江记卖的是普通是蔬菜肉饺,今年人手充足,江弥杉决定参考看过的唐代烧尾宴中的升进二十四气,推出花型的饺子。 肉馅儿用提前储存的几种蔬菜,配上猪肉、海鲜,交替搭配,凑出十种左右馅儿。 基础的工序做完,以基础的甜菜红、胡萝卜黄、紫甘蓝蓝、三色浓淡增减,调配出各种美色。 接着一人各分两种花型,包馅儿捏饺。 江弥杉负责的三种花型,玫瑰、梅花、莲花。 她捧着五角的饺皮,挑了一勺玉米猪肉盛入饺皮,封口处,她精细地分成四角,由四周往中间捏,组成一朵梅花。 轮到玫瑰型的花饺,她将饺皮拼成一排,沿着滚一圈,而后将叠起的饺皮朝外捏平,组成玫瑰花。 最后是莲花型,她先饺皮先切成扇形,而后对半合起,再捏起对边,拼合成的饺皮宛如莲花绽放。 一屉饺子流转个人面前,最终有十二色花饺,兰香端着竹屉放至炉眼上。 饭点,虽是立冬,但今日依旧来了不少食客,堂中也一片热闹。 江弥杉备菜的时候,快速到门口瞄了一眼,看满堂坐满,心里松了一口气,又转身回灶台继续炒菜。 前几天江弥杉就与尝到江记的食客宣传立冬的花饺,扩展客源。 食肆搭建完,人员配备齐全,就能开展外送。 这份客源主要的受众源于常居内宅的女子。 不过一会儿,兰香和几个负责招待客人的服务人员就将订单传到厨间。 学徒跟着取出蒸屉中,装有银耳红枣羹的小汤盅、松仁米糕,按照各桌订单放入推车,交放至门外等待的人。 卢灿宇与秦绍麒今日是与家人一起来的,各分两桌。 卢伯母又特意请了庄夫人与二小姐庄妍月,两家即将皆为亲家,正好是秦绍麒提出的到江记食肆用饭,庄伯母便与庄家送了帖子。 秦绍麒在食肆外看到庄妍月时,诧异地望向含笑的伯母,心中也明白了,这是伯母安排好的事情。 两个虽已定亲,但同坐一屋尚不合规矩,便分坐两桌。 秦绍麒再默默望向对桌的庄妍月,她的兴趣,更多是落在刚上的花饺上。 庄妍月抬眸与家人,笑道:“这饺子做得真精巧。” 说完,她夹起个玫瑰型的饺,往面前的醋碟,轻轻一蘸,拖起小碟接在下,轻咬一口。 面皮口感劲道,不薄不厚,还有隐隐约约的菜蔬清甜,多了醋的衬托,丝丝的酸味似乎钻入舌,带动起食欲。 里面的馅儿是芹菜与猪肉,芹菜清甜,猪肉醇香,连着很是相配,水润润的。 吃下一口,庄妍月才微笑着道:“父亲,母亲,兄长,嫂嫂,这饺子味道不错,你们也快尝尝。”:“京中食肆、酒楼竟做的这般精致的吃食。” 秦绍麒收回目光,夹起个花饺,蘸醋后,咬下一口,是玉米虾仁。 桌上摆着花饺、蛋黄虾仁、酱油凉鸡、酸菜粉条、炸排骨。 卢灿宇趁爹娘吃得满意,凑至秦绍麒耳边,已两人:“表哥,庄姑娘没过看你。” 秦绍麒:“……” 饭吃到一半,秦绍麒无意抬眼,见到江弥杉从厨间刚走出,正与第一桌的一对老夫妇交谈,他只是释然的一笑,又继续给伯父、伯母夹菜。 第一桌坐着花易仟、文苒与花逸。 花易仟刚吃下三个精致的饺,又与夫人、儿子谈论了饺子的不通话吃法,这会儿见到江弥杉,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江姑娘,这饺子你是如何想到的?我还从未见过呢。” 文苒无奈老夫又烦毛病,摇摇头,望着眼前罕见的花饺。 如此饺子,的确精致,但制作起来,必然十分费心力,因而即便大酒楼、食肆也不会用此耗费经历去做。 江弥杉对花家的这对爱吃的老夫妇很亲切,笑回:“是一次郊游,看见山中百花盛开,便想着面点是否也可以做成花型,正好又将至立冬,便想将花与饺子结合起来。”:“于是便有了今日的花饺。” 花易仟听完,不由赞叹:“好精彩的想法,江姑娘有心啦。” 又笑两声:“难怪在售卖烫菜时便在宣传着,烫菜还未吃足,这回又有花饺,吃不完呐,吃不完。” 花逸趁机打探:“江姑娘,明日可上奶香菜?” 今天做的饺子很复杂,因此没有时间做芝士,这件更费时的基础食材。 花饺时立冬的特别菜色,明天就可以停售,时间就可以用来做芝士或黄油。 江弥杉点到为止:“明日自然是有的,是新菜。” 花逸:“那太好了!” 文苒笑着摇头:“好了,江姑娘还忙呢。” 花易仟望着江弥杉,心中觉得,往后,江记食肆,必然会在京城扬名。 京中某些规模略大的食肆、酒楼,都未必能有这份名,毕竟剽窃了多少江记的菜都不得知晓。 骗得了一时,骗不了永久,吃过的人自然能对比出孰优孰劣。 花易仟淡淡一笑。“打扰江姑娘了,姑娘去忙吧。” 江弥杉出来也不是为了其他的,而是为了打探食客对吃食的反馈。 江弥杉笑问:“不忙呢,花伯伯觉得今日的餐食如何?” 花易仟:“不错,与往常无异。” 江弥杉满意地点头,辞过花易仟,又去下一桌。 新招的三位厨师是秋末从河州来的,那里夏日闹涝灾,一家几口是剩她们独自活着,便一路逃荒,她们是分别是三家的媳妇,一路做工,预备一路进京投亲。 等到了京城,看见同样有妇人沿街挑担子做买卖,其中一人说何必寄人篱下,为何不在京中自力更生,三人一路的盘缠用完,便去了人市。 凑巧,遇上了买人的江弥杉。 江弥杉问了一圈,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暗叹没有看错人。 如此下去,再过不久,新来的白歆、秦桦、李珠就能单独烹饪了。 又分别可以带学徒…… 江记的人员储备也算没有什么问题了。 江弥杉又回到后厨,走到捏饺子的白歆三人身边,轻声道:“做的不错,但还可以更好。” 白歆与秦桦红了脸,说话的是李珠,虽红了耳朵,但还道:“多亏了姜绮、姚丹与姚青三位妹妹,是她们教了我们许多。” 她们都住在食肆里的大通铺,床被衣料都是江姑娘给的,那样好的布料布料,竟穿在了她们身上。 三位妹妹说,江姑娘待人很好,对烹调很是用心,跟着江姑娘能学到很多。 只是有几个可恶的老板,总想着来挖人,让她们千万不要相信,三位妹妹和那位不爱说话的方姑娘就是从那些出高价雇人的酒楼食肆逼的跑出来的。 姜绮三人正在忙烧菜,轻笑着转过头:“你们也很聪慧呢。” 江弥杉跟着扬声,竖起大拇指道:“你们都很不错!” 方万宜捏着饺子,唇角也浮上一抹笑意。 夸奖完,江弥杉走到灶台边,舀水洗干净手,来至方万宜身边,捏起一片饺皮,盛肉捏饺子。 方万宜轻声道:“姑娘,我们的运气不错。” 江弥杉也同样觉得,偏偏是食肆酒楼不要的,偏偏让她们又遇上了,还都是好相处的性格。 江弥杉笑回:“运气不错是基础,还有万宜有眼识珠。” 方万宜忽然觉得耳热,垂下眼眸:“是姑娘做得决定……” 江弥杉无言轻笑,一面捏起花饺,一面又祈祷江记将来。 入夜,江弥杉带了一份花饺回家,端去了祠堂。 洗漱后,江弥杉盘膝坐在榻上,手里握着一个陶土人。 她手间的陶土人装扮华丽,五官与她相似。 江弥杉凝望着陶土人,这个陶土人是她拖玉欣怡做的,前几天刚收到。 她的要求是做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陶人,衣着往华丽塑。 江弥杉独自絮絮叨叨:“江姑娘,现在你的身边有很多人,也有很多朋友,我们的酒楼也做的很好,这是我们一起达到的成就。”:“我也拖你的福气,拥有了很多东西。”:“但愿,你能喜欢我们的这段人生。”:“我会努力把江记做成京城第一的食肆,让江弥杉的名字在京城传出佳名。”:“让江弥杉的名字成为京中首位。” 说完,江弥杉又对着陶人恍然地一笑,她就是想说这些,无论江姑娘能否听得到。 江记食肆 第54章 辣椒炒鸡 ◎是小叔叔运气不好,我与婶婶来,回回都排的上呢。◎ 元宵过后,江记食肆在鞭炮声炸响中重新开张。 尚仁街热闹非凡,食客络绎不绝,京城几家头部食肆、酒楼的掌柜又坐至一桌。“无论如何,她若想盖第三层,就必须入商会,我们只要一直不同意,她也没辙。”:“胡掌柜那边……”:“胡掌柜那边我们都去提一提,以免生出后患。”:“鲁兄说的正是。” 商讨完入会的事,其中的吴掌柜喝口茶,疑问着说:“我实在不解,周记墨坊那样的铺面,她盖起第二层不到一年,如何盘下来的?” 鲁旺挑眉,语带深意:“你觉着呢?” 浮想联翩一阵,李掌柜捏着胡须,啧啧感慨:“她的确生得副好皮囊啊~”:“怎么,喜欢啊?”:“人家怕看不上你。” 李掌柜煞有其事地反驳:“我好歹也算是富商!” 彼边,江记食肆外又排起两条不长的队伍,路人走过,瞧见此处排队,也不免好奇,上前探问,听得这家食肆吃食极其可口,正值饭点,便打算一尝,在后排下。 两间店面全部坐满,厨间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往外传菜。 尚未营业前,江弥杉将今天的推荐菜演示了遍。 她先将鸡看成小段,加入料酒、酱油腌制,接着,她放下一把干辣椒加水煮软。 江弥杉捞起空干水的辣椒切成段,又放入石舂内,她接着放入适量的姜蒜片,随后用力舂打。 辣椒舂打成稀泥,又与姜蒜融合,冲辣的味道立刻蛮不讲理地侵入人的鼻息。 厨间的人都站在一旁仔细看着,辣椒炒鸡他们见过,但做成这般的辣椒炒鸡却没见过。 江弥杉接着起锅烧油,一锅将鸡倒入宽油慢炸,一锅则将舂泥的辣椒放入,她又继续了草果、茴香、香叶等香幸料混入辣椒中,加少量水、冰糖、高汤翻炒成浓稠的辣酱。 最后,江弥杉将鸡倒入红火的辣酱中翻炒。 午饭吃得便是辣椒炒鸡,又香又辣,唇舌被灼热,香辣的味道占据了这个脑袋,但是根本欲罢不能,极其下饭。 这会儿,江弥杉又走在厨间查看个人的操作,她正与两位学徒说着辣椒泥的标准。“不能太稀烂,也不能太粗,当你看不见片,又辣椒能够呈糊妆黏在舂棍上,闻见姜蒜味儿时,就刚好。”:“再舂十二下,这一批就可以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7 首页 上一页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