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不甘示弱,迅速反驳:“但七宝烧的工艺精湛,色彩艳丽,与景泰蓝极为相似,你怎么解释?” 陆青予轻笑一声:“怎么解释?七宝烧不可以借鉴我国的景泰蓝吗?” “你!”女记者涨红了脸。“七宝烧是银器,银可比铜高贵。七宝烧在我国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技术创新,不能简单地用时间先后来判断。” “刚才您还说,七宝烧在前,景泰蓝在后,现在您又说时间不能判断,要用技术来断定,真是绝妙的发言。”陆青予轻轻为她鼓掌。 周围一片讥笑声,女记者的脸色变青了。 苏远宸走过来,从包里拿出文件,递给旁边的工作人员:“这是我整理的景泰蓝历史和制作工艺记录,详细记载了景泰蓝的制作流程和技艺特点。” 中方代表接过整理好的手册,随便翻了几页,为资料的详尽丰富感到吃惊,他翻开手册,远远向所有人展示着。 我国代表骄傲地昂起了头,记者们纷纷拍照,S国的代表如释重负,只要没有被定性为抄袭就好。中国和J国关系很微妙,表面看起来挺好,下面经常有摩擦和争议。 陆青予还是第一次看到景泰蓝的这本笔记,想来是苏远宸为自己整理的一本专业史料集。 她感激地看了一眼苏远宸,然后转向观摩席的记者们,笑着解释:“通过这本笔记,我们可以看到,景泰蓝自明朝规范制作流程以来,归纳为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八个步骤一百零八道工序,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建国后,我们的景泰蓝业更是不断创新,燕京、广州、南州不同地域的工厂已经发展出各自的技术和艺术特色……” “口说无凭,你拿出的这一切有原始资料作为证据吗?有经过联合国的考察吗?都是你们自己杜撰的吧!”女记者粗暴地打断陆青予的话,无所谓地抄着手,她就是要胡搅蛮缠。 “这不明摆着的吗?只要长了眼睛就能看见!你请联合国的人来看啊。”陆青予也抄着手,与女记者相向而立,一步不让。 “景泰蓝源于宫廷,皇宫造办处精心研制打造。器型多为模仿青铜器、陶器;图案大多取材于有吉祥寓意的物品和自然景观,如龙凤、花鸟、山水等;色彩搭配喜欢采用红绿、蓝红、红金等喜庆欢快的色调,这一切都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闪光灯闪烁,全场只能听见相机的咔嚓声和写字的沙沙声。 第172章 守护自己的民族艺术 全会场的人洗耳恭听,陆青予越战越勇,她的红唇口绽莲花,丝毫不亚于她经过铜丝珐琅烈火淬炼的双手。她的姿态优雅,神采夺目,如同闪耀的景泰蓝。 陆青予走到S国代表面前,微微鞠躬后接过《太平有象》,高高举起。 “大家请看,我的这件《太平有象》题材源自我国的大象石雕,早在汉代、唐代已有此类造型。四十年前,我的前辈师傅们就制作出了三足象鼎这样的作品。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新提升设计,有了这样的六象造型。为了增加中国韵味,象身上的荷花尊以及象身上的图案取自唐代敦煌壁画。 而报纸上的这件七宝烧的方炉,则更多地是贵国的文化元素,方形石炉、菊花纹、飞鸟纹。两者在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艺术作品只要看图案和色彩就能看出区别和风格。 大家伸长了脖子望向《太平有象》这件作品。诚然如陆青予所说,这作品带着明显的中国古典艺术的韵味。 一位记者大声发言:“这么看来,景泰蓝确实是中国本土的艺术品。” 这一提法得到了不少记者们赞同附和。 中方代表笑容可掬:“这位记者朋友,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是正常的。尤其是我们两个国家,隔海相望,有着长久的交往历史。 我相信贵国的金属珐琅制品一定受到了中国金属珐琅工艺的影响,结合自身文化特色进行创新,形成了七宝烧。同样,中国的景泰蓝在吸收世界艺术后不断发展创新,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工艺特色。” 陆青予耸耸肩:“为什么要争个输赢呢?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不好吗?” “对对对,我们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就不要争了。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S国代表打着圆场,他们作为小国家,不想再介入两个经济大国的争论。 “我们S国觉得景泰蓝作为贵国的特有传统工艺,真是独具特色。这件《太平有象》作品更是精美绝伦,寓意丰富。能充分表达贵国想要和我国保持长久和平友谊的决心。” 在别国的主场,质疑别人的东西不是原创,没有充分的证据,现场继续争论没有任何意义。 中方代表亲切地与S国代表握手,全场鼓起掌来。 女记者作为J国人,日常霸道惯了,今天挑衅不成功,此时并不服气。但是S国都认可了景泰蓝,她一个别国记者只能退后。她恶狠狠地盯着陆青予,心里不知道打些什么主意! 陆青予达到目的,轻笑一声往后退,她才不管女记者服气不服气。她看向苏远宸,他什么整理了这么详细的景泰蓝的资料,今天可帮了大忙了。 仪式继续,但是今天的故事丰富了很多,记者们都很高兴。明天的头版头条,就是景泰蓝与七宝烧之争。 仪式结束,主人送走S国代表,记者散去。 陆青予跟着走出会客厅,女记者正停下来和一个戴白帽的矮个子男人说话。 矮个子看到陆青予抬起头,掀起帽子优雅地放在胸前,对着她一笑:“陆小姐,别来无恙!今天真是好口才。” 陆青予瞳孔一缩,这是个消失很久的老熟人——华盛的老板熊业。“熊老板,你怎么会在这儿?还有,你把李长生师傅的图纸带到哪里去了?华盛制作的景泰蓝呢?” 熊业不好好重启华盛,和J国人有什么勾结? “熊老板?”女记者掩嘴笑了一下。“山本雄业先生,您在中国是这个名字?” 山本雄业抽起嘴角笑了笑:“是的,和我的本名几乎一样。” “你是中国人,还是J国人?你不是登记在册的A国华侨吗?”苏远宸站在陆青予身边。 80年代华侨可不是靠嘴巴说的,都是有相关背景资料,才会登记的。 “没错啊!我是两国的混血儿,在A国出生长大。可我的母国给我带来了什么,只有贫穷落后。而我的父国就不一样了,J国和A国关系友好,我得到了很多好处。奖学金、好工作,好身份!”山本雄业骄傲地说。 “认贼作父!”陆青予冷哼一声。 “那你故意以华侨身份到南州来?是为了什么目的?”苏远宸电光火石间想到了:“你其实是A国和J国的特务,想要盗取景泰蓝的工艺机密?” “说什么傻话呢!我只是投资失败的熊老板,工厂破产只能打包一点儿瓶瓶罐罐和破纸片回家。你们自己人都对知识产权无所谓,没人说我的不是吧!”山本雄业露出得意的神色。 如果投资成功,就能赚钱,还能带走景泰蓝的核心制作技术。投资失败也没问题,反正中国那么大,资源那么丰富,拿一点点技术产品和图纸当作辛苦费有什么关系。中国人很大方,根本不在乎。 陆青予被这话噎住了,在四十年后,中国发现,自己的很多东西都变成了别国的。 猕猴桃变成了奇异果,还卖给国人高价。本土的月季、蜀葵等被偷走被嫁接在欧洲植物身上,变成高昂的园艺品种。谁也不知道这些原产自中国。 自家人追捧所谓的E国红茶,种在了斯里兰卡。丝绸、中医药、旗袍都被盗取,甚至春节都要被别国申请非遗。他们不仅要拿走中国人的钱,还要拿走原产地的名字。 陆青予愤怒地红了眼睛。 苏远宸握住陆青予的手,并肩面向山本雄业和女记者:“我们以前不懂,可不代表我们永远不懂。改革开放后,我们必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保护我们本土的产品和技术。中国的景泰蓝,永远是中国的。” “等你们发展?不知道还要几百年!反正我们J国的七宝烧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和口碑,你们的景泰蓝只会被别人认为是仿制之作!”女记者叉着腰,轻蔑地看着两人。 “要不了几百年!”陆青予向前一步,“最多二十年,我国会建立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体系,我们会在国际上一一证明我国的文化实力。” 山本雄业无所谓地扇着礼帽笑着:“小丫头,你又不能预测未来,说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有什么用?中国落后了几百年,想在几十年内靠自己就能翻身?做梦去吧!我们的七宝烧才是金属珐琅业的正统。” “对!”女记者的手指在陆青予面前挥舞:“东亚病夫,我们J国在A国的支持下,才是真正的亚洲霸主!” 刚才在会场,无数记者镜头下,陆青予一直保持着克制和忍耐。不断地在心里念叨,我是大国家,要有大国的气度。 可现在女记者已经疯了,陆青予的忍耐到了极致,她抓住女记者挥舞到眼前的手指往反方向狠狠地一掰。 “啊!”女记者痛得惊叫起来。“好痛,野蛮人,放手!” 陆青予逮着她的手腕使劲往地上一甩,经过千百次捶打铜胎练出来的手劲携着女记者坐到了地上。 “叫你骂人!你们才是东亚病夫,你们全家都是!”陆青予说完面向山本雄业,这个矮个子男人。 山本雄业在她的气势逼迫下后退两步:“你要干嘛?” “从现在开始,我们天和珐琅工厂将联合所有景泰蓝工厂、研究机构、博物馆、培训学校对核心技术进行规范和保密工作。我们将拒绝一切不明身份的外国订单,不允许我们署名的外国订单,更不会接受你们国家的订单。 绝不给你们研究我们核心技术的机会,绝不给你们抄袭我们的机会,绝不给你们盗用我们作品的机会!” “说得对。”雷天佑陪着中方代表走到女记者和山本雄业的面前。“我们中国人是好客大方的民族,可中国也有自己的待客之道,迎接客人的我们有美酒,豺狼来了,我们有猎枪!我们不欢迎你们,请离开本会场。” 几个黑衣制服的公安人员围拢过来,身材高大,情势迫人。 “哼!走就走。”山本雄业扶起女记者,两个人仍然骄傲地闲庭信步。让撵人走的公安,看起来像两人的保镖。 中方代表目送这几个人离开,温和地对陆青予和苏远宸说:“今天真是谢谢你们了!” 陆青予两人微微低头:“领导同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也听到了,这个叫熊业的人利用他混血华侨的身份,曾经混入到我们南州市建立了华盛珐琅工厂,在破产后带走了属于我们南州的作品和图纸。这些东西能不能追回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7 首页 上一页 1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