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们也看到了,目前我国没有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支持你们讨回来,你们只能在本地以被盗的名义报警。可这些人跑到国外,追溯起来非常困难。”雷组长摇着头。“像这样的事件,这两年发生了不少了。” “发生了不少,都是这样的情况?”苏远宸追问道。 中方代表点了点头:“我们打开国门,确实来了不少人。人多了,保不齐里面的人有各种心思。有好意的,愿意和我们共谋发展的,当然也有这样蓄谋搞破坏或者偷盗的。 你们放心,中国人从来都不是好欺负的。国家会出台相关的合作备忘录,保护我们的民族艺术和知识产权。各地也会加大甄别力度,防患于未然。当然,我们更需要像你们这样的爱国人士,及时发现潜藏的敌人和隐患。” “嗯!”陆青予坚定地点着头。她一定会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的景泰蓝。 “除了防范于未然,我们还要主动出击,到国际舞台去展示我们的实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中方代表补充道:“陆青予同志,明年在比利时举办的世界工艺博览会,你有意愿代表中国参加吗?让世界人民都知道,景泰蓝才是金属珐琅的正统。” “真的?”陆青予居然收到了世界博览会的邀请,这是什么好运气。 “我相信你的实力!更相信你的爱国心。”中方代表伸出手:“那就说定了,明年我组队,你参加。” “是!”陆青予紧紧握住了这只手,心潮澎湃起来。 雷天佑将两人送出宾馆,彭城等人已经在外面等候了许久。 “青予,你们终于出来了,这交换仪式是什么样子的?客人满不满意?”彭城追问着。 “满意,特别满意!”雷天佑笑着回答,乐呵呵地开始了吹捧。“陆青予同志不仅手艺好,口才更好……” 雷天佑把刚才陆青予勇敢站出来反驳女记者的故事讲了出来:“你们培养了一个好接班人啊,明年我们再见吧!” “太感谢您啦!”彭城、孙方中、谭淳和张砚林等老一辈都笑了起来。 苏远宸牵着陆青予的手,她得到赞扬,他更骄傲。陆青予说得对,政府要建立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体系,保护传承千年的文脉,更要保护掌握着技术的手工业者。 他要努力工作,将景泰蓝业的历史、工艺等整理出来,全面纳入保护范围。宣扬赞赏手工业者,让全社会都来崇拜工匠,成为工匠。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第173章 分外眼红 不远的轿车里,山本雄业关上了车窗:“就让他们高兴高兴吧!今天我试探出了中方的态度,以后我们想要拿走他们的东西可不容易了。待会儿我就要坐飞机回去了,你呢?” 黑暗中一个人回答道:“我的身份走不了正常的海关,就走海路偷渡出去吧!谢谢您给我推荐的帮手。” “不客气,祝你成功!那我们一个月后在A国见。”山本雄业打开车门,让这人下了车。黑暗中,他远远凝视了陆青予一会儿,最终消失在了街角。 汽车开动,直接去了机场。女记者笑着对山本雄业说:“我就喜欢看他们窝里斗。” 山本雄业敲着膝盖说:“这群人,还是眼界太低了啊!他们不知道,外面有多少虎视眈眈的敌人,想要让时间回到一百年前,好瓜分这个国家。可这些人就盯着自己手里的这点儿小算盘。” “不过这样也好,他们自私自利、目光短浅,才有我们的机会不是吗?”女记者跷起二郎腿,望着窗外。 夜色下的广州,很多高楼搭着脚手架,高高低低、绵延不绝,如同沉睡的巨龙。可巨龙一旦苏醒,又是什么样的国际形势?看陆青予这副笃定的模样,难道真的只要几十年,中国就能跑到世界的前列来? 山本雄业未雨绸缪地说:“这国家发展太快了,一旦让他们觉醒,那就没我们国家什么事儿了。我们还要加油才行!”女记者和山本雄业相视一笑。 陆青予像是感受到了什么,望向了黑暗中的公路,那里,有一辆汽车的红色尾灯越来越远,越来越微弱。 仪式结束的第二天,报纸上、电视上果然刊载了陆青予怒怼J国女记者,为景泰蓝在世界正名的报道,还有对精美绝伦的《太平有象》的各种赞美。 很多群众才从贫困线下挣扎出来,并不认识什么景泰蓝。可这会儿都知道了。自己国家有一项传承近千年的精美的艺术品,还有别国想要偷走,十分愤怒。 苏远宸连夜写了好几篇社论和专题报道,发往各大报刊杂志。引起了全社会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展开了对传统艺术、手工工匠如何保护传承的大讨论。 还没离开广州,天和就接到了来自国内外各地的订单。彭城带着工匠们签订单签到手软,粗粗一数,活计多到今年一年都忙不过来。最晚一批的订单估计明年初才能完成。 许美华给陆青予发来贺电,赵静熙亲自送来了一个美丽的花篮。 彭城一高兴,邀请所有到广州的人坐船回家:“这大船是国外进口的游轮,很舒服的。我们坐船先去看看大海的日落,遥望一下香港,再掉头逆流而上,到珠江上游的丰水市下船。在丰水我们转两个小时火车就能回到南州,全程虽然要三天,但是好玩儿很多。” “我一辈子还没见过大海呢!”张少坚兴奋地用肘推于方林。“是吧,师兄。” “确实没见过,广州都是第一次来。也没坐过大船”于方林羞涩地说。 老的都想去,年轻的工匠们更想去了,许文俊欢呼起来:“彭厂长万岁!” 陆青予看大家高兴,也带着苏远宸加入了。 彭城给大家定了六人间,男女各一间,给陆青予和苏远宸定了两人间。 大家带着行李到了码头,各自上船去找房间。船确实很大,第一层是厨房餐厅,第二层是十人间,第三层是六人间,两人间、单人间在四楼。陆青予站在双人间的阳台上望着风景,真是舒爽。 码头上热闹极了,人来人往。除了游客,还有旅人、商人和水手、码头工。各种商船和货轮才是码头的主要成员。从广州码头出发,能到达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同样的,全世界的商品也能通过广州前往全国各地。 在人流中,有一个人提着行李正准备上一艘货轮。他抬头就看见了游船阳台上看风景的陆青予。 少女现在穿着牛仔裤,蓝色衬衫,美丽又带着英气,还展现着工匠的成熟自信。 联想到前几天看到的报纸,陆青予的高光和自己的晦涩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心瞬间不平衡,跳下了货轮。 “哎!曾来,你不走了吗?”船上的人喊他。“今晚上开船,错过这一趟,要等一个月。” “走,但不是现在。姜有,你要么等等我,要么帮帮我。”曾来露出狰狞的神情。 “别叫我姜有,我现在是郭三才。我的兄弟们全部被枪毙了,好不容易在这里安定下来。你要干什么?违法的勾当我可不干!”剃了胡子的姜有抱着手臂。“我现在日子过得好好的。别给我惹是生非!” 曾来丢下外套和行李,甩给姜有:“我不干什么,就是有口气必须出!” 说完,曾来绕到货船另一边通道,这里正有工人往船上搬货物。他拿起一筐萝卜扛在肩上,跟着运食品的队伍上了陆青予所在的大船。 大船沿着珠江往出海口的方向行驶着,一层的甲板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群。 对大多数的内陆人来说,大海还只是书本中、电视中的新鲜玩意儿。什么烟波浩渺、巨浪滔天、水天一色、一望无际……这些词汇在脑子里从没有得到过印证。高尔基的海燕的故事,也没有亲眼见过。 随着江面越来越宽,滚滚珠江水越来越浑浊,平静的水面荡起波澜。 甲板上的水手大声喊:“大家小心些,抓紧栏杆,不要把身体倾斜出去。入海口的波浪要大一些!” 大船在乘风破浪,起起伏伏,激起巨大的浪花,引得人群一阵阵尖叫。每个人都既兴奋又快乐,陆青予抓着栏杆,感受着脚下的波涛,也是心潮澎湃。 过了新鲜劲,不少人都晕船了,退回到了船舱周围的座椅上,还有些人躺下了。 苏远宸坐飞机都要晕,站在大船上只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脑袋里浆糊一般:“不行了,我要坐一会儿。” “好!”陆青予大声回答后,转过头望着大海的波涛。她正在看这层层叠叠的波浪,观察着浪花飞溅的姿态,回去后又能创作一件好作品了。 正思考着,突然感觉到后面有一个巨大的力道抓住了她的两个胳膊。陆青予猛地回头,结果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还没来得及喊出他的名字。 一个巨大的颠簸后,曾来已经抱着她跃入了海中。 “有人落水了!”一个小孩指着水花弱弱地喊着。 周围一片嘈杂,没有人能听见。 直到苏远宸缓过气来,抬头去看陆青予,她已经不见了。 “青予!”苏远宸心中突然有种不祥的感觉,他忘记了晕船,站起来拨开人群四处寻找,始终没有看见陆青予。 “你们看见青予了吗?”苏远宸找到张砚林和彭城。 两个人瞬间恢复平静,四处打量,确实没有看见陆青予。 黄玉琴和陈鉴走过来:“青予没和我们在一起,大家分头去找找。” 男人在甲板上找,女人去房间、厕所找。 看见水花的小孩被带过来:“我看见有个蓝色的东西掉进水里了,好像是两个人,一个大姐姐和一个叔叔。” “什么?”还有个男人?苏远宸望向天和的人,一个不少。也就是说,陆青予不是失足落水的。如果是失足落水,她应该只有一个人才对。 苏远宸疯了一般冲上四楼找船长。张砚林愣了一下紧随其后,陈鉴、彭城等人全部跟了上去。 黄玉琴趴在栏杆上,远望水面。波涛之下,陆青予会在哪里? 此时的陆青予已经没力气了。 她被曾来抱着跳下甲板,只能屏息凝神,大大吸气迎接第一波浪涛。 广州天气虽然温暖,但是江水仍然寒凉。冰冷的江水瞬间将两人吞没,浑身肌肉立刻紧绷起来。 陆青予虽然会游泳,可巨浪之下,生命如此渺小。咸腥的江海混合的水灌进她的口鼻,只能拼命挣扎。可曾来抓着她的手像铁钳一样,拖着她往深处、远处沉去。 水下的世界一片浑浊,陆青予感觉自己的肺部快要炸了。用力踢打,却只能激起一串串气泡。 曾来的脸在水下显得格外狰狞,曾经的骄傲才子露出了充满杀意的眼睛。 就在意识即将模糊的瞬间,陆青予突然想起苏远宸教过她的防身术。自从被绑架,她和他一直在锻炼自己,以防万一。苏远宸自己学了不少拳术,偶尔也会教她几招。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7 首页 上一页 1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