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建议道:“那你报考农学院?” 叶欣问了句:“农学院属于文科还是科?” 沈卓道:“科。原本分文史、工、农林医的,后来改革了,农林医类并入工科。等会儿咱们重点看首都的农学院,如果没有,再看看综合大学。” 叶欣点点头,觉得行。 农学院一听就很朴素,贴近自然,跟种地挂钩。 她那么大一个灵泉空间,当然要利用好,能躺赢绝不费劲! 确定了自己的,叶欣问他:“那你报什么?” 沈卓迟疑,他想和她一起的。 之所以先问她,就是想着等她选好了,他跟着选一样的。 叶欣很快看出来了,皱眉瞪他一眼:“不行,你要选医科。” 沈卓低声说:“医科挺好,只是……” 叶欣打断他,“没有只是!上大学这么严肃的事情,你当玩呢?你本来就有医院基础,这六七年更是积累了丰富的论和实践经验,这是你的优势,也是最适合你的方向。你报医学院吧,在医学上深耕,争取成为全国名医!” 她这一番有有据的话和充满期许的双眼几乎要把沈卓说服了,他也明白这是最适合自己的,但还是皱眉,“那样的话,咱们就要分开了。” 叶欣跺脚,恨铁不成钢,“你就这点出息!咱们都报首都的学校,分开能分多远?!” 沈卓语气沉沉地说:“不好说,如果学业忙起来,你可能就把我忘记了。” 她对他本来就不是很上心。 在这儿的时候,她忙了、累了、被别的事情占据心思了,就懒得应付他。 结婚了还要分房睡呢。 要是到了大学,到了她更熟悉、更自在、更喜欢的城里,各自住在学校宿舍里,没有朝夕相处的环境,她还能记起来他? 他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叶欣也是服了,他这些年真是光长年纪和个子了,心性还是不够成熟稳重,太粘人。 不过他既然如此不安,她也不能忽略他的感受。 婚都结了嘛,约定好一起走下去的。 于是她突然凑近他,神秘地问:“你知道我一直在攒钱的,但你知不知道我准备那这笔钱做什么?” 她一凑近,他就闻到她身上熟悉好闻的馨香,下意识就伸手揽着她了。心下大概算了算她手头的钱,一算发现不是小数目了,暗惊。 他低头看着她,“我不知道,你快告诉我。” 叶欣很是骄傲和兴奋,“本来打算到时候再跟你说的,现在告诉你也无妨——买房!” 沈卓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目露惊喜,“你是说,咱们到时候不住宿舍,买房子自己住?” 叶欣点头:“当然啊!宿舍肯定又挤又不方便的,哪有自己房子舒服!” 沈卓心中顿时安定了,握着她的手,神色柔和:“那到时咱们还能跟现在一样。”可以住在一个屋檐下。 叶欣哼了一声,“所以啊,你给我报医学院去!” 沈卓没有了顾虑,自然答应下来。 讨论好了,两人再次回到了公告栏前。 这会儿已经不少人了,都是今年的考生,看着各大院校的介绍,有目标坚定的,也有犹豫不决的,也有与同伴讨论窃窃私语的。 时间虽然紧,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一时之间决定,都是先把感兴趣的院校和专业抄到本子,回去再斟酌斟酌。 志愿可以填六个,大家都多抄几个,再从里面选。 叶欣和沈卓既然确定了目标城市和专业,可供选择的院校就很少了,他们决定当场填报好,省得再跑一趟。 叶欣第一志愿填了首都农学院,沈卓第一志愿填了首都中医学院。 剩下的选了相关院校,专业院校不够,还填了些综合性大学凑数。 填完之后,两人相互检查,没有错漏就交上去了。 随后他们就拿着准考证回去了。 准考证上已经写明了时间地点,十一月初,还是县城,不过换了一所中学作为高考考场。 接下来还是继续刷题,保持手感。 考上大学进入首都城里的种种,还都是计划而已,考不上都是白想。 目前还是要绷紧神经备考,不到考完那天不放松! 时间一天天过去,考生们埋头复习,金黄的稻田也被陆续收割,高考的时间终于到来。 大家又纷纷出发,进入县城。 这次比上次少了些人,显然初试还是刷了一部分人的。不过少得不多,住宿依然拥挤。还是知青干部带队,尽职尽责地安排住宿,现在条件有限,都是五六个人住一间,睡大通铺。 许多人因为紧张,根本睡不好,忍不住跟旁边的人聊起来,聊着聊着就晚了。 叶欣和沈卓还是提前出发订到了房间,能够休息好一些。其实他们心里也紧张的,只是比其他人好些而已。 早早起来,吃过早餐,两人相互鼓励后各自找到座位。 十年动荡后的第一次高考就这么在万众瞩目中开始了,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第二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化或者史地,第三天另有些外语加考的。 考完出来,考生们神态各异。 那些情绪低落、失魂落魄的,显然就是考得不想的。 刘红霞跟叶欣一个教室,考完一起往外走的时候,她声音简直都要哭出来了,拉着叶欣说:“怎么办,我好像考砸了!” 叶欣无奈,知道这个时候大家都压力很大情绪脆弱,倒也安慰了几句:“成绩还没出来,不要乱想,也许你考得比想象中还要好呢?别让糟糕的情绪影响你,安心等结果吧。” 刘红霞听了好受一些,点点头:“对,我一定能考上的!” 说着放开叶欣,一脸恍惚地走了。 不仅是刘红霞,许多人都如此,自觉考不好的都在崩溃的边缘,找熟人寻求安慰或者自己安慰自己。 还有熟人问叶欣是不是考得很好的,或者诉苦的、懊恼的,甚至还有要对题目答案的。 叶欣好不容易摆脱他们,不禁叹口气。 沈卓穿过拥挤嘈杂的人群,先过来找到了她。 见叶欣神色如常,他也松了口气,轻声问:“还好吗?” 叶欣点点头:“感觉还行。你呢?” 沈卓说:“我也觉得不错。” 其实他们感觉比日常练习的题目简单一些,挺有把握的。 毕竟是断了这么久,恢复高考第一年,时间又安排得那么紧,题目难度太大的话,考上的人就太少了,不行的。 只是对于离开书本太久的人来说,难度还是不小。 也就他俩提前六年复习,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才会觉得轻松。 考完之后,他们不准备立刻回去。 一来,现在回去的人很多,班车坐不下,还要等待的,上次就等了好久。 二来,考前情绪紧绷太久,现在考完了想放松放松,打算留在县城逛逛,第二天再回去。 三来,之前考到县医院的李光耀知道他俩来考试,邀请他们考完之后吃顿饭,叙叙旧。 晚饭时间,李光耀下班来到约定的国营饭店,见到他们很是高兴:“好久不见了!哎,我说你俩怎么越长越好看了呢?在家到底吃什么了?” 沈卓心情不错,打量打量他,说了句:“你现在是春风得意,红光满面啊。” 叶欣也发现了,李光耀样貌改变不多,穿着倒是比在乡下的时候光鲜多了,还带了一块手表,她也笑着夸了句:“李医生到底是成了城里人,大不一样了。” 李光耀高兴地大笑,“哈哈哈,哪比得上你们!你们比我气派多了!来来来咱们坐下聊,先点菜,尽管点啊,今天我请客!” 他现在经济条件更上一层楼,又是真心实意请客的,两人也不跟他客气。 饭菜上来,一边吃一边继续聊。 李光耀现在还有些惊讶他们一起参加高考的事情呢,“我之前说你俩什么都不争不抢不出头,还以为你们真是甘心在乡下一辈子呢,哪想到你们志向比我远大多了!” 叶欣笑道:“试一试,不辜负好机会。” 李光耀摇摇头,“所以我是特别佩服也特别羡慕你们,做什么都一起。反正我是安心做医生了,就没想过要参加高考。现在在县里,以后等资历上去看看能不能进市医院吧,这一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 沈卓道:“你现在也不错了。” 李光耀又笑道:“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他心中是有些自得的。能从村里跻身到县医院,这中间打败了多少人啊! 他现在脱离农村成为城里人了,已经是别人羡慕仰望的对象,更别说他还很年轻,以后很有可能更进一步。 至于沈卓两口子参加高考,他是祝福的心态,但觉得考上机会不大的。 吃吃喝喝,各自说说近况,回忆回忆丰水大队医疗站的情谊。 一顿饭下来,倒是气氛松快。 分别之际,李光耀突然一拍脑门说:“对了,差点把重要的事情忘记了!我现在已经有对象了,打算年底摆酒呢,腊月十八,到时候你们可要来啊!” 两人都有些无语,难道这才是李光耀请吃饭的目的? 不过,之前自己结婚人家也来送了份子钱,现在人家结婚肯定也是要还人情的。何况他这人相处着也不赖。 沈卓就点头答应下来:“行,到时候我们一定来。” 隔天,两人回到家。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接下来只需要等待结果。 这时候秋季农忙已经到了尾声,天气冷,叶欣也没有心情上工,索性就不去,在家里歇着。 沈卓挺忙。他毕竟还是医疗站的医生,之前考试已经请了几次假,现在得补回来。 大队长知道他也要参加高考的时候,私底下找他说过话,话里意思是现在医疗站才三个人,小学徒们还没有培养起来,他要是走了人手可能不够啊,乡亲们需要他、信任他;而且他这么忙复习时间不够,可能去考了也没有打多大机会考上。 不过沈卓态度坚定,也拿出以前李光耀考走的事情说了说。 最后大队长只能叹口气,随他去了。 黄志豪和孟春兰两人都没有参加高考,他们也对沈卓的决定感到惊讶。在他们看来,都有稳定工作了,也结婚成家了,还费那功夫干嘛?大学可不是那么好考的。不过只是惊讶,没有什么意见。 等沈卓考完回来上岗,他们也好奇问了问,沈卓简单说了说,态度跟以前没什么两样,看不出什么紧张焦虑的。 沈卓沉下心,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轮值的时候也上工,让人挑不出错处。 倒是有几个知青生病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考试紧张过度,又或者冬天考试吹了寒风,都来取了药吃。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77 首页 上一页 2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