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半的时间,苏长悦用一百五十两银子,换来了各种粮食接近三千斤。 比往年的价格贵得多,但比起逃荒路上的天价来,勉强可以接受。 苏长悦本来还想买更多粮食的,但胡伯诚在一天之内,只能找到这些了。 要想买更多粮食,就不是散户的事儿,得从和安县城的世家豪商们手中购买了。 和安县再是偏僻穷苦,也是有富户的。 就算和真正的权贵比起来差了几分,但依然是贫民眼中高不可攀的大人物。 苏长悦可不觉得以自己的小身板能跟人家扳手腕。 也只能先买这些了。 说真的,这点粮食在苏长悦看来,一点都不多。 这可是古代,没什么油水,更没有肉,她饭量又大,保守估计一天也得五斤粮食才够吃,小石头吃的那点暂时忽略不计,这些粮食也就够她吃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样子。 但她不敢继续待下去了。 在这样的世道,苏长悦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粮食送来后的当天下午,苏长悦就觉得门口那边路过的人明显多了——就算是她多心吧,她不敢赌。 把所有的粮食都收到空间里,再次改头换面,趁着夜色,苏长悦悄悄的离开了刚租了两天的院子。 在客栈里住了一晚上,等天一亮,苏长悦就离开了和安县城。 粮食买到了,其他的东西都不着急,等以后慢慢买也来得及。 ………… 临近中午的时候,苏长悦回到了自己选中的山洞。 洞口处封堵的石头依然和她走的时候一模一样,并没有人来过的样子。 搬开石头,看着山洞中一切如常,尤其是山洞最里面,她特意搭建的小仓库里,所有的物资都完完整整,苏长悦这才松了口气。 要知道,为了尽可能多带回粮食来,苏长悦这次在去县城之前,还把自己辛苦囤积的物资取出一部分来放在山洞里,就是为了尽可能多的腾出空间来。 当然,像是熟食药品什么的都没往外拿,她就是把空间里的那二十桶水和一些真空包装的大米、面粉之类的取了出来,腾出一部分空间来。 可惜,买的粮食太少,压根儿没用到那么多的空间。 把之前储备的物资都收回去,苏长悦只取出来半袋豆子放在外面,其他的粮食依然还放在空间里。 刚收拾好,苏长悦便听到外面有人在喊她。 不用问都知道,一定是赵春桃。 虽然拒绝了和他们一起搭窝棚当邻居,但苏长悦和李三木一家,相对于赵家人来说,关系依然更紧密些。 赵春桃一点也不理解,为什么苏长悦不肯住窝棚,反而要住山洞,还离赵家村那么远。 但毕竟只是隔了房的堂嫂,她也管不到人家的事。 她这次来也是因为苏长悦之前跟她提过,如果要去镇上买东西的日子定了,就告诉她一声。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再加上一些同样逃到这边来的流民,和安县如今,其实算不上很太平。 成群的山匪或许没有,但三五成群的闲汉混混,那还是有的。 苏长悦去和安县城的路上,也遇到过,不过她赶路的时候穿的都是最破的衣服,还空着手,一看就像是身无分文的流民,这才没人拦她。 逃荒路上不可能携带太多行李,如今算是安家落户了,有什么缺少的东西,都要重新采买。 赵毅就定了个规矩,定一个日子,村子里分一部分青壮出来,专门护送着人去镇子上。 当然,如果你非要独自去买也行,但遇到什么风险也只能自己承担。 苏长悦当然也要去买——不说别的,锅碗瓢盆都得有吧? 原主家里的锅和碗都裂纹了,苏长悦都怕哪次做饭的时候,它们“咔吧”一下直接罢工……
第21章 逃荒路(18) 去镇上的日子定在后天,为了感谢赵春桃特意跑这一趟,苏长悦还拿了两个野柿子给了她。 这是前两天苏长悦找山洞的时候顺便找到的,树上没剩下几个,味道也不是特别甜,但对小石头来说,却是极难得的零嘴,苏长悦就把那几个柿子都摘了回来。 赵春桃推拒了几次,但举动一点也不坚决,就纯礼节性的推让了一下,然后就很高兴的带着柿子回去了——这果子正好可以给她的两个孩子甜甜嘴! 送走了赵春桃,苏长悦继续给自己的小山洞做规划。 最里面要隔出一个仓库来,她还会不断的找机会收购粮食,总不能都放在空间里。 再说了,随着小石头逐渐长大懂事,她使用空间的频率也要降低,得更加谨慎小心才行。 还有就是水。 距离山洞最近的山泉大概需要步行二十分钟,每天挑水也是个力气活。 好在还有空间,走一趟就能带回够喝好几天的水。 至于以后,慢慢来吧,苏长悦也不知道自己要在山洞里住多久。 谁知道接下来的世道会怎么样呢? ………… 用来搭建仓库的石头,也是苏长悦在找山洞的时候意外发现的。看样子像是人工打磨成的长条石砖,但不知道为什么废弃了,散乱的丢在山里,苏长悦特意找了找,一共找到了好几十块。 把这些长条石砖带回来,苏长悦在山洞最里面垒出来一个小仓库。仓库外面散乱的堆着苏长悦找回来的干树枝。 山洞里本就昏暗,被这些乱树枝一挡,不仔细翻找,还真看不到这个小仓库。 不知道这里的冬天冷不冷,但苏长悦已经开始为过冬做准备,干柴是一定要备足的。当然,能顺便遮挡一下小仓库,也算是一举两得嘛! 用来当做卧室的车厢,如今放在仓库的中部稍微偏外一点的位置。 在洞口外面,苏长悦用捡来的石头搭了个简单的灶台。 这些天,她做饭都是在外面的,不然烟熏火燎的,山洞里面太呛了。 反正周围几百米内就她自己,做饭也不怕传出什么味道去。 苏长悦打算好了,接下来她要试试看,能不能在山洞外面搭一个棚屋。 到时候,一些不方便在山洞里做的活儿,比如说做饭、劈柴什么的,都可以在棚屋里做。 衣食无忧,其他的都是一些小问题,苏长悦一边忙碌整理自己的新家,为过冬做准备,一边尝试着教小石头说话。 万一人家只是因为没人教、开口说话晚呢? ………… 两天的时间,仿佛一眨眼就没了。 很快就到了约定好去镇子上买东西的那天,苏长悦依然是抱着小石头,带着一个大背篓,早早的就去了李三木家。 窝棚简单,赵毅又让自己儿子过来帮了忙,如今李三木家的窝棚已经搭建好了。 虽然看上去不太好看,但用来遮风挡雨还是行的。 李三木正坐在外头,用完好的那只手慢慢劈柴,看到苏长悦,他笑着招呼道 “堂嫂,怎的过来这般早?” “总不能让赵家人等着吧?人家本就是好心,咱也不能给人家添麻烦。”苏长悦回道,“春桃呢?” “去打水了。”李三木道,“赵村长家打了一眼井,里头的水可甜咧!” 李三木口中的“赵村长”,自然是赵毅。 赵毅是真的非常和李三木投缘,一见如故不说,还经常帮衬,不说别的,就说大柱和小柱,如今都可以跟着赵毅的儿子一起念书识字了! 赵春桃是特别开心的跟苏长悦分享这个好消息的。 她讲的时候眼睛亮亮的,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她还说了,大柱和小柱都聪明,不管什么字,一教就会; 还特别的懂事,知道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的有模有样的! 她还说了,赵村长人好,让大柱和小柱跟着赵公子当书童,不仅教认字,还不收钱,甚至每个月还给月钱…… 对了,赵村长还给两个孩子起了大名,大柱叫李绪,小柱叫李继。 总之,虽然一贫如洗,但赵春桃对如今的日子特别满足,因为她的两个孩子,将来的前程要比她们夫妻两个好得多了。 李三木自然也是高兴的,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两个儿子有出息,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慰藉。 因此,虽然人瘦,但他们夫妻两个的精神状态却特别的好。 干起活来也特别的有劲头。 几句话的功夫,赵春桃已经挑着水回来了。 看到苏长悦,她笑道 “我还说等挑了水去喊你呢!” 把水倒进瓮里,赵春桃换了一身补丁少些的衣服,也带上一个背篓,还挎着一个小包袱,这才和苏长悦一起去赵毅家。 ………… 赵毅家里的房子,自然是村里最先修盖的。他们家的宅基地是很大的一块,但现在盖的只是几间正房,地基已经打好,墙壁也垒起来一米多高,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 如今赵家的女眷们依然在马车上住宿,男子们则是露天休息——如今虽然已经接近入冬了,可天气依然热的邪乎。 苏长悦估摸着,中午最热的时候,气温能有30多度!哪怕是晚上,也不会低于20度! 她总觉得有些忐忑,生怕这温度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降下去了。 要是来个断崖式下降,流民们不知道要冻死多少! 要是人死得多了,等到来年,会不会有瘟疫? 只要这么一想,苏长悦就忍不住胆战心惊——说她杞人忧天也罢,自己吓自己也行,反正最近两三年里,她是不打算从山里出来了。 苏长悦和赵春桃到了赵毅家的时候,其他人还没有来,大柱和小柱正跟着赵文彦读书呢。 赵文彦一开始是真的瞧不上李三木家。 但赵馨柔重视啊! 虽然不知道李绪是怎么从一介流民变成了天下知名的谋士,但这并不妨碍她从现在开始培养李绪,让他成为属于赵家的“诡谋”。 所以,赵毅才发话,让大柱和小柱,也就是如今的李绪和李继当赵文彦的书童。 被父亲告知,要教两个乞丐一样的孩子读书识字的时候,赵文彦是拒绝的。 他可是赵家庄最年轻的童生!要不是因为天灾逃荒,他是能考秀才的! 可惜,他没胆子违抗父亲的命令,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开始教。 这一教不要紧,他那“最年轻的童生”的傲气,直接被一个七岁的孩子给打没了影! 过目不忘、举一反三、颖悟绝伦——这是个什么样的天才妖孽啊! 只教了李绪三天,赵文彦就被吓了一大跳,再不敢自傲了 以这样的速度,最多两个月,李绪就能把苦读数年的他给甩的影子都看不见! 李继虽然比不上他的哥哥那么妖孽,可论天资,也比赵文彦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2 首页 上一页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