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重影一直静静听着他们说话,犹豫再三后,斟酌道:“母亲,我觉得有变才有通。外祖父受伤一事定会有人大做文章,到时候朝中也必然会争论不休,但对我们而言或许是个机会。” “此话怎讲?”陇阳郡主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大皇子上回参了外祖父一本,摆明是想夺权。他有这个心思,二皇子和沈贵妃六皇子岂能没有?如今还多了皇后和七皇子,他们肯定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正是如此,我才想着到时候朝中必乱,我反应不好离开。” 她看着陇阳郡主,一字一字地道:“母亲,乱世出英雄,英雄不问出身,应该也不论男女。” 陇阳郡主呼吸一紧,眼神一厉,“你是说?” “陛下暂无立储之心,几位皇子相争,若真偏袒一方,势必失去平衡,这绝对不是他愿意看到的。我听说前朝开国之初,便出过一位女将军,战功赫赫威名远扬。既有先例可循,母亲何不放手一搏?” 陇阳郡主闻言,深埋于心底的执念呼之欲出。 早前儿子在临安时来信,说是已有心悦之人,非同一般的闺阁女子。如今看来岂止是非同一般,分明是见识不凡。 半晌,她一锤定音,“好,依你之言,就这么办!”
第108章 他长臂一伸将人搂进怀…… * 两日后。 边关送来急报, 说是汝定王伤重。这消息一出,顿时在朝堂和后宫掀起一阵滔天巨浪,人心浮动如潮涌。 自古以来得兵权者占上风, 哪怕是还未解禁的大皇子, 也暗中派人参与相争。一时之间, 朝堂各派系争执不体,后宫更是风云四起。 几派为此明争暗斗一派混乱之时, 陇阳郡主进了宫。 与此同时, 谢府派人来请林重影过去议事。 此番所议之事, 是谢舜宁的亲事。 一下马车, 她便看到等在门外的魏氏。魏氏的脸上不见喜色,反倒有几分愁色, 一看到她, 当即迎了上来。 她心知对方亲自来迎, 应是有话要说。 果不其然, 魏氏对她主动提及李家提亲一事,言语间不无担心。“这门亲事我思来想去都觉得不妥当,你祖母也是这般认为。我看得出来,不管是对李家人,还是对这门亲事,宁儿显然也不满意。不知为何,她却执意要嫁,我想着她与你还算亲近, 有些话或许会对你提过,不知你可知其中缘由?” 其中缘由林重影已从谢舜宁口中知道大概,只没办法和别人说个清楚明白。 思索一二后,道:“宁儿向来聪明, 一应行事也有自己的主意。我虽不知她为何非要嫁入李家,但她若真做了决定,想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知女莫若母,魏氏哪能不知自己女儿的脾气秉性。 “这事也怪我。”她叹了一口气,“以前我只当这门亲事千好万好,没少叮嘱宁儿。她向来懂事,我怕她是为了我……” “二婶不必多思,哪家没有糟心事。真论起来,国公府也不算什么。您若真担心宁儿,何不与宁儿好好商议,倘若真嫁到李家,遇事该如何应对。” 魏氏闻言,又是一声叹息。“你说的没错,这高门大院内有几家没糟心事的,又有几家比得上我们谢家。” 她在儒园当家多年,自然不是什么遇事慌神的性子。今日她特意找林重影说话,一是抱着侥幸的心态,希望能打听出什么来。二是想示好,以此表明自己对林重影这个大侄媳妇的看重。 毕竟一开始时,两人的关系实在是上不了台面,而且还是难以启齿的那种。她怕林重影心里有疙瘩,从而对他们二房有隔阂。 林重影不难猜出她的心思,顺着她的话道:“二婶说的极是,咱们谢家门风清正,确实是难得。” “我一早就看出来,你是个通透的好孩子。如今你嫁给了玄儿,二婶只盼着你们夫妻恩爱和和美美。” 只是她家二郎…… 一想到自己的大儿子,她一个头两个大。 那孩子真是被她惯坏了,也不知是当真心里难受,还是自甘堕落,居然将添香等人全收了房。未成亲便妾室成堆,谁家好姑娘愿意嫁过来。 她每每有心训斥一二,问儿就埋怨她,言语之间全都是对她的不满,责怪她没能从一开始就让所有人林家有陪嫁媵妾一事。 但她不后悔,甚至还很庆幸。 一是因为谢玄,二是因为福王。她是侯府嫡女,早年生活在京中,纵然后来嫁去临安多年,也不代表她就是个只知内宅之事的寻常女子。 谢玄的所作所为好解释,那么福王呢? 福王是亲王之尊,深得陛下宠信,缘何无端地认一个毫无关系的人为义女,且还能在陛下那里求来郡主的封号。 她不知内情,却知此事绝不简单。倘若事情未有变化,这孩子真成了他们二房的媵妾,对谢家和他们二房而言绝对不是福,而是祸。 问儿要怨就怨吧,她在旁的地方多补偿便是。好在大郎俩夫妻以后都住在京中,鲜少会回临安,否则…… 思及此,她又是一声叹息。 花厅内,谢老夫人和陆氏都在。 谢老夫人问了林重影几句,无非是近几日如何,在王府住得可惯之类的话。林重影一一回答,很是乖巧得体。 一袭桃红色的衣裳,衬得她气色绯红,如烟霞春色美不胜收,让所见之人赏心悦目的同时,越发感慨她的容貌出众。 她含笑应对着谢老夫人和陆氏的打量,恰当好处的羞涩让婆媳俩心领神会,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 “影丫头,你坐到祖母这里来。”谢老夫人朝她招手。 她自是不会矫情,大大方方坐到老太太的下首。 “李家来提亲的事,你听说了吧?”老太太问她。 “听说了。” “那行,你来说说,这门亲事如何?” 她自是明白老太太有此一问,一是真的想知道她的看法,二是有心抬举她。她如今已是谢家长房长媳,日后谢家所有的事她都会参与商议,倘若遇事一问三不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未免让人失望。 既然如此,当然不能藏拙。 “李家贵为国公府,底蕴丰厚门庭高贵,这门亲事从明面上来讲不差。只是我与李夫人和李姑娘见过几回,对她们的人品心性有所怀疑,想来都不是什么好想与的人。” 谢老夫人闻言,“那照你这么说,这门亲事不能应?” “应与不应,还得问过三妹妹的意思。如今城中谁人不知,李世子的病唯有三妹妹能解,三妹妹占着恩义二字,不仅对李世子有用,还是李蓁的救命恩人。仅凭这两点,他们李家就得抬举看重三妹妹。” 谢老夫人点头,“是这个理。”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人纠结。 这门亲事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更何况孙女还执意要嫁。她左思右想的,只觉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林重影该说的都说了,她到底是个小辈,这种大事只能提供意见,一应决定还得由长辈们定夺。 遂起身,对几人道:“我去看看三妹妹。” * 谢舜宁已从侯府搬回来,眼下就住在家中。 守在外面的下人看到林重影,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后,赶紧进去禀报自己的主子,很快将人请进去。 一室的幽香暖气,布置更是雅致。不拘是青花瓷瓶中的绢花,还是屏风上的四君子图,无不一彰显着主人的口味。 谢舜宁方才正在练字,桌案上的字迹还未干,墨香清楚可闻。她请林重影入座,命人看茶上点心,然后再屏退所有的下人。 “大嫂,你是来劝我的吗?” 李家的亲事,原本最为满意的是母亲。而今不光是祖母不怎么满意,便是母亲也心存犹豫,私下问过她好几回。 她主意已定,不会更改。 林重影端起茶杯,却不急着喝,“这人生如茶,有些一泡不如一泡,香气渐淡。但有些却是一泡苦二泡甘。” 这话别人听不明白,她知道谢舜宁必定能懂。 正如她所料的那般,谢舜宁不仅听懂了,且难掩震惊之色。 这怎么可能! 谢舜宁不停地问自己,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怎么可能会有人知道。 “大嫂,你……” “我不知道你这些年经历过什么,也不清楚你和李家人之间的事。但我知道你是谢家的姑娘,是侯府的外甥女,你有很多的选择,绝非这一条路可走。” 也是。 她的经历那么的离奇荒诞,旁人怎么可能知道。 如是想着,谢舜宁道:“我…我不甘心!” 一句不甘心,林重影听出了恨。 那么她的上辈子应是也嫁入了桓国公府,并遭遇了一些变故。而那些变故带给她的伤害太深,所以她要报复。 重回一世,为复仇而生,无可厚非。 林重影想,如果换成自己,或许也会有相同的选择。毕竟放下这两个字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实在是太难。 “那你扪心自问,你的不甘心值得自己用一辈子去填平吗?” 谢舜宁几乎没有任何的迟疑,回道:“值得。” 既然如此,林重影自是不会再劝。 她一出二房的院子,打眼看到正朝这边而来的人。 寒风凛冽,万物萧条的景致中,来人如最为耀眼的琼枝玉树,形俊而貌美,仿佛不似世间之人。 谢玄也看到了她,眸中再也容不下其它。 两人相汇,下人们极有眼色地不靠近。 “三妹妹上辈子应是死不瞑目,所以哪怕穷尽自己这好不容易得来的一辈子,也要报复李家所有人。她心意已决,应是不会更改,你也别再劝了。” 谢玄握着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凉意后,将其包裹住揣进自己的袖子里。 下人们见之,纷纷别过脸去。 “人生一世,万般皆由己。她既然已有决定,那便随她去吧。” “她谋划了这么多,占尽道德制高点,李家人只有供着捧着她的份。再说她身后有谢家还有侯府,李家人应该不敢像上辈子那么对她。她已有防范,想来也有对策,肯定不会吃亏。” 谢玄“嗯”了一声,忽然问她,“倘若还有下辈子,你会如何?” 这不是在说谢舜宁的事嘛,怎么好端端的扯上她? 她哪里听不出来,这人分明是在试探她。她好笑地想着,有些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难道忘了这一世就是她的下辈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6 首页 上一页 1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