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案前是一张大红酸枝曲尺罗汉床,鬓发如银的王老夫人正坐其上,衣着打扮与寻常贵族老妇人无异,只是颈间挂了一串乌润莹亮的一百零八颗高密小叶紫檀佛珠串,据说是先太后所赐,王老夫人从未取下过。 徐夫人坐在王老夫人左侧下首,下座是早夭的二姑娘与四姑娘秦思如的生母文姨娘,再下首是抱着五岁的五姑娘秦懋如的杨姨娘,丫鬟婆子们侍立其后。 右侧的座位是未出阁的姑娘们坐。 秦大姑娘已经出阁,秦惠如便坐在了首座上,见秦思如与徐复祯相携进来,待两人向王老夫人问了安,忙招呼她俩归坐。 秦思如便坐在秦惠如下首的座位上。秦懋如还小坐不住,杨姨娘便抱着她。 徐复祯虽然年长一些,但因是表姑娘,故坐在了秦思如下首。 徐夫人见了徐复祯,先问她身子如今可好全。 徐复祯笑着应道:“多谢姑母关心,如今已经大好了。” 徐夫人这才放下心来,又转去与王老夫人闲话。 “……我记得她父亲是平贞十三年的进士,那时她父亲带着她来拜见过一次母亲。” 王老夫人颔首道:“是啊,那时她才六岁,粉雕玉琢的一个小娃娃,甜甜地喊我姑祖母。” 文姨娘凑趣道:“如今十年过去了,也不知道王四姑娘长成什么样?” 徐复祯坐在下首默默听着,在脑海中拼凑记忆里的王今澜的样子—— 王今澜身量同她一般高,菱形脸蛋,生得明艳绝伦,眉长而浓,微翘的桃花眼,眉间有一点朱砂痣,可惜微微偏离了眉心,是以王今澜尤爱在眉间画花钿。 有一次她帮王今澜画额妆,以痣为蕊,用细金朱砂在另一侧画了几道兰花瓣,写意脱俗,俏丽雅致。秦萧见了直夸好看,她还在傻乐,以为他夸的是她画的妆好。 后来才知道,那时他俩早已勾搭在一起了。 徐复祯还在回忆着,忽然外头人声攒动,屋内众人也纷纷转头往外看去。 王今澜要来了。 秦惠如性子活泼,又坐得靠里,要不是对面坐着的是她的亲娘徐夫人,简直都要站起来张望了。 徐复祯右手紧紧攥住,她告诫自己:要冷静。 攒动的人声渐近。 一个婆子挑了帘进来,其后跟着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的少女。 那少女身穿浅粉色并蒂莲纹百褶罗裙,菱形脸蛋,长眉秀目,额上贴着蜡梅花钿,微抬的下巴平添了几分傲气,施施然走进中堂,与徐复祯记忆里的王今澜重合起来了。 王老夫人身边的王嬷嬷引着她走到王老夫人身边,道:“王姑娘,快来见过老夫人。” 少女跪了下来,给王老夫人行了个拜礼,道:“侄孙女儿王氏今澜见过姑祖母,愿姑祖母春云蕴瑞,宝婺腾辉。” 王老夫人伸手扶她起来坐到自己身旁,拉着她的双手上下端详一番,方道:“澜丫头长这么大了!鼻子眼睛还是能看出小时候的样子!” 感叹了一番,又问起她家中父母可安好,进京路途可否顺利。 王今澜一一答了,又代父母问起王老夫人安。 她吐字柔婉清晰,礼数又进退得宜,将王老夫人哄得开怀大笑。 徐复祯冷眼看着。 王今澜确实很有手段,她一进侯府,所有人都喜欢她,记忆中好像唯有秦思如跟她不太对付。 可是后来王今澜能嫁给秦萧,秦思如是在后面推了一把的。 想到这里,徐复祯看了秦家姐妹一眼。 秦惠如正睁大眼睛听着王今澜与王老夫人说话,而秦思如的眼睛看着王今澜,轻轻抿着的嘴唇却透出一丝不豫。 秦思如为什么不喜欢她? 徐复祯心里暗自琢磨。 那头王老夫人却要王嬷嬷引着王今澜见过侯府诸人。 王今澜先向徐夫人问了个好。 徐夫人拉过她的手,赞道:“好标致的小姑娘!原以为我们徐家的表姑娘就姿容绝艳了,没想到来了个王姑娘更是像仙子一般。” 王今澜微笑道:“夫人过奖了,今澜可担不起。徐姑娘定然要比我出众得多。” 说着,眼神似无意般往姑娘们坐的方向一扫。 徐复祯有些恍神。 前世姑母也说过这句话!她记到了现在。 那时她还难过了好久,每次见到王今澜,总是疑心自己没有她好看,姑母的一句话让她萌生了小小的自卑。 现在看来自己那时真是幼稚! 姑母拿她来比,也只是因为把她当自己人。且不说这是句客套话,就算王今澜真比她好看那又怎样,难道她的价值就在一张脸上吗? 徐复祯心下思量着,这头王今澜已见过府里的几位姨娘和秦懋如,正要见过府里的姑娘们。 王嬷嬷引着王今澜转向徐复祯这边,一边絮絮道:“府里的这三个姑娘跟王姑娘年纪差不多。徐家的姑娘只比王姑娘小上两个月,府里的三姑娘要小十个月,四姑娘正好小一岁。今后几位姑娘一块儿作伴,也不会孤单。” 王今澜闻言,先上前执过徐复祯的手,道:“这就是三妹妹吧?” 秦惠如“扑哧”一声笑出来,道:“错啦,错啦,那是祯表姐,三妹妹我在这儿呢!” 王今澜杏面微红,带着一丝无措道:“啊,我见着妹妹穿得这样明艳大方,还以为是夫人嫡亲的姑娘呢!” 徐复祯心里冷笑一声。 放以前,她还真就当王今澜是在夸她美丽、像姑母亲生的嫡小姐了。 可现在她能听出王今澜的弦外之音了:王今澜不就是在暗讽她穿得华丽打眼,抢了风头吗? 果然,王老夫人也注意到了徐复祯穿着的橘红色缎面裙,两相衬托下王今澜所穿的浅粉色罗裙黯淡了不少,不由得脸色微微沉了下来。 徐复祯微微一笑,道:“王姐姐说笑了,我们按座次排的呢。大姐姐出阁了,三妹妹就是坐在座首的,然后是四妹妹,我是表姑娘,所以坐在末位。” 秦思如掩嘴一笑,道:“或许兴元府没有这样的规矩,认错了倒也不出奇。” 王今澜脸色微微一僵,很快便扬起一抹笑容,道:“原是如此,怪我无知,一来便闹了笑话。” 徐夫人见王老夫人神色有些不悦,忙笑着打圆场道:“你不必往心里去,她们姊妹贫嘴惯了,就爱挤兑人玩呢。” 王今澜笑道:“原是我失礼在先,给各位妹妹陪个不是。” 说罢,示意她身后的丫鬟上前递过见面礼。 徐复祯接过王今澜的礼物,也示意水岚奉上徐夫人替她准备的见面礼。 换过见面礼,王今澜也算将屋子里众人认过了一遍。 王老夫人有心给她长脸,仍叫她坐在自己身边,开始问起蜀地的风俗人情。 王今澜的父亲中了进士后一直在蜀地任职,如今已是兴元府通判。 王今澜随他在蜀地生活了十年,说起那里的风土人情自是娓娓道来,众人都听得入了迷。 忽然一个丫鬟打了帘子进来,道:“老夫人,世子爷来请安了!”
第8章 王老夫人闻言自是一喜,忙道:“快请进来!” 她转头对王今澜道:“是你宗之表哥来了。” 王今澜点了点头,带着些好奇看向门口。 秦萧穿了一身深绯色绣云雁纹锦缎官服,金带皂履,风姿特秀,从容清举,大步走进堂前。今天不是休沐日,给王老夫人请过安,他还得去官署。 经过徐复祯身旁的时候,他微微停顿了一下。 徐复祯暗暗翻了个白眼。 秦萧已走到王老夫人面前,挨着王老夫人坐着的王今澜忙站了起来。 秦萧屈膝跪地,朝着王老夫人行了个顿首礼,口中向她问安。 王老夫人平日里对着孙女们不 冷不热,却是真心喜爱秦萧这个孙子,此刻眼里满含笑意地双手扶起秦萧,让他坐在一旁,又拉着王今澜坐在自己另一侧,道:“宗之,还没见过你今澜妹妹吧?” 王今澜听她这样说,又忙起身向秦萧敛衽一礼。秦萧还了礼,两人方重新落座。 王老夫人左手拉着王今澜,右手拉着秦萧,笑呵呵地对秦萧说道:“今澜是你岸祥表叔幺女,小时候来过一回侯府,你还记不记得?” 秦萧道:“自然是记得的。那时我已进学开始作文章,岸祥表叔中了丁丑科的进士,父亲还请他指点了我一回。” 徐复祯闻言微微垂眸。 丁丑年是平贞十三年,她父亲过世那年。 她在抚州徐氏族中待了大半年,次年姑母就将她接到了侯府里。 原来王今澜认识秦萧比她还早呢。 “……你岸祥表叔如今在兴元府当通判。你们工部如今不是在办一桩蜀中的案子吗?有什么人事上不通的,问问今澜,她父亲把她当小子养的,对蜀中的人事官吏说不准比你还门儿清呢!”王老夫人兴致勃勃道。 徐复祯听着有些好笑。 王老夫人想要拉郎配竟拉到了公事上,蜀地虽远离京师,可要查要审什么还轮不到来询问一个内宅姑娘。 不过若是郎有情妾有意,什么都能当成两人接触的借口。 果然秦萧已问起了一个问题:“澜妹妹自蜀地来,可有听闻作院收购废铁之例?” 王今澜答道:“蜀地各州不一,只论兴元府的话,作院只收砂铁锤冶,未曾耳闻用废铁者。” 徐复祯若有所思。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王老夫人口中工部所查的案件应该是万州作院马蹄铁一案。 盛安九年七月,工部发现万州作院年初输送的一批马蹄铁乃是用精铁裹废铁所制,于是启动对这批马蹄铁制匠的调查。 彼时秦萧已领了工部的官职,曾向她提过一嘴。 原以为这只是一桩寻常中饱私囊案,谁也没想到这场调查竟整整持续了一年多,牵扯到蜀中各州作院输送的各式铁器,发展成了震动朝野的“蜀中铁器案”。 作为封地在蜀中的宗室成王当即成了问责之首。所有人都以为成王难逃此劫,没想到成王不仅躲过问责,还拿了天子授印,成了整治蜀中铁器案的钦差。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帮助成王扭转局势的人就是霍巡。这也是为什么霍巡在成王身边不到三年,却稳坐头号谋臣交椅的原因。 想到霍巡,徐复祯想起已有好几天没有他的消息了。 自上回他轻薄她,她半是羞恼半是赌气,兼之王今澜的事分散了她的注意,竟已将霍巡晾了好几日。 不行,她得抽空让水岚去看看霍巡怎么样了。 这样想着,徐复祯便如坐针毡,恨不能马上离开这里。 好在此时秦萧站起来告退:“孙儿还需到官署当值,改日再来给祖母请安。”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5 首页 上一页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