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边放个体积差不多的竹筒,装差不多体积的水,当看到这边的水有小泡泡冒出来,她便上移竹筒的高度,直到里面不再冒水泡。 蹲在她对面的崔家二老则会同步抬高蒸馏大蒜素的那根粗竹筒。 当然,细竹筒那边的人也会相应的配合。 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是由于所有人都很认真的关系,倒是没出差错。 就在叶藤上移粗竹筒不久,那边崔叶氏便兴奋地喊道:“出来了!黄色的!像油一样的!” 叶藤早就跟他们说过,做这么多,就是要得到这种黄色油性液体。 ——是能救小丫的神药! 众人面上一喜,做得更认真了。 很快,崔叶氏手中拿的竹筒内,便有了浅浅的一层。 这一次装进去的蒜末也只能提取出来这么多。 叶藤便让他们暂且停下,先将手里的大蒜素喂给小丫喝下。 “大蒜素不好保存,今天晚上小丫喝这一次就够了,明天早上的,咱再重新提取……呃……重新烧。” 叶藤阻止了崔家人准备再来一轮的打算。 捶着腰,建议他们先休息。 在这一刻,叶藤真的是无限想念在现代便宜又好用的温度计。 要是有温度计,这过程就能轻松不少。 一直蹲着,腰都酸了。 “阿藤,宝宝都睡着好久了,你快去陪他。”崔大娘宝贝地收拾好几个竹筒,见叶藤腰都直不起来,心中是既感激又心疼,连忙反过来劝叶藤去休息。 叶藤点点头,看着又围到崔小丫身边,完全没打算休息的几人,叹了口气,自去山洞里面挨着秦嘉宝休息。 她心里很清楚,从始至终,对大蒜素有信心的其实只有她而已。 崔家人即使再相信她,没有亲眼看到小丫有好转的迹象,是不可能去睡觉的。 第二天,叶藤是被米粥的香味馋醒的。 一睁眼,便看到崔叶氏一脸感激地端着粥碗蹲在她面前。 “姐姐?小丫有好转了?”就崔叶氏现在这精神状态,小丫指定是好了不少。 “嗯!”崔叶氏重重地点头,“阿藤,谢谢你救了小丫,要不是你,小丫或许就……” 崔叶氏赶紧抹去眼泪,在极度想报恩的情绪下,居然准备一口一口地喂叶藤喝粥。 叶藤:…… “姐姐,你看你又跟我客气!小丫可是我的外甥女,我救她本就天经地义。” 叶藤边说边将粥碗抢了过来,咕噜咕噜就喝了下去。 “宝宝!” “姐!” 听到崔小丫与秦嘉宝的这两声,叶藤都顾不上面前的崔叶氏了。 她倒不是震惊崔小丫已经清醒,对于大蒜素的效果她本来就心里有数。 让她目瞪口呆的是秦嘉宝小朋友。 要知道,最开始,这小家伙连“娘”都喊得很模糊。 这才几天? 昨天夜里他学会喊“姨”,她就已经觉得这小家伙的语言天赋极佳了。 结果这大早上的,连“姐”都会了? 要不是小家伙许多无厘头行为与一般婴儿无异,她差点都要怀疑他是不是也被什么人给穿了。 然而,一旁的崔叶氏对秦嘉宝的表现却一点儿也不吃惊。 有叶藤那么聪明厉害的娘,秦嘉宝这表现多正常! 她接过空碗,看向那边的两小,笑着说道: “阿藤你做的真的是神药呢,小丫半夜就退烧醒了过来……” 叶藤放 松了身体,也如崔叶氏一般,带着笑容看着那边在一起玩耍的两小,顺便听着崔叶氏的絮絮叨叨。 从崔叶氏口中,叶藤了解到,崔松、崔柏天还没亮,便又进了山去寻野蒜。 “你放心,他们走前有偷偷地挨着宝宝发誓来着……” 呃……一想到那场面,叶藤就觉得好尬! 好在崔叶氏也就提了那一嘴,很快就说回小丫身上。 崔家二老与崔叶氏也是在天还没亮的时候,便按叶藤教的方法又收集了一点大蒜素。 崔小丫早上喝完热粥与药,此刻除了精神头还有点差外,几乎已经没了其他症状。 “对了,阿藤,你放心,这制药的法子,我们绝不会泄露出去。治好小丫后,没有你点头我们也不会私自做这个。爹娘说,你这个本事可以挣大钱的!” 叶藤听后只摇摇头,没有多说。 她明白崔家人的意思,大蒜素但凡能保存得久一点,她都敢凭借此法挣钱。 可惜不是,大蒜素除非使用现代的存储方法,否则只能随制随用。 就原主的记忆来看,没有有力的靠山,想冒头做这种独门救命的生意,怕是嫌命太长。 …… 为了让崔小丫好好休息,他们最终在这里又停留了两天两夜。 直到第三天才重新上路。 这两天之中,崔松、崔柏挖回来许多野蒜,除去这几日提取大蒜素用掉的,还存下来两大筐。 对于现在的崔家人来说,简直是身边有蒜性命不慌! 当然,他们对叶藤的感激之情已经到了一个难以描述的高度。 崔松、崔柏每天往山里跑,除了首要任务挖野蒜外,简直是在挖空心思往回倒腾吃的,务必要让叶藤母子吃得饱吃得好。 后来等崔小丫完全康复,他们再次启程时,居然还存下了两箩筐菜干、肉干! 他们原本的大板车都装不下! 多亏这两天叶藤还带着他们一块编了好几个双肩带款大藤筐。 比叶藤背的那个还要大两圈。 最终,加上叶藤,他们一共六个大人,人人都背着满满一筐东西。 大板车上装得更满! 当然,他们新增的东西也不全是吃的。 其中还有好多新的草绳——是用叶藤的编法编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叶藤无意中发觉崔家现有的草绳编法落后,想教他们新的手法时,才知道——原来崔老汉他们早就分解出她的编绳手法了,只是因为不想占她便宜才没有使用。 叶藤早知道崔家人实诚,却没想到会这么实诚。 当时一阵好笑后,便明确表示他们尽管用。 用叶藤的话讲,这就是一锤子买卖的事,用不着这么讲究。 崔家人一想也是,他们家都能捻开绳子倒推出编绳手法,那别人也能。 便没有在这上面矫情推托,反而是抓紧一切时间狂编绳子。 准备到嘉元县换点铜板。 私下里,崔家人已经决定,不管这些草绳能卖出多少钱,都要与叶藤平分。 “你们别觉得这样我们吃亏,其实吃亏的是阿藤。即使是一锤子买卖,她攒几天再卖不行?她这是在变着花样的给咱家送钱呢。”崔大娘怕儿子、媳妇眼皮子浅,一再如此强调。 “娘,我们懂的,就说这两天,虽说咱猎了点野味回来,可阿藤加进来的笋子更多!笋子,尤其是这时节的笋子,贵着呢!” “就是,我和大哥拼了命地打猎,就是想先回报阿藤一二,结果越回报反而欠得越多!唉……我现在打猎都不好意思偷懒了。”崔柏叹了好大一口气。 “你还偷懒?都要饿死了你还偷懒!”崔老汉抬手就敲了小儿子一下。 不过崔老汉说得怒气冲冲,脸上反而是带着喜色的。 只看他们现在有的这些东西,谁能想到他们是一群逃难了两个多月的流民呢! 前面两个月那是过得真艰难,好似自从叶藤娘俩回来与他们家亲近开始,就一天好过一天了。 儿子打猎次次都能有收获不说,老伴和媳妇竟然还能挖回好大一筐野菜。 以前哪有这样的事! 阿藤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啊! 崔老汉下意识地便将视线扫向了叶藤。 和崔叶氏挨着走的叶藤并不知道崔家私下的打算,她离开山洞一段距离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相比于三天前,温度骤降了好多! 之前她大部分时间都围坐在火堆边,还真没注意到周边气温的变化。 “这么低的温度……大部分流民都会承受不了吧。”叶藤一想到那些穿得比她少得多的流民们,顿时觉得更冷了。 不过,按脚程算,除了走回头路返乡的那一批,另外两个方向上的流民应该已经抵达了目的地才对。 “唉,自有官方安置,我在这操什么闲心。”叶藤暗自嘀咕一句便不再想这些,继续听崔叶氏讲八卦了。
第15章 流民抵达叶藤所料不错,无论是去…… 叶藤所料不错,无论是去梓州青阳县的,还是与他们同路,去嘉元县的流民们,确实都已经抵达。 只是…… 无论哪边,流民们的情况都谈不上好。 先说梓州青阳县那边,他们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是在气温骤降前到达的。 可也就仅此一项了。 梓州青阳县确实是远近闻名的富县,可这与他们抵触流民并不相冲突。 若非青阳县离利州忒近,怕做得太过给了南益王府收拾他的借口,青阳县令恨不得派人直接驱赶。 “南益王府平叛平那么快做什么!若是虞州还乱着,本县就能像虞州的那些县令一样,以恐有奸细混入为由名正言顺地驱逐那帮废物了。” 青阳县令跟自己的心腹师爷抱怨一通后,便让人将流民的入城费用增加到十文一人。 如此一来,那帮废物交不起入城费不能进城,他眼前也清净。 至于这大冬天的,流民们缺衣少食会如何,可不在青阳县令的考虑之中。 “唉!等等!”青阳县令的师爷连忙喊住传令之人,对县令劝道:“听闻南益王刚死了世子,正疯着……咱们还是不要做得太明显了。” 见县令没有立即反对,师爷连忙建议道: “不若发出布告,就说大人怜悯流民生活艰难,从即日起所有人的入城费用都提升到十文,这多收的入城费将用来赈济流民。” 青阳县令一听,不禁大赞,“此法妙哉!有了这布告,南益王不仅不能寻本县的麻烦,还得感激本县‘善’待他的领民。而且……” “而且青阳县的百姓们还会恨毒了那帮流民,说不定会自发地驱赶。不仅能达成大人的初衷,还能再给县衙添一项进项。”师爷接口道。 就这样,青阳县的布告一出,满县哗然。 “入城费原本只要一文,如今多出九文白送给流民?凭什么!我家也无余粮,怎么不送我?” “他们是虞州之民,不返乡跑咱这地界祸害人!” 原本对流民就没有好感的青阳县百姓,如今看流民的目光中甚至都带上了恨意。 导致原本有意接济投奔而来的亲朋的青阳县人,也不敢有什么动作了,全都龟缩在城里不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1 首页 上一页 14 下一页 尾页
|